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大學生網絡通識課程學習狀況的調查研究

2018-05-26 03:40方明英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18年3期
關鍵詞:調查

方明英

[摘要]網絡課程、網絡學習已經從學生課外、根據個人興趣愛好的自主選擇發展為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自主選擇與學校要求相結合的一種越來越普遍的教學模式。為了探究大學生網絡通識課程的學習情況,以德宏師專為例從學生對網絡課程的基本認識、學習行為、學習效果以及對網絡課程的態度傾向4個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并結合網絡教學平臺的有關統計數據與日常觀察,分析存在的問題,從教學模式、交互、評價、后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網絡通識課程教學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網絡通識課程;學習狀況;調查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8)03-0020-03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移動計算等新技術廣泛應用于社會各行各業,社會整體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信息技術對學校教育的革命性影響也日趨明顯和深刻。為了積極響應國家教育信息化建設所提出的大力發展在線教育的要求,解決某些專業、某些課程優質師資不足的問題,改善通識課程資源不足的狀況,使學生能夠共享國內其他高校的優質教學資源,越來越多的高校以網絡在線課程的方式開展通識課程(包括通識選修課與通識必修課)教學??梢哉f,網絡課程、網絡學習已經從學生課外、根據個人興趣愛好的自主選擇發展為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自主選擇與學校要求相結合的一種越來越普遍的教學模式。

雖然網絡課程、網絡學習正越來越多地融入到傳統學校教學過程中,但相關研究表明,學生的網絡課程學習意愿整體不高,學習行為狀態不理想,學生選擇網絡課程開展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動的、外界剌激的行為,網絡學習與傳統學習在效果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線學習的效果并不突出。對地方高校大學生來說,由于其所處的學校環境,網絡學習認識、基礎與習慣的特殊性,當這種不以實際功用與技能為目標的通識課程以網絡方式開設時,學生對這種網絡自主學習模式的學習適應性如何?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否如預想一樣科學合理?學習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學習效果如何?針對上述疑問,筆者以德宏師專為例,對學生開展了網絡通識課程學習情況的問卷調查,并結合網絡教學平臺的有關統計數據與日常觀察,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網絡通識課程教學的改進措施,以期使學校、教師和學生真正適應網絡在線教育,切實提高學生的網絡課程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

一、網絡通識課程開設的基本情況

(一)網絡教學平臺及課程情況

網絡課程的開展離不開網絡教學平臺和網絡課程資源。從當前的普遍情況看,高校網絡教學平臺和網絡課程的構建根據學校條件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網絡教學平臺一般有兩種獲取方式:一是有經濟和技術實力的高校根據需要自主開發網絡教學平臺;二是購買或租用專業公司開發的網絡課程平臺或網絡課程管理系統,如國外公司開發的Blackboard、Moodle等網絡課程管理系統,國內的超星爾雅、智慧樹、高校邦等網絡課程平臺。網絡通識課程一般有三種獲取方式:高校自主開發;高校和教育公司合作開發;高校直接購買教育公司開發的網絡課程。對技術和師資不足的地方高校來說,獲取網絡通識課程資源的最簡單方式是直接購買教育公司開發的課程。

德宏師專是一所邊疆地方民族地區的??茖W校,為了解決通識課程優質師資不足的問題,學校于2016年9月開始在2016級新生中開設網絡通識必修和選修課程,采用的平臺是超星公司的網絡教學平臺,課程是超星提供的爾雅通識課。

(二)網絡課程的開設方式

2016年秋季學期總共開設了3門通識必修課,其中2門課程采用“線上+線下”的教學方式,每門課程總共36學時,前面32學時全部在網上完成,最后4學時在線下進行。另外1門課程則分別采用傳統和網絡兩種方式單獨開班教學,由學生任意選擇一種方式學習,最終有約70%的學生選擇網絡課程教學方式。

2017年春季學期總共開設了4門通識課程,其中3門選修課,1門必修課,全部采用純網絡方式開展教學。

二、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問卷調查針對開設了一年網絡課程的2016級大一新生,從1730人中隨機抽取了160人,以學生在大一期間的網絡通識課程學習經歷為調查基礎,從學生對網絡課程的基本認識、學習行為、學習效果、對網絡課程的態度傾向4個方面進行調查了解。問卷采用現場回答現場提交的方式,其中男生46人,女生114人;文史類專業66人,理工類11人,藝體類22人。

(一)對網絡課程的基本認識

經過一學年的網絡通識課程學習,學生對網絡課程優勢的認識是比較全面和正向的:超過70%的學生認為網絡課程的開課方式新穎,符合網絡時代的特點,而且學生可以自由安排學習和考試時間;62%的學生認為網絡課程是名校老師開的課,涉及的知識面寬,內容豐富,教學視頻可以反復觀看;只有約1/3的同學認為網絡課程考核容易通過,容易獲得學分。關于網絡課程的劣勢,73%的學生認為最大的問題是網絡學習缺少監督,對學生學習自覺性的要求太高,他們上網后更想做其它事情而不想學習;近一半的學生則認為虛擬網絡上的學習缺乏課堂學習氛圍,學習效果不理想,而且有時網絡速度跟不上,流量花費較高??梢钥闯?,網絡課程對學生學習的最大挑戰是自覺性,特別是在聯網條件下,要學生自覺抵制娛樂、游戲、聊天、網購等誘惑來進行網絡學習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

