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月“科學”流言榜

2018-06-22 06:35蝌蚪五線譜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信息中心編輯丙丁
科學生活 2018年6期
關鍵詞:三北蝌蚪扶梯

文/蝌蚪五線譜(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信息中心) 編輯/丙丁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及上??萍紓鞑f會的支持。

1.北斗地圖APP應用北斗衛星系統,可取代GPS

流言:

北斗地圖APP 5月1日上線,該APP使用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屆時將可以替代美國的GPS。

真相:

北斗地圖不等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GLONASS)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伽利略系統(GALILEO)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這些系統一般由衛星、地面站和用戶終端構成,負責提供經度、緯度、高度等位置信息,是國家建設的“大國重器”。機觀測、用戶反饋等。

所以,北斗地圖并不意味著一定是使用了“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地圖。手機地圖到底采用了哪個衛星導航系統來做定位,主要取決于手機的硬件,手機中裝載了哪個導航定位系統的芯片就能用哪個系統來定位。如果你的手機不具備支持北斗系統的硬件,那么你即使下載了北斗地圖APP也跟北斗系統沒有關系。

與百度、高德、Google地圖一樣,北斗地圖屬于地圖軟件,主要提供的是基于位置的增值服務,比如把位置顯示出來,規劃路徑、提供擁堵情況等。這里面最核心的是地圖,有很多手段可以進行地圖的繪制,包括遙感衛星、地圖觀測車、無人

2.星巴克咖啡含致癌化學物質

流言:

美國洛杉磯一家法院裁決,星巴克和其他幾家咖啡公司,在加州銷售的咖啡必須貼上癌癥警告標簽。裁決的依據是,市面上出售的烘焙咖啡中,被發現含有丙烯酰胺——一種有毒的致癌化學物質。

真相:

在對食物進行油炸、烘焙和烤制等高溫加工時,由于食物中的還原糖(比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氨基酸發生反應,而使食物顏色呈現黃色或棕色,并散發出誘人香氣,這個反應被稱為美拉德反應。而食品中還原糖和一種叫天冬酰胺的氨基酸發生美拉德反應時,副產物中就有丙烯酰胺,其產生量受食物原料、加工烹調方式等因素影響,差異較大。當焙烤、油炸等加熱超過120℃,食品中就會產生丙烯酰胺,且溫度越高、加熱時間越長,形成的量越大。

法院裁決之所以把咖啡和致癌聯系在一起,與丙烯酰胺的2A類致癌物身份脫不開關系。2A類致癌物即動物實驗中具有明確致癌作用,但人群研究結果還尚未定論。丙烯酰胺雖然可導致大鼠患上多器官腫瘤,但尚缺乏人群流行病學證據表明“通過食物攝入丙烯酰胺與人類某種腫瘤的發生有明顯相關性”,因此它對人類只是具有潛在致癌性。

據《食品與化學品毒物學》期刊2010年刊載的《人類對丙烯酰胺安全膳食攝取量的預估》一文指出,當人體每日每千克體重攝入2.6微克至16微克丙烯酰胺時,就會有罹患癌癥的風險。

按此計算,一位體重55千克的咖啡愛好者,每日丙烯酰胺耐受量為143微克(55×2.6=143)。一杯160毫升黑咖啡,平均的丙烯酰胺含量0.45微克。他每天至少要喝318杯黑咖啡(143÷0.45=318),才可能產生致癌的風險。所以,普通人每天喝幾杯咖啡,遠不足以達到致癌劑量。

3.科學家發現了“新器官”

流言:

科學家發現新器官——間質,遍布全身可充當人體“減震器”。

真相:

3月27日,美國的一個科研團隊在《科學報告》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人體組織中一種新的間質組織結構及其分布》的論文。

美國NBC和CNN新聞采訪了該課題的負責人之一Neil D. Theise(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Theise在采訪中提到:“一開始我們覺得間質是個有趣的組織,但是仔細想想它和器官也有些相似之處。我們已經觀察了間質的結構,也正在進一步研究它的功能?!?/p>

于是,這兩家新聞媒體提煉了作者的“感覺”和“想象”,分別發布題為《間質: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和《新發現人體最大器官》的頭條新聞,并迅速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新器官”報道狂潮。國內一些媒體和網站將這些新聞觀點翻譯后,更是打出各種搶眼標題。

