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有效的教學方法

2018-07-27 10:06宋靜
魅力中國 2018年6期
關鍵詞:初中生物初中生教學方法

宋靜

摘要:生物在初中階段,不像語數外是大科目,作為小科目,如何讓學生學好它呢?教師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呢?作為一名初中生物教師,根據我的教學經驗,我來談一下初中生物有效的教學方法,希望能給同行人一些啟發。

關鍵詞:初中生物;初中生;教學方法

生物是具有動能的生命體,也是一個物體的集合,而個體生物指的是生物體,與非生物相對。我們身邊所有接觸到的東西,有生命的都是生物,包括我們自己,其他沒有生命特征的就是非生物。學習生物有意義、有價值。有了小學的自然科學,初中生從小學過渡到初中學習生物,有一定的基礎,但是這需要教師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善于創設教學情境

創設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欲望,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好的一種教學方式。創設好一個情境,學生能夠被帶入到情境中,主動的學習。人都有好奇心,好的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一旦學生對一件事情產生了好奇,自然而然就去學習。比如:在學習如何區分生物和非生物時,可以帶學生去逛校園。讓學生找出校園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學生好動,創設情境,帶學生逛校園,學生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找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這一節課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學生主動的去學會,這一堂課目的也達到。對于生物這一門學科,學生課下不會花費很多的工夫抬著課本去學習,要好好把握上課的這幾十分鐘。初中學生不會有意識覺得自己該學習,老師加以引導才知道該干嘛,上課老師的教學方法是關鍵。教學方法用的好,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不僅能學到東西,還收獲快樂。這種教學方式適用于當下的教學模式。

二、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

生物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周圍的所有事物,包括我們自己都與生物相關。我們的教學方式要充分利用好這一點,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達到的教學效果更佳。我們每個人內心都害怕接受新的東西,新的事物,就像在一個環境中生活習慣,突然讓我們換到另外一個生活環境,會不習慣,甚至排斥。但是如果另外一個生活環境也是我們所熟悉的,就會好得多。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教學要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

比如:在講動物的運動和行為時,可以讓學生列舉動物的運動方式?學生會想到:蚯蚓的運動靠蠕動;魚運動靠游泳;小鳥運動是飛行;哺乳動物運動有行走、奔跑、跳躍等。這一堂課的知識點學生靠生活經驗已經掌握,在組織學生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時,如何組織也很重要。先讓學生小組討論,小組內再派一個代表發言,也可以是學生主動舉手回答。氣氛會很活躍,基本所有的學生會被帶動進入到主動思考,回憶的氛圍中。利用生活經驗來學習,學生都不陌生,都會回答,也都能學到知識。學生喜歡這樣的教學方式,這樣學習知識比較簡單。

三、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初中生比較愛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是一種好的教學方式。我們讓學生學習知識,最好的方式就是化被動為主動。學生主動去學習知識,他們學起來會比較開心,有積極性,學到的東西遺忘得比較慢。這就是需要達到的效果。比如:在學習植物嫁接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用一個花盆,在家里或者教室外面自己嫁接一株植物,每天記錄嫁接植物的生長情況,以這樣自主探究的方法達到學生學習目的。還比如讓學生自己帶種子到學校種植一顆小植物,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記錄能力。學生自己動手養一株植物,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每一天都要觀察種子的情況,給植物澆水,感受自己動手快樂。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以后很好的實踐,把我們所學的東西都用到生活實實際中,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真正目的。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也是鍛煉學生以后的實踐能力。我們作為老師,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培養實踐能力,是我們作為老師的成功。當然,這一種教學方式是學生喜歡的。學生自己動手養自己喜歡的小植物,在養植物的過程中,不僅能從中感受到快樂,還能學到知識。

四、給學生自主學習空間

學生需要有自己自主學習的空間。很多老師改變不了整堂課一直講的習慣,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學起來會覺得疲憊,也沒有時間來消化學習到的知識。在課堂上,我們要留一些時間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查缺補漏。比如:上課前5分鐘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預習我們這節課要學的知識,學生提前預習要學的知識。接下來,整堂課學習比較容易,學生更能很好的掌握本節課需要學習的知識。學生先入為主,占主導,對于學習的知識產生熟悉感?;蛘呓處熢谥v完知識以后,留下10分鐘左右,讓學習自己消化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這10分鐘,學生可以相互討論本節課的知識點,也可以自己一個知識小結,做筆記;也可以舉手問老師,讓老師再講解一下;學生也可以做一下習題,作鞏固練習。初中生的特點是,他們不會自己去學習知識,除非老師給他們任務才會去學。很多時候,即使給他們任務,比如說課下預習下一節內容,或者說自己復習第幾單元的知識點。這樣布置作業,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句空話,學生根本就不會去做這一件事情。由此來看來,能課堂上解決的事情就不要留在課后解決,一方面,給學生增加學習負擔,另一方面,學生根本不會認真的去學。

五、重視學生心理差異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我們教學要重視學生心理差異。每一個學生擅長的方面都是不同的,我們要尊重學生個性差異,開展活動,增強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生物分類講到動物分類的時候,首先我們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說明有哪些動物。有些學生學習方面不錯,可能表達能力有所欠缺,課堂上缺乏勇氣等。讓學生舉例說明時,平時生活能力強,好動,愛觀察的學生積極性立馬變高。這是他們擅長的,每一個學生都有他們的閃光點,我們要平等的看待每一個學生,給他們展示的空間。有一些學生開始學習生物的時候沒有學好,也可能以前一開始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學不好這一科目,慢慢的形成思維定式,自己在心理暗示學不好生物這一科目。需要我們教學時重視學生心理差異,多鼓勵他們。

我們作為教師,要找到適合學生、適合自己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敘述了我作為一名初中生物老師,所積累的有效教學方法。善于創設教學情境;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給學生自主學習空間;重視學生心理差異。這些是初中生物有效教學方法,希望給一些老師啟發。

猜你喜歡
初中生物初中生教學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膚科教學方法研究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計算方法》關于插值法的教學方法研討
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探析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識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淺談如何有效地學習初中語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