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CT、活檢病理在宮頸上皮瘤變及早期宮頸癌診斷中的價值分析

2018-07-20 06:51曲首輝鮑志敏劉榮欣
天津醫科大學學報 2018年4期
關鍵詞:鱗狀病理學宮頸

曲首輝,鮑志敏,劉榮欣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產二科,鄭州 450003)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腫瘤之一,本病高發年齡集中于35~45歲,但近年來逐步呈年輕化趨勢。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性行為及分娩次數過高、營養不良、衛生條件較差等是宮頸癌的重要危險因素[1]。隨著宮頸細胞學篩查的逐步推廣,宮頸癌及宮頸上皮瘤變的早期發現和治療率逐年增高,宮頸癌死亡率明顯下降[2]。液基薄層細胞學(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術前活檢病理是宮頸癌及其他癌前病變的主要細胞學篩查方式[3]。為分析TCT與術前活檢病理在宮頸上皮瘤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早期宮頸癌診斷中的價值,本研究對CIN和早期宮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經手術后病理學最終確診的276例CIN患者、19例宮頸癌患者,年齡27~59歲(45.4歲±15.0歲),孕次 1~5次(2.9次±1.3次),產次 1~4次(2.1次±0.8次)。

1.2 納入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所有納入對象均經過術前TCT、活檢病理學及術后病理學檢查;(2)患者年齡≤59歲;(3)經術后病理學證實為CIN或宮頸癌患者。

1.2.2 排除標準 (1)合并婦科其他腫瘤(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2)既往有宮頸手術史;(3)伴有全身急慢性感染性疾??;(4)已經接受了放化療、免疫治療的患者。

1.3 TCT檢查 于非生理期對患者進行取樣,檢測選用膀胱截石位,將陰道鏡置入患者陰道后,暴露宮頸,選用棉簽擦拭分泌物,同時取配套毛刷置入宮頸口,順時針旋轉3次,以獲得宮頸脫落細胞。用Thin Prep保存液清洗毛刷,隨后將樣本常規固定、染色,并在顯微鏡下檢查。

TCT診斷標準參考2004年TBS系統提出的標準進行分級[4]:意義不明的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不除外上皮內高度病變的不典型鱗狀細胞(ASC-H)、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鱗狀細胞癌(SCC)。

1.4 病理活檢方法 同前準備工作后,棉簽擦拭患者的宮頸分泌液,并進行醋白及碘試驗,以確定患者陽性可疑區域。于陽性可疑區域3點、6點、12點方向進行取樣,將樣本置于10%中性甲醛溶液內固定,并選用組織病理學標準進行診斷。組織病理學診斷結果分為正常慢性宮頸炎、宮頸癌前病變(CIN 1級、CIN 2級、CIN3級)、鱗狀細胞癌。

2 結果

2.1 TCT診斷與最終病理學的對比分析 見表1。TCT診斷結果與最終病理學診斷結果的相關性分析 R=0.522,P<0.001。

表1 TCT診斷結果與最終病理學結果的對比分析(例)

2.2 術前活檢病理學與最終病理學結果的對比分析 術前病理學活檢,101例CIN 1級患者診斷級別升高17例,99例CIN2級患者診斷級別降低11例、升高10例,76例CIN3級患者誤診為SCC2例、診斷級別降低17例;19例SCC患者中4例誤診為CIN 3級;術前活檢病理診斷SCC、CIN結果與最終病理學診斷結果的相關性分析Spearman R=0.831,P<0.001。見表 2。

表2 術前活檢病理診斷結果與最終病理學結果的對比分析(例)

2.3 TCT、術前活檢病理學鑒別診斷CIN與SCC的診斷學評價 根據表3,TCT鑒別診斷CIN、SCC的靈敏度為54.71%(151/276)、特異度為63.16%(12/19)、漏診率為45.29%、誤診率為36.84%;根據表4,術前活檢病理鑒別診斷CIN、SCC的靈敏度為99.28%(274/276)、特異度為 78.95%(15/19)、漏診率為0.72%、誤診率為21.05%。

表3 TCT鑒別診斷CIN、SCC與最終病理學結果比較(例)

表4 術前病理學活檢鑒別診斷CIN、SCC與最終病理學結果比較(例)