然而,當仔細閱讀過論文原文后,會發現無論是題目還是正文,通篇找不到新器官(New organ)的說法。

間質(間隙組織)是什么?其實單單從字面就可以看出,它目前還僅處于組織層面,離器官差著一個等級。間質的“廬山真面目”其實就是若干結締組織、膠原蛋白和內襯細胞組成的網狀微型液體腔。把這樣一個非典型的簡單構造稱作器官,實在牽強。

事實上,“間質”的概念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有過間質的相關報道。從論文原文對間質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觀察到的間質是人體內能夠容納細胞外液(即間質液)的組織空間,這和很早前就提出的“細胞外間質”屬于同一范疇,所以它既不是最近新提出的,也算不上是首次發現。

這篇文章的“新”并不在于“發現新器官”,而是首次采用了一種新的技術方法——激光共聚焦顯微內窺鏡檢測法,觀察了一些已存在的組織結構。以往人們觀察這些組織時需要先采樣,再經過一系列處理和染色,制作成組織切片放到顯微鏡下觀察,這些處理過程破壞了間質的原有結構,導致間質由于失水而變得“干癟皺縮”。而激光共聚焦顯微內窺鏡可以直接對人體組織進行實時觀測,不會破壞組織形態,由此間質原本充滿流動液體的結構終于被完整地呈現在屏幕上。與其說“發現了間質”,不如說“看清了間質”更恰當。

4.草莓再次當選“最臟水果”

流言:

美國非營利環保機構環境工作組織(EWG)列出“12種最骯臟”(Dirty Dozen)蔬果名單,草莓連續三年登頂。

真相:

首先,EWG不是權威檢測機構,是美國的一個環保組織。他們既不是政府管理部門,也不是學術機構,而是一個倡導環境保護的民間機構。

所謂的“12種最骯臟”蔬果是這個環保組織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農藥數據庫項目(Pesticide Data Program,PDP)每年發布的報告所作的一個推薦。PDP每年檢測蔬菜水果中的農藥殘留量,從1991年開始進行,每年檢測的樣品量是七千多個,后來逐年增多,現在每年1萬個以上。

在美國,環境保護局(EPA)對各種農藥在食物中的殘留量制定限量標準。按照限量的定義,不超過這個標準的農殘,帶來的健康風險可以忽略。如果農藥數據庫項目的檢測值超過了限量標準,或者檢測到了環保局尚未制定標準的農藥,農藥數據庫項目就會通報給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

簡單地說,決定這些蔬果是否安全的標準不是“是否檢測到農殘”,也不是“檢測到多少種農殘”,而是“是否檢測到農殘超標”。因為,能否檢測到農殘,跟檢測技術密切相關?,F在的很多檢測技術極為先進,從遠處的水和空氣中漂移來的微量農藥,也可能被檢測到。檢測到殘留并不意味著這些食物就有害健康,離開了農殘量和控制標準談危害,完全沒有意義。

根據PDP的檢測結果,常規蔬果中的農殘并不值得擔心。但環保組織EWG不認可“脫離劑量無從談毒性”這個基本的毒理學概念,更不認可“低于EPA的農殘標準就不會危害健康”的共識。他們的評比是基于6項指標,其中5項都是關于“檢出農殘”和“檢出農殘的種類”的,唯一跟量有關的一項是“平均最大農殘含量”,而忽略不同農藥的農殘標準。

所以,“最臟蔬果榜單”并不具備科學性。日常生活中需要記住,不管是“打農藥”還是“不打農藥”,充分清洗、注意衛生,都是必要的食品安全習慣。

5.美國癌癥疫苗研發成功

流言:

美國癌癥疫苗研發成功,治愈率達97%。

真相:

這項研究確實存在,由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Ronald Levy博士于2018年1月底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但“治愈率達97%”則完全是誤讀。

具體研究方法是這樣的:他們直接向腫瘤部位注射小片段特殊的DNA,這個DNA片段進入腫瘤后,可以激活腫瘤內的免疫細胞,放大T細胞表面一種叫做OX40的激活受體。OX40被激活后,T細胞變得活躍起來。同時注射的還有一個抗體。這個抗體會特異性地跟OX40結合,進一步大幅度地激活T細胞,使它具有強大的抑制腫瘤能力。兩種物質同時注射,而且是直接注射進入腫瘤內,就只會激活存在于腫瘤內的T細胞。這樣既避免了T細胞體外合成的復雜性,也確保T細胞不會攻擊其他正常細胞。

