?

中職語文教學的改革體會

2018-05-14 09:06張小燕
絲路視野 2018年5期
關鍵詞:體會中職語文改革

張小燕

【摘要】多年來,中職語文教學一直按照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教師主導課堂,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教的吃力,學生學的乏味。這種教法嚴重制約了學生自主性的發揮,學生學的潛能沒有被挖掘出來,教學效果一般。

【關鍵詞】中職語文;改革;體會

一、課改必須改教材

職中的文化課要為學生的專業成長及就業服務。目前,職校的各類語文教材大多以語文知識傳授為主,通用性強,可是教材往往太固守于學科本身,專注的是文化本身,與專業的銜接不夠緊密。而職校涉及的專業往往五花八門,不同專業之間的差異性又很大,學科跨度也很大,知識共性小,要想讓一套通用的語文教材在教學過程中始終為專業成長及就業服務,實現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為專業服務的教學目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此外,現行教材大多十幾年來一成不變,與學生的需求嚴重脫節,本來基礎就不好的中職生很難對其產生學習興趣,更難將其學好。所以,教材必須進行徹底的改革。

二、觀念必須改變

長期以來,職校學生普遍存在著“重專輕文”的思想。職校學生絕大多數是中考的失敗者。學習成績較差,其語文學習基礎就可想而知。他們普遍認為,上職校全力學好專業,獲一技之長就行了,語文學好學不好無所謂。學生的這種輕“文”重“?!钡乃枷?,實際上是陷入了一個只顧眼前不思長遠的誤區。他們只強調了“職業”的特點,卻忽視了“文化”的內涵,即在掌握從事某種職業本領的同時,必須達到相當水平的文化程度,二者本是互為制約又相互依托的。職校教育是就業準備教育,學生畢業后大部分將自主謀生。他們或進企事業單位做員工,或自己辦廠開店做老板……找工作要寫自薦信、應聘信,面試時還要大方、會靈活應答;自己開店辦廠首先要向工商部門寫一份營業申請書;與人生意合作還得會擬定合同;當餐飲服務員要能聽清客人的要求;當技工師傅要能看圖紙說明書;當文秘人員要能寫會議記錄……只要生活中進行著聽、說、讀、寫,生活就離不開語文。所以,語文可使職校學生走向社會更好地交際、交流。

三、必須關注學生未來

(一)突出書寫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職中生的語文功底往往都不好,特別是書寫,大多錯別字連篇又潦草至極。這不僅影響表達效果,也有損自身形象,甚至有礙于日后被選拔、被任用。所以,從職中生入學之日起,就要加強寫字教學,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寫好字的重要性。我們要認真教給學生寫字的基本知識,使學生掌握漢字的各種筆畫、結構和書寫方法,培養學生認真書寫規范漢字的習慣,平時讓學生多臨摹字帖。把字寫好是件不容易的事,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所以,寫字教學要貫穿語文教學的始終。事實也證明,學生很喜歡“寫字”,因為這是他們力所能及的事,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他們可以一點點兒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很有成就感。

(二)突出聽說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從職業崗位能力的角度來看,目前社會對職中生在語文能力上的要求主要是要具備較強的聽說能力和應用寫作能力。從近幾年職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能說會寫的畢業生普遍容易找到工作,而說寫能力差的學生就往往“滯銷”。學生畢業后大多通過“雙向選擇”的形式謀求工作,口齒伶俐,準確、流暢和清晰地表達關系到求職的成敗。不少學生在面試的時候,口頭語言表達不流暢,態度不自然,難以將自己的特點恰到好處地介紹給用人單位。如果一個人的聽話能力差,他就不能正確領會、吸收相關知識。因而,如何從他人的口頭言語中獲取信息,應成為職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目前,在中等職業學校里,有些專業因課程的需要,把“口語”當作語文之外的獨立課程,編入授課計劃之中,如幼師專業,就有“教師口語”,但僅僅傳授普通話語音知識及對朗讀進行點撥輔導,缺乏深層次的口語系列訓練。因此,應著手把口語交際訓練滲透到每堂課的教學實踐中,除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還應對學生的普通話進行訓練。當今社會,口語藝術已經成為每個人事業成功的重要條件,也成為衡量人工能力、水平的重要尺度。一個不能很好駕馭自己語言能力的人,也就不能很好地駕馭自己的人生。因此,作為職高語文的教師,我們有一大塊的內容是訓練學生的口語。

(三)突出應用寫作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應用文在各行各業中運用越來越廣泛,頻率越來越高,應用文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突出應用寫作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正是順乎時代之潮流,適乎形勢之需要。但很多人偏激地認為,需要時可以查工具書或模仿別人的文章即可寫出。這種觀念反映在教學上,就是應用文寫作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總課時中所占的比例與其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地位極不相稱。誠然,應用文有固定的格式,但不是掌握了格式就能寫好應用文的。無論是應用文的格式、內容,還是用語,都必須認真教,認真練。學生的寫作實踐證明,要寫好應用文,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務實、多練,才能教好應用文,寫好應用文??傊?,要加大應用文體的教學分量,把與實際工作中密切相關的實用文體講深講透,讓學生熟練掌握,為學生將來的工作和深造打下基礎。

總之,職業教育應該是就業教育、無淘汰教育,教師只要能改變觀念,根據目前職業教育教學中生源的實際情況,以人為本,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那么,不管教材怎么變,都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職業素養,實踐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為專業服務的宗旨。這才是中職公共基礎課程改革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微微.中專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教學探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03):51

猜你喜歡
體會中職語文改革
淺談如何做好辦公室文秘工作
淺談留級生的教育管理實踐與體會
中職語文教學的藝術魅力
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立足文本,給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搭建解讀支點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有效策略探究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改革”就是漲價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