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用懸浮飼料養殖鱖魚核心技術講座第九講:鱖魚人工繁殖技術與馴化前鱖魚種培育

2018-07-05 09:42飼料養殖鱖魚核心技術突破者
漁業致富指南 2018年12期
關鍵詞:催產親魚性腺

飼料養殖鱖魚核心技術突破者

吳遵霖 吳 凡 萬 星 陳 里 李 蓓 廣東基地團隊

鱖魚品種豐富,分布廣泛,但主養品種翹嘴鱖,多年來因其特殊狹食性,天然繁殖多靠活餌魚相對豐富的大江大河及相通的湖泊,與家魚同步進行。顯然長江中下游的兩湖、江西、蘇皖是其數量不多的魚苗的主要產區,向鱖魚養殖與市場較集中的廣東運送,總的養殖規模難以擴大。隨著鱖魚及其餌料魚人工繁殖技術的突破與普及,國內外市場對珍品名鱖的需求日益迫切,而長期近親繁殖引發遺傳多樣化與免疫力下降病害日益嚴重,大大阻礙了鱖魚養殖快速增長。筆者早年首次取得鱖魚飼料養殖核心技術歷史性突破,到如今已到推廣普及大發展的前夜,使鱖魚人工繁殖與苗種培育成為新興鱖魚產業必需的種質基礎。

一、鱖魚人工繁殖核心技術

1.鱖親魚的收集與培育:親魚是人工繁殖鱖魚苗種的母體,鱖親魚的收集與培育質量和數量是鱖魚人工繁殖技術的核心,一定程度上決定人工繁殖的成敗與效率。鱖親魚最好是來自江河湖庫等大水面野生或人工放養而成。性成熟年齡一般在2冬齡以上;體重在1~1.5kg以上;雌雄性比例1.5∶1;種質純正,品質優良,健康活潑,無病無傷。用合適漁具捕撈,安全運輸至繁殖地。亦可購自國家或省級原、良種場、站。嚴格按鱖親魚標準選擇池塘或水庫網箱養殖鱖親魚。當然條件優越的資深鱖魚養殖單位多年系統按種質標準選育鱖親魚適應性會更好,人工繁殖效果也更好。

鱖親魚的培育可用接近原產處池塘養殖方式,常見面積3~5畝,水深2~3m,水底淤泥較淺,如有微流水的池塘、工廠化大型水泥池或大水面網箱,要保證水源充足,水質清新,水溶氧經常保持在3~4mg/L以上。池塘放養鱖親魚密度比商品魚要稀,每畝以放養80~100kg;在大中型水庫采取鱖魚與多種餌料魚及商品魚混養,待鱖魚達到成熟年齡捕作親魚,也不乏可行的培育途徑。

鱖親魚常規采用適口活餌魚養殖。生產中專門安排池塘養殖活餌魚供給鱖親魚塘,常用2~3畝以上養活餌魚塘供1畝鱖親魚塘;除養殖生長較快的常規家魚商品魚如鰱鳙鯇鯉外、現在多養鯪魚〔土鯪、露斯塔野鯪(野鯪)、麥加拉鯪(麥鯪)〕不過土鯪在北方不能越冬,須調整養殖時段。為保證鱖親魚塘的水質良好,親魚塘一般不施肥與飼料,控制餌魚投放后不久即被吃掉再補充。為防止池中浮游動物過度繁殖,可搭配10尾以下較大鳙魚。對于進行飼料馴化養鱖的養殖場,已馴化鱖親魚也可投喂飼料,可能以后繁殖的鱖魚苗還容易馴化一些(因沒有已馴化鱖親魚經過試驗,此暫為推測)。因親鱖較大所喂飼料要適口,建議日投飼率為親魚體重的3%~5%,若攝飼正常,定時定量隔一天喂一次。在越冬與人工繁殖前期為促進親魚性腺發育除加強沖換水(1周至半月左右一次)改善水質、提高溶氧外,要加強強化培育,適當提高飼料魚油脂肪添加量1%~2%,并且在繁殖前期加喂小雜魚或冰鮮魚漿拌料(但也要防止已馴化親鱖回潮)。有些針對初產親魚性腺發育差、慢,可在人工繁殖前1周至半月前,注射很少量鯉垂體或促黃體生成素釋放素(LRH-A),但一定要控制劑量,防止流產;也要防止拉網受侵擾或受傷。

