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市韭蛆發生動態及成蟲誘集帶研究

2018-05-14 08:59韓雙韓冰趙文路
安徽農業科學 2018年8期
關鍵詞:韭蛆

韓雙 韓冰 趙文路

摘要[目的]探討經濟綠色的韭蛆防治方法。[方法]對德州市拱棚和露天栽培韭菜地韭蛆數量動態進行系統調查,并研究了寄主植物對韭蛆的誘集能力及利用誘集帶防治韭蛆的效果。[結果]通過系統調查,明確韭蛆在德州地區1年發生5~6代,露天栽培條件下1年發生5代,為害高峰在5月中下旬;拱棚栽培條件下1年發生6代,為害高峰在4月中上旬和5月中上旬。幾種寄主植物對韭蛆成蟲誘集能力為韭菜>大蒜>洋蔥,利用韭菜本身設置誘集帶對韭蛆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結論]該研究結果為韭蛆的適期綠色防控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韭蛆;發生動態;誘集帶

中圖分類號S436.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0517-6611(2018)08-0145-02

Occurrence Dynamics of Bradysia odoriphaga and Trapping Band in Dezhou City

HAN Shuang,HAN Bing,ZHAO Wenlu et al(De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Dezhou,Shandong 253015)

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xplore an economic and green control method for Bradysia odoriphaga.[Method] We investigated the occurrence dynamics of Bradysia odoriphaga on leek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land cultivation and arched shed in Dezhou City,and studied the trapping ability of host plants to Bradysia odoriphaga 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trapping band against Bradysia odoriphaga.[Result] It was proved that the Bradysia odoriphaga occurred for 5 generation in the condition of land cultivation and 6 generation under the arched shed per year in Dezhou City.Bradysia odoriphaga damaged seriously in early to middle April and middle to late May.The trapping ability of three host plants was ranked as leek>garlic>onion; setting leek itself as trapping band had certain control effect on Bradysia odoriphaga.[Conclusion] The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green control of Bradysia odoriphaga.

Key wordsBradysia odoriphaga;Occurrence dynamics;Trapping band

基金項目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資助項目(SKLOF201520)。

作者簡介韓雙(1987—),女,山東德州人,農藝師,碩士,從事植物保護研究。*通訊作者,推廣研究員,從事農業害蟲綜合防治研究。

收稿日期2017-12-20

韭蛆,學名韭菜遲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屬雙翅目長角亞目眼蕈蚊科遲眼蕈蚊屬[1-2]。韭蛆取食范圍廣,嚴重為害百合科、十字花科、葫蘆科等7科30多種蔬菜的地下嫩莖、主根和其地面附近的皮下組織等,是一種重要的蔬菜害蟲,其中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e exSpreng)是其最重要的寄主[3-4]。

近年來,德州市韭菜栽培面積逐年增加,但目前防治韭蛆的方法仍以化學殺蟲劑為主,菜農經常使用高毒、劇毒殺蟲劑防治該害蟲[5],導致韭蛆抗藥性大幅度提高,嚴重影響韭菜品質[6],并且給人類健康帶來威脅。

誘集植物在害蟲防治中被廣泛利用,利用誘集植物防治害蟲簡便易行,且不污染環境,對常發性害蟲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生態學意義[7]。如蘇丹草對亞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有明顯誘集效果[8],棉田插種向日葵能減少棉田綠盲蝽(Lygocoris lucorum Meyr-Dur.)的危害[9],另外在大豆、花椰菜、馬鈴薯等作物上也得到應用,取得較好的效益[10]。為研究經濟綠色防治韭蛆的方法,筆者對德州市拱棚和露天栽培韭菜地韭蛆數量動態進行了系統調查,并進行了寄主植物對韭蛆誘集能力的對比試驗及利用誘集帶防治韭蛆的初步研究,以期為今后的適期綠色防控提供借鑒。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德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試驗農場韭菜拱棚和露天栽培地塊進行。韭菜品種為韭仙子,行距33 cm,畦寬4 m。試驗田第3年種植韭菜,試驗調查期間不使用任何藥劑處理。

1.2方法

1.2.1韭蛆數量動態研究。

露天栽培地塊調查時間為2016年3—12月,拱棚調查時間為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調查韭蛆幼蟲和成蟲的發生數量。

1.2.1.1幼蟲調查方法。采用挖根的方法,4點取樣,每點挖取1墩韭菜(10 cm×10 cm),記載韭蛆幼蟲數量,每5 d調查1次。

1.2.1.2成蟲調查方法。采取黃板粘蟲的方法,4點取樣,每點在高于地面10 cm處放置1塊黃色粘蟲板,調查板上成蟲數量,每次調查后,將上次蟲子全部刮掉,每月換一次粘蟲板。

1.2.2寄主植物對韭蛆成蟲誘集能力試驗。

于2015年3—5月分別在韭菜、大蒜、洋蔥田間放置黃色粘蟲板,每個地塊選擇4個點,每點放置1塊粘蟲板,查看板上成蟲數量,每次調查后,將上次蟲子全部刮掉,每月換一次粘蟲板。

1.2.3利用韭蛆成蟲誘集帶防治韭蛆成蟲試驗。

通過對比試驗篩選評價,最后確定把韭菜本身作為韭蛆成蟲的誘集植物,在韭菜田內每隔20 m選擇3行韭菜作為誘集帶,每隔10 d收割并藥治1次誘集帶上的韭蛆成蟲,引誘韭蛆成蟲加以集中消滅。每10 d調查一次韭菜誘集帶區和常規防治區的韭蛆幼蟲和成蟲數量。

