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腭音與腭化音

2018-05-28 08:41麗,段鳳,陳
語言研究 2018年1期
關鍵詞:國際音標軟腭舌體

張 慧 麗,段 海 鳳,陳 保 亞

?

腭音與腭化音

張 慧 麗1,段 海 鳳2,陳 保 亞3

(1. 魯東大學 文學院, 山東 煙臺 264025;2. 中央民族大學 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 北京 100081;3. 北京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 100871)

圍繞腭音與腭化音產生的一些分歧,包括語音特征、定義、分類和表征方案等,其主要根源是從被動發音部位來定義和區分腭音類。從主動發音器官模型出發,腭音類可以表征為舌冠和舌體的組合活動。這個方案可以給分散在國際音標表不同子表中的齦后音[S],齦腭音[t]、硬腭音[C]和腭化音[sJ]、[xJ]一個統一的表征和有效的內部區分,還能簡明的表達世界語言中普遍存在、又表現各異的各種腭化現象。

腭音;腭化音;主動發音器官模型;發音動作

語音學界Palatal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Palatal僅指國際音標輔音表(肺部氣流)中的“硬腭音”,例如硬腭近音(Approximant)[j]。廣義的Palatal除了指硬腭音之外,還包括其它發音部位在上腭的腭音和腭化音(Recasens 1990,Ladefoged & Maddieson 1996,Recasens 2013)。例如國際音標表其他符號表(Other symbols)中的“齦腭音”(Alveolo-palatal)和附加符號表(Diacritics)中的腭化音(Palatalized)等。本文為了指稱的方便,把廣義的Palatal統稱為“腭音與腭化音”,簡稱“腭音類”或“腭音”;把狹義的Palatal稱為“硬腭音”。

目前語音學界圍繞腭音類有不少地方存在意見分歧。首先,硬腭音與其他腭音之間存在糾結,包括腭齦音(Palato-alveolar)(例如[S])和齦腭音(例如[t])。大量文獻表明,很多語言中描寫為硬腭音的,表層實現常常是腭齦音或者齦腭音。例如梵語、漢語南通話、韓語等(Hall 1997)。但在討論發音部位的時候,有的語音學家把齦腭音與硬腭音歸為腭音,把腭齦音排除在外(Recansens 1990,2013)。還有的語音學家把硬腭音歸為一類,把腭齦音和齦腭音都排除在外(Keating 1988)。

其次,硬腭音與腭化/前化的軟腭音(Palatalized/fronted velars)之間的關系意見也不一致。一種觀點認為腭化/前化的軟腭音就是硬腭音(Chomsky & Halle 1968)。另一種觀點認為二者是兩類不同的音,硬腭音是腭音,腭化/前化的軟腭音仍是軟腭音(Keating 1988,Keating & Lahiri 1993)。第三種觀點認為二者不同,但腭化/前化的軟腭音是一個腭音(Recasens 1990)。還有的觀點認為腭化/前化的軟腭音應再細分,一類腭化/前化軟腭音就是相應的硬腭音;一類腭化/前化軟腭音仍是軟腭音(Hall 1997,Zee & Lee 2008)。

最后,就狹義的腭音硬腭音來說,下部發音器官是舌冠(Coronal)還是舌體(Dorsal),一直存在分歧。在音系學層面,硬腭音在有的語言中與舌冠音共同活動,組成自然類(Natural class)。因此有不少語言學家認為硬腭音是舌冠音。但是在另外一些語言中硬腭音與舌體音共同活動,組成一個自然類。在實驗語音學層面,一些腭位圖(Palatogram)和舌圖(Linguogram)似乎表明只有舌體參與硬腭音的發音(Recasens 1990,Ladefoged & Maddieson 1996,Zee & Lee 2008),還有的則表明有舌冠和舌體的共同參與(Keating 1988,Keating & Lahiri 1993,Geng & Mooshammer 2004)。

以上三個方面的問題看似頭緒眾多,但歸結為一點就是,廣義的腭音應該包括哪些音類?狹義的腭音與廣義的腭音之間如何區分,又有怎樣的共性和聯系?哪一種方案可以更好的統一表征腭音類?下面將從已有文獻中腭音的定義和分類方案入手重新觀照這些問題,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最后討論哪個方案可以對腭音類進行統一的表征和有效的內部區分。

