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緬甸景頗族語言教育的三大特點

2018-05-21 11:59
貴州民族研究 2018年2期
關鍵詞:支系景頗族緬甸

彭 茹

(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昆明 650500)

引言

景頗族是一個跨境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緬甸、印度三國,在泰國也有少量分布。此外,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也有少量景頗族移民。

緬甸是景頗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國家,主要分布在緬甸北部的克欽邦和撣邦。此外,在仰光、曼德勒等大城市也有少量分布。緬甸的景頗族和中國一樣,有支系的劃分,包括景頗、浪速、載瓦、勒期、波拉等支系,差異主要是中國載瓦支系人口多,緬甸是景頗支系人口多。

緬甸景頗族的人口,目前尚未有統一的說法,有110萬到250萬不等。緬甸政府掌握的有戶籍登記的景頗族就有160萬,但還有相當數量是沒有戶籍登記的。這個數字有可能包括克欽邦的部分傈僳、日旺人。緬甸的景頗族大多與緬族、傣族相鄰而居,與傈僳、獨龍、德昂等民族除了相鄰而居的外,還有雜居在一起的。

緬甸景頗族的語言教育受緬甸的政治、經濟、教育、語言政策以及國際環境等多個因素的制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偟膩碚f,緬甸景頗族的語言教育具有以下三大特點。

一、緬甸景頗族雙語教育得到普及

近一百年來,緬甸景頗族形成了一個各個支系都使用的民族通用語——景頗語。這種通用語隨同景頗文迅速在緬甸景頗族中廣泛被使用。無論哪個支系的景頗族,絕大多數會說景頗語、會寫景頗文。他們說:“景頗語是我們的普通話?!?/p>

緬語是緬甸的國語,是緬甸各民族包括景頗族在內相互間交流的重要工具。緬甸景頗族為了謀求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在學習民族通用語——景頗語的同時也普遍積極、主動學習緬語。

近半個世紀以來緬甸景頗族雙語教育(母語景頗語和國語緬語)得到迅猛發展,已進入雙語普遍型的發展階段。

(一)緬甸景頗族多數掌握民族通用語——景頗語

克欽邦是景頗族最主要分布的地區,為了了解緬甸景頗族的語言教育,我們隨機調查了克欽邦18戶97位不同支系的景頗族。其中:景頗支系14戶71人,浪速支系2戶17人,勒期支系2戶8人,載瓦1人。在克欽邦,傈僳人的語言生活與景頗族關系密切,而且景頗族把他們看成是“景頗聯盟”的成員,所以我們也調查了9位傈僳人的語言生活。這18戶景頗族家庭,有12戶生活在克欽獨立軍管轄區,其余6戶生活在緬甸政府管轄區。

通過對97位景頗族民族通用語——景頗語掌握情況的統計,我們看到,除8位勒期人略懂或不會景頗語外,其他景頗族都熟練掌握景頗語,比例高達91.8%。具體統計數據如下表所示。

8位勒期人略懂或不會景頗語主要是由于他們生活的村寨景頗支系少,加上學校又不開設景頗語文課,也不信仰基督教,平時很少有機會接觸到景頗語。以M aw W an一家的語言掌握情況為例:

1978年以前,M aw W an生活在德宏州芒市的中山鄉,那時M aw W an只會勒期語。1978年她遷入緬甸克欽邦曼灑寨,并與克欽邦勒期人結婚、生兒育女。曼灑寨是一個景頗族勒期、載瓦、浪速等支系與漢族雜居的村寨,村民在家里及村寨內都說自己的母語,村里的學校不開設景頗語課,M aw W an和家人也不信仰基督教,所以M aw W an和大女兒K j ang N an不會景頗語,二女兒K j ang Suan和兒子K j ang Shawng也只是略懂景頗語。

此外,在克欽邦除景頗族各支系掌握民族通用語外,被看成是“景頗聯盟”成員的傈僳人,也都普遍掌握景頗語。我們調查對象中有9位傈僳人都熟練掌握景頗語。下面是克欽邦N HKwang P a村傈僳人N nawa L e一家的語言掌握情況。

