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韭菜遲眼蕈蚊的簡易人工飼養方法

2014-07-18 22:46許靜楊等
山東農業科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存活率

許靜楊等

摘 要:本研究通過自制的飼養器具,建立了飼養韭菜遲眼蕈蚊的簡易方法。將野外采集的幼蟲飼養在自制裝置中,(25±1)℃、相對濕度70%、光暗周期L∶D=16∶8的條件下,用濾紙收集蛹,用蔥白片收集卵。采用此法飼養的韭菜遲眼蕈蚊可順利完成生活史, 其孵化率為91.0%~94.2%, 幼蟲的存活率為86.4%~92.0%,化蛹率為82.0%~87.6%。本方法節省人工和飼養空間,可有效實現韭菜遲眼蕈蚊的人工批量繁殖。本方法能廣泛應用于其它根蛆類昆蟲的飼養。

關鍵詞:韭菜遲眼蕈蚊;韭蛆;飼養方法;存活率

中圖分類號:S436.33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4)04-0100-03

韭菜遲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屬雙翅目眼蕈蚊科[1],其幼蟲俗名韭蛆。韭蛆主要取食植物地下嫩莖、主根及地面附近的皮下組織,危害百合科、菊科等7科30多種蔬菜[2]。幼蟲群集在韭菜鱗莖處咬食,造成植株大量死亡,對韭菜的危害尤其嚴重。在以往生產中常用對硫磷、甲拌磷等高毒藥劑灌根防治,造成食用者中毒事件時有發生[3]。在篩選高效低毒防治藥劑及進行韭蛆綜合防治研究中,需要大量蟲齡一致的幼蟲作為試材。目前韭菜遲眼蕈蚊幼蟲的人工飼養方法或需要較大的飼養空間或飼料供應受季節限制,本文對已有的人工飼養方法進行改進,自制了飼養裝置,探索了一種標準試蟲的簡易飼養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蟲及其來源

試驗材料:韭菜遲眼蕈蚊幼蟲。

來源:2011年10月采自天津西青區辛口鎮當城村韭菜田。

1.2 飼養裝置設計

養蟲器具經玻璃平皿及塑料圓盒改造制成(圖1),已獲得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320144657.6)。濾紙剪成直徑略小于平皿內徑的圓形紙片,將玻璃平皿、剪好的濾紙片及2.5%瓊脂溶液滅菌。在平皿底部倒入瓊脂溶液,待其冷卻后貼附濾紙,待用。另取圓形濾紙一張,其上鋪薄瓊脂層,待用。選取內徑與平皿底部外徑相一致的塑料盒,盒底剪一個圓形孔,貼60目紗網,塑料盒近口部外側貼一圈4 cm左右高的黑色膠帶。

1:紗網;2:透明圓盒;3:黑色膠帶;4:培養皿底;5:瓊脂層。

圖1 人工飼養裝置示意圖

1.3 幼蟲的飼養

將韭菜遲眼蕈蚊幼蟲置于已制好的培養裝置內,添加人工飼料(山東植保所提供,專利號200810238713.6),其上覆蓋一張涂有瓊脂層的濾紙,扣好平皿蓋。平皿置于三洋MLR-351H人工氣候箱中,在(25±1)℃、相對濕度70%、光暗周期L∶D=16∶8的培養條件下,定期更換人工飼料,清理糞便,統計成活率。由于設計的裝置使皿內能保持適宜的濕度,在整個幼蟲期一般不需要更換平皿。

1.4 蛹的收集與羽化

當幼蟲進入4齡后,可在平皿底部放置小片濾紙,以利于幼蟲化蛹。為了獲取發育一致的試蟲,每天定時收集蟲蛹。收集好的蟲蛹移至新的平皿內,平皿內放1~2片蔥白片,用改造后的塑料盒倒扣在平皿底部,用parafilm封嚴,放置在三洋MLR-351H人工氣候箱中,在(25±1)℃、相對濕度70%、光暗周期L∶D=16∶8的培養條件下,韭菜遲眼蕈蚊羽化后即可在裝置內交配產卵。

