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互聯社區”信息平臺建設研究

2018-06-03 07:14高元
商情 2018年12期
關鍵詞:青島市城市

高元

【摘要】當今社會信息化快速發展,群眾自治意識逐漸覺醒,傳統的社區治理手段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網絡信息時代的要求.依托互聯網探索建立聯動各方、服務民生、解決問題的社區治理新模式成為時代需要。本文介紹和評述了青島市市北區建設“互聯社區”的項目運作方式,通過引導居民自發參與,創新出線上線下互動模式,為城市“互聯社區”信息平臺建設研究提供了重要啟示。

【關鍵詞】城市;互聯社區;青島市;市北區

青島市市北區面積65.4平方公里,轄19個街道、135個社區,常住人口105萬余人,是一個典型的人口大區,民生保障任務重、社區治理難題多。該區適應新形勢需要,在山東省率先創新建設“互聯社區”信息平臺,力求在服務保障民生、實現民主自治、暢通訴求渠道、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推動社區居民滿意度和社區治理水平雙提升。

一、“互聯社區”的由來及實踐

中國社科院社區信息化研究中心王穎教授最早提出“互聯社區”的概念,所謂“互聯社區”,就是利用信息技術,建設一個由社區居民和社區組織參與的、聯通社會服務的基礎公共平臺,以實現鄰里溝通、社區對話、協商解決公共事務、共同規劃社區發展,通過有組織的公眾參與和公眾監督,促使公共決策更趨合理、促使公共服務和商業服務更人性化、便利、實用、安全,不斷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增強社會凝聚力。

基于以上理念,(北京)中社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于2008年研發了“互聯社區網”,該網的基本功能是專為城市社區或居民小區建設基于互聯網的信息互動平臺,在居委會和所轄居民之間建立起一種星型的輻射關系,實現聯通街道、社區、居民等各類用戶,共享政府公共服務資源、社區志愿服務資源、便民利民服務資源功能,以信息化手段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最早在“互聯社區網”上“安家”的是寧波市,2008年其“互聯社區”被確立為社區信息化行業國家標準;2013年北京市依托“互聯社區網”建設了“智慧社區”。目前,“互聯社區”信息平臺已在北京、海南等10余個省市的4000余個社區得到實踐應用,取得一定規模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青島市市北區的項目運作模式

(一)以居民自發參與為主,更加具有凝聚力

為避免平臺建設過多地體現行政干預,充分激發居民參與熱情,該區借鑒了其他地區建設經驗和教訓,引導居民自發參與“互聯社區”建設和運行。平臺建設前期,利用各小區已經建立并運行成熟的居民QQ群、微信朋友圈等對“互聯社區”進行推廣,廣泛征求居民對平臺建設的意見建議。平臺運行期間,隨時根據運行情況和居民的反映,對欄目設置、內容更新等做出調整,使居民真正感覺到“互聯社區”是自己的網站,激發居民參與平臺建設與線上交流的積極性。以合肥路街道品閣小區為例,小區540戶居民已有252戶在網站進行了實名注冊,參與率達到47%,每天都有居民在網上互動交流,提升了網站黏度和活躍度。

(二)以小區為建設單位,更加具有親和力

一般來說,一個社區通常由幾個小區構成。與多數城市以社區為平臺建設單位不同,市北區在平臺建設理念上以居民小區為基本單位,目前試點的9個小區都有自己的“互聯社區”信息平臺,各平臺都以優美的小區風景圖片作為首頁展示,使來訪網民具有認同感和歸屬感。以小區為單位的平臺建設.使得居民訴求更加集中,為民辦事更加便捷。如合肥路街道品閣小區“互聯社區”信息平臺運行以來,共為小區居民解答咨詢、解決問題3133件次,既滿足小區居民的部分日常生活需求,又增強小區居民對該信息平臺的依賴感。

(三)以線下服務為支撐,更加具有生命力

上網管用、辦事有效,是“互聯社區”長久生命力所在。市北區在平臺運行模式上采取了線上互動與線下服務保障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使信息平臺真正為群眾辦實事。如合肥路街道同德路社區集中打造了以便民公益配送中心、殘疾人日間托管中心、日間照料中心和助老公益大食堂為主體的“三中心一食堂”,作為“互聯社區”的線下服務支撐,運行60天提供網上訂菜服務1000余份,日間托管照料殘障群眾10余人,并解決了40多名老年群眾午餐問題,真正發揮了“互聯社區”的辦事作用,受到居民好評。

(四)多類終端接入,更加具有便捷性

考慮到社區居民在年齡、文化、生活習慣上的差異,市北區開發了“互聯社區”多終端系統。居民可以通過電腦上網進入信息平臺,也可以通過手機APP、12349民生電話熱線、有線數字電視接入平臺,充分體現平臺使用的便捷性。目前網絡平臺開發了主題墻、小區大喇叭、通知公告、便民服務、民情民意投票、你說我辦、友鄰互助、公益風采展示、公共服務、周邊商家、拉呱、社區e家服務平臺、社區政務服務平臺等13個基本功能版塊,能夠實現互動交流、風采展示、民主自治、政務服務、便民利民服務五大功能。

三、開展城市“互聯社區”建設的幾點啟示

建設“互聯社區”既是青島市市北區探索社區信息化發展之路的嘗試之舉,同時也是有效破解社區治理難題、加強社區協商、促進社會和諧的必然之舉,為我國城市“互聯社區”建設提供了重要啟示。

(一)黨政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是社區信息化平臺建設的前提

地方黨委、政府在社區信息化的規劃設計、標準制定和建設推廣過程中應發揮主導作用,整合各類社區資源,最大限度做到資源共享、節儉實用和安全可控,既要防止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又要防止技術上無法互聯互通。

(二)實用化項目研發是社區信息平臺化長效運行的關鍵

與時俱進、創新開展各種應用項目開發和推廣是讓居民信任互聯社區、依賴互聯社區的長遠之計。政府各部門、街道及居委會、社會組織等各類組織應積極推動新應用項目的研發,制定新項目應用的推廣使用計劃,并持續關注“互聯社區”的熱點項目和訪問數據。

(三)線上線下的良性互動是社區信息化發展的趨勢

在社區信息化平臺建設理念上要突顯社區居民的自發性,應用項目要注重居民的實際需求,使用終端要多樣便捷,切實做到上網管用、辦事有效、應用便捷,只有這樣信息化平臺才能夠持續長久的被廣大社區居民所接受和使用。

(四)大數據信息的分析應用是社區信息化平臺的優勢

社區信息是黨委、政府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做好社區治理工作的基礎,也是社會治理公共服務信息分析的基礎。通過居民的廣泛參與,可以形成大數據,對居民反映強烈和集中的問題,可作為各級領導決策、為民辦的實事的參考依據。

猜你喜歡
青島市城市
Analysis of Characters in Robinson Crusoe in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城市綠化面積規劃管理
生態城市規劃管理與建設技術研究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理論
城市規劃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徐州廣播電視臺:講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原政協主席郭德利涉嫌受賄罪被立案偵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