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例藍孔雀支原體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的診治

2018-07-13 10:21
中國畜牧獸醫文摘 2018年6期
關鍵詞:眼瞼瓊脂金黃色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北京 102442)

藍孔雀養殖已經成為城市觀光農業的優質項目[1]。野生藍孔雀生活在海拔2000m 以下的開闊稀樹草原或有灌叢、竹叢的開闊地帶[2]。經過人工馴化的藍孔雀除其特殊的觀賞價值之外,其經濟價值也很高,是適合我國北方地區飼養的集觀賞、食用、藥用為一體的經濟珍禽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效益[3]。隨著藍孔雀飼養繁殖數量的增加,藍孔雀常見疾病也逐漸增加,本文對3例藍孔雀支原體混合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進行了診斷與治療,現將診治情況報道如下。

1 發病情況

河南省某大型藍孔雀養殖場,2016年5月,1歲齡藍孔雀存欄量562只,采用大型鐵網籠養,養殖底面為竹排高架結構,距離地面1米。自2016年2月起,連續發生多例藍孔雀眼瞼腫脹,流膿性鼻液癥狀。其中4例因雙側眼瞼完全封閉造成失明,引發采食困難導致死亡。5月中旬又有3只發生上述癥狀。

2 臨床檢查

經臨床檢查發現,患病藍孔雀機體顯著消瘦,精神沉郁,頭部皮膚腫脹,雙側眼瞼下可見淡黃色腫物,眼瞼封閉,腫物下方可見眼角膜輕度水腫,眼球因長期壓迫發生萎縮變形。體溫41.3℃~42.2℃。

3 剖檢病理變化

現場剖檢1例極度消瘦的患病藍孔雀,可見鼻腔黏膜泡沫狀黏液,嗉囊空虛,腹腔未見顯著異常,肺臟有瘀血。心肌蒼白,左心質地變軟。

另2例患病藍孔雀,進行眼瞼腫物剝離,腫物有包膜、質地中等,淡黃白顏色,切開可見為均質干酪樣壞死物。腫物與眼瞼周圍組織無粘連,剝離后可見結膜潮紅,角膜輕度水腫。

4 血清學檢測

無菌采集3例患病藍孔雀全血樣本,分離血清,立即冷藏送回我院微生物實驗室檢測[4]。檢測前再次離心以減少非特異性反應[5],通過支原體血清凝集試驗[6]發現3例血清均在2min內出現凝集反應。

5 細菌分離鑒定

無菌棉拭子采集患病孔雀眼結膜和鼻腔分泌物[7],立即接種在普通瓊脂、營養瓊脂和血瓊脂平板中。37℃恒溫培養箱中培養24~48h,平板使用封口膠封口避免水分蒸發。培養結果發現普通瓊脂平板上長出直徑約為1mm小菌落,表面光滑濕潤。在血瓊脂平板中可見直徑3~5mm具有溶血環的菌落。分別挑取單菌落分離培養后在顯微鏡下可見革蘭氏陽性染色的葡萄串狀球菌。

6 治療

通過實驗室診斷結果發現患病藍孔雀混合感染支原體病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病,病程較長,形成干酪樣壞死。為此選用對支原體及金黃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較高敏感性的羅紅霉素進行治療,通過飲水給藥連續3天[8],經回訪,患病孔雀癥狀減輕,呼吸道分泌物減少,食欲逐漸恢復。

7 小結

禽支原體病主要由雞敗血支原體引起,常見慢性感染,病程較長。臨床上與應激反應、季節變化、飼養密度等有一定的相關性,既可以水平傳播又可見垂直傳播[9],藍孔雀感染本病報道較少見,本次的3例患病孔雀同時還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加重了臨床癥狀,造成藍孔雀死亡。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常見的條件菌,在抵抗力下降時常見繼發感染。因此在藍孔雀飼養管理中,建議養殖場在季節變換季節增加飼料中多種維生素的添加,減少應激反應,調整飼養密度,對發病及可疑孔雀進行隔離飼養,加強籠舍消毒工作。對發病藍孔雀盡早進行淘汰,不做種用,做到自繁自養,減少發病逐漸凈化養殖環境。

猜你喜歡
眼瞼瓊脂金黃色
響應面法優化羥丙基瓊脂制備工藝
消除國產瓊脂磷酸鹽沉淀的工藝優化及設計
一起金黃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學分析
馬傳染性貧血瓊擴試驗中瓊脂配比濃度及溫度因素對瓊脂板制作的影響
金黃色葡萄球菌對皮膚上皮細胞中β-防御素-2表達的影響
“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實驗中瓊脂塊模具的開發及改良
那一抹金黃色
金黃色
復雜眼瞼裂傷分型及手術整形的臨床分析
改進式提上眼瞼肌縮短術治療兒童青少年上瞼下垂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