1.5 卵的收集與孵化

養蟲裝置內的韭菜遲眼蕈蚊一般產卵在蔥白片內壁或平皿底部的濾紙上,極少量產于濾紙邊緣。待成蟲產卵完畢,將死蟲取出,移除塑料盒,覆蓋帶有瓊脂層的濾紙并加蓋培養皿蓋。將卵放置在(25±1)℃、相對濕度70%、光暗周期L∶D=16∶8的條件下培養,待卵孵化后,初孵幼蟲取食略腐敗的蔥白片,生長至1齡,移入新的幼蟲培養皿中。

2 結果與分析

本方法飼養韭菜遲眼蕈蚊, 在實驗室內可連續獲得不同發育時期的各蟲態, 第2代成蟲亦可產卵并完成其生活史。對不同代別的飼養結果進行分析,單雌產卵量118.2~148.6粒;孵化率為91.0%~94.2%;幼蟲存活率為86.4%~92.0%;發育歷期為11.6~13.2 d;化蛹率為82.0%~87.6%;蛹的羽化率為85.4%~89.6%。單雌產卵量、孵化率等指標在各代之間差異不顯著(表1)。室內飼養的第1代幼蟲發育歷期較長,可能與其飼料添加量不足有關。

3 討論

充足的、蟲齡一致的試蟲和飼養種群是研究害蟲的前提。目前對韭菜遲眼蕈蚊的飼養,主要是盆栽罩籠飼養法[4]、培養皿韭菜假莖飼養法[5]。盆栽法需要較大的飼養空間,且對環境條件如溫濕度等要求較高;培養皿韭菜假莖飼養法的食料受季節影響,且品質穩定性不足。

本試驗曾分別用韭菜葉、韭菜假莖和蔥葉、蔥白片飼養幼蟲,天然飼料普遍存在季節性供應不足和品質不穩定的問題,其中韭菜葉和蔥葉含水量大,較易腐爛,更增加了飼養難度。選用人工飼料喂養可以解決以上問題,滿足大量飼養試蟲的需要。

在飼養裝置方面,參考葉碟的制作方法,試驗中曾用不同濃度的瓊脂層作為基底,2.0%濃度的瓊脂層處理的平皿中可見明顯水珠,韭菜遲眼蕈蚊化蛹率為60%左右,而2.5%的瓊脂層處理的平皿中無明顯水珠,化蛹率超過80%。

利用自制的飼養裝置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體現優勢:(1)可有效節省人工。通過瓊脂層和濾紙控制平皿內的濕度,在幼蟲飼養階段不需要耗費人工定時加水;(2) 可充分endprint

摘 要:本研究通過自制的飼養器具,建立了飼養韭菜遲眼蕈蚊的簡易方法。將野外采集的幼蟲飼養在自制裝置中,(25±1)℃、相對濕度70%、光暗周期L∶D=16∶8的條件下,用濾紙收集蛹,用蔥白片收集卵。采用此法飼養的韭菜遲眼蕈蚊可順利完成生活史, 其孵化率為91.0%~94.2%, 幼蟲的存活率為86.4%~92.0%,化蛹率為82.0%~87.6%。本方法節省人工和飼養空間,可有效實現韭菜遲眼蕈蚊的人工批量繁殖。本方法能廣泛應用于其它根蛆類昆蟲的飼養。

關鍵詞:韭菜遲眼蕈蚊;韭蛆;飼養方法;存活率

中圖分類號:S436.33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4)04-0100-03

韭菜遲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屬雙翅目眼蕈蚊科[1],其幼蟲俗名韭蛆。韭蛆主要取食植物地下嫩莖、主根及地面附近的皮下組織,危害百合科、菊科等7科30多種蔬菜[2]。幼蟲群集在韭菜鱗莖處咬食,造成植株大量死亡,對韭菜的危害尤其嚴重。在以往生產中常用對硫磷、甲拌磷等高毒藥劑灌根防治,造成食用者中毒事件時有發生[3]。在篩選高效低毒防治藥劑及進行韭蛆綜合防治研究中,需要大量蟲齡一致的幼蟲作為試材。目前韭菜遲眼蕈蚊幼蟲的人工飼養方法或需要較大的飼養空間或飼料供應受季節限制,本文對已有的人工飼養方法進行改進,自制了飼養裝置,探索了一種標準試蟲的簡易飼養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蟲及其來源

