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歐洲的三種角度及文化表情

2018-07-24 12:40樊洛平
華文文學 2018年3期

樊洛平

摘要:歐華散文的當代創作,凝聚了歐華作家觀察和書寫歐洲的多重角度及文化表情。其創作,一是通過人生之旅中的行者之眼,近距離地發現、認識、欣賞歐洲的人文景觀與自然山水,展開旅行書寫的情思;二是走進歐洲,以文化之眼透視中西文化相遇中的歐洲經驗,并深化歷史反思的精神;三是在融入歐洲的過程中,以生活之眼來看歐洲的文化風情和社會世相,多方面書寫海外華人的旅歐生活,突出在地的生活感。旅歐作家書寫歐洲的角度變化,與其闖天下的人生跨界、看西方的文化跨界、回望故鄉與落地生根的精神跨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關鍵詞:書寫歐洲;行者之眼;文化之眼;生活之眼;文化表情

中圖分類號:I1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677(2018)3-0118-07

很久以來,歐洲曾經是一個巨大的傳說。早在14世紀中葉至16世紀,歐洲進入文藝復興運動所產生的偉大變革和時代巨人,已經在世界文學史、美術史、音樂史、思想史、建筑史、雕刻史及自然科學等領域創造了輝煌的人類文化成就。以它古老悠久的人類文明歷史和先進的科學發展水平,歐洲“自17世紀起便逐漸成為世界經濟中心,在工業、交通、貿易、金融保險、科學技術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①并不斷吸引了來自東方世界的矚目。19世紀后期,中國開始實施留歐學生計劃;20世紀上半葉,通過留學和勤工儉學赴歐,曾經是尋找科學救國、教育救國道路和追求文化藝術理想的中國知識分子向往的新大陸,徐志摩、巴金、老舍、蘇雪林、凌叔華、林徽因、艾青、戴望舒、錢鐘書、楊絳、宗白華、許地山、馮至、陳學昭等,就是這樣一批學成回國的作家,他們“從彩色的歐羅巴帶回一支蘆笛”,以寫實主義、浪漫主義、象征主義的藝術風格以及人道主義的精神追求,直接影響了五四以來的新文學運動。當然,歐洲也是“一個曾經讓我們長期感受落后與自卑的文化圈”。②對于不同世代的旅歐華文作家而言,看歐洲的態度、角度及文化表情,蘊含了豐富的時代變遷信息和中西文化走向,打開了我們對歐洲世界新的認知視野。

歐洲的面積為1016萬平方公里,包括南歐、西歐、中歐、北歐、東歐5個地區的40多個國家。目前在歐洲的華裔居民近兩百萬,旅歐的中國作家分散在歐洲各國,“二戰”結束后逐步形成歐華文學。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由中國大陸赴歐留學定居的熊式一、熊秉明、程抱一,開始了歐華文學園地的耕耘。50至70年代,歐華作家隊伍不斷聚集,臺灣的留歐學生成為主力軍,如趙淑俠、王鎮國、呂大明、楊允達、車慧文、郭鳳西、麥勝梅、王雙秀、俞力工、朱文輝、鄭寶娟、莫索爾、楊翠屏、池元蓮等,以及從香港赴法的蓬草(馮淑燕)、綠騎士(陳重馨)等。80年代以來,歐華作家陣營以新移民作家的加盟為特色,來自臺灣的丘彥明、陳玉慧、鄭伊雯、黃世宜、林奇梅、顏敏如、高麗娟、林凱瑜、趙曼、蔡文琪、于采薇等,來自大陸的虹影、林湄、高行健、章平、余澤民、李永華、穆紫荊、黃雨欣、黃曉敏、山颯、盧嵐、魯娃、亞丁、謝盛友、謝凌潔、劉瑛、方麗娜、文俊雅、張執任、譚綠屏、張琴、高蓓明、常暉、李震、阿心等,在大陸改革開放留學潮和移民潮涌蕩、海峽兩岸關系發展、全球化進程推進的背景下得以匯聚。隨著1991年歐洲華文作家協會以及其他歐華文學團體的相繼成立,生活在歐洲諸多國家的歐華作家散中有聚,在中國文明與歐洲文明兩種古老文化中穿行,文化理念相對自然平和、多元包容,那種中國植根、異地播種、華文書寫、海外傳播、文化融合、東西方互看的新移民文化精神也由此凸顯。