(二)主要的網絡課程學習行為

1.觀看網絡課程視頻。網絡通識課程的教學主要是以觀看教學視頻的形式來開展的,學生是否認真觀看教學視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習效果。問卷調查顯示,77%的學生主要利用平時的空閑時間觀看教學視頻,18%的學生主要利用周末和節假日來觀看教學視頻,另外有5%的學生則是在期末考試前突擊觀看視頻。在觀看教學視頻時,僅有16%的學生認真觀看教學視頻;49%的學生基本能認真觀看大部分教學視頻;30%的學生一邊播放視頻一邊做其它事情,中間偶爾看看視頻;另有5%的學生只是為了完成視頻進度,基本上只播放不觀看。

2.刷課行為。筆者在平時的觀察中發現,總有些學生在其他老師的課堂上用手機刷網絡課程視頻。在網上討論區中,也會時不時看到有學生在招攬自己的代理刷課生意。問卷調查顯示,66%的學生有過在其他課堂上刷網絡課程視頻的行為,其中6%的學生經常這樣做。當問到“據你了解,同學中是否存在找人代刷、代看網絡課程視頻的行為”時,有32%的學生確認存在這種情況,其中4%的學生說這種情況非常多。其實,在開設了網絡學分課程的高校中,找人代刷課、利用工具軟件來刷課是一個不容小覷的現象。不得不接受這種線上學習的學生在想辦法逃避在線學習監控,最近甚至出現專門應對這種網絡課程學習的“代課APP”。在百度以“刷課”為關鍵字進行搜索,會出現許多刷課的經驗方法,以及針對常見幾種網絡課程平臺的刷課工具。如何讓學生摒棄這些不良學習行為、開展真實高效學習是當前網絡教與學過程中面臨的關鍵問題。

3.參與網上討論的情況。為了便于學生與老師、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幾乎每門網絡課程都有網上討論區。問卷調查顯示,54%的學生只是偶爾進去露一下臉,36%的學生從來就沒有進過討論區。同時,從網絡學習平臺上學生參與網上討論的統計結果看,選修課程學生網上討論的參與度很低,最高僅21.9%,最低為9.2%,選修課網上討論的平均參與率為15.1%;必修課網上討論的參與率稍高,達47%。從參與討論的回復數來看,回復率極低,幾乎是學生個人在自言自語。而且,從學生的發言和回復內容看,有效發言和回復很少,相當部分發言是對教師所講內容的簡單重復,有的直接是對教師的課件截圖。說明學生參與討論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為了交流學習問題,而是為了攢討論數,為了完成任務,為了獲得討論積分,網絡教學平臺提供的交流討論功能沒有真正發揮價值。

(三)對網絡課程學習效果的自我評價

與傳統面授課程相比,學生對網絡課程學習效果的感受很不理想,47%的學生認為網絡課程學習效果比面授差,只有17%學生認為網絡課程學習效果比面授好。在讓學生對自己的網絡課程學習效果進行自評時,只有28%的學生認為效果良好,69%的學生認為效果一般,3%的學生認為效果較差。進一步調查影響網絡課程學習效果的原因發現,影響學生網絡課程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除了校園wifi速度較慢、手機流量費用高等客觀原因外,主要是學生自己的學習自覺性不高,學習主動性不強,以及網絡學習過程中交互匱乏,學生常常感覺迷惘和無助。

(四)學生對網絡課程的態度傾向

基于學生對網絡課程的認識和一年的網絡學習體驗,當問到“如果以后同一門課程以面授和網絡兩種方式單獨開課時,你更愿意選擇哪一種”時,53%的學生更愿意選擇網絡方式,但對于網絡課程的具體教學方式,只有29%的學生希望是純網絡方式,71%的學生則希望是“面授+網絡”方式??梢钥闯?,目前網絡課程的優勢并不突出,網絡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只比傳統面授課程略多7個百分點,如果不從教學方式、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進與提升,網絡課程勢必會處于有市無價的尷尬境地。

三、對策與建議

(一)采用“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網絡課程的線下輔導機制

大學生們從小學到高中十多年的學校學習經歷使他們早已習慣了傳統面對面、以教師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他們在高度依靠自主、自覺的網絡學習中無疑會感到無所適從,而自我約束力的不足,自主學習能力、自我調節學習能力的缺失必將導致學生的網絡學習滿意度低、學習效果不理想。但是,網絡課程、網絡學習是未來教育(包括學校教育)的發展趨勢,面對還不成熟的網絡學習者,在網絡課程的教學與管理中如何揚長避短,如何引導學生向成熟的網絡學習者方向成長,如何切實提高網絡課程的學習效果是當前高校在開設網絡課程時需要考慮的問題。筆者認為,為了達到網絡課程的教學目標,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學習行為狀態不理想的情況下,高校要避免采用純線上的網絡教學方式,應充分利用線上和線下各自的教與學優勢,采用“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網絡課程的線下輔導機制,切實提高學生的網絡課程學習體驗和效果。

