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豐濕地生態旅游開發探究

2018-05-14 16:03謝首冕
南方農業·中旬 2018年2期
關鍵詞:生態旅游

謝首冕

摘 要 生態旅游是21世紀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是集游覽觀光、保護環境和生態教育于一體的新型旅游形式。海豐濕地保護區具有發展生態旅游的天然優越條件,具有資源、環境、社會經濟和政策等方面的優勢,為其生態旅游產品開發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條件?;诖?,通過分析濕地生態旅游的特點,具體分析了海豐濕地生態條件優勢和存在的問題,并對待解決的問題提出了探討策略。

關鍵詞 生態旅游;海豐濕地;條件優勢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5.048

隨著環境問題普遍受到重視,人們對自然環境的興趣和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對旅游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遠離城市的喧鬧、回歸自然,在山林、曠野、海濱領略大自然的野趣,已成為城市居民追求的一種時尚,生態旅游也因此成為近年來旅游市場中增長最快的一個分支。生態旅游是以欣賞和研究自然景觀、野生生物及相關文化特征為目標,為保護區籌集資金、為當地居民創造就業機會、為社會公眾提供環境教育,有助于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自然旅游。

生態旅游是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的非傳統旅游模式,生態旅游把生態保護置于旅游開發的首要位置,強調旅游資源的永續利用,因此,在濕地保護區中開展生態旅游是濕地保護和利用實現雙贏的最佳途徑之一。

就海豐公平大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簡稱“海豐濕地保護區”)而言,區內濕地生態系統的“水鄉”景色,水鳥大聚會的生態奇觀,富有特色的田園風光,對于旅游者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海豐保護區還沒有開展生態旅游?,F針對濕地生態旅游的特點,結合海豐濕地生態條件,對其開展生態旅游進行探討。

1 濕地生態旅游的特點

1.1 保護性

以保護為前提是濕地公園建立的基本標準之一,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保護性包括自然與文化兩個方面。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對象是以濕地為主體的自然環境,這里指的自然環境有時并非一定指純自然環境。實際上,完全未被侵擾的濕地純自然環境可能很少存在,多數的濕地自然環境都會留有一定的人工痕跡,從而形成獨特的濕地文化。生態旅游強調對濕地自然和人文資源的保護,要求生態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應保護自然、保護資源、保護文化。

1.2 參與性

參與性表現在兩個方面:1)濕地公園生態旅游可以讓旅游者從工業化的城市環境中解脫出來,親自參與到濕地自然與文化生態系統中,在實際中享受和體驗濕地自然美與文化美;2)濕地公園生態旅游也是一種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經營者和政府、社團組織及研究人員廣泛參與的旅游活動。

1.3 專業性

和一般旅游相比,濕地公園生態旅游具有較高的專業性。這種專業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技術層面上,要求濕地公園旅游設施、旅游項目、旅游路線、旅游服務的設計和管理均要體現出生態保護技術策略,以保護濕地旅游資源和環境;2)體現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濕地公園生態旅游者是具有欣賞、探索和認識大自然和當地文化的明確要求的較高層次的游客,具有比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

1.4 教育性

環境教育既是濕地公園的重要功能,又是生態旅游概念的標準規則之一。生態旅游者通過對大自然的了解,能獲得對自然界生態和諧、萬物相依相生的深刻體驗,進而培養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行為習慣。濕地公園生態旅游讓人們在旅游活動中接受環境教育,提高濕地環境保護意識,將豐富的濕地自然科學知識、環境保護知識與生動的觀賞娛樂活動相結合,增強旅游者的環保道德責任感。

1.5 負責任性

生態旅游是一種負責任的旅游,旅游者認識并考慮自身行為對當地文化和環境的影響。如國際生態旅游學會在對生態旅游定義時強調:生態旅游是一種對環境負責的旅游和觀光行為。國內有學者認為:生態旅游是在自然環境中,對生態和文化有著特別的感受并負有責任感的一種旅游活動。濕地公園生態旅游是一種對濕地自然環境負責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區域濕地資源的保護。

2 海豐濕地生態旅游的條件優勢

2.1 生態旅游景觀優勢

保護區的公平區、大湖區、東關聯安圍區內濕地、植物、鳥類、水域、基圍與周邊田野風光,既具有純自然生態旅游風光觀賞價值,又具有很高的藝術、美學、文化和科研價值。

公平區位于黃江河上游,屬大型庫塘,主體南北長約5.5 km,東西寬3~4 km,氣勢宏偉。東、北、西三面由山丘環抱,庫塘中有小島,庫水清澈,岸景倒映水中,景色秀美。平時,水面平靜如鏡,能帶來無限遐想,使游人猶如置身仙境之中,更增添保護區的無限生機;在鳥群遷徙和停歇季節,成千上萬的鳥兒在天空、水面上飛翔、嬉水、鳴叫,這稀有的景觀令人驚嘆。