試驗材料:韭菜遲眼蕈蚊幼蟲。

來源:2011年10月采自天津西青區辛口鎮當城村韭菜田。

1.2 飼養裝置設計

養蟲器具經玻璃平皿及塑料圓盒改造制成(圖1),已獲得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320144657.6)。濾紙剪成直徑略小于平皿內徑的圓形紙片,將玻璃平皿、剪好的濾紙片及2.5%瓊脂溶液滅菌。在平皿底部倒入瓊脂溶液,待其冷卻后貼附濾紙,待用。另取圓形濾紙一張,其上鋪薄瓊脂層,待用。選取內徑與平皿底部外徑相一致的塑料盒,盒底剪一個圓形孔,貼60目紗網,塑料盒近口部外側貼一圈4 cm左右高的黑色膠帶。

1:紗網;2:透明圓盒;3:黑色膠帶;4:培養皿底;5:瓊脂層。

圖1 人工飼養裝置示意圖

1.3 幼蟲的飼養

將韭菜遲眼蕈蚊幼蟲置于已制好的培養裝置內,添加人工飼料(山東植保所提供,專利號200810238713.6),其上覆蓋一張涂有瓊脂層的濾紙,扣好平皿蓋。平皿置于三洋MLR-351H人工氣候箱中,在(25±1)℃、相對濕度70%、光暗周期L∶D=16∶8的培養條件下,定期更換人工飼料,清理糞便,統計成活率。由于設計的裝置使皿內能保持適宜的濕度,在整個幼蟲期一般不需要更換平皿。

1.4 蛹的收集與羽化

當幼蟲進入4齡后,可在平皿底部放置小片濾紙,以利于幼蟲化蛹。為了獲取發育一致的試蟲,每天定時收集蟲蛹。收集好的蟲蛹移至新的平皿內,平皿內放1~2片蔥白片,用改造后的塑料盒倒扣在平皿底部,用parafilm封嚴,放置在三洋MLR-351H人工氣候箱中,在(25±1)℃、相對濕度70%、光暗周期L∶D=16∶8的培養條件下,韭菜遲眼蕈蚊羽化后即可在裝置內交配產卵。

1.5 卵的收集與孵化

養蟲裝置內的韭菜遲眼蕈蚊一般產卵在蔥白片內壁或平皿底部的濾紙上,極少量產于濾紙邊緣。待成蟲產卵完畢,將死蟲取出,移除塑料盒,覆蓋帶有瓊脂層的濾紙并加蓋培養皿蓋。將卵放置在(25±1)℃、相對濕度70%、光暗周期L∶D=16∶8的條件下培養,待卵孵化后,初孵幼蟲取食略腐敗的蔥白片,生長至1齡,移入新的幼蟲培養皿中。

2 結果與分析

本方法飼養韭菜遲眼蕈蚊, 在實驗室內可連續獲得不同發育時期的各蟲態, 第2代成蟲亦可產卵并完成其生活史。對不同代別的飼養結果進行分析,單雌產卵量118.2~148.6粒;孵化率為91.0%~94.2%;幼蟲存活率為86.4%~92.0%;發育歷期為11.6~13.2 d;化蛹率為82.0%~87.6%;蛹的羽化率為85.4%~89.6%。單雌產卵量、孵化率等指標在各代之間差異不顯著(表1)。室內飼養的第1代幼蟲發育歷期較長,可能與其飼料添加量不足有關。

3 討論

充足的、蟲齡一致的試蟲和飼養種群是研究害蟲的前提。目前對韭菜遲眼蕈蚊的飼養,主要是盆栽罩籠飼養法[4]、培養皿韭菜假莖飼養法[5]。盆栽法需要較大的飼養空間,且對環境條件如溫濕度等要求較高;培養皿韭菜假莖飼養法的食料受季節影響,且品質穩定性不足。

