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學困生轉化探究

2018-07-26 10:39李少連
關鍵詞:小學中年級轉化策略學困生

李少連

【摘要】相對低年級而言,中年級的數學學習難度有所增強,由開始的基礎題型漸漸轉向了邏輯思維題型探究,而處于這一階段的部分學生因邏輯思維能力較差,難以理解三四年級的數學知識,于是學困生驟增,這將阻礙教師數學教學的順利開展,所以注重對小學中年級數學學困生的轉化也就成了數學教師所需著重考慮的一個課題。文章將從小學中年級數學學困生特征出發。進一步提出幾點轉化策略,旨為消除學困生而提供有效性建議。

【關鍵詞】小學中年級 數學教學 學困生 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1-0094-01

近幾年來,我國對于小學教育的重視程度愈發強烈,尤其是小學數學,更是歷經多次改革。新課改背景下,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因學習難度的不斷增加,也致使學困生數量逐步增多。小學中年級階段便出現了數學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這無疑阻礙著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更不利于學生學習進步發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充分分析當前中年級學困生學習狀況。并采取有效策略,幫助學困生走出數學學習的困境。

一、小學中年級數學學困生的特征

首先,這一階段的小學生雖然已接受一二年級數學知識的學習,但總體上來說,所接受的正規數學知識傳授也相對減少,對于數學學習尚未形成完整的認知,因在低年級階段基礎知識尚未打好,以至于中年級數學學習阻礙重重。

其次,對于小學生而言,三四年級的數學知識難度相較于一二年級來說難度更大。小學生初步了解到中年級數學學習難度,部分學生甚至認為這一階段學習乃是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難關,但步入中年級時,小學生卻顯現出了難以適應狀況,因知識的復雜性和邏輯性的增強,難以有效理解中年級數學知識。因此,數學教師還需深入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注重學生學習心理發展動態,適時調整教學方案。

再次,基于數學學科的特質,無論處于哪個學習階段,若是缺乏認知數學的能力,也很難取得大的學習突破。所以,培養學生數學認知能力極為重要的。但實際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教學哪個年級的學生,許多教師也未能注意到加強對學生這方面的指導培養,長久下去,學生沒有形成準確數學認知思維,自然不利于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最后,小學數學教學要求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科學指引學生探究數學奧秘,最終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充分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各種數學難題。但從當前學生發展現狀來看,學生思維的形成明顯落后于教師的教學進度,對于許多數學概念沒有充分把握,導致數學思維難以形成,學習能力也難提升。

二、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一)建立信心

小學中年級學生中許多學困生帶有自卑、不自信心理,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年級升至三四年級,數學知識難度也不斷增加,因數學學得不好,導致學困生自卑心理愈發加重,對于數學更提不起學習興趣。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教師應主動為學困生提供一個獲得成功的機會,讓學困生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獲得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障礙。

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的為學困生創造回答機會,提問一些基礎性的數學問題,假裝無意間讓學困生來回答,學困生回答對了應及時給予肯定和認同;回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并慢慢指導,將其引向正確的思考方向。如此,學困生的內在潛能才能被充分激發出來。而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教師與學困生要加強情感溝通交流,了解學困生的內心想法和學習需求等狀況,才能尋求最佳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提高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小組合作

中年級的學困生開始有了獨立思考的想法,但對于數學學習興趣仍較不穩定,外界各種因素都有可能引發學困生數學學習態度的轉變。為此,數學教師還應積極創設各種教學活動來激發學困生學習熱情,諸如自主探究活動、小組合作學習等,借此活動的進行,使其學習興趣得以鞏固。

(三)因材施教

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強的基礎學科,對于學習者的邏輯思維和系統分析能力要求較高,學困生難免會有畏難情緒。而為了轉化學困生的學習狀態,教師還應當深入了解和分析學困生的學習狀況,在此基礎上來展開因材施教,使其教學更具有效性和針對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遵循由簡到難的原則,切不可急于求成,給學困生太多壓力,這顯然不利于學困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學習四則運算時,教師課時安排也要充分考慮到學困生的知識吸收程度,第一課時以教材例題講解為主,而第二課時則是開始變換題型,注重思維的一個轉變,第三課時則是綜合各式各樣的題型展開練習,鞏固運算能力。使學困生能夠跟得上教學進度,促進全班的共同進步。此外,學習完四則運算后,教師在作業布置上也應分層布置,如學習較好的學生要注重知識拓展能力,讓優質生自行編創題目來解答。而學困生則要求在掌握基本運算方法的前提下,慢慢過度到拓展題型上,如此一來,學困生才能擁有足夠的鞏固知識和發展自我的空間,逐步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所在。

(四)家校合作

良好的家庭環境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學習態度的養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許多家長忙于工作,對孩子疏于管教,甚至部分家長認為將孩子交給學校,自己就沒有教育的必要了,這顯然是不利于孩子學習的進步和健康成長的,這實際上也是學困生不斷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幫助學困生取得學習發展進步,教師既要給予學困生人文關懷、悉心輔導更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聯系,通過家訪或是家長會形式,來告知家長,家庭教育對于孩子學習進步和未來發展的現實意義,讓家長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并自覺發揮監督指導作用,與孩子共同進步。而在與家長溝通過程中,教師也可進一步了解到學困生的各種狀況,以為日后教學活動的開展而提供一個參考資料。也就是說,為了促進學困生數學學習的轉變,強化家校合作是極為關鍵。

三、結束語

學生步入中年級后,面臨數學難度的增強,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學習困境。此時,數學教師便要立足學困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和需求,加強對學困生的關注度,鼓勵學困生大膽表達自我,認可學困生的發展進步,并聯合學困生家長,來共同督促學困生的數學學習。長期以往,學困生數學學習能力自然會有所提升,更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閆紅梅.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學困生轉化措施[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24):38-38.

[2]王會玲.加強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促數學學困生轉化[J].中國教師,2013(5):88-88.

[3]黎汝標.小學四年級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15):71-71.

[4]烏尼阿布.小學三年級數學學困生的產生及其轉化策略研究[J].小作家選刊,2017(17):60-60.

猜你喜歡
小學中年級轉化策略學困生
談小學中年級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
“轉化”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