2結果與分析

2.1韭蛆數量動態研究

2.1.1韭蛆在露地韭菜田的發生動態。

由圖1可知,韭蛆幼蟲在露地韭菜田3月中旬始見,至11月上旬韭蛆的各蟲態卵、幼蟲、蛹和成蟲在田間均有發生,11月上旬后,幼蟲下移,卵、蛹和成蟲田間基本絕跡。在露地栽培的韭菜田中,韭蛆以不同齡期幼蟲在韭根周圍6~8 cm 的土中或鱗莖內越冬,翌年3月中旬開始化蛹,3月下旬開始出現成蟲,韭蛆幼蟲在露地韭菜田共有9個發生高峰,分別為4月7日、5月12日、5月25日、6月13日、7月3日、7月27日、9月24日、10月14日和10月26日。其中4月7日、5月12日峰值明顯高于其他峰值。

2.1.2韭蛆在拱棚韭菜田的發生動態。

德州地區韭菜扣棚期一般在11月上中旬,由圖2可知,隨著溫度的升高,拱棚里韭蛆幼蟲數量逐漸增多,在1月下旬有1個為害小高

峰,隨著溫度進一步升高,在3月中旬、4月上旬、4月下旬、5月中上旬和5月下旬都有為害高峰,其中以4月上旬和5月中上旬的高峰最明顯,出現幼蟲數量暴發。

韭蛆成蟲在拱棚韭菜田的發生動態與幼蟲大體一致,高峰期出現在3月中上旬、4月中下旬、5月中上旬、5月下旬。

2.2寄主植物對韭蛆成蟲誘集能力對比

由圖3可知,韭菜對韭蛆成蟲的誘集作用明顯強于大蒜、洋蔥。韭菜、大蒜、洋蔥田間懸掛粘蟲板11次調查總量分別為103.0、60.5、42.0頭。韭菜對韭蛆成蟲的誘集量分別是大蒜、洋蔥的1.7和2.5倍。

2.3利用韭蛆成蟲誘集帶防治韭蛆成蟲

由表1可知,利用韭蛆成蟲誘集帶防治韭蛆的試驗田,7次韭蛆調查量明顯低于常規防治區幼蟲量,前者成、幼蟲量分別是39.5和149.3頭,后者成蟲、幼蟲量分別是63.6和287.7頭,后者是前者的近2倍。

3結論與討論

韭蛆在德州地區1年發生5~6代,露天栽培地塊發生5代,拱棚地塊6代,有世代重疊現象。露地有越冬代,春、秋季發生嚴重;拱棚地無越冬代,冬季不休眠,可周年發生;在露地栽培的韭菜田中,韭蛆以不同齡期的幼蟲在韭菜根周圍6~8 cm 的土中或鱗莖內越冬。

研究幾種寄主植物對韭蛆成蟲誘集能力可知,誘集能力

大小為韭菜>大蒜>洋蔥,因此嘗試直接用韭菜本身設置誘集帶來防治韭蛆。結果表明,設置誘集帶的韭菜地幼蟲明顯少于常規防治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在試驗過程中發現,整個試驗地塊較其他農戶韭菜地塊韭蛆數量略高,可能是韭菜作為誘集帶吸引了周圍的韭蛆。

誘集帶防治韭蛆關鍵技術是找到比韭菜引誘韭蛆作用更高的寄主植物,該研究中的幾種寄主植物對韭蛆的引誘作用都低于韭菜,因此嘗試利用韭菜本身作為誘集帶,是否有其他寄主植物引誘作用高于韭菜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證實。

參考文獻

[1]

何振昌.中國北方農業害蟲原色圖鑒[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308.

[2] 楊集昆,張學敏.韭菜蛆的鑒定遲眼蕈蚊屬二新種(雙翅目:眼蕈蚊科)[J].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5,11(2):153-157.

[3] 陳浩,王玉濤,周仙紅,等.韭菜遲眼蕈蚊生物防治研究現狀與展望[J].山東農業科學,2016,48(3):158-161.

[4] 武海斌,宮慶濤,張坤鵬,等.昆蟲病原線蟲與黑色粘板配合使用對韭菜遲眼蕈蚊的防治[J].植物保護學報,2015,42(4):632-638.

[5] 慕衛,丁中,何茂華,等.韭菜遲眼蕈蚊的生測方法及防治藥劑研究[J].華北農學報,2002,17(S1):12-16.

[6] 鄭方強,劉忠德.無公害殺蟲劑防治韭蛆的藥效試驗及苦參堿殺蟲作用的研究[J].農藥,2002,41(6):26-28.

[7] 許向利,花保禎,張世澤.誘集植物在農業害蟲綜合治理中的應用[J].植物保護,2005,31(6):7-10.

[8] 努爾比亞·托木爾,王登元,吳趙平,等.蘇丹草誘集帶對玉米田亞洲玉米螟的誘集效應[J].新疆農業科學,2010,47(10):2017-2022.

[9] 范廣華,宋清斌,趙文路,等.棉田不同方式插種向日葵對綠盲蝽種群數量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11(11):78-80.

[10] HOKKANEN H M T.Trap cropping in pest management[J].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1991,36(1):119-138.

猜你喜歡
韭蛆
淺談韭蛆無公害防治技術示范推廣
韭蛆綜合治理研究及應用
昆蟲病原線蟲防治韭蛆新技術
邯鄲地區噻蟲胺防治韭蛆的田間藥效試驗
韭蛆綜合治理研究及應用
韭蛆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進展
球孢白僵菌對韭蛆的室內生物測定和田間效果評價
韭菜遲眼蕈蚊的簡易人工飼養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