一 腭音的分類方案

(一)只有硬腭音是腭音

Keating(1988)使用X光對硬腭音(Palatal)做了一個發音生理的觀察。按照這個觀察結果,她給腭音一個非常嚴格的窄定義,見(1)。

(1)腭音定義:阻礙部位在上腭,且

a. 阻礙長(Long constriction) b. 阻礙均勻(Even constriction )

c. 下齒下無空腔(No cavity under the bellow teeth)

d. 同時使用舌葉(Blade of tongue)和舌體(Tongue body)兩個部分

(1)a、(1)b和(1)d把腭化音排除出去,例如[kJ]和[sJ],因為腭化音阻礙部分不夠長,不夠均勻,沒有同時使用舌葉和舌體兩個部分;(1)a、(1)c和(1)d把腭齦音(例如英語中的[S])和齦腭音(如漢語中的[t])也排除出去,因為它們使用的舌部位比較靠前,因而在下齒下有一個空腔。同時它們的阻礙部位不夠長,也沒有同時使用舌葉和舌體兩個部分。據(1)的定義,國際音標表中只有硬腭音才是腭音。

(二)四分

Recasens(1990)根據前人和自己的實驗研究,把上腭從前到后分為三個部分:前腭(Prepalatal)、中腭(Mediopalatal)和后腭(Postpalatal),并據阻礙點在上腭部位的細致不同提出區分四種腭音。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Recasens(1990)分析的重點其實也是經典的硬腭音。只不過他根據具體實現位置的不同又把硬腭音細分為三類。首先根據發音方法的不同,他觀察到近音和擦音的實現位置與塞音、邊音和鼻音不同。近音和擦音的實現位置在前腭。塞音、邊音和鼻音有兩種實現位置,一種是齦腭相連位置(前部實現),一種是中腭(后部實現)。齦腭音[t]歸為齦腭相連位置,與硬腭音的塞、邊、鼻音的前部實現歸為一類。

腭音的四分分類(Recasens 1990) 表1

腭音類阻礙部位舉例對應音類 1齦腭音Alveolopalatals舌體前部-齒齦后部-上腭前部Predorso-postalveolo-prepalatalt tt和c′?的前部實現齦腭音,硬腭音(塞、邊、鼻音) 2前腭音Front palatals舌體前部-上腭前部和舌體中部-上腭中部Predorso-prepalatal and mediodorso-mediopalatalj C硬腭音(近音和擦音) 3中腭音Mid palatals舌體中部-上腭中部Mediodorso-mediopalatalc′?的后部實現硬腭音(塞、邊、鼻音) 4后腭音Back palatals舌體后部-上腭后部,或舌體中部-上腭中部Postdorsal-postpalatal or mediodorsal-mediopalatalkJ軟腭音(腭化)

我們還注意到,Recasens(1990)把腭化的軟腭音也稱為腭音,但是他排除了舌葉音[S]。根據這個方案,腭音的發音特征條件是:

(2)a. 阻礙部位必須在齒齦與軟腭之間的上腭部分; b. 主動發音器官必須要使用舌體部分。

他聲明說,齦后音就是齦后音,而不是腭音。因為齦后音的主動發音部位主要是舌葉,而沒有舌體部分的參與;同時上部阻礙部分在齦后,而不是在上腭。

(三)兩分 vs. 三分

西方一些語音學家的傳統是區分兩種腭音,腭齦音[S]和硬腭音[C](Jakobson et al.1963, Lahiri & Blumstein 1984, Ladefoged & Meddieson 1996)。[S]無論被稱作“舌葉音”、“腭齦音”還是“齦后音”,都是腭音的一種。這個分類中齦腭音[t]是被忽略的,主要可能是因為[t]雖然在漢語方言中普遍存在,但是在印歐語言中比較罕見。

國際音標對于腭音的分類是有歷史變化的。1951年版和1979年版國際音標表實際上區分三種腭音。且三種腭音都放在國際音標輔音表(肺部氣流)中,順序依次為腭齦音[S]、齦腭音[t]和硬腭音[C]?;旧戏蠌那半竦胶箅竦拇涡?。

1989年版之后的國際音標似乎只區分兩種腭音。[S]仍然在國際音標輔音表中,但被更名為“齦后音”(Post alveolar)。齦腭音[t]仍然維持原來的命名,但從輔音表中移出,放在了其他符號表中。硬腭音[C]維持原來的命名和位置。從命名的變化來說,可以認為實際上是區分兩種腭音:齦腭音與硬腭音。

Recasens(2013)根據來自大量語言的舌圖和聲道構形圖的資料提出區分兩類腭音部位,硬腭部位和齦/齦腭部位,因而支持國際音標1989年版至今齦腭音和硬腭音兩分的修改方案。

(四)討論

以上若干種分類方案的共同點都是從被動發音部位——阻礙部位(Constriction)——來定義腭音并給腭音分類的。這就涉及到如何定義阻礙部位的問題。腭音的典型發音特征是在上腭部位有一個長的阻礙。這個界定至少涉及三方面的問題。第一,如何區分上腭與相鄰的部位軟腭和齦?第二,阻礙部位有多長才能歸為腭音?第三,如果幾類音都在上腭部位,是否可以根據阻礙部位的前后進行細分?在實際語言的分析中我們發現,這三個問題并不容易回答。