實驗結果確實很鼓舞人。動物淋巴瘤模型的治療實驗顯示,90只淋巴瘤小鼠經過這種方法治療后,有87只完全治愈,腫瘤徹底消失。雖然有三只小鼠復發,但再次治療后腫瘤生長受到了抑制。這種療法對動物的乳腺癌、大腸癌、皮膚癌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需要強調的是,該研究目前仍處于動物(小鼠)實驗階段,90只小鼠的模型,87只獲得了很好的結果,換算下來治愈率約為97%,但這只是小鼠的治愈率。動物實驗效果顯著,并不代表應用于人體也能取得同樣的效果。根據臨床實驗網站查到的信息,該研究團隊已經在2018年1月開始召集志愿患者進行1期臨床試驗。

事實上,動物實驗的結果,絕大多數都無法在人體復制出來。每年腫瘤研究的論文成千上萬,動物實驗有效的文章也是不勝枚舉,但經歷長達幾年甚至十幾年的臨床試驗,最終在人體實驗獲得成功的療法實屬“鳳毛麟角”。

6.今年沙塵天這么多,是因為三北防護林被砍了

流言:

今年北京的沙塵次數比往年多,聽說是三北防護林的樹被砍了。

真相:

首先,三北防護林并沒有“被砍”。2012年至2016年,三北工程累計完成造林育林5028萬畝,其中人工造林2805萬畝,封山育林2007萬畝,飛播造林55.5萬畝。同時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三北局的調查結果,三北工程實施以來,我國防沙治沙實現歷史性突破,重點治理地區沙化土地面積和沙化程度呈“雙降”趨勢。營造防風固沙林806.7萬公頃,治理沙化土地33.62萬平方千米,從根本上扭轉了沙化危害擴展加劇的歷史。三北地區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連續10年呈現了“雙縮減”。

其次,有數據顯示,從2000年以來,我國沙塵天呈明顯減少趨勢。20世紀六七十年代,西北地區春季年平均大風日數超過20天,2000年以來減少至15天以下。2011年至2017年,年平均出現沙塵天氣10.3次,較1981年至2010年減少4.6次。

沙塵發生的動力因素是大風,近年來大風呈減少趨勢;同時,內蒙古、新疆等沙塵源地,春季降水量增多??諝鉂穸仍黾?,有利于土壤墑情和植被生長,進而抑制沙塵的發生。

而近期沙塵天氣頻繁出現與天氣特點是緊密聯系的。今年以來,不僅北京基本沒有降水,北京周邊地區降水也偏少。加上氣溫升高迅速,地表土壤基本解凍,氣象條件總體有利于沙塵天氣的生成。

總體來說,三北防護林對治理沙塵是有效的,但效果有限,這是因為三北防護林工程所形成的林帶還是太少。由百名科研人員歷經4年完成的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重大科研專項“森林對PM2.5等顆粒物的調控功能與技術研究”顯示,北京海淀等六城區所有植物年均總滯塵量9789噸,其中PM2.5滯塵量為105噸;森林植被每年可使北京空氣質量達二級優良的“藍天”增加15天。

三北防護林也有類似作用。目前的“新沙源”是西北農業荒地和耕地,河套地區的半干旱半濕潤地區等。要在這些地方盡快進行植樹綠化、植被覆蓋,擴大三北防護林的范圍。

7.乘坐扶梯時“靠右站立,靠左急行”

流言:

乘坐扶梯,“靠右站立,靠左急行”是科學合理的行為。

真相:

在一些國家和地區,乘坐扶梯時,確實要求“靠右站立,靠左急行”,但“左行右立”的方式會使電梯長時間承受不平衡壓力,讓電梯右側嚴重傾斜,影響電梯壽命,增加風險。

廣州地鐵通過官方微信發布了一組國內某地鐵統計的數據:約95%的自動扶梯右側梯級鏈明顯比左側磨損嚴重,導致梯級輕微傾斜,梯級兩側擋板及梳齒板磨損加劇。

自動扶梯在設計時,雖然考慮到長時間承受不平衡壓力的最大載荷能力,但“左行右立”確實會導致扶梯局部部件承受過多的疲勞沖擊,縮短設備壽命,使得扶梯故障頻繁。

另外,自動扶梯留出一側通行并不科學,因為在扶梯上走動不安全。自動扶梯的梯級高度與一般樓梯的臺階高度并不一樣,扶梯的梯級高度為21厘米,高于公共場所樓梯要求的15厘米高度,人員在上面行走,容易踏空或被絆倒,而行走過程中也容易擠碰到扶梯上其他乘客導致意外發生。建議乘客在扶梯上盡量不要行走,一級扶梯臺階最多站兩個人。趕時間的乘客,還是從樓梯通行比較穩妥,不要在自動扶梯上走動,畢竟安全比時間更重要。

近幾年,國內外多個城市已叫停了搭乘扶梯時“左行右立”的不成文規則。

8.喝活蝌蚪能“強身健體”

流言:

一段孩子在家長授意下喝活蝌蚪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熱傳。視頻中,白瓷碗里有七八條不停游動的蝌蚪,家長一邊哄騙孩子是小魚,一邊一口一口把蝌蚪喂給孩子。據家長說,這樣做可以“強身健體”。

真相:

蝌蚪入藥的傳統,最早來自于我國古代典籍。但食用蝌蚪并不安全,蝌蚪體內有一種稱作裂頭蚴的寄生蟲,如果誤食,會引發嚴重后果。從人體生理學來看,人的消化道是一個密閉的系統,蝌蚪進入人體內就會死亡,但蝌蚪體內的寄生蟲則不會。

寄生蟲的蟲卵可以吸附在人的腸壁上,然后孵化成幼蟲,再通過血液循環進入人腦、眼睛,并在人腦中游走,吸取腦細胞營養,發育長大。

裂頭蚴可移行至感染者全身軟組織內,使之局部呈現炎癥、紅腫熱痛。在乳房、眼瞼、胸腹等易發部位,可見到有如雀蛋、鴿蛋大小的移動腫塊,在經手術切除的小腫塊中可找到裂頭蚴蟲體。

媒體多年前就曾報道過《聽信偏方,生吞兩碗活蝌蚪》的新聞,事件中的男子喝了百余條活蝌蚪以“拔毒治療”,結果感染了寄生蟲而引發皮膚病。所以,食用生蝌蚪風險極大,千萬不要盲從。

9.用“達·芬奇睡眠法”每天只睡2小時就精神百倍

流言:

據說著名畫家達·芬奇不需要整晚睡覺,只要每4小時睡15~20分鐘。這樣一天下來只睡2小時左右,余下大把的時間從事創作,而且能保持充沛的精力。

真相:

到目前為止,并沒有科學證據表明達·芬奇睡眠法就是達·芬奇提出來的。達·芬奇本人是否按照此方法進行睡眠也無從考證。

所謂達·芬奇睡眠法也被稱為多相睡眠或多階段睡眠,意思是把完整的睡眠時間分割開來,以達成減少睡眠時間的睡眠方式。對于這種睡眠法,學界一直爭論不休,有反對者也有支持者。

特殊時期或者短時間內用此方法或許可行。比如戰爭時期,人的確可以做到24小時、36小時,甚至48小時不眠不休,但那只是特殊情況下的應激反應,不能成為常態,不具備科學性和普遍性。而且,隨著時間的延長,人的認知和判斷能力都會大打折扣。

當我們無法保證一次完整的6~8小時睡眠時,稍稍打個盹的確可以緩解疲勞,但是持續地采取這樣的方法進行睡眠,并不能達到傳說中的高效休息。而且,想用打盹代替睡眠從而增加工作時間,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這種睡眠方法會破壞人體的晝夜節律,剝奪人的正常睡眠需求。當人無法正常睡眠時,就會導致身心疲倦、情緒焦慮緊張、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反應,正常生活也會受到影響。

猜你喜歡
三北蝌蚪扶梯
海里的巨頭蝌蚪
拆梯人和扶梯人
我的三北
安全乘扶梯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三北工程:將沙海變成林海
從蝌蚪到青蛙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1)
蝌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