對于歐華作家而言,將身負中華文化承傳的歐洲新移民的感情、感觸和感覺抒發為文,靈活有致、題材多樣、揮灑自由的散文領域往往成為他們鐘情的創作重鎮,由此帶來歐華散文園地的搖曳多姿和碩果累累。在歐洲旅行、生活與工作的在地經驗,看歐洲與書寫歐洲的現身說法,展示了歐洲真實的面影,也讓歐華作家擁有了獨特的文學視野。我把它歸納為3種書寫角度:以行者之眼看歐洲,以文化之眼看歐洲,以生活之眼看歐洲,而歐華作家豐富的文化表情也盡在其中。

一、以行者之眼看歐洲

第一種角度,以行者之眼看歐洲。在走進歐洲的人生之旅中,近距離地發現、認識、審美歐洲的人文景觀與自然山水,通過歐華作家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歐洲不再是個遙不可及的傳說,它融進了歐華作家的人生風景,變成了魅力十足的旅行文學書寫。

對于不同世代的旅歐作家而言,如果說,從中國海峽兩岸來到陌生的歐洲,是一趟追尋者遙遠的命運之旅;那么,在旅居歐洲多年背景上的旅行,就成為歐華作家的一種生命狀態。中國文人一向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追求,行走的人生即是認識大千世界、書寫自然萬物的最佳途徑;也是挑戰自我、開拓視野的生命方式,更何況歐華作家面對的是人類文明重要策源地的歐洲!

以行者之眼發現歐洲之美,從古老莊嚴的古典建筑,到世代流傳的藝術經典;從地位領先的科學技術,到美不勝收的自然風光,如同旅德作家麥勝梅所言:“歐洲在海外作家眼中,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西方的文化城堡。而旅行就是通往城堡的路程,引人遐思,也牽動人浸淫其中?!雹?/p>

作為在地生存的歐洲華文作家旅歐經驗的藝術結晶,歐華作家協會自1991年成立以來編輯出版的散文集,如《歐羅巴的編鐘協奏》、《歐洲華文作家文選》、《在歐洲的天空下》、《東張西望看歐洲家庭教育》、《迤邐文林二十年》、《歐洲綠生活:向歐洲學習過節能、減炭、廢核的日子》、《歐洲不再是個傳說》、《餐桌上的歐游時光》,捷克作家協會編輯的《布拉格花園》,匈牙利華文作家協會出版的《多瑙河的呼喚》;以及呂大明的《英倫隨筆》、池元蓮的《歐洲的另類風情——北歐五國》、郭鳳西《歐洲剪影》、《旅比書簡》,丘彥明《荷蘭牧歌》、《在荷蘭過日子》,麥勝梅《千山萬水話德國》、《帶你走游德國》,王雙秀《漢堡散記》、黃雨欣《菩提樹下話菩提》、穆紫荊《又回伊甸》、方麗娜《遠方有詩意》、陳玉慧《慕尼黑白》、《巴伐利亞的藍光》,謝盛友《人在德國》、鄭伊雯《德奧意阿爾卑斯山之旅》、常暉《難舍維也納》、譚綠屏《揚子江的魚,易北河的水》、張琴《浪跡塵寰》、高麗娟《土耳其隨筆》等散文集,都從不同角度描寫了行者眼中的歐洲風情。

這種描寫又多集中于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尋訪那些載入史冊的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大師的舊蹤故居,暢想他們的文學業績與藝術貢獻,由此觸動寫作者的文學情懷,這是歐華作家最為關注和鐘情的旅歐風景之一。