N nawa L e,今年60歲,克欽邦N HKwang P a村的傈僳人,娶了傈僳女子N aw M a Sa為妻,育有6個孩子。全家8口人,除會自己的母語傈僳語外,還都熟練掌握景頗語和緬語。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二) 緬甸景頗族多數人能熟練掌握國語(緬語)

數據統計顯示,克欽邦97位景頗族中,熟練掌握緬語的有87人,略懂或不會緬語的只有10人,熟練掌握緬語的比例達84.9%。具體統計數據如下表所示。

略懂或不會緬語的主要是沒有接受過學校教育或接受學校教育較少的人。這些人,既有60歲以上的老者,也有20來歲至50多歲年齡段的青壯年,還有剛入學的小孩。下面以3個景頗族為例,具體說明他們未能掌握緬語的原因。

例1:M aran M a Sam,今年68歲,克欽邦L wi Ye鎮R an N an寨的載瓦支系,因從未上過學,不會緬語,只會載瓦語和景頗語。

例2:K j ang Shawng,今年33歲,克欽邦曼灑寨的勒期支系,因沒有接受過緬甸公立學校的系統教育,只會勒期語、載瓦語、浪速語,緬語水平只是“略懂”。

例3:Hpau yawm sutring awng,今年7歲,克欽邦Ban Dawng寨的景頗支系,由于入學學習的時間短,目前還不會緬語。

但在克欽邦有些景頗族聚居的地區,由于緬族人口較少,日常生活中缺少使用緬語的環境,部分景頗族未能掌握好緬語。

二、兩類地區民族通用語教育地位存在差異

景頗族通用語景頗語的教育,在緬甸政府管轄區和克欽獨立軍管轄區具有不同的地位,突出表現在景頗語能否進入學校教育體系這一點上。在克欽獨立軍管轄區,景頗語能進入幼兒園、小學、中學乃至大學等各級學校,學校一般從幼兒園開始直到大學都開設有景頗語課。而在緬政府管轄區,景頗語不能進校園。

因此,生活在這兩個不同區域的景頗族,在通用語景頗語的掌握途徑上存在較大差異。這種差異表現在,緬甸政府管轄區的景頗族,由于景頗語學校教育的缺失,家庭、村寨、族內、教堂、培訓班成為他們習得景頗語的主要場所。尤其是景頗支系以外的景頗族,要學習通用語,由于缺少家庭的環境,更需要依靠村寨、族內、教堂、培訓班四個場所習得。而克欽獨立軍管轄區的景頗族,習得通用語景頗語的過程中,家庭、村寨、族內、學校、教堂各自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一)緬甸政府管轄區的通用語教育

盡管緬甸政府管轄區不在學校開設景頗語課,但景頗族大多都會自己的民族通用語及文字,其途徑有以下一些。

1.通過家庭教育、村寨教育、族內教育、教堂教育等多種途徑學會景頗語

例如:L a b ang N a San R a,今年17歲,景頗族景頗支系,目前在德宏高等師范??茖W校留學。她出生的村寨Shatapru屬緬甸軍政府管轄區,從該村坐汽車到我國的德宏州隴川縣章風鎮需1天的時間。村里有景頗族、緬族、傣族、印度人、漢族等民族的村民50多戶,以景頗族居多。Shatapru村各民族村民普遍掌握自己的母語,還大多兼用緬語。在家庭內部,各民族村民說自己的母語。在村寨內,景頗族各支系間說景頗語,各支系與其他民族如緬族、傣族、漢族、印度人交流時說緬語;緬族、傣族、印度人、漢族相互間也說緬語。

L a b ang N a San R a出生在族際婚姻家庭,父親是傈僳族,母親是景頗族景頗支系,她的民族成分隨母親。她家共有5口人,家人普遍掌握景頗語、緬語、傈僳語,她和母親還會浪速語。