2.鱖親魚雌雄鑒別與性腺發育檢查:這是鱖魚人工繁殖的基本技術。

鱖親魚雌雄鑒別主要體現在頭部、泄殖腔與腹部三方面。雌雄鱖親魚頭部的下頜面區別比較明顯:

雌鱖親魚的下頜短,前端較圓,超過上頜不多;雄鱖親魚下頜長,前端較尖,超過上頜很多;

雄鱖親魚的泄殖腔較圓,前后有兩個孔即前為肛門后為生殖孔(含輸精尿孔)。

雌鱖親魚的泄殖腔較扁,前后有三個孔即前為肛門中為輸卵生殖孔后為尿孔。

在性腺接近成熟季節,雌鱖親魚的腹部逐漸膨大,柔軟而富有彈性,兩側卵巢輪廓逐步顯現。鑒別是否完全成熟主要根據輕壓后腹部感到柔軟而稍有彈性,若軟而松懈或有黃色卵及黏液流出而并未催產,則有過熟或流產之嫌;若是經催產劑催產后即表明可立即進行人工授精操作了。以前對人工繁殖前夕判別雌親魚性腺成熟程度是一種類似挖耳勺(銅質)稱“挖卵器”直接從泄殖孔伸入挖出幾粒魚卵,若卵小而扁或尚未從卵巢上分離即表示還不成熟,相反若卵大而飽滿且已分離表示成熟度較高,即性腺分期已進入“Ⅳ期”可用于催產,達到“Ⅳ期中到末”就已進入產卵了。鑒別雄鱖親魚精巢成熟度比雌鱖親魚簡單多了,就是輕壓雄鱖后腹部在泄殖腔就有白色精液流出或不用壓就見到有白色精液,入水后能自然散開。即表示雄鱖親魚性腺已發育成熟,可選進行人工繁殖。不過若精液松懈色淡發黃或水中成團不散,則表示性腺過熟或不熟,即使能受精,受精率也不會高。

鑒別雌雄鱖親魚及成熟度檢查對鱖親魚培育,提高鱖魚人工繁殖稱為的 “三率”(催產成功率、受精率與孵化率)都很重要。主要在掌握繁殖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要靠刻苦實踐,多觀察、多體會、獲得可靠“手感”方可成功。

3.催產劑與常用劑量

魚用催產劑是魚類人工繁殖技術的另一核心技術,是魚類生理生化科學理論知識運用到人工繁殖技術的重要創新和發明。盡管在實踐中仍然還能不斷改進與創新,但筆者在這里推薦的還是效果較穩定的常用經典方法。

魚用催產劑分天然的與生物制劑兩類。

天然魚用催產劑主要指鯉、鯽魚腦下垂體(PG)或繁殖魚類本種垂體;

魚用催產劑生物制劑有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黃體生成素釋放素類似物(LRH-A2)、(馬來酸)地歐酮(DOM)。鱖魚催產除有條件使用PG催熟外,??捎肔RH-A2和DOM,也有用HCG。有單用、合用、注射次數、雌雄、性腺發育程度、催產水溫、季節,配制劑量各有不同??蓞⒖即弋a生物制劑使用說明書標出劑量,及參考使用成功經驗進行調配。筆者把常見鱖魚春季催產劑及劑量,列舉如下:

兩次注射用于初產水溫不高,性腺發育一般,使用效果較好,雌鱖第一次注射用于催熟;雌鱖用LRH-A2劑量為0.1~1 μg/kg魚;雄鱖不注射。第二次注射正式用于催產,劑量加大;雌鱖用LRH-A2劑量為3~5μg/kg魚、HCG100~300國際單位,或者加DOM4~5 μg/kg魚;雄鱖劑量減半。

在產卵盛期,水溫較合適22~26℃,鱖親魚性腺發育很好一般用一次注射。雌鱖用LRH-A2劑量為3~5μg/kg魚,加DOM2.5~3.5 μg/kg魚;雄鱖劑量全部減半。相反在水溫較低,性腺發育稍差,可復合幾種催產劑,并劑量適當增高。第一次注射與第二次注射時間一般為8~12小時,但在水溫較低時,考慮性腺發育,相隔時間可適當延長2~4小時,并且劑量適當增高。

4.催產藥物配制方法

第一步因所有催產劑藥物都必需溶于注射用“生理鹽水”,而市售醫用氯化鈉鹽水(0.7%氯化鈉)需經稀釋鹽濃度才能成為售淡水魚注射用“生理鹽水”(0.3%~0.4%氯化鈉簡稱淡鹽水)。常用方法是把市售醫用氯化鈉鹽水加蒸餾純凈水50% 即可。