徜徉在有著文藝復興傳統的作家、藝術家長廊,麥勝梅一路尋找音樂大師莫扎特的足跡,將其故鄉薩爾茲堡的《夢幻音樂之城》風采生動展現;沿易北河出行的鄭伊雯,與音樂家巴哈、哲學家尼采的歷史相遇,讓《旅途中邂逅的驚喜》油然而生。呂大明在行走中沉思《柏拉圖的愛情》,常暉醉心于《凝視梵高》,潘縵怡癡情于《莎翁故居周游錄》;莫索爾講述《海明威與邦布隆拉奔牛節》,張琴觀看《畢加索陳列館巡禮》;方麗娜因卡夫卡、莫扎特而《心動布拉格》,余澤民面對《肖邦的華沙》、《莫扎特的微笑》引發藝術與生命的感悟;上述篇什,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歐華作家對文學藝術大師的景仰之情。

其二,古典建筑、皇宮城堡、老城廣場、博物館、教堂、修道院等,作為歐洲悠久歷史、古老文明的歷史見證,紛紛進入歐華作家的筆下,引發他們對人類巨大創造力的贊嘆和審美。林奇梅《西弗城堡》、黃雨欣《北德“新天鵝堡”之行》、趙曼《法國楓丹白露城堡博物館與花園》等等,以豐富的歷史人文底蘊,讓人視野洞開。

其三,狀寫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獨特面貌,尋找其中的民族性格和歷史記憶,讓這類寫作具有了一種文化發現的意義。穆紫荊眼中《風情襲人》的弗萊堡小城,郭鳳西描摹《希臘美麗的科孚島》,謝盛友狀寫《華格納之城——拜羅伊特》,倪娜鐘情《難忘的巴塞羅那》,于采薇《三會布達佩斯》感受到的灰色意象,都緊緊抓住了這些城市的特點。而在池元蓮,歷數《北歐三城記》,將最快樂的城市哥本哈根,宛若置身神話仙境的奧斯陸,有著海上美人之稱的斯德哥爾摩,風姿綽約地一一再現。丘彥明《一個書的城市——荷蘭戴芬特》,處處浮動著書的墨香。從15世紀形成的荷蘭印刷中心,到古建筑前矗立的“舊書市場”標牌;從規模浩大的現代“書市街”,到四面八方、風雨無阻前來找書、覽書、買書的讀書人;還有民間細心的曬書人,“逛戴芬特書市集,看書、買書的故事不斷重復永不厭倦,仿佛固定的祭祀一般?!雹軙?,成就了戴芬特的歷史和現實,書也成為這座城市的文化記憶和特色名片。在中法建交50年之際誕生的“巴黎文叢”,收入沈大力《法蘭西風云錄》、董純《巴黎鏡花緣》、呂大明《生命的衣裳》、蓬草《七色鳥》、綠騎士《花都調色板》、黃曉敏《波光掠影法蘭西》、岑詠芳等《巴黎意,故鄉情》等散文集,仿佛是一次關于法蘭西的筆會。這些通曉中法語言、深諳中法文化的旅法華人作家,以不同的視角和迥異的風格,多方面描繪了他們眼中的法蘭西。其中,黃曉敏筆下的《浮光掠影法蘭西》,是沿法國的塞納河、羅納河、多鐸涅河幾條主要河流一路走來,隨著沿岸的波光掠影,將法國生活、風俗、藝術的文化景觀一一采擷,生動呈現。

上述寫作中,一方面,在人生行走中放眼大千世界,欣賞自然萬物,歐華作家特別關注到旅途空間的轉換,描繪出一幅幅圖文并茂的文學地景。麥勝梅《帶你走游德國》,如同文學導游,帶你走進童話大道,城堡之路,文化之旅,旅途空間不斷變換,所行之處皆成風景。不僅如此,火車、飛機、輪船帶來的空間轉換,也常常讓車站、機場、碼頭成為旅歐途中觀察、感悟社會人生的窗口。李永華的系列散文《到基輔去》,之一寫捷克通往基輔的科林小站,站臺見聞與心理感受生動真切;之二寫乘坐國際列車見聞,從環境氛圍到各色人等,以及從不報站背后的歐洲習慣,細致入微的筆觸中不乏文化底蘊的發掘;之三寫基輔,由火車站,至地鐵、街頭、教堂、商店、修女院,作者的跟蹤探訪中,得出了基輔的整體印象:基輔“是遼闊、大氣。猶如一位歷史老人,正注視著烏克蘭的崛起?!雹萦纱丝芍?,旅歐途中的空間轉換和人生位移,往往帶來旅途地景和心靈風景的雙重改變。