首先來看腭音與腭化音。Ladefoged(1982)提出應該區分兩種腭化。次要發音腭化(Secondary palatalization)和主要發音腭化(Primary palatalization)。前者指腭化只體現在次要發音,例如[tJ]、[kJ];后者指腭化體現在主要發音,例如硬腭音。這么說來,硬腭音與腭化的軟腭音之間界限應該是很清晰的,但是事實并非如此。例如Margi語中硬腭擦音[C]其實就是腭化的軟腭擦音[xJ](Maddieson 1987,Ladefoged & Maddieson 1996)。類似情況在Irish、Chaha、Inor等語言中都可以觀察到(Hall 1997)。

腭位圖和舌圖提供的證據同樣存在分歧。同樣研究捷克語,Keating & Lahiri(1993)認為[kJ]是軟腭音,與硬腭音[c]有別;Recasens(1990)認為[kJ]是腭音,但與硬腭音[c]有差別。Zee & Lee(2008)根據對漢語客家話硬腭音和前化的軟腭音的研究,提出[[kJ]是軟腭音,[NJ]是硬腭音,等同于[?]。

那么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主要發音腭化如果是腭音,次要發音腭化是不是腭音?是不是應該對前化的軟腭音進行細分?

再看硬腭音與其它腭音。先看爭議最大的腭齦音。Keating(1988)認為[S]類音的阻礙部位長度不夠,因而把它排除在腭音之外。Recasens(1990)認為[S]類音的發音部位是齦后,齦后就是齦后,不是上腭,也把腭齦音排除在腭音之外。這似乎表明腭齦音與硬腭音有清晰的分界,但Ladefoged(1971:40)觀察到腭齦音阻礙部分的具體實現有很大的自由范圍,常與硬腭音混淆,所以很難把一個音歸為腭齦音或硬腭音。

腭齦音是否是腭音的爭議也反映在國際音標的命名變化中。1912年版的國際音標中有“舌尖及葉”(Point and blade)一列,包括[s]和[S]。其中[s]屬于舌尖音,[S]屬于舌葉音。在1951年和1979年版國際音標中[s]和[S]分屬不同的列,[s]被稱為“齒音”(Dental),[S]被稱為“腭齦音”(Palato-alveolar)。到1989年版國際音標[S]又被稱為“齦后音”(Post alveolar)。國際音標關于舌葉音的多種命名反映出制定者對這類音認識的分歧和處理的難度。同時我們不難看到,[S]在早期版本的國際音標中一度被命名為“腭齦音”(Palato-alveolar),這說明它本身可能就具有一定的腭音性。那么能否把腭齦音歸為“腭音類”呢?

再看硬腭音與齦腭音的糾結。Bolla(1980)的研究結果表明,匈牙利語中舌根在硬腭塞音和鼻音中向前伸(Advanced),在相應的擦音中不那么向前。Ladefoged & Maddieson(1996)的X光射線的觀察結果表明,硬腭塞音偏前,實際上是齦腭音;而硬腭擦音偏后,是真正的硬腭音。Hall(1997)也支持這個觀點。這似乎表明硬腭音和齦腭音可以按照具體的發音部位的前后來區分。但Recasens(1990)的觀察結果是硬腭塞音、鼻音、邊音有兩個實現部位,前部實現在齦腭音之前,后部實現在齦腭音之后。這又表明二者在發音部位的前后上似乎無需區分。

以上討論結果表明,從被動的阻礙部位很難對硬腭音、其他腭音和腭化音進行統一的表征和區分,因此也很難定義出一個廣義的腭音類。因為使用被動發音器官,固然可以加上一些阻礙部位來描寫語音差異,例如alveolar-palatal, palatal-alveolar, front palatal, mid palatal, back palatal,但容易把這些差異孤立化,不容易把握一個語言系統內部和跨語言的一些表層差異下可能存在的關聯,從而可能失去對一個大的語音類的觀察和把握,并給與一個深層的統一表征。

而如果從主動發音器官來定義腭音,雖然同樣面臨很多的問題,卻有望提供一個簡明的方案,統一的表征一個腭音類,并有效的對內部小類進行區分。

二 主動發音器官與腭音類

(一)硬腭音與主動發音器官

早在30年代,Trubetzcoy(1939, 1969)就從類型學的角度討論過哪些發音部位是基本的,哪些不是基本的。最基本的就是在世界語言中最普遍存在的,包括唇音(Labial)、舌體音或軟腭音(Dorsal or guttural)、舌尖音或齒音(Apical or dental)。硬腭音(Palatal)屬于近基本音(Near-universal)。這個方案認為腭音雖然出現頻率低于唇音、舌尖音和舌體音,但仍是一個獨立于唇音、舌尖音和舌體音的音類。

然而,Heffner(1950)卻明確提出沒有腭音這個音類。所謂硬腭音只是舌尖音(Apical)或者舌體音(Dorsal)的變體。他說:

從軟腭后音[q]和[G]到硬腭音[c]和[?]的一切發音,除了卷舌音,都是某一種舌根音[k]或[ɡ]。同理,從硬腭音向前到唇的一切塞音,似乎都可以被處理為某種舌尖音[t]或[d]。

根據是舌的背部發音還是前部發音,口腔塞音可以分為兩個大類。[k]類音的實現范圍可以從軟腭后到硬腭;[t]類音的實現范圍可以從硬腭到齒間。(Heffner 1950:128)

Heffner敏銳的提出,舌尖音和舌體音這兩類音的不同不在于上腭具體發音部位的精確差異,而在于使用下部發音器官舌的前部還是后部。后來這種兩分被舌冠(Coronal)和舌體(Dorsal)兩個概念取代。這個處理方案的問題是:由于硬腭音處于兩類音的邊界,如果不需要單獨列出,硬腭音究竟是舌冠音還是舌體音?換言之,硬腭音的主動發音器官是舌冠還是舌體?Heffner并沒有給出答案。

在此后的音系學理論中,這個問題長久以來是一個爭論的熱點。爭論的焦點之一是如何定義舌冠。Chomsky & Halle (1968)認為舌冠就是舌葉部分。按這個定義,硬腭音不是舌冠音,見(3)a。Halle & Stevens (1979)認為舌冠是舌的前部(包括舌尖、舌葉和/或者舌中部分),那么硬腭音是舌冠音,見(3)b。

(3)

a.唇音labial齒音dental齦音alveolar卷舌音retroflex腭齦音palato-alveolar齦腭音alveolo-palatal硬腭音palatal軟腭音velar 舌冠性Coronal-+++++--

b.唇音labial齒音dental齦音alveolar卷舌音retroflex腭齦音palato-alveolar齦腭音alveolo-palatal硬腭音palatal軟腭音velar 舌冠性Coronal-++++++-

以上兩個方案都可以從自然語言音系過程中找到證據。例如匈牙利語中有一個音系規則表明硬腭音與典型的舌冠音齒齦音是自然類,共同活動。見(4)。

(4)t,d, c,? > ts, dz, tS, dZ /___ ts, dz, tS, dZ(Hall 1997:13)

類似的現象還有波蘭語、漢語南通話、梵語、韓語、Baulel等(Hall 1997)。為了概括[t,d]類音與[c,?]類音在發音上的一致性,不少語言學家認為硬腭音具有[+舌冠性](Clements 1976,Halle & Stevens 1979,Lahiri, & Blumstein 1984,Keating 1988,1991,Hume 1996)。

但在有的語言中硬腭音與典型的舌體音是自然類,如德語的很多方言中,元音在/t, d, n, S/前延長,但是在/g, k, C/前不延長。類似情況還有Celtic語、Irish語等(Hall 1997:13)。

同樣的,來自不同語言的實驗語音學的研究結果也并不統一。一種觀點認為硬腭音是復合發音,主動發音器官有兩個,舌冠和舌體(Keating 1988,Keating & Lahiri 1993,Geng & Mooshammer 2004)。另一種觀點認為硬腭音是簡單音,使用的主動發音器官是舌體(Recasens 1990,Ladefoged & Meddieson 1996,Zee & Lee 2008)。Recasens(2016)又提出硬腭音在有的語言中是復合音,使用了舌冠和舌體兩個主動發音器官;但在某些語言中是簡單音,使用的主動發音器官是舌冠,舌體雖然有隆起,但并非獨立自主的動作,而只是一種伴隨動作。是不是有方案可以統一的表達這些跨語言的歧異表現呢?

(二)腭化的統一表達:[舌冠]與[舌體]的組合

Halle et al.(2000)和Halle(2005)提出唇(Labial)、舌冠(Coronal)和舌體(Dorsal)不僅是發音器官,還是三個獨值(Unary)特征,可以擴展到相鄰的音段上。所有的元音都具有[舌體]特征,而前元音還具有[舌冠]特征(Clements 1993,Halle 2003)。當輔音緊鄰前元音,前元音的兩個特征[舌冠]或者[舌體]就會擴展到輔音上。

世界語言中廣泛存在著舌冠音和舌體音交替的現象,如(5)所示。Halle(2005)認為這種現象是元音的兩個特征[舌體]和/或[舌冠]向相鄰輔音音段擴展造成的。例如(5)a中electri[k] - electri[s]-ity 的音系表達為(6)。

(5) a. 英語:electri[k] – electri[s]-sity opa[k] – opa[s]-ity

b. Kiowa:thoug-o “腿”(復數), thoud-e “腿”(單數)

