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生們迷信機器

2018-08-14 09:22王一方
特別文摘 2018年7期
關鍵詞:適應癥功利機器

王一方

老百姓經常埋怨醫生既不愿意聽病人傾訴——他們似乎只相信儀器,尤其是檢查費用昂貴的儀器,也不愿意向病人詳細講述病情。為什么有些醫生會有這方面的毛???

這里面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一直是科學主義在主導。醫生也知道,醫學是人學,除科學知識外,需要人性的關懷,還需要心理、行為、社會關系等諸多方面的調整,但為什么還這樣迷信技術呢?這是因為技術可以給他以回報。

如果他用其他手段,譬如說進行心理調適,幫你把心理上的問題解決掉,這當然對你是有利的,但這種工作對他而言是沒有報酬的??!他沒有診費可拿。不像西方,看心理醫生是以小時、半小時來計費的。

為什么許多醫院里的大夫一天要急急忙忙趕著看60個號,5分鐘就看一個,一來就給你開化驗單、一來就給你開藥?這樣做是考慮到付出的回報。他給你講10分鐘,對你有好處,可這會耽誤他給另外兩個病人看病,兩個人可能開出100元錢的藥,如果他能拿到10%的提成,那么就會減少他10元錢的收入。在醫務方面,實際上也是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在進行暗中操縱。

他為什么會越來越迷信機器?就是因為功利心在起作用。經濟法則講究最大化,科學法則講究最優化,本質上都是一種“貪婪”,在醫生迷信機器這個現象的背后,是科學功利和商業貪婪兩者的結合。

也有過這樣的體驗,剛對醫生說上幾句話,就讓我做CT檢查。有些人確實很迷信機器。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講,做CT是有適應癥的。如果你只患上感冒,又何必做CT呢?但某些醫生會說,我懷疑你有什么別的問題,都是為了你好,需要這樣檢查一下,幫你把問題排除掉。這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以“科學”的名義來謀取私利。

我國一些大城市的人均CT擁有量比美國的還高。為什么呢?據調查,不少機器是醫務人員集資買的,買這東西是要有回報的,就像投資買一條船去運貨一樣,買了就得滿負荷運轉,而患者這方面的需求本來就有限,衛生資源也是有限的。有些內心忐忑的醫生也不愿意這樣干,但可能上面規定了任務。為了完成任務,只能讓那些不具適應癥的病人去掏錢做檢查。所以現在我們有些醫生看病就三句話:第一句是“哪里不舒服?”不等回答,就追上兩句“帶了多少錢?”“是公費還是自費?”后兩句比第一句的潛在意義還要重要。

我們是一個剛剛步入小康的發展中國家,一方面衛生資源不足,一方面衛生資源浪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醫療設備的高消費。從前我還在當醫生的時候,接診患者先要進行全面的物理檢查。從頭查到腳,視觸叩聽,望聞問切。但現在這樣做的醫生已經比較少了:這樣做要花較長的時間,而且要接觸你的軀體,還要和你交流,弄了半天也沒有回報。

(摘自《中國人的病與藥》當代中國出版社鳳凰聯動出品 圖/陳明貴)

猜你喜歡
適應癥功利機器
基于價值的多適應癥藥品醫保準入模式探討
完整精算法與簡易調算法
— 多適應癥藥物準入評估方法比較研究
機器狗
機器狗
新高考改革選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未來機器城
享樂適應癥
從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的適應癥的療效和預后
高校頻繁改名既浮躁又功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