另一方面,歐華作家的旅行書寫,更多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感情感、生命哲思和人生感悟,它不僅僅是在路上的風景攬勝,更是心靈之旅的開啟與揚帆。趙淑俠《獨登雪山》,在永恒的阿爾卑斯山面前深感過客人生的渺小,也更加珍惜雪山周邊世界的人間溫情。黃世宜借印在鈔票上的梅杰克作品《行走的男子》,抒發在《沒有鐘表的瑞士》的生命感慨與時間之思,文筆老到犀利,頗具語言的穿透力;趙曼的《世界人印象》,則一反歐洲過客的形象,她以“世界人”的理念和姿態,游走在歐洲的城堡、博物館、書廊、咖啡館,她期盼“世界人的天空,永遠是藍藍的,日子是輕快的、生活是悠游自在的、生命也永遠是風華正茂的!……世界處處都有我的家,都有我所熟悉的地方和親友,于是這世界成了地球村,我再也不想分國界你我?!雹拮呤澜?,看世界,寫世界,擁有世界,趙曼表現出一種新的人生愿景和文學天地。

二、以文化之眼看歐洲

歐華作家看歐洲的第二種角度,是以文化之眼看歐洲,在深入歐洲的過程中,更突顯中西文化相遇中的歐洲經驗,多了一份歷史反思的精神。

旅歐華文作家多有良好的知識素養和學科背景,他們在古老的中國文明和歐洲文明中穿行,分散在歐洲諸國生存打拼和文學筆耕,感受著現代化與地球村的時代潮流,多重文化境遇的碰撞與交織,身份認同的尷尬與調適,讓他們既有不同文化之間的矛盾、沖突以及文化鄉愁,也有新移民文化張力下的互看、互動、調適乃至認同,由此形成歐華作家創作的豐富面貌。

以文化之眼看歐洲,歐華作家無可避免地首先遭遇中西文化的碰撞問題。以他們所擁有的中華文化背景,以他們在歐洲打拼、生活多年的經驗,歐華作家再看歐洲的時候,并非匆匆掠過、稍縱即逝的歐洲掠影,而是“包含了作者們‘東方漸進西方的人文態度,讓原本的‘純粹歐洲呈現出‘非·常歐洲的另一番風情與趣味?!雹咔饛┟鳌稏|方漸進西方的人文態度》、王雙秀《東方西方》、莫索爾《東方是東方西方是西方》、郭鳳西《比華二代的中文教育》、麥勝梅《作客的底線》、趙淑俠《恕道與中國文化》、俞力工《文化復興與告別朦朧》、朱文輝《與同此心 心同此理》、李永華《耶誕節的雪》、霍學剛《漫談東西方觀念的差距》等作品,從跨文化語境出發,探討中西文化的差異與調試,以自看、看他、互看的眼光來表現歐洲經驗,世事觀察真實客觀,文化表情不卑不亢,傳達出花果飄零、落地生根的新移民文化精神。顏敏如的《向東走?向西走?》,對當初“向西走”的臺灣留瑞女性疲軟的生存現狀,發出一連串尖銳的質疑:“如果當初的西行是個目標清楚的動力發展,相較之下,現在的安適可否稱得上是生命的慢行或停滯?”⑧在她看來,此種現象并非因為女性在兩種文化之間擺蕩形成,而是關涉華人社會對自身文化的深度反省。

