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傳統課堂變個樣

2018-06-09 07:04張茜忻葉
江蘇教育·職業教育 2018年4期
關鍵詞:網絡空間空間信息化

張茜 忻葉

一直以來,網絡學習空間建設都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9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提出:“十二五”期間,要以建設好“三通兩平臺”為抓手,推動教育信息化科學發展,也就是“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2014年3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明確提出:提升“網絡學習空間”應用規模。在江蘇,隨著《江蘇省教育信息化五年發展規劃(2011—2015年)》《江蘇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等文件的相繼出臺,歷年的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都強調網絡學習空間的建設和應用要求。在此背景下,江蘇省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以下簡稱“南工?!保?012年起就開始探索與實踐網絡學習空間在教學中的應用,創新了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模式,實踐了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個性化學習,給職業教育教與學的變革帶來了新的活力。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28-0006-04

南工校電子工程系的姚衛老師要開始上“傳感器應用”這節課了。如果用傳統教學方式,在課堂上講講教材內容、放放PPT,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估計有不少人上了跟沒上一樣,根本留不下什么印象。而現在,他早早地就在這門課的網絡學習空間上傳了相應的微視頻、預習材料和思考問題;合作企業的工程師們也把實際應用中的傳感器件、產品的照片貼在討論區里,讓學生參考;上課前,學生預習的情況通過網絡信息采集姚老師早就了然于胸,寶貴的課堂時間被用來解決大家共同感到困惑的問題,還引入了企業生產中的相應案例作為教材論述的實操應用;課快結束時,姚老師在網絡學習空間里布置了作業,每個學生完成的時間、正確率都會最終反饋給他自己和老師,對完成作業感到困難的同學可以在空間里對課上涉及的內容再次復習,并可向教師和有能力的同學求助。每位同學學習這一節課的過程資料都保存在自己的學習空間里,以供一段時間后的總結和回顧……

這樣來上課,學生就能夠真正學進去了。

像姚衛老師這樣充分應用網絡空間來進行教學的教師,他所在的電子工程系里大約有50%,在整個南工校大約占25%,其余的教師也都程度不同地應用網絡空間開展教學。這一切的起源在2012年3月。那時南工校牽頭組建全國職業教育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聯盟電氣技術應用專業協作組,擔負起中職電氣技術應用專業國家級數字化精品課程資源建設工作。因為成果顯著,同年11月,學校被教育部立項為第一批信息化試點學校,實施“實名制網絡學習空間建設機制與應用模式探索”項目,南工校的網絡學習空間建設正式起步。

作為一所建校60多年的老校、大校,南工校的網絡空間建設推進之路走得扎實、穩健。

第一步:多方調研、精準試點。學校楊曉華校長說:“學校想打造的,不是簡單的供師生獲取信息的平臺,而是真正方便教師教學、方便學生學習的智能化平臺?!闭覝柿税l展目標,校領導親自帶隊赴湖南、上海、廈門、寧波等地的高水平信息化職業院校調研學習,走進課堂,了解制度體系,體驗設備平臺,還邀請高等院校、IT行業信息化建設專家到校為網絡學習空間及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提供咨詢指導,校領導、教師與專家共同就空間與資源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展開調研,反復推敲,繼而進行落實。2014年,學校從5個系部中各抽選5名優秀青年教師試點信息化教學。這些對信息技術興趣濃厚、反應較快的教師開始投入到對教學新技術、新手段的學習和應用中??吹骄W絡空間帶來的好處,許多教師也紛紛模仿,對教學方法的變革逐漸從“小試牛刀”變為“大動干戈”,越來越多的課堂出現了全新的景象。

第二步:頂層設計、總體規劃。在調研、試點的基礎上,學校確定了網絡學習空間建設的四大原則:第一,以教學為中心考慮信息化工作,堅持信息化服務于教學教改,進而推廣到管理等方面;第二,以空間教學為突破口,逐漸改變教師理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動教師教學方法的轉變;第三,以學校的實際校情為基礎,不追求大而全,堅持夠用、適用的原則;第四,建設、使用、設計相結合,邊用邊建,逐步實現全覆蓋。楊校長坦言,搞教學信息化,學校在硬件設備上沒有優勢,功夫主要下在軟件建設上。