L a b ang N a San R a首先通過家庭教育掌握了景頗語,接著村寨領域的交流使她的景頗語不斷得到鞏固和提升,教堂對她的景頗語文尤其是景頗文的學習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為從小母親和家人就教她說景頗語,在家里與家人、在村寨內與景頗族村民交流時她都是使用景頗語。周末她還會和家人去教堂做禮拜。教堂使用的《圣經》是景頗文的,大家在一起都是用景頗語誦讀《圣經》、唱贊美詩。

可見,L a b ang N a San R a是通過家庭教育、村寨教育、族內教育、教堂教育等多種途徑學會景頗語的。

2.通過與景頗支系的交流學會景頗語

例如:Dau Yang是浪速支系,在家庭、村寨里都說浪速語,上的學校是緬文學校,而她又能熟練地掌握景頗語和景頗文。我們了解到,Dau Yang是上學時在學校向景頗支系的同學學會的,平時與景頗支系同學還用景頗文通信。

這個例子說明,非景頗支系Dau Yang雖然缺乏家庭教育、村寨教育、族內教育、教堂教育學習景頗族通用語的條件,但能夠通過與周圍景頗支系的交流學會景頗語文。

3.教堂是緬甸政府管轄區景頗族各支系學會景頗語的主要場所

以曼德勒為例,散居的景頗族各支系主要通過教堂學會景頗語文。32014年1月,我們對曼德勒(屬于緬政府管轄區)景頗族的語言生活進行了調查。獲知曼德勒有景頗族200多戶1500多人,他們散居于曼德勒各地。200多戶景頗族中,景頗支系的人口最多,載瓦、勒期、浪速等支系各有少量。曼德勒的景頗族主要來自克欽邦,遷入的時間并不太長。據了解,最早遷入曼德勒的一批景頗族大概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后來也有少數景頗族士兵和政府公務員隨著部隊和政府部門來到曼德勒生活,最近20年因戰亂或求學又有不少景頗族遷入曼德勒居住。遷入曼德勒的景頗族主要從事玉石買賣、農業種植、水產養殖等職業。

課題組利用隨機抽樣調查的方法,對生活在曼德勒市區的13戶景頗族家庭的66人(屬景頗族的有63人,另有3人是與景頗族通婚的其他民族)進行了調查。這63名景頗族中,景頗支系54人,載瓦支系3人,浪速支系2人,勒期支系4人。調查結果顯示,63名景頗族熟練掌握景頗語的比例高達95.2%,3個載瓦人、2個浪速人、4個勒期人全部熟練掌握景頗語,54個景頗人中有1人略懂景頗語、2人不會景頗語。這3人是來自景頗-傣通婚的族際婚姻家庭的孩子。他們的父親是景頗支系,母親是傣族。

這13戶景頗族散居在曼德勒市各地,平時缺乏使用景頗語的環境,在學校也沒有學習景頗語文的機會,怎么會普遍掌握景頗語。特別是3個載瓦人、2個浪速人、3個勒期人在家庭教育、族內教育缺位的情況下,又是如何熟練掌握景頗語的。經了解,教堂教育是他們掌握景頗語的最重要的一個途徑。

據了解,曼德勒90%以上的景頗族信仰基督教?;浇膛c他們的生產、工作、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他們的日常生活處處受到基督教的影響。他們在接受基督教之后,面對景頗語不能進入學校的無奈現實,就將景頗語教育與基督教活動結合起來,借助宗教的強大力量,通過教會的形式,學習景頗語文及其他的本民族文化知識。這種情況下,教堂教育成為他們習得景頗語文的重要場所。

下緬甸克欽浸禮教協會(L ower M yanmar Kachin Baptist Association) 總部就設在曼德勒市Chanmyathar z i鎮Aungpinle區,那是一個很大的活動中心。每到假期,絕大多數景頗族家長就會把孩子送到那里參加克欽語言文化知識學習班。在那里,孩子們學習讀寫景頗文,學習用景頗語誦讀《圣經》,還學習建房、種菜、縫紉等生活技能。所有的教學內容都用景頗語教授。