3 討論

癌前病變是宮頸癌浸潤、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5]。CIN是宮頸浸潤癌癌前病變的主要表現形式,發病患者無明顯特征,部分可能伴白帶增多、帶血,宮頸肥大、充血、糜爛、息肉等癥狀,但難以從肉眼上進行診斷[6]。因此,術前篩查性診斷成為CIN及SCC的主要防治措施。隨著臨床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陰道鏡及其它輔助性儀器的廣泛應用,宮頸癌早診斷、早治療率逐年增高,有效地維護了女性健康[7]。但也有研究表明,患者術后病理檢測結果與術前診斷存在一定差異,尤其是微小浸潤癌及高級別癌前病變極易出現漏診、誤診情況[8]。因此,探究不同術前診斷方式與術后病理檢測的相關性,分析不同術前診斷方式在宮頸癌及癌前病變診斷中的對比優勢成為臨床研究的又一內容。

傳統宮頸癌篩查主要通過巴氏涂片來實現,該篩查方式在操作上具有簡便、成本低廉等優勢,但其結果易被其他因素干擾,檢出率難以滿足臨床需求[9]。TCT是20世紀末出現的一種新型婦科細胞學檢測技術,從根本上解決了涂片檢測具有的高假陰性率和細胞高丟失率問題[10]。但由于TCT檢測選取的脫落細胞與活體細胞特征完全不同,其內部并無組織結構,因此臨床無法將檢測結果作為最后的診斷參照,僅能為臨床的進一步判定提供參考[11]。本組研究中,TCT鑒別診斷 CIN、SCC的靈敏度為54.71%、特異度為63.16%、漏診率為45.29%、誤診率為36.84%,這佐證了前述結論,表明TCT僅能作為CIN、SCC的輔助診斷技術。TCT診斷靈敏度較低原因可能為:①取材部位不夠準確;②取材細胞數量不足;③閱片結果受主觀因素影響等[12]。術前活檢是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最后也是最準確的篩查方式,陰道鏡輔助下活檢具有視野開闊,圖像清晰等優勢,可有效地提高取材的準確性[13]。此外,術前活檢還可有效地保證取材細胞數量,為隨后的病理診斷提供完美的樣本[14]。本組研究中,術前活檢病理鑒別診斷CIN、SCC的靈敏度為99.28%、特異度為78.95%、漏診率為0.72%、誤診率為21.05%,可以發現診斷效能顯著優于TCT。對比術后病理學結果可以發現,術前活檢與最終病理學診斷結果的相關性分析Spearman R=0.831,P<0.001,同樣高于TCT診斷。有學者在宮頸癌TCT及陰道鏡活檢聯合診斷研究中發現,TCT+陰道鏡活檢聯合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度顯著高于單純性的某一種結果[15]。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臨床往往會對患者進行多手段的全面篩查,如給予患者TCT、術前活檢、HPV-DNA分型以及宮頸環形電切術(LEEP)等。

本組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對術前活檢及TCT在宮頸癌及癌前病變中的診斷優勢進行對比性分析,證實了術前活檢技術的相對高效能。但需要注意的是,術前活檢也存在一定缺陷,如鉗夾組織過小、鉗夾深度不夠,位置判定不準確,部分內部病變區域無法取材等缺陷,這或許是宮頸癌術前活檢技術的下一個改進方向。本次研究的新穎性在于樣本量超過了100例,同時臨床上多數研究主要探討TCT相比于單純HPV的宮頸惡性病變的篩查價值,而本次研究在TCT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術前病理活檢的優勢。

綜上所述,對于CIN及宮頸癌患者,活檢病理學診斷較TCT具有更高的診斷效能,與術后病理學結果的相關性更高,臨床價值更高。

猜你喜歡
鱗狀病理學宮頸
端粒酶相關蛋白1在宮頸鱗狀上皮病變中的表達*
把好宮頸這道“安全門”
皮膚科住院醫師皮膚病理學教學的探索與思考
口腔鱗狀細胞癌中PD-L1的表達與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結轉移關系分析
胸腔鏡微創切除肺小結節性病變臨床病理學分析
懷孕后宮頸管短怎么辦
這幾種“宮頸糜爛”需要治療
HPV感染——“宮頸的感冒”
細胞角蛋白14和P16在宮頸病變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診斷價值
血清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聯合宮頸液基薄層細胞檢測應用于宮頸癌篩查的價值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