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2018-06-14 21:00黃瓊
參花 2018年5期
關鍵詞:和諧社會構建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豐富,群眾對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日益提高。建設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大公益文化事業的發展力度,是新形勢下文化事業建設的新目標、新方向,也是夯實文化根基,豐富和提升人民精神內核的重要途徑。這對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探討當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內涵與問題,對其優化機制和推動建設提出建議。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和諧社會 構建

作為政府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產品,為實現和維護群眾的基本文化權利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優質的文化服務。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促進社會文化繁榮、共享優秀文化成果的有效途徑,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有著直接影響。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內涵

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的落實主要以政府為主導,由廣泛的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以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為基本目標,為提供公共服務產品形成基本的保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政策法規、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文化組織機構和人才、公共文化活動主體、公共文化活動方式、公共文化事業經費等六個方面的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平等性,應當盡量保證服務的統籌均衡,使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文化成果;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務不以商業性為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營利而進行,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關懷的思想;多樣性,公共文化服務應當針對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來進行,提高產品的種類;便捷性,公共文化服務應盡量拉近與群眾的距離,使之方便獲??;普及性,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內容應當是面向全體人民的,是全民所普遍享用的,人民所分享的文化內容是無差別的,這有助于和諧思想與先進理念的傳播。

二、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義

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需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決定著我國社會價值體系的基本方向,是整個社會秩序穩定的最基本保證,是我國社會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內在特征和精神靈魂,在社會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起到了連結全民族關系的紐帶作用。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用正確的價值觀來引導,使人們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同時,感受到社會道德之美。

(二)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的需要

和諧社會是一種社會狀態,與社會形態有著本質的區別,有著豐富的科學內涵,實現小康社會,不僅需要物質層面的滿足,還需要精神生活的滿足。借助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人民群眾最基本的文化權益,能夠充分提高人民群眾的公共文化知識水平,提高修養,陶冶情操,為提高人民群眾的綜合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社會的和諧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需要以人民群眾的綜合水平提升為基礎。

(三)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落實公民文化權益的需要

公民基本文化權益,是我國公民最基本的權利之一。群眾在物質生活水平極大提高的同時,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也隨之提高,要求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活動內容和符合新形勢下時代發展特色的文化產品。建設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能夠調動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激發群眾的文化創造潛能,促進社會文化的繁榮發展,保障實現群眾最基本的文化權益。概括來講,群眾文化權益與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相互作用,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能夠推動群眾文化權益的落實,而落實公民文化權益,則是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根本目標之一。

三、當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看,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已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成就,但是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些人對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認識有待提升

有些人的思想比較落后,遵循經濟至上的原則,沒有樹立起正確的科學發展觀,缺乏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正確認識,忽視其重要性,或者在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時不尊重實際需求和客觀規律,過分注重形式,科學性和持續性不足。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有待提高

各地財政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資金投入相對不足,且投入形式過分單一,缺少多樣性,地方幾乎沒有財政投入;針對財政投入的調配使用能力不足,針對農村和城市的資金投入不夠均衡,拉大了二者的差距。

(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均衡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僅包括城鎮,還包括農村。受到政策傾向和關注度等因素的影響,公共文化資源主要集中在城鎮,能夠被農民充分享受到的公共文化資源很少,且種類過于單一,資源配置很難充分結合實際需求,這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沒有充分體現其作用。

(四)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隊伍綜合素質偏低

從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隊伍綜合素質有待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較低,且隊伍結構不夠合理,整體年齡偏大,造成隊伍缺乏朝氣和活力,缺乏突出性人才,同時,隊伍的管理體制過于落后,嚴重阻礙了工作的開展。

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有效措施

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我們應積極學習,強化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認識

我們應當強化學習,深化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理解,從思想上重視起來,通過正確認識其重要性和關鍵性,在實際工作中充分落實。決策者還應當充分考慮實際情況,尊重客觀規律,提高建設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二)加大相關的資金投入,實現資金科學化和均衡化使用

應當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使資金能夠充分地用到實處,要使資金投入的形式多樣化,提高地方政府對投入資金的調配使用能力,進一步縮小城鎮和農村之間的投入差距,提高投入的利用效率。

(三)打造高素質、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隊伍

要提高文化隊伍整體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要注重隊伍的年輕化,提高隊伍思想的活躍性,注重招錄專業院校的畢業生,從根本上強化隊伍的專業基礎。還需要及時更新現有工作隊伍的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組織定期的學習培訓來提高隊伍的綜合能力,使之能夠為后續工作更好地服務。

(四)建立健全相關機制,提供充足的保障

建立高效健全的管理機制,打造集政府管理、行業參與、機構法人治理的先進模式,通過實行文化工作目標責任管理制來明確職責。同時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成立專門的檢查小組,定期檢查工作,確保工作有序實施。

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能夠有效推動公共文化工作成果的全民普及,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作用和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淑梅,王艷華.傳統文化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價值[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5).

[2]李高澤.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揮文化館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J].大眾文藝(理論),2009(13).

[3]劉精科.襄陽市公共文化服務制度體系建設的思考[J].襄樊學院學報,2012(03).

[4]岳學軍,李文章.解放思想 改革創新 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6).

(作者簡介:黃瓊,女,大專,云南省昭通市文化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免費開放)(責任編輯 王曦)

猜你喜歡
和諧社會構建
論管仲的利益觀對于構建和諧社會的啟示
馬克思主義信仰在構建中國和諧社會中的意義
群眾文化在和諧社會建構中的作用與發展策略分析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動車組檢修基地與動車檢修分析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論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對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