在曼德勒市區還有一個景頗族的基督教堂,每逢周日或圣誕節、新年等重要節日時,曼德勒的景頗族大多會去那里做禮拜。每個周日教堂要接受近800人,圣誕節或新年時去教堂的則會多達1000人。禮拜時,教堂會根據景頗族是來自族際婚姻家庭與否來安排做禮拜的具體時間。8:00-10:00時間段屬于來自族際婚姻家庭的景頗族,約200人參加;10:00-12:00時間段屬于來自族內婚姻家庭的景頗族,約600人參加。教堂的語言使用情況是:族內婚姻家庭的景頗族禮拜時使用景頗語;族際婚姻家庭的景頗族禮拜時則使用緬語。我們還看到,教堂除了作為宗教場所開展宗教活動外,還作為景頗族文化協會和景頗族青年學生會的活動場所,發揮著傳播景頗族文化的功能。

4.培訓班是緬甸政府管轄區一部分景頗族各支系學會景頗語的另一重要場所

例如:Ah ra,今年24歲,撣邦南坎縣M ung W i M are村的景頗族景頗支系,現在我國德宏州瑞麗市的一加油站打工。

M ung W i M are村屬緬甸政府管轄區,距離瑞麗口岸約3個小時的車程。該村村民從民族構成看,有景頗族、傣族、漢族、緬族。其中傣族最多,漢族和景頗族的人口持平,緬族最少。該村有一所1-10年級的學校,學校只開設緬語課和英語課。

該村村民的語言能力是:景頗族的語言能力最強,絕大多數掌握景頗語、漢語、傣語、緬語四種語言;漢族除會自己的母語外,還普遍兼用傣語和緬語;傣族除會自己的母語外,也普遍兼用漢語和緬語。該村景頗族和其他民族交流時,都使用對方的民族語言,如和漢族說漢語。

Ah ra會景頗語、漢語、傣語、緬語。她告訴我們,她的景頗語文是在村里的私立景頗語培訓班學會的。M ung W i M are有一所1-5年級的景頗語培訓班,教師由村里的村民擔任,教材由克欽邦提供。培訓班每年利用緬甸政府公立學校3-6月放假的時間為村里的景頗族教授景頗語文,每天上課時間是上午9:00-12:00,下午1-3:30。任課教師的課酬由村民自行籌集發放,但課酬不高。為了傳承本民族的語言,景頗族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學會景頗語文,孩子的學習熱情也很高。

(二)克欽獨立軍管轄區的景頗族通用語教育

與緬甸軍政府管轄區的景頗族相比,克欽獨立軍管轄區的景頗族,在習得景頗族通用語的過程中,家庭、村寨、教堂教育的情況基本一致,只是增加了學校教育這一環節。因此,這部分我們將重點介紹這一地區景頗族通用語的學校教育。以克欽邦八莫縣木瓜壩鎮為例。

木瓜壩鎮隸屬克欽邦八莫縣,是克欽獨立軍管轄區。距離我國瑞麗市戶育鄉班嶺口岸只有3公里,兩地以南宛河為界。該鎮有景頗族、漢族、傣族、傈僳族,以景頗族為主。景頗族中,又以景頗族支系居多,另外還有載瓦、勒期、浪速等支系。

該鎮景頗族各支系的母語都保存較好。各支系間,景頗語是強勢語言,是通用語。緬語是國家通用語,接受過學校教育的都會緬語。部分來中國留過學或與中國人接觸、交往較多的還會漢語。如鎮醫院婦產科醫生道仙(Dau Seng),今年33歲,是景頗族浪速支系,會浪速語、景頗語、緬語、勒期語,略懂載瓦語、漢語。她曾在我國保山中醫藥高等??茖W校學習過3年,學會了一些漢語。

八莫縣克欽軍管轄區共有23所學校,3000多學生。學校普遍開設景頗語。學校的學制是: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景頗語文的授課情況是:1-3年級景頗語文在語言課中所占比例較大,3年級后慢慢削弱。