第二步是按照催產方案計算催產劑藥量與淡鹽水量。

筆者在多年催產中總結一個簡單而實用的“計算式”:

計算式為:A=B÷C或C=B÷A

A-每毫升注射液所含的藥量;B-計劃劑量即每公斤親魚的藥量;C-預計每公斤魚注射多少毫升藥水;

舉例說明:3kg雌鱖,每公斤注射LRH-A2劑量為4μg,則每尾雌鱖應注射3×4=12μg藥;若每公斤雌鱖注射0.8mL,那么每尾雌鱖就應該注射3×0.8=2.4mL藥水。

計算式:

按上例:預先估算重,若有4雌3雄總稱重為18kg(雄鱖減半)

總藥量72(雌)+36(雄鱖減半)= 108(μg)(LRH-A2劑量)

溶入淡鹽水總量18kg×0.8mL/kg=14.4mL(此處視鱖魚均重,每尾約注射2~4mL)。

催產注射前需秤稱每尾鱖實重,據此用心算可算出注射的藥水毫升數,若雌鱖一尾2.5kg乘以0.8心算可算出注射的配好藥水2mL。

若用兩種甚至三種藥也同樣按劑量把幾種藥加在一起加淡鹽水溶合;照上述計算。

5.催產注射:即把上述已溶入催產劑的藥水注射到鱖親魚體內。

(1)催產時間:影響因素:主要有鱖親魚性腺發育水平(性腺發育到Ⅲ-Ⅳ期);

季節水溫,一般長江流域,在春季4月上中旬-5月中旬,兩廣偏早,并且兩廣有秋季即七、八月第二、三次繁殖的報道;兩次注射,第一次注射時間是催熟,可提前一周左右。注射時水溫為22~26℃較為適宜;另有決定催產時間的因素;

就是要考慮有充足的“開口餌魚苗”配套。實際操作視“開口餌魚苗”種類與繁殖速度,可與鱖親魚催產注射提前或推后1~2天催產,要趕在鱖魚苗孵化脫膜后2.5~3天“卵黃囊”消失后能開口吃到剛孵出活餌魚苗(后述)。

(2)催產注射:注射用具是用醫用5~10mL注射器,5#~8#注射針頭。注射前用酒精棉球、酒精燈消毒。注射部位一般在胸鰭基部,針頭朝向腹部呈30°角注入胸腔,注意深淺適當,切勿傷及內臟。

6.效應時間:從催產注射到親魚開始發情、產卵的時間稱效應時間。效應時間隨注射次數、水溫、鱖魚品種、親魚性腺成熟程度相關,與催產劑量、催產設備與操作技術也有一定關系。觀察準確適時沖水刺激,對適時進行人工授精或自然產卵有一定作用。采用一次注射,水溫18~19℃時,效應時間為38~40小時,水溫24~27℃時,效應時間為23~28小時;采用兩次注射,水溫22~26℃時,效應時間為16~20小時,水溫27~29℃時,效應時間為10~12小時。沖水刺激,水流在15~20cm/s時效果較好。效應時間影響因素較多,還要在注射5、6小時后,注意跟蹤觀察鱖親魚在水中動態,若發現鱖親魚開始活躍游動,甚至雄鱖與雌鱖出現伴游、追逐動作(此時稱為“發情”),準確判斷發情對人工授精成敗十分重要;一般發情過程是先個別后多對,先緩慢后激烈,先池中間,后任意位置,先怕人干擾,后不顧……發情激烈,表明已經發情高潮,稍持續一段,就及時進行人工授精了。

雌鱖排卵與產卵是先后兩個生理過程。雌鱖性腺成熟,就要先從卵巢上分離下來,就是排卵或離巢;只有在環境合適,有雄鱖發情、體內激素刺激,雌鱖才自然產卵體外,這就是產卵,再與雄鱖授精;若是催產注射激素促進卵成熟再經人工授精,同樣達到受精卵發育的目的。

7.鱖魚人工授精:

鱖魚經第一次催熟注射后,經流水刺激只要親魚性腺發育成熟,是可以進行自然產卵的,自然產卵適應于雌鱖尤其是多尾雌鱖陸續成熟產卵,雄鱖及時排精,使受精率高、產苗率也高,并且受傷機會少。但人工授精便于進行人工雜交;養殖者對親魚性腺發育沒有把握時,或因雄鱖少,水溫及設備條件不理想,養殖者多采用人工授精,直接讓雌鱖產出的卵授精,其副作用多或因操作不熟練,并不一定達到理想的效果。建議人工授精參加者要技術熟練,且配合好,盡量不使魚受傷,影響產后成活率。