第三步:理順機制、有章可循。網絡學習空間不僅僅是學生的學習平臺,更是教師施展才華、展示教學技藝的平臺。激發教師建設、使用網絡學習平臺的積極性非常關鍵。為此,學校出臺《實名制網絡學習空間建設機制與應用模式探索實施方案》,建立健全各項機制。針對空間資源建設設立獎懲機制,對優質、使用頻率高的教學資源提供者進行獎勵,淘汰使用率為零的教學資源,形成一種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為促進空間的應用,對空間使用率低的免費空間進行清退、使用率低的試用期免費空間提前結束試用或限制轉為正式空間。為提高教師信息化培訓效率,嚴格考勤制度,統一組織考試,考查培訓效果。為了讓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工作順利推進,學校建立以校領導為首的信息化試點工作組,明確工作職責,提供組織化保障;制定《信息化試點工作實施辦法》和《信息化試點工作項目經費管理實施細則》等文件,分年度考核,提供制度保障;自籌資金680萬,作為專項資金,專管專用,發揮最大效益。選派教學質量監控人員(專職或兼職)、家長代表及具有教育教學質量評價資質的機構代表或個人,對教師個人學習空間的主要內容(優秀學習資源推薦、優秀教學資源推薦、個性化內容、互動內容等)進行督教督學,建立以應用為導向的評估機制,引導教師不斷提升網絡空間的質量水平。

南工校目前應用的網絡空間基于開源軟件Moodle和SCORM標準,現全校449位教師、10077名學生已全部加入網絡學習空間,注冊率達100%。在網絡空間中建成網絡課程238門(其中校企共建課程13門),瀏覽量超過1萬次的課程有97門,瀏覽量超過10萬次的課程有20門;還擁有11437個多媒體課件、297個實訓教學方案、1839套試卷、35套技能競賽方案,試題庫擁有49987道試題。

網絡學習空間不僅要建,建了還要用,用還要用好。在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這三步一步也不能少。南工校在實踐過程中摸索了一套“以學生自導性學習為主線”的教學模式:教師課前在網絡學習空間預設資源、創建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問題,借助分析工具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課堂重在合作探究,對容易感到疑惑的知識和不易掌握的技能進行同伴互助、合作探究,在完成預設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適度拓展;課后注重評價和反思,在網絡學習空間中師生互動,共同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學習進行小結和反思,共同建立基礎性、提高性、挑戰性等多種拓展資源和拓展活動。線上與線下雙軸驅動,突破了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真正實現了學習的前移與后續。

根據現有的教學主客觀條件,針對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特征,該教學模式主要實現了三大功能。

第一,讓學生的學習狀態變得可顯現,尤其是課堂之外的學習情況。對于學習品質欠佳的職業學校學生來說,課外可顯現的學習狀態使得學習的可控性增加了,這既方便了教師的學情掌控,也便利了學生自己對學習情況的觀察。電子工程系的張爽老師說,以前雖然也布置預習作業,但學生預不預習、預習得怎么樣,教師是欠缺有效的掌控手段的?!氨热缥宜淌诘摹當底蛛娮蛹夹g課程,很多內容涉及芯片。然而芯片種類眾多,功能、大小、特征都不同。有了網絡平臺,我就要求學生課前自主在網上查詢資料,提前了解芯片。因為有了預習的基礎,課上再講解時學生的理解速度、掌握程度大大提高。一兩個學期下來,學生不僅掌握了教學內容,還漸漸養成了自主閱讀、自主學習的好習慣?!?/p>

“我的課程在正式開課前會把一個模擬軟件上傳到平臺,學生在課前預習并模擬操作,這樣極大地節約了上課時間。并且平臺還有模擬網絡論壇開展互動的功能,學生有什么不懂的、不會的,直接在平臺上提問,我們看到后會第一時間解答,避免了學生對教學存疑,因為不好意思問或者不能及時解決,久而久之就變得糊里糊涂的情況?!彪娮庸こ滔捣綀依蠋熑缡钦f。

第二,要有效地利用網絡平臺,必然對教師的自我提升、自我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某種程度上這緩解了在績效工資制度下教師隊伍建設激勵乏力的問題?!懊看我唤拥叫碌慕虒W任務,我要做的首先就是建立課程,將學生分組,確定分組對象后再按照課程章節、自己對該課程的已有認知、學生情況等尋找資料,不斷充實課程資源。這個充實的過程對于我來說,也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毙畔⒐こ滔档慕處熑卫蛘f。