大湖區位于黃江河東閘出??诟呗轂骋粠?,螺河自北向南歸入大海,每年候鳥到達時,圍海濕地的鳥群分外壯觀;南面大海茫茫,天水相接,風驟起,海面浩浩蕩蕩,白浪滔天,氣勢磅礴;高螺鷺島是留鳥的天堂,數以萬計的鷺鳥在此棲息、繁殖,可供人們觀賞和研究。

東關聯安圍區位于黃江河西閘出??陂L沙灣一帶,地勢低平,基塘密布,農田成片,穿越23 km長的東關海提可觀賞周圍的田園風光和近海水鄉景色,廣闊的養殖塘像一片片巨大的明鏡,成群結對的鳥兒在水面上嬉戲、覓食,秀麗的山巒前,廣袤的農田一片碧綠,農田中稀疏地坐落著一處處樹林圍護著的村舍,農民在田地里勞作,白鷺就在他們身旁悠然覓食,忽地一行白鷺飛起,令人想到“西塞山前白鷺飛”的詩句。

2.2 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優勢

保護區地處海濱地區,屬于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熱量豐富;夏長冬暖,無霜期長;降雨量充沛,季節分明,春季潮濕,陰雨日多。初夏氣溫回升,冷暖多變,常有暴雨;盛夏雖高溫而少酷暑;秋季涼爽干燥,氣溫下降明顯;冬季沒有嚴寒,但有短期霜凍。區內空氣清新,塵埃少,噪聲小,近岸海域水質良好,是避暑、療養、休憩的好去處。

保護區的周邊外部水陸交通便利,西距廣州290 km、

距深圳197 km,東距汕頭180 km,水路至香港81海里。保護區的周邊已形成旅游網絡,海豐現已開發的旅游景點有紅宮紅場、烈士陵園、彭湃故居、赤山約農會、海豐總農會舊址、方飯亭、文天祥公園、蓮花山森林公園、鲘門度假村、小漠漁港度假村以及鲘門國際高爾夫球場等,汕尾有紅海灣度假村、鳳山媽祖公園、陸豐玄武山等。根據近幾年的生態旅游發展勢頭來看,正處于方興未艾的高潮期,保護區開展生態旅游前景廣闊。

2.3 良好的生態資源保護優勢

保護區設立了管理機構,落實了專職管理人員;建立了管理處、管理站,制定并落實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和有效保護措施。同時,注重科學研究與對外合作,建立了省級鳥類監管站、自然保護區監管站、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與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共建野外臺站,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合作華南濕地恢復項目,長期開展鳥類資源監測,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珍稀鳥類保護與恢復開展生態監測、生物多樣性保護、濕地可持續利用、可持續發展教育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3 海豐濕地生態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3.1 思想認識問題

保護區正處于建設發展階段,主要工作任務是建設和資源保護管理。由于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游缺少一種機制和引導,對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游的條件、要求認識不夠,也對開展生態旅游缺少經驗。

3.2 旅游基礎設施問題

資金不足一直是困擾保護區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保護區是由單獨三個區域組成,站點建設多、資金有限,建設重點放在保護工程上,管理處綜合樓今年剛剛動工建設。對開展生態旅游相應的附屬設施還處于空白狀態。

3.3 規劃設計問題

目前,保護區還沒有編制生態旅游發展規劃。雖然保護區編制了《總體規劃》中的“生態旅游發展規劃”,但規劃過于簡單,沒有充分體現出生態旅游的特點,設計方面也不夠全面。

3.4 社區利益問題

保護區的土地屬于集體所有,保護區只取得管理權,使用權屬于周邊村民。保護區開展生態旅游涉及利益問題會造成保護區與周邊群眾的矛盾。

3.5 生態環境問題

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鳥類和濕地資源,旅游市場繁榮,游客的大量涌入,在帶來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通常也會對環境產生巨大壓力。

3.6 管理體制問題

自然保護區開發生態旅游缺少相關法規,管理上“一個媳婦幾個婆”的現象屢見不鮮,旅游管理政出多門,涉及旅游、環保、物價、治安等部門。

3.7 管理人才問題

人才短缺是保護區的普遍現象,開展生態旅游管理及規劃的人才更是奇缺,對保護區開展生態旅游造成先天不足。

4 解決問題的措施

4.1 認識保護與生態旅游的關系

生態旅游是在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基礎上開展的一種旅游活動,其前提條件是保護。保護區發展生態旅游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種增加保護區收入、促進當地社區發展的手段,其最終目的是更好地做好自然保護工作。因此,保護區開展生態旅游時必須正確認識保護與生態旅游的關系。1)要提高認識,杜絕盲目開發,有必要組織保護區人員考察學習,吸取國內外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游的先進經驗及教訓,增強對開展生態旅游內涵的深刻理解;2)要科學規劃,按規劃分步實施,保護區旅游開發必須遵守保護優先和“三控制”的原則,旅游規劃所設計的項目要有利于保護目標和功能的實現,旅游線路、活動強度、游客人數等設計都應在生態環境允許的范圍內,堅持條件成熟才開發,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資源環境的破壞;3)要合理組織旅游活動,控制旅游的人數、合理安排游客進入景區,避免旅游超載、環境污染。