我詳細了解八莫縣景頗語文的學校教育情況,我們走訪了木瓜壩鎮公立高級學校。該校由幼兒園、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組成,高中部去年才開始招生。學校校長告訴我們,學校共有學生450人,教師28人。目前學校有18個班級,其中幼兒園1個班,1年級1個班,2年級1個班,3年級2個班,4年級2個班,5年級2個班,6年級1個班,7年級1班,8年級1個班,9年級3個班,10年級3個班。

學校教師都會景頗語、載瓦語、緬語、英語。學校授課語言是景頗語,學生聽有不懂的地方也會用載瓦語、緬語、英語進行解釋。

學校每天有7節課,每節課45分鐘。景頗語文課開設的總體狀態是:從幼兒園到4年級周課時不斷遞減,到5年級往后直至10年級,周課時一直維持在5個。該校景頗語文課的具體開設情況是:幼兒園每周有8節景頗語課,1年級每周有7節景頗語課,2年級每周有6節景頗語課,3年級A班每周有7節景頗語課,3年級B班每周有5節景頗語課,4年級A班、B班每周有6節景頗語課,5-10年級都是每周有5節景頗語課。從幼兒園到10年級該校景頗語文的開設情況可以表示如下圖。

可見,該地區景頗語的學校教育在通用語的習得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用語景頗語進學校也是緬甸克欽獨立軍政府一直在爭取的民族權益。

在克欽獨立軍管轄區,媒體教育在通用語的教育中也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在該鎮能看到由拉咱(L a z a)出版的景頗文讀物,也能收放由拉咱播送的景頗語電視。景頗族各支系可以通過景頗文讀物、景頗語電視習得景頗語文。

三、緬甸景頗族的漢語教育正在興起

由于緬甸和中國的地緣優勢及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緬甸人包括景頗族都樂意學習漢語,漢語教育在緬甸特別是緬北地區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如從2001年起,中緬兩國教育部聯合在緬甸舉辦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中國向緬甸派遣漢語教師。2008年2月,中國國家漢語言辦公室與緬甸曼德勒福慶語言電腦學校和仰光語言與電腦學苑簽訂了建立“孔子課堂”的協議。盡管如此,由于受1967年“6·26”排華事件的影響,目前除果敢特區漢語教育得到政府特許能進入公立學校外,其他地方的漢語學校教育并未取得合法地位。

(一)緬甸景頗族部分人不同程度地掌握漢語

在我們調查的97位景頗族中,部分人不同程度地掌握漢語,但多數人的漢語還是“略懂”水平,熟練掌握者較少。具體統計數據如下表所示。

以上數據顯示,97位景頗族中,熟練掌握漢語的有3人,占總數的3.1%;略懂漢語的有20人,占總數的20.6%;不會漢語的有74人,占總數的76.3%。

(二)緬甸景頗族掌握漢語存在不同的途徑

緬甸的景頗族主要分布在與中國接壤的克欽邦、撣邦等地區,這些地區往往還生活著一定數量的漢族,加上中緬兩國山水相連,邊民互通有無,相當一部分的景頗族可以通過和漢族(中緬兩國的漢族)的交往、私立學校的培訓等途徑學習漢語。

緬甸景頗語族的漢語教育因為不存在學校教育,所以不因管轄區的不同而出現差異,但會因居住在邊境還是內地的差異在學習途徑上出現差異。居住在中緬邊境的景頗族,由于有較多接觸漢族的機會,他們可以通過和漢族(中緬兩國的漢族)的交往、私立學校的培訓兩種途徑學習漢語。居住在緬甸內地的景頗族,由于接觸漢族的機會相對較少,他們如果想要學習漢語只好去私立培訓學校學習。

(1)通過與漢族的交往學習漢語

例如:M ariang,今年23歲,景頗族,在景頗語文學校上了三年學,現因與我國保山市龍陵縣一位漢族男子結婚而生活在中國。她出生在撣邦M ung G u村,該地區屬緬甸政府管轄區。該村與我國云南芒市芒海只有一河之隔。村里有1000多戶人家,由漢、景頗、傣、德昂等民族構成。各民族中以漢族居多,景頗族約300多戶。村民有的在中國老板的幫助下開始種植甘蔗,而生活在山區的村民則主要種山地,也種水田,有些也種植甘蔗。

