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渠那得清如許

2018-07-26 04:25彭宏云
新課程·教師 2018年3期
關鍵詞:意外預設課堂提問

摘 要:課堂發問是常見的推動教學環節的重要手段,能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但是課堂設問的隨意性較大,降低了發問環節的價值和效能。著重闡述了發問的層次性和科學性。

關鍵詞:課堂提問;預設;生成;情境;意外

每次聽課,總會聽到這樣一些提問:大家說對不對?大家有不同意見嗎?那么你說說問題的答案應該是怎樣的?通過學習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回頭一想,覺得這些提問很有意思:第一種提問,答案是固定的“對”或者“不對”;第二種提問,也只有不同意見且善于表達的學生方可陳述;第三種提問是一種即興的追問,有時會生發不少情趣,有時會把學生弄得很尷尬,最終只有老師來自圓其說;第四種提問是總結性提問,答案較多但都是可以預見的固定答案。

大多數教師的提問可分兩種,一種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設計好了的“問”,一種是課堂上即興的提問。體現在教學設計中格式固定化,體現在課堂教學中形式隨意化。其實,我們都有體會,“問”是推動教學進程的一種方法,是引發學生思維活動的一種手段,是創造課堂教學情趣的一個路徑,更是體現教師高超教學藝術的一個標志。課堂提問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有沒有章法可循,有沒有辦法可依呢?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以及對眾多課堂提問的研究,本人發現,語文課堂提問大致呈現如下幾種類型:一是預設性問題,二是預設生成性問題,三是情境生成性問題,四是意外問題。每一類問題都有產生緣由、呈現特征、問題解決三個要素,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每一類問題都應有相對的呈現比率。教師如果設計和解決好這些問題,你的課堂就成功了一大半。

下面我就舉《談生命》一課的教學實例來具體闡述。

所謂預設性問題,這是最常規的問題,即教師根據教學需要無疑而問自主設計的以帶動教學、促進學生思考的問題。它是課堂教學的基本手段,是教學設計的初級層次,主要作用是推進教學。預設性問題根據教學模式而定。在《談生命》一課教學中,我把它當作語言學習的例文來教學,預設性問題設計如下:通讀課文,你覺得生命之可貴在哪里?文章語言之美在哪里?這是全文教學的兩個主問題,第一個問題答案文中可循,以帶動學生對內容的理解;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開放的,以促進學生自主發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形成。當然,在主問題之下,還可以有其他的預設性提問,都應該是為解決主問題服務的。

所謂預設生成性問題,這是預設問題中比較高級的問題,即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進行教學預想:如果解決了預設問題還有沒有由此生發的相關問題或更深層次的值得探索的問題。此類問題屬小結層次、拓展層次、升華層次,主要作用是促進知識或能力形成。如該文(以下該文均指《談生命》)第一問的預設生成性提問可以有:快樂和苦痛相生相隨,快樂是美麗的,為什么苦痛也是美麗的?此一問,主要是增進學生對生命可貴中各種因素的重要性的思考。該文第二個預設性提問答案必然是這樣的:這篇文章的語言之美,美在妙用比喻、美在活用句式、美在富含哲理,然后學生列舉一個個句子說出具體理解。那么由此問題可能生發什么問題、還有什么問題更值得探索?毫無疑問,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和表達水平都應該在這一環節形成。因此,預設生成性提問可以是這樣的: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個句子,集中體現其修辭美、句式美和哲理美?學生很容易找出:“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或者“我曾讀到一個警句‘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在學生反復品讀這幾個句子之美后,讓學生順勢聯想:第一個句子能否仿造,第二個句子能否用作作文結尾?如此一來,學生的語言審美能力和表達能力就能提高一個層次。

所謂情境生成性問題,即在相應的教學情境中,教師或學生即興發揮即興隨想而產生的問題。此類問題體現教師的綜合教學素質和靈活執教的能力。它屬于課堂教學情趣層次,主要作用是激發興趣或活躍情緒,深刻體驗情境,很大程度上是課堂教學魅力所在,往往能夠引發課堂教學高潮。此種問題不能預設,但是教師要有預見。一節課上完后進行反思,你會發現情境生成性問題很多,但只有極少數是有價值的。如該文,在理解其哲理美時,有這樣一個句子“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曾在課文中兩次出現。有學生說,大海太浩大了,小樹太渺小了,所以他們沒有感覺。學生哄堂大笑,那么情境生成性了,教師可即興提問:沒有感覺的生命還是生命嗎?沒有感覺的生命還是可貴的生命嗎?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是沒有感覺嗎?很快,學生的思維就會變換角度,學生的領悟就會深刻,“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這其實是生命的一種常態,坦然面對生命的必然結果,就會體現出一種超乎尋常的寧靜和怡悅。

所謂意外問題,既包括教學意外又包括學生或老師意外(這里不含因教學管理和學生品德因素發生的意外問題)。學生意外問題往往和教師意外問題相互關聯。解決得好是一場喜劇,解決得不好是一場鬧劇,沒有解決則是一場令人難堪的啞劇。此類問有如下三種產生的可能:一是學生提與課堂教學不相關的問題或者聯系不緊的問題,教師一時很難解答;二是教師提問難度太大或跳躍性太強,學生回答不上;三是教師隨性而發提出了一個不該問而問卻沒有答案的問題,學生回答了教師一時不置可否。如該文,有學生提問:用足夠多的云翳來造一個黃昏,那是陰云密布,何談美麗?該怎么解答?其實這是一個理解角度的問題,云翳有黑有白,比喻生命中的種種經歷,黃昏比喻生命的晚年。生命是一個不斷體驗、積累、升華的過程,而不是追求一個結果。這其實是作者對我們的祝福,希望每一個人能夠為生命的整個過程感到幸福和欣慰。意外問題,通過以下方法可以解決:一是憑借教師自身的睿智,抓住要害四兩撥千斤;二是把皮球踢給學生,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三可以將其布置為課后討論作業。不管怎樣,教師都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保護學生積極探索的熱情,即使懸而未決也要有真誠解決問題的態度。

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在此我認為,有水平的教師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設問。不管是哪類問題,都要善于把握發問的難度和時機,都要有隨機應變解決問題的手段和睿智,問得妥當,問得適時,問得精妙,才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王雪梅.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

[2]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學語文教學主張[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彭宏云(1973—),男,湖北松滋人,本科,現任深圳市坪山區中山中學語文科組長,專注“生態語文”教學研究,專職作文教師。

?誗編輯 謝尾合

猜你喜歡
意外預設課堂提問
一課三磨:淺談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
論德語網絡新聞標題中的預設觸發語
一道中考試題解答的預設與生成
數學課堂提問七要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教學研究策略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誘,實施生本化初中語文課堂提問
菲律賓年底“意外”加入亞投行
“意外”服藥被輕判李宗偉“五一”復出
淺析預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