(6)引自Halle(2005)并稍做變動,去除一些與這里的討論無關的特征。(6)的意思是說元音[i]的[舌冠]特征左擴展到前行輔音[k],[k]原有的[舌體]特征被刪除,[舌冠]特征填入,表層實現為一個舌冠音[s]。Halle把這種舌體音與舌冠音的交替現象歸為腭化。這樣就對世界語言中廣泛存在的腭化現象有一個深層的表達,從而可以給腭音類一個統一的表征,來解釋各語言中腭化表層形式的多樣性。根據這個理論,我們可以就本文討論的腭音和腭化音做以下假設。

首先,因前高元音[i]同時具有[舌冠]和[舌體]特征,我們假設同部位的近音[j]也具[舌冠]和[舌體]特征,進而假設同部位的所有硬腭音都具有這兩個特征。這種假設也得到實驗語音學的支持。Keating(1988)、Geng & Mooshammer (2004)和Recasens(2013)表明,硬腭音與元音[i]有非常相似的舌圖表現。

其次,我們假設,由于前元音的兩個特征[舌體]和/或[舌冠]的擴展,緊鄰的輔音深層賦值為[舌體]、[舌冠],但根據每個語言具體制約條件的不同,具體實現為表層形式有三種可能。(1)只有[舌體]特征在表層實現;(2)只有[舌冠]特征在表層實現;(3)[舌體]和[舌冠]特征都在表層實現。所有加腭化附加符號的輔音都被處理為是同時實現了[舌冠]和[舌體]兩個特征。

[pJ]:[唇]、[舌冠]和[舌體](在原有[唇]特征的基礎上增加[舌冠]和[舌體])

[tJ]:[舌冠]和[舌體](在原有[舌冠]特征的基礎上增加[舌體])

[kJ]:[舌冠]和[舌體](在原有[舌體]特征的基礎上增加[舌冠])

最后,我們認為腭齦音和齦腭音也具有[舌冠]和[舌體]兩個特征。因為在共時層面它們和硬腭音難以區分;在歷時層面,它們也常常是腭化從不穩定的后腭音(腭化軟腭音、硬腭音)向較穩定的前腭音演變的結果(Recasens 2003)。

國際音標中的腭音類 表2

腭音類在國際音標表中的位置舉例特征 Post alveolar齦后音Consonants(pulmonic) 輔音表(肺部氣流)S Z[舌體]、[舌冠] Palatal 硬腭音Consonants(pulmonic) 輔音表(肺部氣流)c ? C?[舌體]、[舌冠] Alveolo-palatal 齦腭音Other symbols其他符號表t ü[舌體]、[舌冠] Palatalized腭化音Diacritics 附加符號表pJ sJ xJ[舌體]、[舌冠]

在這個方案下,2005版的國際音標實際上包含了四類腭音:齦后音、硬腭音、齦腭音和腭化音。如表2所示。四類腭音的共同特點是都具有[舌體]、[舌冠]兩個特征。

此模型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分散在國際音標若干子表中的幾類相關的音得到統一的表征。①其次,無需使用一個新的特征[延長阻礙]([distributed])。

但同時我們也觀察到,這個方案只可以表達腭音類的統一特征,不能區分各小類之間的不同。下面繼續討論如何引入主動發音器官的動作來有效的區分腭音類之間的區別。

(三)腭音類的內部區分:動作的引入

Halle(2005)和端木三(2009)提出世界語言的腭音和腭化音可以統一使用舌冠和舌體的共同活動來表達。這樣,腭音就被處理為一種復合音(Complex sound),有兩個發音器官同時參與發音,有兩個阻礙點。但與其它復合音不同的是,在腭音的發音中兩個阻礙點連在一起,形成一個長的阻礙。

這個模型能預測出很多腭音。根據端木三(2009),就非塞音來說,不考慮發音的前后動作,只考慮舌冠和舌體兩個主動發音器官是否參與發音,就可以區別四類腭音,見(7)。如果加上主動發音器官舌冠的動作,這個模型就會預測出八種音類,見(8)。

(7) 1 2 3 4

舌冠 +擦 +擦 -擦 -擦

舌體 -擦 +擦 +擦 -擦

國際音標 [sJ] [t] [xJ]/[C] [j]

(8) 1 2 3 4 5 6 7 8

舌冠 +擦 +擦 -擦 -擦 +擦 +擦 -擦 -擦

-向后 -向后 -向后 -向后 +向后 +向后 +向后 +向后

舌體 -擦 +擦 +擦 -擦 -擦 +擦 +擦 -擦

國際音標 [sJ] [t] [xJ] [j] [§J] [S] [xr] [rJ]

