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2018-06-08 10:21許麗麗
東方教育 2018年11期
關鍵詞:教學風格美育師生關系

美育即美的教育。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育思想在我國興起。在我國真正意義上提出美育這一概念的是王國維。后來又有很多教育家開始大力倡導美育,更多的學者開始把美育作為研究的課題。剛一接觸時會有這樣的疑問,美育不是應該在美術、音樂這些學科中才能得到體現嗎?當然這是對美育非常狹隘的理解。在學校提出將美育融合到學科教學中的理念時,我們在思索作為一門外語,英語的美在哪里?英語教學中又怎么能體現出美育呢?

在新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基本理念以及學科核心素養除了語言本身,對學生文化意識,思維品質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更好地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我覺得將美育融合到英語教學,特別是英語閱讀教學中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法。所以我選取了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的其中一個模塊進行了相應說明。

一、蘊含的美

1. 變化無窮的英語表達美

本模塊的閱讀文本從學生的角度描述了不同教師的課堂教學風格,說明了不同學生對不同教學風格的偏愛,極富真實性,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延續了第一模塊高中生活的主題。作者在介紹三個不同學科的老師時用了大量的豐富的形容詞,借助變化的詞匯來描述不同學科的老師及他們的教學風格。另外還運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出自己對某一或某些教學風格的喜愛。例如,描述老師性格的詞匯,nervous,shy,patient,energetic,strict,serious,amusing等非常直觀地讓讀者了解描述對象;再例如描寫教學風格的詞匯,clear,slowly,organized,loudly,waves hakds a lot,tell jokes等將三位老師的課堂活靈活現地展示給讀者;在表達自己的偏愛時作者的表述更是豐富多彩,the class really likes working with her,I feel Im going to make progress with her, I respect him a lot等等。另外,這篇文章中的標點符號的運用也非常獨特,除了傳統的逗號、句號,文章中運用了感嘆號和破折號,極大地美化了文章表達的情感。感嘆號更好地將作者的喜愛之情展示出來,而破折號將自己的意圖解釋地更到位,有助于讀者對文章的把握和理解。

2. 貼近生活的應用美

本模塊圍繞學校生活對教師個性特征、教學風格個學生的學科學習進行描寫,這個話題本身就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文章中出現了較多有關學校生活的詞匯和句型。通過閱讀課文學習相關詞匯學生能達到運用這些詞匯來介紹人及表達自己對某一事物或人的偏愛。以此來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英語表達能力,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之后能夠在各種場合中恰當地運用。

3.良好師生關系的社會美

閱讀本模塊的文章,在感受不同老師不同教學風格的同時,學生能夠加深對老師的了解和熱愛。學生既能夠發揮學習主動性也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文中作者的介紹從側面反應出良好的師生關系給他的學習帶來的益處,有老師耐心的解釋、充滿激情的身體語言和老師的個人魅力再結合自己的努力,堅信自己會在學習上取得巨大的進步。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學生核心素養中的自我管理、勤于反思和人文情懷。

二、師生素養

1.教師素養

教師首先要做一個有意識的美的挖掘者,引導學生對文章中體現出來的美進行欣賞,在日常教學中積極進行審美教育。指導學生從多個方面品讀文章,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變化的英語詞匯、句型美,體味對事物的喜愛時表達的情感。從多方面充分發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啟發、引導學生去感受課文中蘊含的美。

教師要做一個不斷提高自身審美理論素養和能力的賞美者。學習了解美育的一般知識,用新課程標準中學科素養最高目標武裝自己。就這篇文章而言老師要認識到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對自身和學生的影響,積極去主動營造良好的師生相處的氛圍。

教師要做一個努力追求審美性教學藝術的創造者。在新課標背景下要注重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鑒賞能力、表達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得到美的享受,又提高學生感知美,鑒賞美的能力,達到美化學生的心靈的目的。積極引導學生融入到美育的大環境中,逐漸培養學生自我感悟的能力。

2.學生素養

閱讀感悟能力,通過閱讀了解作者三位學科老師的不同性格特點和教學風格,并能夠運用多變的英語形容詞和句式來描述自己的老師和老師的教學風格。將這種描述、介紹的能力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使與人之前的交流更加流暢和有意義。

深度探究能力。通過深入品味文章挖掘文章內容背后作者的寫作意圖,從作者身上體會到挺高自己的適應能力,面對不同教學風格的老師,努力適應并使自己的學習收益;體會到現代師生關系是民主、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進而上升到良好的人際關系,使自己融入社會,適應社會,獲得發展。

三、審美設計

1.對于變化無窮的語言表達美的設計如下:

首先是觀察和欣賞。在導入環節先展示給學生文章中三位老師的圖片,讓學生用自己已知的詞匯(形容詞),通過仔細觀察描述自己對三位老師的第一印象。導入文章后學生通過閱讀來感知作者用到的變化無窮的詞匯和句式,并進一步對自己的猜測加以印證。這樣一個對比的過程大大增加了學生的閱讀的目的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讀。通過學生自己朗讀,小組齊讀,班級齊讀三個層面的品讀使學生細細品味文中感嘆號和破折號運用所帶來的美的效果,體會出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寫作情感。

2.對于貼近生活的應用美的設計如下:

在學習和品味完本篇文章之后,老師引導學生將閱讀過程中學習到的詞匯和句型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比如設計小游戲,我述你猜。運用恰當的形容詞和句式來描述大家所熟悉的老師或同學,根據描述猜出人物。再比如學生設計小對話。給學生幾個備選場合,如聚會,在特定場合中談論第三者時應選用哪些詞匯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能夠在仿真的環境中體會語言的表達運用美。

3.對于良好師生關系的社會美設計如下:

在閱讀的過程中,設計提出兩個討論題。第一個是what makes a teacher a good teacher?/what are the standards of a good teacher? 第二個問題是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通過這兩個問題進一步將學生放到社會大環境中,讓學生體會新型師生關系所帶來的教與學的變化,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以上是基于具體閱讀文本中如何進行美的欣賞,如何體現教師和學生素養以及針對不同美的教學設計。當然,我們可以將教材中的所有閱讀文本用相同的方式進行挖掘和探究,形成系統的框架,為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而服務。

參考文獻:

[1]林清源.2011-2012年中國美育研究述評[J].美育學刊,2013,06;

[2]曾繁仁.我國新時期美育建設的重要成果和共識[J].美育學刊,2012,02

作者簡介:許麗麗(1987-),女,中學一級教師,碩士研究生,山東淄博張店高新區淄博中學。

猜你喜歡
教學風格美育師生關系
淺談美育對特殊兒童的影響
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該是雙向奔赴
廣西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育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淺談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余清臣:建構現代師生關系的公共性
美育教師
新時期需要怎樣的師生關系
名師的教學風格與課堂文化
如何關愛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