歐洲在歷史上發生的數度戰爭,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既讓這片土地留下災難性的創傷記憶,也在其中交織著民族英雄的征戰歷史。在歐洲行走的歐華作家在這里與歷史相遇,往往引發人生的驚異與沉思,對歐洲戰爭文化的探尋與反思,自然吸引了歐華作家的關注目光。

遲元蓮的《巧遇拿破侖》寫到,在德國與比利時邊境的荒涼之地,居然有一座“拿破侖旅館及餐館”。旅館客人吃飯的餐廳,就是兩百年前人喧馬嘶的馬殿,兵敗之后的拿破侖,曾在這里上演困獸猶斗的場景。在作者的想象中,英雄末路的歷史得以復活。而同樣富有歷史感的寫作,在鄭伊雯《追尋德國古老英雄史話》,對條頓族歷史功績的重溫,也有一種追根溯源式的尋找。

走在歐洲這片歷經戰爭磨難的土地上,面對“二戰”留下的創傷和遺址,歐華作家不斷地叩問歷史,反思人類史上的災難和惡行,書寫筆觸明顯深化。遲元蓮《尋找歷史的影子》,對“二戰”問題有著熱切的關注;林凱瑜《奇跡之都》寫到,“二戰”中的波蘭首都被打成平地,但克拉科夫這座城市卻奇跡般地保留下來,成為戰爭中不可預測的幸免于難。作者訪問這座城市時頗多感慨,融入了自己對戰爭與和平的內心感悟。

余澤民近年來創作的一系列散文,直面“二戰”的歷史、災難及人性,執著于戰后反思的社會命題,顯示出深刻的歷史憂患精神?!队杏洃浀某鞘小穼懾撦d了沉重歷史的都柏林人,以在首都心臟地帶建造兩萬平米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來表示對歷史的懺悔和反省?!秹Φ脑V說》,將東德/西德所經歷的冷戰時代,柏林墻所見證的歷史變遷,真實地還原出來?!栋亓謮Γ毫魍龊陀洃洝纷鳛榉此肌岸稹睔v史的長篇散文佳作,特別融入了對告密者的真相揭示和靈魂拷問,讓我們看到了納粹大屠殺時代令人驚悚的社會氛圍和人性變異。

穆紫荊的《一路艱辛有誰知》,則以立足當下的觀照視角,表現“聚焦二戰紀念地共享和平環球行”系列活動之“單騎送鐵證萬眾倡和平”的壯舉,將李永華(老木)、胡忠旭、關紹基等勇士為社會擔當、為歷史見證的拼搏事跡記錄下來,讓世人銘記昨天的“二戰”慘痛,珍惜今日的和平幸福。穆紫荊不僅是這次活動的文學記錄者,也是身體力行的參與者;所有這一切,都浸透著反思“二戰”的憂患情懷,以及對和平年代英雄情結的致敬。

歐洲一向重視自然倫理與生態平衡,高山森林草地如畫,海洋湖泊河流綿長,優美的自然環境引人入勝。20世紀60年代以來,生態思想在西方空前活躍,生態學研究幾乎波及到所有的人文社會學科領域,生態倫理、生態整體主義等理論,從各種角度闡釋和演繹著綠色思維的理念。面對生態危機日益嚴重的當下社會,有感于現代化進程中自然環境保護的迫切性,歐洲不斷推廣綠色生活理念,形成社會和公民共同打造自然環境之美的共識與行動。歐華作家對生態文化的關注,近年明顯地呈現上升趨勢。