這個方案由于引入了動作的維度,可以使用多個維度的特征對不同的腭音類進行細致區分,從而可以解決一些實際的描寫難題,例如[S]與[t]的區分。在1951年版的國際音標輔音表中[S]叫做“腭齦音”,右面并排著“齦腭音”[t]。1979年版國際音標輔音表中[S]仍然叫做“腭齦音”,但“齦腭音”[t]已經被移出輔音表,放在了“其他符號表”中。到了1989年版以后[S]更名為“齦后音”。二者的名稱顛倒錯綜,就是因為它們的阻礙部分都在齦后腭前部位,只根據發音部位來區分就很難了。

朱曉農(2010:126)建議通過腭化的程度來區分。[t]更為腭化,有更多的舌頭部位靠近腭前端,可以看做是[S]的腭化音;[S]可以看做是[t]的唇化音,因為發[S]時基本上是圓唇的。這個方案注意到了僅僅依據阻礙位置不能有效的區分這兩個音,并試圖引入別的描寫維度。但是用具體的音色來區分顯得太繁瑣,并且不一定準確。例如[S]不一定都是圓唇,而[t]卻可以是圓唇的。

主動發音器官模型引入“動作”這個概念,可以簡明有效的區分這兩個音。[S]和[t]都是腭音類,發音時都有舌冠和舌體的共同參與,阻礙部位都在齦后腭前,但舌冠的動作卻是不同的。發[t]時舌冠向前伸,發[S]時舌冠向后縮。見(9)。

(9)主動發音器官模型對[S]和[t]的處理

[S]:舌冠-[+擦, +向后],舌體-[+擦] [t]:舌冠-[+擦, -向后],舌體-[+擦]

另外,主動發音器官模型可以有效的解釋腭化的共時表現與歷時演變。Bhat(1978)提出腭化(Palalalization)有不同的含義。一是在語音學/音系學意義上,腭化特征作為一個次要發音(Secondary articulation)。例如腭化唇音[pJ]。二是在類型學或歷史語言學的意義上,是指一個音系過程。第一種意義上的腭化常常是第二種腭化的結果,因此兩種腭化可以統一的考慮分析。

Blumstein(1986)從聲學角度認為,腭化就是同化(Assimilation)。從[k]變到[c]就是后面元音的鈍(Gravity)特征同化了前行輔音。Ohala(1983, 1993)則從聽感出發把軟腭音腭化解釋為對快速語流聽覺上的重新分析。Recasens(2003)從發音角度,認為腭化是一個漸變的音變機制,通過舌葉與上腭接觸的逐漸增加從不穩定的中-后腭或者中腭發音到齦腭發音的過程。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描寫腭化過程,使用主動發音器官模型都能提供一個統一的解釋:軟腭音的腭化就是引入了舌冠,舌冠音的腭化就是引入了舌體,而其它發音器官的腭化就是同時引入了舌冠和舌體。腭化過程的結果是形成了共時層面的第二發音,或者形成獨立的腭音。軟腭音腭化前面討論的比較多,舌冠音腭化的典型例子就是英語的[S]類音。[S]來源于舌冠音[s]的腭化。這種演變關系從[s]與[S]共時層面的交替中還可以觀察到。例如(10)中glacier有兩個發音,前者為英式發音,使用的是舌冠音[s],后者為美式發音,使用的是腭化的[S]。

(10)glacier [ ?glQsI?r] [ ?gleS?]

我們注意到,在(7)中硬腭擦音[C]等同于[xJ]。這就意味著,硬腭音與前化的軟腭音無需區分。這個觀點與Chomsky & Halle(1968)是一致的。但前面已經提到,這個觀點從實驗語音學的研究結果中似乎難以得到統一的印證。在此我們從數據庫的角度進一步論證。

P-base包含了來自627個語言的949個語音。其中[S]的出現頻率是267,[t]是20,[C]是22,表明齦腭部分腭音較常見,而后腭部分較少見,也基本上支持Recasens(2003)從發音角度對腭化過程的推測。

我們檢索了腭化軟腭音系列與相應的硬腭音系列在627個語言系統中的共現情況。其中只有[kJ]與[c]在一個語言中共現,其他組的共現頻率都是零。進一步核查[kJ]與[c]共現的語言,其中一條音系模式說明二者可能是互補分布的。這意味這兩類音在絕大部分語言中都是不對立的,因而可以歸為一類。

另外,我們注意到P-base中有[S],還有加腭化符號的[SJ]和加舌葉化符號的[??]。檢索的結果也有共現的情況,但回到具體語言中核查的結果表明這些音往往是互補分布的。

因此,從音位數據庫P-base提供的語言材料來看,硬腭音和腭化的軟腭音應該是變體之間的關系,而不是對立的關系,因而可以處理為同一類音。

(四)漢語界流行國際音標輔音表

現在我們回到目前漢語界流行的國際音標輔音表,見表3。我們注意到表3中沒有腭音和腭化音等相關術語。但“舌葉音”、“舌面前”和“舌面中”三列實際上是腭音類?!吧嗳~音”相當于2005版國際音標中的“齦后音”,“舌面前”相當于“齦腭音”,“舌面中”相當于“硬腭音”。表3來源于趙元任在臺北的演講(蔡富有、郭龍生 2002),目前主要是境內漢語研究者在使用。齦腭音雖然在印歐語言中比較罕見,但在漢語各方言中普遍存在,因此為了方便把齦腭音也放在了輔音表正表中。

