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抓手,讓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更有效

2018-06-20 16:38楊連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 2018年5期
關鍵詞:空白點桃花源孔乙己

楊連

在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尤為重要。如何讓語文課堂提問更有效呢?我們可以巧用抓手。何為“抓手”呢?“抓手”的原義是指人手可以把持(抓握)的部位。只要把手“抓”在上面,人便有了依托,有了憑借;如果沒有“抓手”,某些活動和工作就無法開展。在語文課堂提問時,選好了抓手可以讓課堂變得更加有效。

那么怎么巧用抓手,讓課堂提問變得更有效呢?在此,我結合十幾年的教學經驗,談幾點我的體會。

一、巧以“主問題”為抓手

何為“主問題”?“就是閱讀教學中立意高遠的有質量的課堂教學問題,是深層次課堂活動的引爆點、牽引機和粘合劑,在教學中顯現著‘以一當十的力量?!保ㄓ嘤吵薄墩摮踔姓Z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也就是從教學內容整體的角度或學生的整體參與性上引發思考、討論、理解、探究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問題。

比如在執教《背影》一課時,這篇文章的主旨之一就是突出父愛。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了完成這一教學目標。我設計的問題有:文中作者寫了幾次背影?其中詳寫了哪次?詳寫這次背影是一個什么樣的背影(主問題)?學生通過通讀全文,不難發現共四處寫背影,詳寫了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月臺爬上攀下時的背影。再次細讀該段,通過討論探究,學生們得出如下答案:(1)這是一個老態龍鐘的背影,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2)這是一個努力的背影?!芭省薄翱s”“微傾”這幾個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父親翻越月臺的過程,寫出了父親竭盡全力,更能體現出他的不易。(3)這是一個落魄的背影。他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祖母死了,他的差使也交卸了,在這個禍不單行的日子里還要為兒子奔波著。(4)這是一個令“我”流下眼淚的背影?!拔摇北贿@個背影所感動,因為這里面包含著父親對我的愛……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在主問題的引導下,慢慢對文本有了深層次的理解,進而感悟到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子的愛表達得細膩而深刻,真摯而感人。

二、巧以“留白”為抓手

“留白”一詞原指書畫藝術創作中為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間。同樣地,在語文教學中也需要留白。

語文教學是一種開放性、多向性、藝術性很強的信息交流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教師的作用“不在于全盤授予,而在于相機誘導”。在不同體裁的文章中都會有許多空白點,這些空白點就像國畫里的留白,給我們留下無限遐想的空間,也使文本內部形成了巨大的張力。如果我們能有意識地抓住這些空白點,運用好這些空白點,那么在引導閱讀教學中就可能達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僅如此,還因為學生的思維是一個過程,或演繹,或歸納,它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圍繞留白進行有效提問,能給學生們留有思考的余地,他們不會淺嘗輒止,會充分地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能夠形成多元性的理解,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題。而不會出現課堂表面熱鬧非凡,實際卻低效的現象。

例如,在執教《桃花源記》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課文的結尾合不合理?如果讓你寫,你會怎樣寫?然后給了他們5分鐘的時間思考。學生通過對文本的再閱讀和思考,他們知曉桃花源是作者筆下的理想社會,那里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與人之間是和諧相處、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的。聯系當時的寫作背景,我進一步發問:作者生活在怎樣的社會呢?學生通過之前的預習得知: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里,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學生們本來還糾結于桃花源的存在還是不存在這一矛盾問題,他們經過討論一下子豁然開朗。通過討論,他們殊途同歸,結果不言而喻:文章結尾是合情合理的。在當時的社會,桃花源是不存在的,作者這樣的結尾不僅給子虛烏有的桃花源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而且是對黑暗現實的否定,桃花源只是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和向往罷了。

圍繞留白,巧妙地提問,教學就像其他藝術形式一樣講究少“著墨”多“留白”,能激起學生再創造的熱情,能讓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主動地去探索、思考和發現。學生們的主體意識在教師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發揮,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巧以“矛盾”詞、句為抓手

有些文章的詞語初看起來覺得很矛盾,其實是作者的良苦用心。我們便可以抓住這些看似矛盾的詞語來分析,從而來理解文章的主旨。

例如《孔乙己》中最后一段:“我到現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边@里的“大約”“的確”確實顯得很矛盾,到底孔乙己有沒有死?其實看似矛盾,實則精妙。以“大約”“的確”為抓手,解決好這個問題,文章的主旨便豁然開朗。我們引導學生結合文本,聯系實際,就會領會到這兩個詞語的深刻內容?!暗拇_”表示完全肯定,就是說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早晚的事兒。為什么作者要說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事兒呢?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認真地閱讀課文,抓住內因和外因來分析。內因即孔乙己的自身原因:他好吃懶做,又不會營生,還有自命不凡的傲氣和迂腐的性格,因此他窮困落魄一生。外在原因:他生活在一個等級懸殊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是冷漠無情的。兩者相結合來看,孔乙己的死是無疑的?!按蠹s”是不確定,不是否認他的死而是不確定他死的具體日期。通過一步步分析,“大約”“的確”的運用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這樣的結尾留給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更有無窮的悲劇意味。

有時看似矛盾的地方,還表現在語句上。如宗璞在《紫藤蘿瀑布》一文中開頭說“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最后卻說“我不覺加快了腳步”。一般情況,學生很少會注意到這兩句的作用。對這兩句看似矛盾的句子進行質疑,認真分析會發現表面矛盾的兩句話作用很大。在結構上前后照應,內容上是作者由賞花后得到人生感悟再化為了實際行動,從而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以矛盾詞句為抓手來引發質疑,在質疑中深入探究,就會加深對人物形象和主題的認識。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方式多種多樣,要善于運用一些抓手,不僅有助于教師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還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一箭雙雕,何樂而不為呢?

猜你喜歡
空白點桃花源孔乙己
走進桃花源
《孔乙己》“讀寫結合”教學設計
再造“桃花源”
《四季桃花源》獨幅版
隱匿的桃花源
孔乙己(下)
孔乙己
挖掘文本“空白點”培養學生“想象力”
緊抓三大支點,提升文本解讀的實效性
緊扣空白點,深入理解文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