本試驗曾分別用韭菜葉、韭菜假莖和蔥葉、蔥白片飼養幼蟲,天然飼料普遍存在季節性供應不足和品質不穩定的問題,其中韭菜葉和蔥葉含水量大,較易腐爛,更增加了飼養難度。選用人工飼料喂養可以解決以上問題,滿足大量飼養試蟲的需要。

在飼養裝置方面,參考葉碟的制作方法,試驗中曾用不同濃度的瓊脂層作為基底,2.0%濃度的瓊脂層處理的平皿中可見明顯水珠,韭菜遲眼蕈蚊化蛹率為60%左右,而2.5%的瓊脂層處理的平皿中無明顯水珠,化蛹率超過80%。

利用自制的飼養裝置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體現優勢:(1)可有效節省人工。通過瓊脂層和濾紙控制平皿內的濕度,在幼蟲飼養階段不需要耗費人工定時加水;(2) 可充分endprint

摘 要:本研究通過自制的飼養器具,建立了飼養韭菜遲眼蕈蚊的簡易方法。將野外采集的幼蟲飼養在自制裝置中,(25±1)℃、相對濕度70%、光暗周期L∶D=16∶8的條件下,用濾紙收集蛹,用蔥白片收集卵。采用此法飼養的韭菜遲眼蕈蚊可順利完成生活史, 其孵化率為91.0%~94.2%, 幼蟲的存活率為86.4%~92.0%,化蛹率為82.0%~87.6%。本方法節省人工和飼養空間,可有效實現韭菜遲眼蕈蚊的人工批量繁殖。本方法能廣泛應用于其它根蛆類昆蟲的飼養。

關鍵詞:韭菜遲眼蕈蚊;韭蛆;飼養方法;存活率

中圖分類號:S436.33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4)04-0100-03

韭菜遲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屬雙翅目眼蕈蚊科[1],其幼蟲俗名韭蛆。韭蛆主要取食植物地下嫩莖、主根及地面附近的皮下組織,危害百合科、菊科等7科30多種蔬菜[2]。幼蟲群集在韭菜鱗莖處咬食,造成植株大量死亡,對韭菜的危害尤其嚴重。在以往生產中常用對硫磷、甲拌磷等高毒藥劑灌根防治,造成食用者中毒事件時有發生[3]。在篩選高效低毒防治藥劑及進行韭蛆綜合防治研究中,需要大量蟲齡一致的幼蟲作為試材。目前韭菜遲眼蕈蚊幼蟲的人工飼養方法或需要較大的飼養空間或飼料供應受季節限制,本文對已有的人工飼養方法進行改進,自制了飼養裝置,探索了一種標準試蟲的簡易飼養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蟲及其來源

試驗材料:韭菜遲眼蕈蚊幼蟲。

來源:2011年10月采自天津西青區辛口鎮當城村韭菜田。

1.2 飼養裝置設計

養蟲器具經玻璃平皿及塑料圓盒改造制成(圖1),已獲得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320144657.6)。濾紙剪成直徑略小于平皿內徑的圓形紙片,將玻璃平皿、剪好的濾紙片及2.5%瓊脂溶液滅菌。在平皿底部倒入瓊脂溶液,待其冷卻后貼附濾紙,待用。另取圓形濾紙一張,其上鋪薄瓊脂層,待用。選取內徑與平皿底部外徑相一致的塑料盒,盒底剪一個圓形孔,貼60目紗網,塑料盒近口部外側貼一圈4 cm左右高的黑色膠帶。

1:紗網;2:透明圓盒;3:黑色膠帶;4:培養皿底;5:瓊脂層。

圖1 人工飼養裝置示意圖

1.3 幼蟲的飼養

將韭菜遲眼蕈蚊幼蟲置于已制好的培養裝置內,添加人工飼料(山東植保所提供,專利號200810238713.6),其上覆蓋一張涂有瓊脂層的濾紙,扣好平皿蓋。平皿置于三洋MLR-351H人工氣候箱中,在(25±1)℃、相對濕度70%、光暗周期L∶D=16∶8的培養條件下,定期更換人工飼料,清理糞便,統計成活率。由于設計的裝置使皿內能保持適宜的濕度,在整個幼蟲期一般不需要更換平皿。