漢語界流行國際音標輔音表 表3

雙唇唇齒齒間舌尖前舌葉(舌尖及面)舌尖后舌面前舌面中舌根(舌面后)小舌喉壁喉 塞p bt d? ê| ¥c ?k gqG/ 鼻mMn÷¤?N2 滾?r{ 閃R} 邊l?′ 邊擦? L 擦?BfvTDs zS Z§ ?t üC ?x ?Xòe?h ú 無擦通音及半元音w ?V¨ój (?)(w)

很顯然,表3使用的是主動發音器官。就今天討論的腭音類來說,表3的優點是把三類腭音都放在了一張表上,并且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三類腭音之間的一致性:都和舌面有關。但三類腭音之間的區分似乎是對主動發音器官舌的靜態細分,實質上仍然是根據阻礙部位來分類的。按照這個分類,漢語中舌面前系列[t]組與舌面后[x]組和舌尖前[s]組共時層面上的互補關系和歷時層面的前后演變關系就不能體現出來。如果按照主動發音器官模型,腭音的深層表達是舌冠和舌體的組合活動,因此舌體音和/或舌冠音都可以演變為腭音。這樣就可以很方便的解釋精組字(舌冠音)和見系字(舌體音)在不同漢語方言中腭化的多樣表現。

McCarthy(1988)強調,在特征理論中表征(representation)比規則(rule)更重要,表征做得好,規則自然就跟上。而檢驗特征表征系統的一個重要標準,不僅僅是區分差異和對立,更重要的是對相關音系過程的解釋力。主動發音器官模型在解釋音系變化時比被動發音器官模型更有優越性,這一點在McCarthy(1988)、Ladefoged & Halle(1988)以及之后更多的文獻中已經多次被闡明過了。本文主要探討腭音類的表征方案。腭音類是語音學界一個復雜的問題,圍繞腭音類的一些基本問題一直存在爭議。腭音類的發音特征是什么?哪些音屬于腭音類?腭音類在不同語言中實現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提示我們不能從具體發音部位來定義,而需要探索其深層的作用機制,并尋求統一的表征方案。本文認為腭音類是一個自然類,有統一的發音特征和一致的音系行為。因此凡具有這個發音特征并且經歷這一音系行為的音都可以歸為這個音類。從這個觀點出發,本文討論了前人關于腭音類的一些觀點和方案。主動發音器官模型使用舌冠和舌體的組合活動來表征腭音類,看起來可以比較有力的解決這些有爭議的問題。首先,這個方案給國際音標表中分散在三個表中的腭音和腭化音統一的表征,從理論上解釋了腭音類的豐富表現。其次,動作概念的引入,使腭音類內部小類的區分非常清晰。最后,還能簡明的表達世界語言中普遍存在而又表現多樣的腭化這一音系過程。

蔡富有、郭龍生主編 2002 《語言文字學常用詞典》,北京教育出版社。

端木三 2009 對立、特征和發音動作,《語言學論叢》第40輯。

朱曉農 2010 《語音學》,商務出版社。

Bhat, D. 1978 A general study of palatalization. In J. Greenberg (ed.). Vol. 2.: Phonology, 47-9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lumstein, S. 1986 On acoustic invariance in speech. In:, 179-197. Hilldale, New Jersey,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olla, K. 1980 A phonetic conspectus of Hungarian: The articulatory and acoustic features of Hungarian speech sounds. Magyar Fonetikai Fuzek 6.

Chomsky, N. & M. Halle. 1968.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Clements, G.N. 1976 The autosegmental treatment of vowel harmony. In W. Dressler & O.E. Pfeiffer (eds.), 111-119.

Clements, G. N. 1993 Lieu d’articulation des consonnes et des voyelles: une the@orie unifie@e. In Bernard Laks and Annie Rialland (eds.), 101-145. Paris: CNRS Editions.

Geng, C. & C. Mooshammer. 2004 The Hungarian palatal stop: Phonological considerations and phonetic data.37:221-246.

Hall, T. A. 1997. Philadelphia: Jon Benjamins North America.

Halle, M. & K. N. Stevens. 1979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theoretical bases of phonetics., 335-349.

Halle, M., B. Vaux, and A. Wolfe. 2000 On feature spreading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place of articulation.31: 387-444.

Halle, M. 2003. Phonological features, In William J. Frawley (eds.), 2nd edition. 314-32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lle, M. 2005 Palatalization/Velar softening: What it is and what it tells us about the nature of language.36.1: 23-41.