《歐洲綠生活:向歐洲學習過節能、減炭、廢核的日子》,是歐洲華文作家協會編輯的一本散文集,它熱切地傳遞綠色生活理念,強調從身邊做起,從自我做起,每個人都是環境保護的志愿者。透過《丹麥的綠色愿景》(遲元蓮)、《談環保、憶瑞士》(趙淑俠)、《漫談比利時人的綠色理念》(郭鳳西)、《變綠的德國》(于采薇)、《綠色的理念》(老木)、《風,美在于變成能源》(麥勝梅)、《綠色平原和白衣巨人》(高蓓明)、《鄉野社區化和都市叢林化》(朱文輝)、《一幅更美麗的風景》》(穆紫荊)等篇什,歐華作家從人類的衣食住行、生存環境的感受,到與大自然萬物相處的觀察,多方面表現了環保意識、綠色見聞以及全社會的生態認同行動。不僅僅這種生態散文集的出版,綠色生活理念還滲透在歐華作家的日常寫作中。丘彥明《大西洋中的“花之島”》,高蓓明《丹頂鶴》,會心于大自然萬物的千姿百態,寫出生態和諧的繽紛之美。特別是朱頌瑜近年來的一系列散文,諸如《把草木染進歲月》、《大地的英雄》、《歐洲人的板藍根》、《鄧村的竹子江湖》、《大地之子穿山甲》、《榅桲考》、《蛙聲善引》等,從鳥獸蟲魚到花草植物,從綠色景觀到自然萬物,以充滿關懷的女性之眼看世界,透過素樸、靈動、細膩的藝術之筆,極言生態之美和環保效應,專心致志地做大自然的文學義工。

三、以生活之眼看歐洲

歐華作家看歐洲的第三種角度,是以生活之眼看歐洲。本著融入歐洲的文化態度,多方面書寫華人在歐洲的真實生活,以及華人眼中的歐洲文化風情和社會人生世相,歐華作家的筆觸有了近距離的在地感。

對于歐華作家來說,多年在歐洲打拼,他們逐漸改變了過客心理,也不再把歐洲當成人生停歇的驛站,而是融入歐洲的大街小巷,走進歐洲的百姓人群,與這片土地有了接地氣的生活,日子與日子接壤,人與人心碰撞,用一雙中國人的生活進行時的眼睛看歐洲,這使他們的歐洲經驗,“即非旅人眼中瞬間的歐洲印象,而是久居歐洲融入生活之后的深刻體認與省思”;⑨歐洲對于他們,也不再是一味仰視的神秘的歐洲傳說,而變成了身在其中、現身說法的異國生活。

融入歐洲的在地觀察,也讓旅歐華文作家發現了看歐洲的多種方式。不僅僅是古老的歷史,輝煌的建筑,標志性的人文景觀;也不只是教堂、神話傳說、英雄史詩,還有許多影響了歐洲人性格的文化因子、民間習俗,更切近歐洲人的生活底蘊與人生面相。黃雨欣《給維勒夫婦當助手的日子》、《柏林地鐵親歷記》,林凱瑜《我的波蘭生活》,王雙秀《英倫新事》、穆紫荊《鄰居》、《蘋果的啟示》等作品,都顯示了日常生活的歐洲經驗側寫。丘彥明的散文集《在荷蘭過日子》,不是浮光掠影的荷蘭印象,也非旅游書和網站搜尋來的觀光資訊,而是作者“在荷蘭過日子一些小事小物的親身體驗,輕松度日的過程與體驗”?!半m是個人生活經驗,卻是借此方式來呈現荷蘭人的文化與荷蘭人的生活?!雹庠谒P下,郁金香、木鞋、風車、乳牛構成的荷蘭風景,與花園種植、穿鞋樂趣、風車觀賞、奶酪飲食等日常生活融為一體,讓人“能從另外的層面感受郁金香、木鞋、風車等的荷蘭民族象征、傳統、環境維持的特色”,{11}作者也在自身對荷蘭生存的認同與融入中,找到了返璞歸真的人生“桃花源”。

在歐洲的日常生活里,歐華作家真實地感受到,“葡萄酒是液體的歐洲文化,喝葡萄酒則是一種生活藝術,不僅要有感覺,還要有修養?!眥12}豐富的酒文化習俗背后,連綴了歐洲悠久的酒神崇拜傳統。俞力工的《漫說葡萄酒與酒文化》,透過奧地利的酒莊、酒節、酒街,發掘了歐洲的品酒文化風尚。郭鳳西的《丹麥的啤酒城》,從啤酒大王的企業格言和生產境界,感知其追求盡善盡美質量的啤酒精神。余澤民的《歐洲醉行》一書,更是歐洲酒文化書寫的集大成者。無論是從希臘神話、宗教傳統探尋歐洲酒文化的源頭,還是透過琳瑯滿目的酒類品種、不同國家風格各異的酒館景觀,以及酒與政治、藝術、歷史、民間百姓友情的因緣,“歐酒”如同路標,帶你走進歐洲的文化,了解酒的傳說、酒的藝術、酒的風俗、酒的趣聞軼事,還有飲酒的各色人等。

