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高中地理與素質教育的聯系

2018-07-27 10:06賀林
魅力中國 2018年6期
關鍵詞:高中地理素質教育創新

賀林

摘要:為了適應這個時代的快速發展,傳統教學模式已經在科技的飛速發展下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于是就有了如今新課程背景下的經過了不斷的改革和突破創新之后的,新型教學模式?;诖?,本文就將探究高中地理與素質教育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

關鍵詞:高中地理;素質教育;改革突破;創新

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地理做出了莫大的突破和創新,創新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和教師雙方都受益匪淺,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學科與素質教育之間的聯系。在結合了教材自身的特點之下不斷地滲透素質教育,將地理知識與素質教育相結合,深入學生的骨髓。這樣的改革讓高中地理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知識表層,更深入淺出,教會學生做人做事。信息化時代已經不再只是要求學生的知識性強就足夠了,更多的是希望學生能夠全方面發展,這才是真正優秀的人才。本著向這個目標努力的態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將高中地理與素質教育相結合。

一、結合課本知識進行素質教育

高中的地理教學,教師最基本的職責所在就是要將課本上的知識全權教授給學生,讓學生掌握好新課程標準之下應該掌握的知識。但如今育人先育德的教育路線不斷普及,因此教師應當將課本知識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在教書的同時育人,一舉兩得。高中的地理教材中知識范圍廣泛,內容豐富多彩,其中蘊含著諸多的素質教育。有愛國主義,唯物辯證思維;也有對資源環境的保護,對科學發展的態度;還有合作創新意識的培養,對責任與義務的認識。這其中有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觀測描述,讓學生燃起心中的愛國主義情懷,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的家鄉;這其中有對地球環境的真實揭露,喚起學生對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進行保護和愛惜,讓學生明白人與自然應當和諧相處;這其中還有全球各地的地理面貌,讓學生不走出國門也能一覽世界風貌,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他們的國際意識。但讓學生自己獨自看書是看不出什么所以然的,還是需要老師的引導,來讓他們發掘到課本背后的素質教育,這也就是考驗教師把握課堂內容的能力之處了。

地理是一門不僅限于中國的學科,它可以橫跨大江南北,讓學生見識到全球的地理面貌;地理還是一門滲透著德育教育的學科,通過對課本知識的學習,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我國人口基數大,但是人均可利用的資源卻很少的現狀,讓學生了解到如今中國的領土問題,了解中國的綜合國力,在世界的排名如何,讓學生樹立起愛國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力,讓學生意識到他們需要肩負起民族興衰的重任,增強學生的責任感。這樣的教學不僅能讓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也大大加深了學生對于學習高中地理的興趣。

二、通過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進行素質教育

地理是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開放性科目,它親近自然,走向社會,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不像數學和化學等科目那么遙遠。因此,學習地理知識就需要讓學生學到可以應用于現實生活中的知識,能夠幫助學生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地理到底有什么作用,這也是當今社會教育至關重要的目標和理念。教師通過讓學生親自實踐,讓他們去感受那些當今社會正在面臨的重大問題,通過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真實的實踐活動,可以更好的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皩嵺`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后不僅能夠有效地掌握要求記住和學習的地理知識,更會對高中地理產生一種仰慕之情,認為這門學科可以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解決我們面對的問題,它的實用性非常的強。因此地理教學中,一個最有效的教學途徑就是讓學生參與設計和體驗地理活動?!凹埳系脕斫K覺淺”,大抵就是這個道理。

三、多媒體的普遍使用讓素質教育進入學生的學習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經早就不像傳統教學時那么艱苦和困難,教學的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學生和教師的學習空間都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過去教師只能通過白紙黑字和一些零星的黑白照片來向學生展示地理學科的魅力,讓學生學習高中地理。但當代社會是信息化爆炸的大數據時代,高科技技術撲面而來,形式各樣,令人眼花繚亂。教師可以利用主題鮮明的圖片、真實直觀的視頻、寓意深刻的漫畫、深得人心的小故事以及優美動聽的詩詞歌賦等具有創造性的多媒體設備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中去。而素質教育就與此同時,潛移默化,悄悄進入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學生通過多感官去了解和學習高中地理知識,當然遠超于只用眼睛去看那些晦澀難懂的知識點。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讓那些優良的素質深入學生骨髓,讓他們將優秀作為一種習慣,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就越來越好,能夠始終做一個優秀的人。因此,多媒體的運用讓學生的學習生活不再枯燥無味,讓他們能在豐富多彩的日常學習中時刻接受素質教育的洗禮,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素質教育的方法方式有很多種,但教師想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受到素質教育就要因材施教,找到最適合學生的多媒體教學,這樣不僅能夠讓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教學效率不斷升高,還能讓學生的發展空間變得越來越大,讓學生在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存儲的同時,也能不斷升華自己的內心世界和精神境界。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是當今社會的要求,是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特點,要善于在教授課本知識的同時實施素質教育,將素質教育滲透進學生的思想中。在高中地理課堂上,要讓學生不僅學習到了豐富充盈的地理知識,還要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要對教材熟練的掌握,能夠認真分析教材中可以滲透素質教育的內容,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始終把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作為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采用不同的、多種多樣的多媒體技術來滲透素質教育。與此同時,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讓學生不斷的拓寬他們的眼界,將高中地理真真正正的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成為幫助學生生活的好助手。

因此,新課程背景下,教育不單單只是要求學生對教材的掌握和應試教育中出彩的表現,更注重學生的行為品質,能夠在學業優秀的同時做一名優秀的中國人,時刻有著中華名族該有的傳統美德,做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

猜你喜歡
高中地理素質教育創新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分析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探討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雙動兩岸的教學模式
也談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