Heffner, R-M. S. 1950. Madison: University of Madison Press.

Hume, E. 1996 Coronal consonant, front vowel parallels in Maltese.14.1:165-203.

Jakobson, R., G. Fant and M. Halle. 1963. Cambridge, MA: MIT Press.

Keating, P. A. 1988 Palatals as complex segments: X-ray evidence,69: 77-91.

Keating, P. A. 1991 Coronal places of articulation. In: Carole Paradis & Jean-FranCois Prunet (eds.), 29-48.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Keating, P.A. & A. Lahiri. 1993 Fronted velars, palatalized velars and palatals.50: 73-102.

Ladefoged, P. & I. Maddieson. 1996. Blackwell. Oxford.

Ladefoged, P. 1971.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defoged, P. 1982. 2nd edit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Ladefoged, P. & M. Halle. 1988 Some Major Features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64.3:577-582.

Lahiri, A. & S.E. Blumstein 1984 A re-evaluation of the feature coronal.12:133-146.

Maddieson, I. 1987 The Margi Vowel System and Labiocoronals.18: 327-355.

McCarthy, J. J. 1988 Feature Geometry and Dependency: A Review,45:84-108.

Ohala, J. J. 1993 The phonetics of sound change, In C. Jones (ed.), 237-278. London: Longman.

Ohala, J. J. 1983 The origin of sound patterns in vocal tract constraints. In P.F. MacNeilage (ed.), 189-216. New York: Springer.

Recasens, D. 1990 The articulatory characteristics of palatal consonants.18:267-280.

Recasens, D. 2003 Articulation and sound change in Romance. In, 231-234.

Recasens, D. 2013 On the articulatory classification of (alveolo)palatal consonants.43.1:1-22.

Recasens, D. 2016 What is and what is not an articulatory gesture in speech production: The case of lateral, rhotic and (alveolo) palatal consonants.1:23-42.

Trubetzkoy, N. S. 1939. Prague: Cercle Linguistique de Prague.

Trubetzkoy, N. S. 1969, translated by Christiane A. M. Baltax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Zee, E. &37amp; W-S Lee. 2008 The articulato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latals, palatalized velars and velars in Hakka Chinese. In, 113-116.

①國際音標似乎有一個原則:把只有一個發音部位的輔音放在主表中,把有兩個以上發音部位的輔音放在其他表格中。例如w是一個唇-軟腭近音(Labial-velar),有兩個發音部位,放在了其他符號表。tW也有兩個發音部位,唇和齒齦(Labial-alveolar)放在了附加符號表。腭音類的一個共同特征是有兩個相連的發音部位(舌冠+舌體),但由于兩個部位連接在一起,感覺好像只有一個發音部位。國際音標的處理方案似乎是按照符號的簡單與復雜:無附加符號的放在輔音表,例如硬腭音和齦后音(腭齦音),有腭化附加符號的放在附加符號表。齦腭音早期放在輔音表,后來又放在其他符號表,可能是從印歐眼光來看比較罕見。

Palatal and Palatalization

ZHANG Hui-li1, DUAN Hai-feng2and CHEN Bao-ya3

(1.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264025, China; 2.Department of Minority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China; 3.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ide variety of cross-linguistic phonetic realizations of palatal and palatalization and the disagreements in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and suggests that the occurrence of these phenomena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traditional representation in terms of passive articulators and constrictions. It is then demonstrated that if the Active Articulator Model(AA) is used instead, it seems to present a more preferable solution to these issues. Under AA frame, on one hand, palatoalveolar, palatal and palatalized sounds group together as a broad-sense palatal, and receive a unified phonological representation as the combination of [coronal] and [dorsal];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various sub-types of palatals should also be distinct in terms of different gestures.

Palatal; Palatalization; Active Articulator Model; Articulatory Gesture

H016

A

1000-1263(2018)01-0054-09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基于中國語言及方言的語言接觸類型和演化建模研究”(14ZBD10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于交叉驗證的漢語語體計量研究”(16BYY110)

張慧麗,女,1974 年生,河南郾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語音學、音系學、音系與句法界面;段海鳳,女,1982 年生,博士,研究方向為實驗語音學;陳保亞,男,1956 年生,四川德陽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為理論語言學、語言接觸等。

猜你喜歡
國際音標軟腭舌體
犬軟腭過長矯正術初探
Sommerlad-Furlow 法修復不完全性腭裂軟腭長度變化的研究
基于一種局部圖像增強和改進分水嶺的舌體分割算法
漢藏語言軟腭擦音的主要來源
基于深度卷積神經網絡的舌體胖瘦精細分類
國際音標和漢語拼音之間的關聯
一種基于細菌覓食優化算法的舌體分割算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軟腭形態的動態磁共振研究
望舌可預測中風
自然拼讀法和國際音標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