走在歐洲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咖啡館代表了融入歐洲人血液與性格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提供了歐洲在地風情和人際交往的一種文化標志?!翱Х瑞^是歐洲城市的眼睛,清晨,要等他睜開眼,一個城市才開始清醒?!眥13}余澤民的《咖啡館里看歐洲》一書,寫活了無處不在的咖啡館文化。自16世紀咖啡從阿拉伯傳入歐洲以來,“歐洲人的一生從小到大都沉浸在各色各樣的咖啡杯里,歐洲人的空間從家庭到社會都彌漫著咖啡的苦香?!眥14}作者透過大量生動有趣的歷史傳說和豐富多彩的咖啡館風景描摹,將咖啡館文化的誕生、傳播及今昔對比,與歐洲現代社會的發展、世態風情的演變結合起來,將作家自我成長的個人經驗強烈地帶入流浪歐洲的咖啡歲月,咖啡館的歷史與故事就不再是史料的鋪展,全然變成了鮮活的生命。作者毫不夸張地告訴世人,“咖啡是歐洲歷史發展的催化劑,咖啡館則是歐洲文化的培養皿、歐洲藝術的調色板、歐洲革命的策劃地、歐洲生活的萬花筒、歐洲風情的博覽館?!眥15}

從愛情、婚姻與家庭的窗口,觀察歐洲人及旅歐華人的情感認知方式和日常生活形態,其中包含了豐富的社會生活觀念和人生變化信息。歐華作家或通過自身的異國婚姻體驗,或通過周遭環境中的異國婚戀現象,透過夫妻、家庭的最小社會細胞,來看中西文化相遇后的種種情態,讓世人獲得了解歐洲婚姻文化的途徑。遲元蓮《我的丹麥婚姻》,郭鳳西《兩個洋女婿》,多從中西文化融合與調適角度描寫異國婚姻之風趣美好;張琴《異情綺夢》,狀寫西班牙的跨國婚戀現象;特別是倪娜的系列散文《德國的女人們》,寫出形形色色的婚戀沖突與悲劇,多側面透視中西文化之間的矛盾和差異。

不僅如此,歐洲各國獨特的本土文化,在歐華作家的在地觀察和描寫中,也有著活靈活現的表現。從高麗娟的《伊斯坦堡香料市場炫目醉人》,感受土爾其人獨特的香料市場;透過郭鳳西《西歐人的度假狂潮》、曉星《閑話歐洲的度假中心》、丘彥明《旅行,度假!》,領略歐洲人享受生活的度假理念;欣賞老木《圣誕節的雪》,感悟在心的是歐洲的圣誕節情懷;看李震的《奧地利人的雞蛋情結》,奇特的風俗令人耳目一新。事實上,當歐華作家走入日常生活,變換角度看歐洲的時候,即會獲得“歐洲的另一種色彩”。

總的來說,以行者之眼、文化之眼、生活之眼的多重角度看歐洲,這其中包含了旅歐作家豐富的文化表情。這雙看歐洲的眼睛是中國人的眼睛,它是從巨大的母國文化背景出發,在居住國感受與書寫歐洲文化,無論是兩種文化的矛盾、沖突,還是全球化視野下的溝通與融合,東西文化之間的對比貫穿始終,中國文化的巨大參照系無處不在。

