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7月26—27日隴西縣暴雨天氣過程分析

2018-05-14 16:03謝向杰
南方農業·中旬 2018年4期
關鍵詞:暴雨

謝向杰

摘 要 2017年7月26日,隴西縣突發強降雨天氣過程。本文主要針對本次突發的暴雨天氣過程進行分析,得出以下幾點結論:7月26—27日暴雨天氣過程主要受到青藏高壓的影響與控制,高空低槽、西南急流與低層切變線是本次暴雨天氣過程的主要影響系統。強盛的水汽輸送與水汽輻合是發生本次暴雨天氣的主要原因。另外,西南急流向甘肅一帶輸送水汽與暖濕氣流,導致大氣處于上冷下暖的形勢當中,使大氣層結的穩定性極差,極易產生上升運動。隴西縣低層輻合、高空輻散的高低空配置,為產生上升運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也為強降雨天氣過程的發生創造了較為有利的水汽條件、動力條件與熱力條件。

關鍵詞 暴雨;天氣過程;隴西縣

中圖分類號:P458.1+21.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1.083

隴西縣位于甘肅的東南部、定西市的中部地區,位于北緯34°50′~35°23′、東經104°18′~104°54′,東部連接通渭縣,南部臨近武山縣與漳縣,西部與渭源縣相毗鄰,北部與安定區相互接壤。境內地勢整體呈現出西北高、東南低的趨勢,全縣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日照充足等特點。在其特殊地形與氣候的影響下,隴西縣為強對流天氣的多發區,尤其是暴雨災害更是多發,導致當地人民生命財產與工農業生產遭受巨大損失。本文主要結合2017年7月26日隴西縣突發的一次暴雨天氣過程進行分析,以進一步增強對于暴雨天氣過程的認識,進而提高其預報服務能力。

1 暴雨過程概況

2017年7月26日,隴西縣境內突發強降水天氣過程,截至7月27日16:00,隴西縣文峰鎮24 h降水量達到最大,為158.6 mm,有4個區域站24 h的降水量都在100 mm以上,10個區域站24 h降水量在50 mm以上,21個區域站24 h降水量在25 mm以上。就隴西縣而言,該站降水量為95.8 mm,目前已經打破氣象資料記錄以來的歷史極值。

據初步統計,此次暴雨天氣過程導致隴西縣文峰、馬河、鞏昌等9個鄉鎮共9 560人受災。另外,有216戶居民的房屋出現不同程度進水,56間房屋不同程度受損,還有3間房屋出現倒塌,有508人得到臨時緊急轉移。農作物受災面積達到295.2 hm2,還有185.5 km的硬化道路遭到沖毀。由此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2 000多萬元。

2 環流形勢分析

此次暴雨天氣過程主要受到青藏高壓的影響與控制,從500 hPa高度圖(圖1a)看出,副熱帶高壓呈現出東西的帶狀分布,在河套位置區域存在有較為明顯的低壓槽,在其背面有西北氣流產生,再青藏高壓的影響下,導致強冷空氣向南移動并逐漸侵入到定西市。

700 hPa(圖1b)位置處隴西縣受到低壓外圍氣流的控制,導致從隴南至甘谷到隴西區域存在有暖濕氣流輸送,在隴南到隴西區域還存在有溫度槽,這一環流形勢導致大氣層結的穩定性極差,進而為暴雨天氣過程的發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1]。850 hPa(圖1c)位置處冷空氣逐漸侵入到隴西縣,在該區域低層存在有垂直上升運動且強度較強,為暴雨天氣過程的持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觸發作用。

由7月26日20:00 500 hPa(圖2a)與700 hPa(圖2b)能夠看出,在陜西-甘肅-川東這一區域有低槽出現,并且都有西南氣流產生。受到風速的影響,低層西南氣流產生低空急流。除此之外,經過河套地區,低槽又侵入陜西與甘肅的交界地帶,甘肅大部分地區均位于這一區域內。地面強冷空氣向西延伸并逐步南下,再加上暖氣流在南部地區匯集,導致大氣暖濕氣流結構極不穩定,導致出現此次暴雨天氣過程[2-3]。

3 物理量分析

3.1 水汽條件

暴雨天氣過程的發生、持續與發展必須具備充足的水汽條件。通過分析此次暴雨天氣過程的水汽條件發現,在甘肅-陜西-青海等地區存在西南氣流且強度較強,在西南氣流不斷增強過程中,風速也表現出較為明顯的輻合作用。與此同時,西南急流伴隨著孟加拉灣水汽逐漸輸送至我國的西北部地區。7月26日水汽通量散度位于青海地區且構成了較為顯著的水汽輻合中心,其表現出的水汽輻合作用也較為明顯。另外,7月26—27日隴西縣

850 hPa的相對濕度呈現出一定的增加趨勢,水汽通量大值中心也有所增加。由于可見在這一時間段內隴西縣水汽條件比較充沛,進而促進了此次暴雨天氣過程的發生。

3.2 動力條件

7月26—27日,在甘肅上空850 hPa位置處存在有正渦度,并且表現出氣旋式切變,而隴西縣正好位于這一范圍內,與此同時,隴西縣中低空持續輸送正渦度平流,這一形勢導致隴西上空表現出低層輻合、高空輻散,為產生上升運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也為強降雨天氣過程的發生創造了較為有利的動力條件。

3.3 熱力條件

K指數是能夠反映濕度條件與中低層穩定度的一個重要指標。這一數值越大,表明層結越不穩定,對降雨天氣過程的發生非常有利;K指數數值越小,表明層結越穩定,不易出現降雨天氣。7月25日隴西縣K指數數值較為穩定,在26日K指數呈現出減小趨勢,導致大氣層結的穩定性較差,進而引發了此次降雨天氣過程。

4 結論

1)7月26—27日暴雨天氣過程主要受到青藏高壓的影響與控制,高空低槽、西南急流與低層切變線是本次暴雨天氣過程的主要影響系統。強盛的水汽輸送與水汽輻合是發生本次暴雨天氣的主要原因。

2)西南急流向甘肅一帶輸送水汽與暖濕氣流,導致大氣處于上冷下暖的形勢當中,使大氣層結的穩定性極差,極易產生上升運動。隴西縣低層輻合、高空輻散的高低空配置,為產生上升運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也為強降雨天氣過程的發生創造了較為有利的水汽條件、動力條件與熱力條件。

參考文獻:

[1] 劉冬輝,梁艷.2015年7月27日陽高縣暴雨天氣過程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7(14):240-241.

[2] 周寶鵬.2013年8月23—24日隴西縣暴雨天氣診斷分析[J].自然科學:文摘版,2016(9):278.

[3] 王婉,王皓.2016年7月19—20日濰坊市大暴雨天氣過程分析[J].鄉村科技,2017(23):87-88.

(責任編輯:趙中正)

猜你喜歡
暴雨
暴雨中的凡人英雄
我在今日等待暴雨到來
“暴雨家族”有哪些個性
被風干的
暴雨突襲
暴雨襲擊
暴雨過后房屋滲漏,接水“神器”們責無旁貸
暴雨將至(節選)
猛獸的委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