1.4 蛹的收集與羽化

當幼蟲進入4齡后,可在平皿底部放置小片濾紙,以利于幼蟲化蛹。為了獲取發育一致的試蟲,每天定時收集蟲蛹。收集好的蟲蛹移至新的平皿內,平皿內放1~2片蔥白片,用改造后的塑料盒倒扣在平皿底部,用parafilm封嚴,放置在三洋MLR-351H人工氣候箱中,在(25±1)℃、相對濕度70%、光暗周期L∶D=16∶8的培養條件下,韭菜遲眼蕈蚊羽化后即可在裝置內交配產卵。

1.5 卵的收集與孵化

養蟲裝置內的韭菜遲眼蕈蚊一般產卵在蔥白片內壁或平皿底部的濾紙上,極少量產于濾紙邊緣。待成蟲產卵完畢,將死蟲取出,移除塑料盒,覆蓋帶有瓊脂層的濾紙并加蓋培養皿蓋。將卵放置在(25±1)℃、相對濕度70%、光暗周期L∶D=16∶8的條件下培養,待卵孵化后,初孵幼蟲取食略腐敗的蔥白片,生長至1齡,移入新的幼蟲培養皿中。

2 結果與分析

本方法飼養韭菜遲眼蕈蚊, 在實驗室內可連續獲得不同發育時期的各蟲態, 第2代成蟲亦可產卵并完成其生活史。對不同代別的飼養結果進行分析,單雌產卵量118.2~148.6粒;孵化率為91.0%~94.2%;幼蟲存活率為86.4%~92.0%;發育歷期為11.6~13.2 d;化蛹率為82.0%~87.6%;蛹的羽化率為85.4%~89.6%。單雌產卵量、孵化率等指標在各代之間差異不顯著(表1)。室內飼養的第1代幼蟲發育歷期較長,可能與其飼料添加量不足有關。

3 討論

充足的、蟲齡一致的試蟲和飼養種群是研究害蟲的前提。目前對韭菜遲眼蕈蚊的飼養,主要是盆栽罩籠飼養法[4]、培養皿韭菜假莖飼養法[5]。盆栽法需要較大的飼養空間,且對環境條件如溫濕度等要求較高;培養皿韭菜假莖飼養法的食料受季節影響,且品質穩定性不足。

本試驗曾分別用韭菜葉、韭菜假莖和蔥葉、蔥白片飼養幼蟲,天然飼料普遍存在季節性供應不足和品質不穩定的問題,其中韭菜葉和蔥葉含水量大,較易腐爛,更增加了飼養難度。選用人工飼料喂養可以解決以上問題,滿足大量飼養試蟲的需要。

在飼養裝置方面,參考葉碟的制作方法,試驗中曾用不同濃度的瓊脂層作為基底,2.0%濃度的瓊脂層處理的平皿中可見明顯水珠,韭菜遲眼蕈蚊化蛹率為60%左右,而2.5%的瓊脂層處理的平皿中無明顯水珠,化蛹率超過80%。

利用自制的飼養裝置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體現優勢:(1)可有效節省人工。通過瓊脂層和濾紙控制平皿內的濕度,在幼蟲飼養階段不需要耗費人工定時加水;(2) 可充分endprint

猜你喜歡
存活率
日本癌癥10年平均存活率為57.2%,胰腺癌最低僅5.3%
黃鱔醛酮還原酶的羰基解毒作用初探
人工肝血漿置換對肝衰竭的治療效果及影響因素的探究
羅氏沼蝦4個不同群體的生長和存活率比較
植物栽培溫室大棚養殖林蛙試驗
溫度對克氏原螯蝦苗種生長和存活的影響
人工擴繁異色瓢蟲幼蟲和蛹最適貯存條件研究
提高園林綠化工程樹木移植存活率的技術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