M ung G u村各民族的母語保存較好,接受過學校教育的村民還普遍能兼用國家通用語緬語。不少傈僳族還會說景頗語、浪速語。多數漢族也會說景頗語、浪速語、載瓦語。該村景頗族的語言使用情況是:在家庭內部,他們說自己的母語;在村寨,他們本民族內部說自己的支系通用語景頗語,與其他民族交流時,使用何種語言則會視自己及對方的語言能力而定。

M ariang的父母都是景頗族景頗支系,父親已去世,母親3年前改嫁給我國一位河南男子。她母親會景頗語、浪速語、載瓦語。M ariang的母語景頗語只是略懂水平,卻熟練地掌握漢語。我們訪談時,她能自如地使用漢語和我們交流。M ariang告訴我們,輟學后她就來芒市務工,后來又與中國人結婚,所以現在只會漢語,景頗語反而不會了??梢?,M ariang主要是通過與漢族交流學會漢語的。

(2)通過私立學校的培訓學習漢語

如前文所說,由于漢語學校教育并未在緬甸除果敢特區以外的地方取得合法地位,景頗族如果想學漢語就會去私立學校學習。我們在克欽邦八莫縣木瓜壩鎮調研時,走訪了木瓜壩圣光中文學校。該校是基督教開辦的私立學校。下面以該校為個案介紹景頗族的漢語教育情況。

在該校任教、來自我國德宏州盈江縣卡場的景頗族志愿者李曉東告訴我們,圣光中文學校建立于2005年,目前學校共有7個教師,學生人數則會因緬文學校放假與否有變動。緬文學校放假時,學生會多達110-120人,固定學生人數在70個左右。學生主要是景頗族、德昂族。景頗族中,以景頗支系為主,其次是載瓦支系,還有一些浪速支系,也有一兩個傈僳人。學校從學前班到5年級,共有6個班級。學前班開設6門課,分別是拼音、語言、數學、圣經、音樂、體育。1-5年級開設7門課,分別是語文、數學、英語、圣經、品德、音樂、體育。木瓜壩鎮在圣光中文學校學習的景頗族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掌握一定的漢語。

(3)通過與漢族的交往和私立學校的培訓兩種途徑學習漢語

例如:Zinnaw Zau M un,今年31歲,景頗族載瓦支系(父親是載瓦支系,母親是景頗支系),出生于撣邦Hpai k awng H k a L um寨。Hpai k awng H k a L um寨距離我國畹町6公里,共有100多戶人口。寨子里有景頗族的景頗、載瓦支系及漢族、傣族等。以漢族居多,共有七八十戶。Zinnaw Zau M un會景頗語、載瓦語、緬語、漢語。他們的寨子與漢族交流時說漢語,他還上過漢語培訓班,后來又去德宏芒市高等??茖W校上過學,所以漢語說得很好??梢?,Zinnaw Zau M un是通過與漢族的交往和私立學校的培訓兩種途徑學會漢語的。

四、緬甸景頗族語言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我國景頗族語言教育的啟示

科學地認識緬甸景頗族語言教育存在的問題,必須把握緬甸國家及景頗族的語言國情??偟目磥?,緬甸景頗族語言生活面臨兩對矛盾:一是緬甸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以緬語為國語的國家,緬甸景頗族存在如何學好國語的重大任務;二是景頗族是一個存在多支系語言的民族,在語言生活中多種支系語言都在起作用,存在如何處理好自己支系語言的關系問題。這兩對矛盾制約著緬甸景頗族的語言教育。

(一)如何處理好國語和景頗族母語的關系是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如何處理好國語和少數民族語言的關系是緬甸政府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語言問題,即在緬甸的語文政策上要不要實現民族平等,尊重少數民族語言的使用,讓少數民族既學會國語又保持使用自己的母語。