4.2 多方籌集保護區建設資金

海豐保護區開展生態旅游要籌集建設資金,盡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區三個分區雖然都建有保護管理站,但缺少開展生態旅游的附屬設施。因此,1)要爭取政府支持,把自然保護區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并制訂相應激勵措施和辦法,吸收社會資金參與保護區建設和經營管理,加速保護區旅游產業的發展;2)要多渠道籌集保護區建設資金,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保護區建設,開辟民間集資渠道,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爭取國際資助,盡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保護區的管理水平;3)要積極創造條件吸引外資,加快旅游開發步伐,增建相應的生態旅游附屬設施,完善生態旅游條件。

4.3 科學編制自然保護區旅游規劃

生態旅游規劃項目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主題,與自然景觀和傳統相協調,景區建設與保護區相匹配,以自然和傳統為主的原則。海豐保護區主要旅游資源是鳥類景觀、水域景觀、人文景觀以及特色的田園風光等。景點規劃應圍繞濕地生態旅游特點,集回歸自然、科普、考察、觀光、休憩、度假于一體。景點包括觀鳥、觀海、垂釣、自助捕撈、候鳥科普教育等。在生態旅游規劃中,保護區內除規劃必要的游道、觀鳥屋、觀景亭設施外,其他旅游服務設施都應安排在保護區管理處、管理站內。保護區內建筑設計應與當地環境相和諧的建筑格調,不上永久性大型建筑和配套工程,必要時可視游客規模發展情況,建設一些必需的、簡易的、非固定的服務設施。

4.4 正確對待社區關系

保護區的保護、管理、開發和利用等活動都與當地政府和周邊社區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生態旅游活動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是當地社區的密切參與,如果離開當地社區發展來孤立地發展生態旅游,其持續發展所獲得的支持就十分有限,生態旅游要持續發展,其項目就必須同社區的利益需求聯系起來。因此,1)要完善社區共管機制,簽訂共管協議,制定共同發展規劃,協調好保護區和社區的關系,取得當地政府和周邊群體的支持。2)吸引社區參與旅游規劃、景區開發建設,旅游規劃內容應包含社區旅游,如農家住宿、水鄉風情等,景區建設讓社區群眾有償投勞,社區群眾直接參與旅游活動,如提供向導、食宿等服務活動。

4.5 有效控制生態旅游環境質量

實施生態旅游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評價是生態環境預防管理的有效方法。只有通過評價,才能確認風險、減少不利影響,確定環境容量,并能針對出現生態問題提出治理措施。1)依法控制環境質量自然保護區內開展生態旅游,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依法控制環境質量。2)開展生態旅游的一切建設項目必須先做環境影響評價,達到環保要求后,才組織實施。3)控制環境容量,要根據旅游區景觀資源特點,同時參考游覽線路、服務設施、管理水平、客源構成等外部制約因素,準確合理測算旅游環境容量。4)做好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在保護區內的工作人員,首先要帶頭做好環境質量的示范,并對游人做好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

4.6 完善保護區旅游管理法規

生態旅游是一個新興的綠色產業,完善管理法規是生態旅游管理的重要依據,為旅游業營造一個公平有序競爭環境的有力保障。1)要明確指導方針,制訂相關的法規予以規范和管理,對保護區旅游景區的設置、建設、管理等方面建章立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要規范管理,自然保護區主管部門應統一主管保護區旅游資源,做到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各方面攜手合作,以保障旅游發展與環境和諧。3)要給予保護區發展生態旅游的優惠政策,要在資金和技術方面予以支持,在稅費方面給予減免,在貸款方面給予提供無息或低息貸款等。

4.7 重視人才的培育和凝聚

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特別是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對專門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加大對現有人員的培養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管理水平,組織保護區人員考察學習,吸取國內外自然保護區開展旅游的先進經驗。2)制訂激勵辦法,鼓勵優秀人才參與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這是自然保護區持續發展和生態旅游產業興旺發達的根本所在。3)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管理,管理者是生態旅游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引導者和監督者,尤其重要的對其實施生態環境教育,提高其生態保護意識和管理水平,為生態旅游者傳遞有關生態旅游與生態環境保護信息。

(責任編輯:劉昀)

猜你喜歡
生態旅游
生態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管理模式探討
生態旅游景區服務場景的量表開發研究
芻議生態旅游經濟管理的重要意義及措施
生態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探討
基于生態旅游概念的相關理論研究
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研究
以市場營銷原理指導生態旅游
京津冀將共建兩大生態旅游協作區
生態旅游規劃與四川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生態旅游標準化的法律環境分析與制度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