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2018-07-05 09:11范小發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8年1期
關鍵詞:小組討論人教版語言表達

范小發

在小學教學中,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不僅是語文教學最主要的工作,同樣也是數學教學的基礎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學習數學是一個逐漸掌握數學語言、構建數學思維的過程。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用準確、清晰、簡潔、有條理的語言來表達邏輯思維的結果。筆者認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必要加強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它是提高學生初步邏輯思維能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那么,數學課堂如何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呢?

一、激之以趣,誘導學生想“說”

沒有興趣,就沒有內驅力,學習就達不到預期效果。要讓學生產生說的欲望,必須激發學生的興趣。新鮮的事情,身邊的事情都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而尋找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是學生想說的關鍵。

在教學人教版六上“分數乘法解決問題”時,其中有一道習題:根據算式“ ”與下列要求,自編解決問題。①要求用“一共”編問題;②要求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編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挖掘出很多和平時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積極性很高。學生發現數學的趣味性,想象力也就會越來越豐富,進而啟發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動之以情,鼓勵學生敢“說”

“羅森塔爾效應”提出:鼓勵孩子,培養他們的自信,你的期望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的未來。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要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期望,耐心指導,真誠鼓勵,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消除學生的畏難心理,使學生敢想、敢說。在教學人教版五下“打電話”時,教師可以創設情境:“我們學校的合唱隊共有15人,剛才接到一個緊急演出的通知,現在老師要盡快通知到每一個隊員,請同學們幫老師設計一個打電話方案,怎樣在最短的時間里能通知到這15個學生?”因為時間緊迫,教師又要盡快通知到每一個隊員。此時,教師故意表現出很著急的樣子,學生樂于助人的勇氣很快就被激發出來,各抒己見:“一個一個通知”“不行,那樣太慢了,要分組通知”“還是慢,要接龍”。就這樣,筆者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個不停,經過幾輪的較量,最后得出“知道消息的同學要繼續通知后面的人,只有每分鐘每個人都不空閑,繼續通知后面的人,才能節省時間”這個最優方案。

這時教師應抓住契機及時地對學生剛才的表現做出恰當的、積極的評價,放大學生的閃光點;對回答不夠完整,語言不夠規范的學生,在肯定的基礎上及時給予糾正,幫助他們提升數學表達的準確性、嚴密性。通過這樣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氛圍生動活潑的數學課堂中,師生共同促成了有效的學習活動。學生的畏難心理消除了,思路打開了,舉手表達個人見解的欲望就高了。

三、導之以法,培養學生會“說”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通過恰當的問題,或者準確、清晰、富有啟發性的講授,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求知求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通過恰當的歸納和示范,使學生理解知識、掌握技能、積累經驗、感悟思想?!边@都說明了教師引導的重要性,且引導要得法。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聽講,能夠揣摩、模仿教師的語言,逐步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就如:“除”和“除以”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數學概念,如果混淆了,意思就完全改變了。再有:教學人教版五下“因數和倍數”時,筆者就引導學生反復琢磨對概念的定義,從被除數與除數這對相互關聯的概念中,界定出因數與倍數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正確做出“如果A÷B=C且A、B、C是不為零的整數,那么A是B的倍數,B是A的因數”這一判斷,從而避免了學生經常出現的“A是倍數,B是因數”的錯誤。在教學人教版六下“當圓的直徑一定時,圓的周長和圓周率成不成比例?”這一問題時,多數學生無法準確地說出理由。筆者用準確、清晰的語言表達,給學生示范:“圓周率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它是一個固定的數,不會隨著圓的周長變化而變化,所以當圓的直徑一定時,圓的周長和圓周率不成比例?!蓖ㄟ^示范,學生明白了分析問題,要從已知條件出發,抓住關鍵要素,找到依據,不能無憑無據得出結論。通過經常模仿、訓練說,學生就能把頭腦中整個思維過程完整、有條理地表達出來。也就是說,教師的語言表達要起到表率作用,為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打好基礎。

四、授之以漁,形成“說”的能力

在“學習金字塔”中,應用“小組討論”模式學習兩周后可以記住50%的內容;“教別人”或者“馬上應用”,則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不管是“小組討論”或是“教會別人”,學生首先都必須學會表達,將自己的知識外化成語言傳遞給別人。因此,在教學中,筆者經常注意強化學生“說”的訓練。教學口算題時,筆者不僅要求學生說出得數,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們“說”出想法和口算過程。教學計算題時,學生要會計算,更要會說出運算順序。教學簡便計算題時,重點要求學生說出簡便計算的理由,即說出是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或性質來簡算的。教學判斷題時,要求學生會說出錯在哪里,為什么錯,怎么改正。教學解決問題時,學生不但要會解答,而且要會“說”出道理——筆者先讓學生小組討論,說出已知條件和問題;再讓他們互相說一說已知條件和問題的關系,列出數量關系式;然后說說自己思考的解題過程,讓學生說出怎么根據數量關系列式計算的解題過程;最后,小組進行總結,全班交流;課堂回顧時,筆者鼓勵學生當“小老師”將自己本節課所學進行闡述,教會其他同學學習。舉例來說:在教學人教版六上習題“蘋果有12千克,梨比蘋果多,梨有多少千克?”時,筆者讓學生讀題,在他們了解題意后提問:“梨和蘋果哪個數量多呢?”接著引導學生看條件“梨比蘋果多”,再問“這是誰跟誰比?以誰為標準量?較多的量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關鍵是說清:誰是“標準量”?多出的是哪個數量的,是多少千克?從而加深對“已知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求這個數是多少”這類問題的理解。既發展了學生的數學語言,又提高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筆者對每節課都預先設計好問題,訓練學生正確運用數學語言動口說想法、說理由、說關系、說解法、說數理等,通過對學生“說”的強化訓練,并持之以恒,發現學生能“說”的關鍵點,由不敢說變成大膽說,由敢說變成會說,由會說變成說得精彩,在課堂中形成“說”的氛圍,達到了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目標。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平等、尊重的態度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準確傳遞數學信息,有效促進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表達中發展思維,在表達中提高數學素養,在表達中收獲優異的成績。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新江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王彬)

猜你喜歡
小組討論人教版語言表達
小組討論有效運用,凝聚素養精髓
人教版11.1功-教學設計
數學課堂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與研究
編寫劇本臺詞 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自能”課堂中小組討論的實施策略
語言表達綜合訓練
高中數學課堂小組討論1+1模式教學應用
試論如何處理好歷史課堂小組討論和獨立思考的關系
小小主持人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詞匯闖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