教師在使用網絡學習空間后,每天要拿出固定的時間關注自己平臺上學生的動態,無形之中讓一些原本對網絡無感的教師們轉變了思維,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信息化?!拔业哪挲g相對較大,信息化、網絡這些東西對于我來說并不容易接受。但這個平臺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這樣的老教師也慢慢學著上網、學著使用電腦和空間來教學。對于教師來說,這不就是一種成長嗎?”信息工程系教師付東云坦誠地說。

第三,使用網絡學習平臺簡化了傳統教學中的事務性勞動,使得師生有更多的精力探索信息化教學新的實現形式。

現在,不論是課堂作業還是課后作業,學生提交到平臺后,系統會自動批改,教師能第一時間看到學生哪道題錯得最多、哪個知識點掌握得不好,在后續教學中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平時的測驗考試,學生在線測驗,教師網上閱卷,雙方都節省了很多時間。Moodle平臺還有一個學習痕跡存儲功能,根據學生所有的作業痕跡、測試成績等,到學期末自動生成一張成績統計表,學生可以針對錯誤率高的知識點展開復習,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正因為網絡學習空間的種種優勢,南工校目前已實現學生百分之百在線提交作業,教師百分之百使用網絡平臺資源進行教學。信息工程系的陳風雷老師教授的是網頁動畫及部分圖形類課程。以往她在講臺上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們要么理解不了,要么壓根沒興趣聽。而自從使用了網絡空間,她會在課上播放一些與課程相關的微視頻或者優質PPT,甚至是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互動游戲等,一下子抓住學生的眼球,學生不愛學、沒興趣的消極狀態轉變了許多。正如一名學生說:“我的學習習慣并不很好,以前上課總是愛睡覺。但自從用上了學習平臺,我就再也不睡覺啦?!?/p>

從2013年網絡學習空間開始試點應用以來,南工校學生整體學習成績提升明顯。據不完全統計,“電機與拖動技術”“典型機床控制技術”“PLC控制技術”等課程學生評教、教師評學的優秀率都有較大提高。以2016年為例,當年企業對學生的滿意度達96%,學生評教優秀率超過95%,教師評學優秀率達85%。

正因為南工?;贛oodle平臺打造的網絡學習空間實用簡便,易于上手,能解決教學實際問題且“性價比高”,目前已被全國61所職業院校和多家企業選用,現有注冊教師1327人、行業企業技術人員193人、學生28922人。全國19所國示范學校的151名教師還基于該平臺進行了電氣技術應用專業全國職業教育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聯盟建設。2015年,該聯盟建設的電氣專業數字資源獲國家級精品課程資源三等獎。2017年,南工?!奥殬I學校網絡學習空間創新設計與應用”的經驗入選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試點學校優秀案例。

南工校師生基于網絡學習空間實現了教與學、教與教、學與學的全面互動,促進了師生協同發展,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了進一步擴大網絡學習空間的效益,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教學優勢,項目負責人、南工校副校長張躍東表示,學校會對網絡學習空間利用率高、使用效果好的教師進行多角度的宣傳展示,加大培訓力度,以點帶面,讓更多的教師用好網絡空間,讓網絡空間的應用超越課堂,拓展到教師教研、學生活動的方方面面。比如:班主任利用網絡平臺鼓勵學生讀課外書,討論交流讀后感;體育教師利用網絡平臺分享運動技巧技術、競技戰術,線上線下同步教學;社團輔導教師把主題活動搬進網絡學習空間,借鑒電子游戲的反饋機制提升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積極性,等等。

將來,學校將進一步探索基于云架構模式的網絡學習空間建設機制,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參與空間建設,拓展網絡學習空間的服務領域,為教師、學生、家長、企業、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提供更好的服務;進一步研究泛在學習視角下的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模式,通過融合新時代教育理念,使學習空間更契合泛在學習的個性化、情境化、智慧化特征。這樣的研究和應用前景,將使網絡學習空間在南工校煥發出更多的光彩。

猜你喜歡
網絡空間空間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空間是什么?
創享空間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網絡空間安全》訂閱單
《網絡空間安全》訂閱單
《網絡空間安全》訂閱單
推動形成網絡空間新生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