鱖魚催產注射與人工授精至少要四人參加,多在圓型或橢圓型催產池中進行,便于沖水刺激和收集天然產出的鱖受精卵。雌雄親魚一般1♀:1+1♂稱為一組,6~8m2催產池可放3~4組鱖親魚,在運送、催產注射或人工授精操作時都少不了要若干個自制的鱖親“魚擔架”寬約50~70cm,高約2cm×40cm兩邊各安一根竹桿縫在擔架邊上,中間留空當提手,擔架外層用膠絲網布,接觸魚的內層用光滑的塑料薄膜,擔架的頭端縫一塊檔住魚頭,并漏積水,尾端直接夾住魚尾。對專用于雌鱖親魚人工授精的擔架底部大致位置在魚泄殖腔部位,剪開一個10多cm的開口,便于魚卵流或擠出,進行人工授精(見圖)。催產注射與人工授精首先需要準備工具拉網,一邊兩人,分別拉上下綱,拉起后四人下水分別把親魚放進擔架。若注射一人操作三人協助秤魚,協助遞遞注射器。人工授精時,一人檢查雌魚成熟如何,若后腹軟輕壓腹部,魚卵從泄殖孔涌出,另一人迅速拿出備用的盆皿等接住卵流,另一人同步壓雄鱖泄殖孔擠出精液,灑在魚卵上,晃動卵盆,若停止流卵后,灑精液的人拿出備用的羽毛筆或軟毛筆輕攪精卵拌勻,三、五秒鐘后把精卵盆拿到水管處,淘洗二、三次后,轉入孵化器中孵化,此為“干法授精”?!皾穹ㄊ诰笔穷A先把裝精卵的盒中放些水以便放入精卵后更容易混合均勻。實踐表明干濕兩法,只要精卵成熟性好,同時放入混勻效果差別不大,不過精子遇淡水短期會失活,所以精卵成熟好能同步放入才是授精成功的關鍵。

8.鱖魚的人工孵化:孵化設施或器具常見的有孵化桶、孵化缸、孵化槽、沖氣(氧)濾頭組合與形形色色孵化環道(見后圖)。這些孵化器均適應鱖魚卵的特性即類似家魚卵,在一定流速下呈懸浮狀態,流速太小或靜水時則沉積;并且浮性比家魚卵小,所以需要的流速比家魚要略大。鱖魚受精卵比家魚受精卵耗氧量要大,所以不管何種孵化器其工作原理都要適合鱖魚受精卵在富氧水中懸浮流動勿沉積的特性。孵化桶、孵化缸、孵化槽結構簡便易行,是早期適合小規模使用的孵化器,開始把桶、缸或槽濾水作用的紗窗改成全過濾式的紗網,增加了水過濾面積,提高了孵化水的溶氧;現在全用紗網做成,數個桶、缸或槽一起,放入能進出水的水泥池或大塑料池中,總管分多支管進水,孵化后桶、缸或槽過濾污水都濾出到大池排出。這樣不僅擴大了孵化規模,且改善了孵化水質。孵化環道也把濾水作用的一個個紗窗改成全過濾式的紗網;還有增加古老木制的水沖式水輪車,帶動輪軸上兩、三葉漿葉,推動各環水流速度。增加了水過濾面積,也提高了孵化水的速度和溶氧。鱖卵孵化時間與溫度(水溫及氣溫)有直接關系,適宜水溫為26℃±1~1.5℃;水溫高孵化時間短,否則長。鱖魚卵吸水后,卵黃浮在中間上方為青灰色為“動物極”是胚細胞所在;下方呈卵黃色,后變成卵黃囊,主要是供給胚發育營養的。胚細胞不斷分裂,分成兩胞、四胞、八胞……囊胚期、原腸期、神經胚期……等二十多期。受精卵與未受精卵區別在于未受精卵早期也有卵裂但發育到原腸期就停滯了,我們把發育到原腸中期不見胚細胞成為空泡、或呈白色、污黃潰敗物,就判斷為未受精卵。繼續向前發育肯定就是受精卵了。

鱖魚受精卵經歷各個發育階段,最后發育到孵化脫膜,成為鱖稚魚;各個發育期對環境要求與自身抗逆性或稱敏感度是有區別的。在鱖魚人工繁殖中只有多觀察多實踐逐步摸索其規律性,才能提高鱖魚人工繁殖效率。有關人工繁殖效率計算式匯總如下:

二、馴飼前鱖魚苗種培育

因鱖魚人工繁殖的普及,廣東等養殖區結束了從長江流域湖北等地引進天然繁苗的歷史,而成為鱖苗的主產區,并且多年的近親繁殖引起鱖魚一定程度種質退化,免疫力下降,加之高密富養,環境惡化和餌魚增添帶毒途徑,使鱖魚病害加劇,尤其是近年來鱖魚虹彩病毒等病毒病的流行,嚴重破壞鱖魚產業化進程。鱖魚原良種人工繁殖鱖魚苗,在尚未突破“開口期”飼料以前,仍用傳統活餌魚培育鱖魚種(業內俗稱“標粗”)后改用人工飼料馴化鱖魚養殖,是解決和振興鱖魚養殖產業高質量快速發展的必然選擇。

1.馴飼前鱖魚種養殖模式:

鱖魚種養殖“標粗”模式并無特殊要求,用池塘、水泥池、工廠化養殖設施、環道流水池及網箱,也有專池套養等都行,只不過鱖魚種更嬌嫩,環境質量要求高。要求水質更優良,溶氧更高,體內外環境無有害病毒(馴化前必需檢測病毒)、病菌、寄生蟲;水深隨魚苗長大而增加,水體擴大。預先清塘,養殖后定期消毒除害;安裝增氧機,適時增氧;增加補充新水,最好有微流水與排污設施。數據參考前講座講述:常見的池塘養殖面積可0.8~3.0畝,水深0.4~1.5m,放養全長1~2cm鱖每平方米水泥池1000~2000尾;小池塘每平方米150~300尾;飼料養鱖放養全長6~8cm鱖苗每畝池塘2000~3000尾。

2.鱖苗“開口期”活餌魚養殖

( 圖片出自網絡)

剛脫膜的鱖苗,全長只有4cm左右,卵黃囊大占全苗重50%,魚苗仍處于內源性營養階段,靠自身卵黃、油球營養生活;當脫膜2~3天,鱖苗逐漸發育到混合營養階段,消化器官逐漸發育,卵黃囊變小。繼而慢慢消失,鱖苗慢慢達到外源性營養階段約在脫膜后3~4天,進入所謂“開口期”,即必須開口攝取適口活魚或蝦,據筆者觀察開口期約僅一天,若此天攝食不到一尾活餌魚,要么體力衰敗,第二天有魚吃不動,最后餓死;要么拚死一搏,攝食弱小同類,勉強支撐。所以養殖者要預測算準鱖苗的“開口期”提前或推后進行活餌魚人工繁殖(或購買)使鱖苗在開口期有適口的活餌魚可食。每日每尾鱖苗需要2~4尾活餌魚。一般隔1~2天喂一次,檢查攝食情況補充。

馴化前活餌魚養殖,池塘鱖苗“開口期”至馴化前“標粗”現均為活餌養殖。一般在鱖魚種原池培育活餌魚,可解決鱖苗種馴化前活餌魚“標粗”。方法是在放養鱖苗種前10~15天,先分批放入魴、鰱、鳙、鯇與鯪等魚苗,每畝放養20~30萬尾,肥水發溏,即每天潑灑豆漿,活餌魚逐漸長大被放養的鱖苗種也攝食而長大。一般馴飼鱖魚苗種規格尾長有3~4cm、4~6cm、6~8cm、8~10cm至11cm以上。規格越大成活率越高,且不易攝飼退化,對馴飼成功率無顯著影響。鱖魚達到合適規格,就可投入馴飼專池(箱)按步馴飼了。

活餌魚“標粗”養殖太大就要捕大留小及時分專塘或與主養家魚種池混養殖。一般用活餌魚養鱖,1畝鱖魚塘需要3~5畝專養活餌魚塘與之配套。

猜你喜歡
催產親魚性腺
男性腰太粗 性腺功能差
雙針刺療法聯合米索前列醇在118例孕足月產婦催產中的應用及對產婦宮頸成熟的影響
促進家魚親魚性腺發育提早成熟的關鍵技術
黃顙魚親魚培育的技術要點
地熱水環境條件下促進家魚親魚性腺發育提早成熟的關鍵技術
葛洲壩下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性腺退化嚴重嗎?*
中國主要養殖經濟魚類人工催產藥物使用進展
花?親魚池塘套養培育及規模人工繁殖技術
按摩乳頭能催產嗎
乳腺硬化性腺病的常規超聲及超聲造影表現和誤診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