相關研究表明,教師在網絡課的教學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通過教學任務的布置與檢測能有效地把握教學的節奏?!熬€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就是要在網絡教學中充分發揮線下教師對學生網絡學習的引導、督促與管理作用,將線上線下進行有機整合,形成“線上+線下+線上+線下+……”的多循環模式?!熬€下”活動主要由教師給學生布置后續一段時間的網絡學習任務和要求,并對前一段時間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進行檢查、答疑與總結;“線上”活動由學生在教師規定的時間內根據教師布置的網絡學習任務與要求,利用網絡課程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傊?,線上學生自主學習是主體,線下教師輔導是主導。當然,線下教師留給學生的一次網絡自主學習時間不宜過長也不宜過短,可以由教師根據網絡課程的內容模塊結構來設定,比如以1個模塊,或多個內容相關聯模塊所需的網絡學習時間來決定。

(二)加強網絡學習過程中的信息交互,促進有意義學習的

發生學習交互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意義建構的基本途徑和實現方式,在學習中特別是遠程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陳麗教授研究指出,遠程學習的教學交互模型由低級到高級、由具體到抽象包括三個層次:操作交互、信息交互和概念交互,其中信息交互是概念交互的前提和基礎,具體包括學生與學習資源的交互、學生與教師的交互、學生與學生的交互三種形式。因此,在大學生網絡學習過程中,為了達到概念交互的目標,為了自主建構個性化的知識體系,教師和教學管理者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信息交互渠道通暢、主題明確、指向性強?;旌鲜浇虒W模式下的信息交互既包括線下面對面的交互,也包括線上網絡交互,而且要重視網絡交互,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交互功能,并結合其它交互方式(如QQ、電子郵件、微信等)同步進行,確保學生隨時能問、教師隨時能答。特別要利用好網絡學習平臺的討論區,線下教師要經常瀏覽討論區,隨時清除無效、無意義的討論內容,正向引導,拋磚引玉,設計有一定意義、深度并與現實結合緊密的問題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及時回答學生的問題和關切,將討論交流的作用落到實處。

(三)豐富網絡學習評價的內容和形式,將線下定性評價與線上定量評價相結合

學習評價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在任何形式的學習中,學習過程和學習評價是兩個相輔相成的環節,網絡學習也不例外。以自主學習為主要模式的網絡學習中,評價系統是督學的重要手段,評價具有導向作用、激勵作用、調控作用和啟發作用。當前網絡通識課程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對學生平時網絡學習行為的量化記錄與統計,如視頻的播放完成率、討論的參與頻度等;二是章節作業與練習的完成情況;三是期末考試成績。為了便于系統能夠自動評分,不管是平時練習還是期末考試,基本上是以客觀題的方式來進行??梢哉f,網絡課程的評價側重于定量評價,評價方式單一。對于通識類課程來說,簡單的定量評價不足以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判斷,需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對象等精心設計綜合性、拓展性、探究性的定性評價內容。由于技術原因,定性評價宜以線下方式進行??紤]到線上學習評價側重于基礎知識、基本理論檢測,線下定性評價則應以綜合性作業、作品、論文等為主,并合理設置線上綜合成績和線下成績的權重比例。

(四)加強后臺的網絡學習監控與管理,提高學生的網絡自主學習能力

當前的網絡教學平臺都具備強大的后臺學習監控與 統計功能,但由于網絡課程面對的學生群體龐大,僅僅依靠系統管理員難以對學生的網絡學習行為進行有效監控,這就需要選課學校加強網絡課程管理,安排專門的網絡課程管理員或線下學科教師及時對學生的網絡學習進行監控與管理,及時發現學生網絡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引導和督促學生勤于網絡學習,善于網絡學習,培養和提高學生網絡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葉偉劍.大學生網絡課程學習行為及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14(6):101-105.

[2]張家華,張劍平.網絡學習的影響因素及其LICE模型[J].電化教育研究,2009(6):73-77.

[3]王密.網絡課程學習有效性的影響因素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4(2):142-145.

[4]徐曉青,趙蔚,劉紅霞.大學生在線學習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7(5):43-50.

[5]劉巍.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范式與誤區之思[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10):39-41.

[6]李玲.互聯網時代高校網絡選修課的調查研究[J].高教探索,2017(2):68-71.

[7]陳麗.遠程學習的教學交互模型和教學交互層次塔[J].中國遠程教育,2004(5):24-28.

[8]李興敏.國內網絡課程評價實踐問題的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9(7):119-122.

猜你喜歡
調查
關于“網紅經濟”對大學生的影響的調查報告
高職學生志愿填報取向及滿意度調查研究
天臺縣城區有毒觀賞植物資源調查初報
營口市典型區土壤現狀調查與污染土壤的修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