旅歐作家看歐洲角度的變化,與其闖天下的人生跨界、看西方的文化跨界、回望故鄉與落地生根的精神跨界,可以說是密不可分;多重的、反復的跨界,讓旅歐作家面對全球化趨勢下的中西文化大背景,所產生的差異書寫、陌生化書寫、你走向我我走向你的互看書寫,有了最大的挑戰性和可能性。在某種意義上說,世界華文文學正是產生于這種自覺與自發的反復“跨界”之中,如果沒有跨界,可能就沒有世界華文文學。

多年之前,在海外華文作家稀少的年代,走在歐洲的天空下,歐華文學的開拓者趙淑俠期盼能看到中文寫作,天空中飄來一片紙,她都希望上面寫有漢字。而如今,歐洲的天空下,走著這么多奮發有為的華人,活躍著這么多在生存打拼中堅守文學夢想的歐華作家。他們在用中文講述旅歐華人生活故事、播撒中華文化的同時,也有機會、有自信、有能力地近距離地書寫歐洲,以豐富的文化表情,多角度地認識歐洲的文明底蘊和社會樣貌,并從中西文化的互動中汲取新鮮的力量。經歷了如此人生歷練與文化省思的歐華作家,走在歐洲的天空下,用中國人的眼睛看歐洲,而此時,歐洲不再是個傳說。

① 趙淑俠:《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麥勝梅、王雙秀主編:《歐洲不再是個傳說》,廣東旅游出版社2014年版,第3頁。

② 俞力工:《西游記行》,麥勝梅、王雙秀主編:《歐洲不再是個傳說》,廣東旅游出版社2014年版,第7頁。

③ 麥勝梅;《眼底下的風景》,麥勝梅、王雙秀主編:《歐洲不再是個傳說》,廣東旅游出版社2014年版,第9頁。

④ 丘彥明:《一個書的城市——荷蘭戴芬特》,麥勝梅、王雙秀主編:《歐洲不再是個傳說》,廣東旅游出版社2014年版,第125頁。

⑤ 李永華:《到基輔去(之三)基輔》,麥勝梅、王雙秀主編:《歐洲不再是個傳說》,廣東旅游出版社2014年版,第110頁。

⑥ 趙曼:《世界人印象》,丘彥明主編:《在歐洲的天空下:旅歐華文作家散文選》,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87頁。

⑦⑨ 丘彥明:《東方漸進西方的人文態度》,丘彥明主編:《在歐洲的天空下:旅歐華文作家散文選》,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0頁;第20頁。

⑧ 顏敏如:《向東走?向西走?》,丘彥明主編:《在歐洲的天空下:旅歐華文作家散文選》,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88頁。

⑩{11} 丘彥明:《后記》,《在荷蘭過日子》,新北市,印刻文學生活雜志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262頁;第262頁。

{12} 余澤民:《匈牙利酒鄉的紅與白》,《歐洲醉行》,山東畫報出版社2010年版,第44頁。

{13} 余澤民:《我的咖啡館初夜》,《咖啡館里看歐洲》,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頁。

{14}{15} 余澤民:《后記·一個嗜咖啡館癖的真面告白》,《咖啡館里看歐洲》,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頁;第226頁。

(責任編輯:黃潔玲)

The Three Angles, with Cultural Expressions, from which Europe is Viewed: Fragmentary Thoughts on the

Writing of Prose by European-Chinese Writers

Fan Luoping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writing of European-Chinese prose is a gathering of multifaceted angles and cultural expressions in which European-Chinese writers observe Europe and write about it. They do this with eyes of a traveller at close quarters, discovering, recognizing and enjoying the landscape, human and natural, of Europe as they write about the impressions of their travels; they do this by walking right into Europe, seeing the European experience in which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meet, with their cultured eyes, and deepening the spirit of their 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y; and they do this also by integrating with Europe in which they look at the cultur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aspects of Europe with their living eyes, writing about the lives of the Chinese sojourners in Europe from all perspectives and highlighting a sense of living locally. The change over the angles with which Chinese writers sojourning in Europe write about Europ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border crosses in life across the Western cultures, looking back towards their homeland and taking roots spiritually wherever they are.

Keywords: Writing about Europe, the eye of a traveller, the cultured eye, the living eyes, cultural expression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