從目前的情況看,緬甸政府雖然在憲法及國家重要公文中,都談到各民族平等,但在實際中則限制少數民族語文的學校教育。這樣做的結果,既妨礙了民族教育的正常發展,又引起了民族矛盾和沖突。在我們的調查中,??吹?、聽到這樣的例子。在這種背景下,緬甸景頗族就面臨著如何處理好國語和景頗族母語關系的問題。景頗族在緬甸有一兩百萬人,而且分布相對聚居,20世紀80年代以前他們一直在學校使用景頗語文進行中小學教育,在教會用景頗語文傳教,并有景頗文的報紙、雜志等,如今他們使用景頗語文的權利受到限制,在緬政府管轄區學校不再開設景頗語文課,學生想要學習本族語文只好到教堂去學習。這就成為景頗族對緬甸政府不滿的一個主要原因。如果不解決這一矛盾勢必加深民族矛盾和民族沖突。

(二)處理好景頗族各支系語言的關系是今后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緬甸景頗族和中國景頗族一樣,存在支系、支系語言的劃分。支系和支系語言同樣是民族特征之一,各支系對自己的支系語言都懷有強烈的情感。支系和支系語言都存在穩定性、長期性的特點。支系和支系語言的特征是歷史形成的,有其客觀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緬甸,景頗族是克欽邦的主體民族,需要有一個民族的通用語。景頗支系由于人口多,加上又有代表這一支系語言的景頗文,景頗語自然成為各支系的通用語。多年來,其他支系都兼用景頗語。在這種情況下,其他支系語言就必然成為弱勢語言,其存在和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如何保護這些弱勢的支系語言應當成為景頗族解決族內語言關系的一項內容。雖然這一矛盾目前還不突出,但在一定條件下可能會加深。所以,在處理緬甸景頗族語言關系的問題上必須要有解決好各支系語言關系的意識。

緬甸景頗族的語言教育對我國辦好景頗族的語言教育有著一定的啟示。我國景頗族是國內的一個小小民族,受到國家政策的特殊照顧,享受國家民族平等、語言平等的政策恩惠。新中國建立以來,景頗各支系語言的使用和發展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在家庭、村寨、學校和媒體各個領域都能得到自由使用。景頗人不會因說自己的民族語言受到歧視,而是以會說本族語為榮。這一點與緬甸政府管轄區景頗族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來到中國的景頗人,看到中國平等的民族政策、語言政策都情不自禁地贊嘆中國的政策好。

但是由于現代化進程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追求上進的心理,會出現忽略弱勢語言的保護和發展的現象。如在中國的景頗族地區,目前景頗族母語的使用還不盡如人意,有些該進行景頗族母語教學的地區沒有真正實行用母語授課。有些地區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青少年母語水平下降的現象。雖然本族人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存在,覺得當前主要任務是解決好國家通用語的使用,但政府必須要從長遠考慮,解決好通用語和母語關系的問題,切實讓景頗族既學好國家通用語,又能保存好自己的母語,實現“兩全其美”。

參考文獻:

[1]戴慶廈.片馬茶山人及其語言[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2]戴慶廈.耿馬縣景頗族語言使用現狀及其演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3]戴慶廈.云南德宏州景頗族語言使用現狀及其演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4]劉書琳,鄒長虹.中國與緬甸語言政策、語言規劃的對比研究及啟示[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6).

[5]李佳.緬甸語言政策和語言教育[J].東南亞研究,2009,(2).

[6]李謀,姜永仁.緬甸文化綜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7]林錫星.緬甸華文教育產生的背景與發展態勢[J].東南亞研究,2003,(3).

[8]朱艷華.緬甸克欽族的語言使用現狀[J].當代語言學,2016,(2).

猜你喜歡
支系景頗族緬甸
德宏傣族和景頗族高血壓現狀及影響因素
德宏州景頗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
廣西凌云地區背隴瑤的支系研究
緬甸記憶
苗族支系服飾色彩探析
緬甸總統吳廷覺訪華
對“景頗族舞蹈”的保護與傳承
彝族祭祖大典“耐姆”是彝族自稱形成和分支的重要原因
三千人同享景頗生態綠葉宴
緬甸非常之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