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善若水”塑造歷史課堂

2018-08-15 00:44江蘇省宜興市第二高級中學
中學政史地 2018年2期
關鍵詞:上善若水應試萬物

●江蘇省宜興市第二高級中學 湯 嬰

老子提出“上善若水”,告訴我們人要像水一樣滋潤萬物,卻從不與萬物爭高下。對于教師來說更應該如此,要將個人價值體現在對事業的默默奉獻中。作為一名教師,教學的責任在于“鍛造思想,涵育人格,陶冶精神,不斷提升人的文化品格”,而后使學生具備如水一般“善利萬物”的品質與精神。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愛心,最具包容性、滲透力、親和力。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各種教學理論、教學手段紛呈,往往會出現改革優劣的爭論。其實新舊理念的沖突不可避免,假如教學能像水一樣包容萬物,滲透各門學科,那教育教學的進步是不可估量的。蔡元培早就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薄八枷胱杂伞?,就是思想是自由的,不受條條框框約束;“兼容并包”就是具有博大精深、海納百川的襟懷,不管是相同或相反的意見和聲音,都能夠吸收進來熔煉成新的學術。這種思想使白話與文言相爭,百家爭鳴,盛極一時。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而有個性地成長,并最終考上好的大學,然后找到一份體面的、待遇優越的工作。而每個學生都希望減輕學習壓力、自主學習、全面發展,不希望淪為應試教育下的考試機器。其實教育既是一個共時性的整體,又是一個歷時性的過程,素質培養、應試既是教育這個整體的組成成分,又是教育這個過程的基本環節。教育及其過程,既包含素質培養,又包含應試,如果把素質培養和應試很好地兼顧起來,一定會促進教學的進步。在中學歷史學科教學中有三項任務:傳授知識、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教師應該如何兼顧這門學科的應試和素質培養呢?一是可以考慮增加經常性的練習,盡量減少考試次數;二是考前不搞“題海戰術”,減輕學生學業上尤其是思想上的負擔;三是評定學生的歷史成績時應該對考試、練習、課堂討論和其他圍繞歷史教學開展的活動進行多因素的綜合評定,打破一個尺度、一個成績衡量學生的做法。這種兼容并包的做法既是對素質教育的肯定,也是對學生的負責。

再比如,現在課改流行的小組討論模式,是合作探究最具代表性的課堂形式之一。課堂討論的問題關鍵在于是否有探討價值、是否有思維的深度與廣度。以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3第14課《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為例,課件展示材料:一般認為,西學東漸是指西方學術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在鴉片戰爭之后,這種潮流不斷加強,期間涌現了許多代表性人物(代表性人物及編號略)。據材料回答以下三個問題:(1)概述編號①、②、③所代表派別在“西學東漸”過程中的主要主張。(2)編號②、③、④所代表派別分別進行了怎樣的社會實踐活動?(3)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前期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習過程中呈現的特點。對于第一個和第二個問題,學生只要在自主閱讀時圈圈畫畫就可以獨立完成,如果用集體探究,就有點小題大作。第三個問題是前兩個問題的升華和總結,需要學生進行討論解決。但開展討論時,往往是教師一聲令下“開始討論”,數分鐘后,教師再一聲令下“停止討論”。其實交流、發言的總是那么幾個同學。過度地強調這種討論,最后把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由此看來,使用何種教學手段都要謹記“過猶不及”“適可而止”,盡量讓教學效果保持在想要的那個狀態。

我們知道,水的聚集力非常強大,一旦融為一體,就不分你我,榮辱與共,休戚相關,朝著共同的方向前進。而歷史學科的特殊性在于它具備了其他學科難以媲美的材料優勢,在一堂歷史課中,有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內容無處不在,能夠培養學生的歷史認同。以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1兩次國共合作為例:第一次合作在大革命時期,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開展國民革命運動;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戰爭時期,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抗日。兩次合作都是為了努力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強盛,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基本目標指向。當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國威脅這一目標指向時,國共兩黨捐棄前嫌,以“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的精神,罷戰言和,協力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歷史學科就像水一樣產生了巨大的凝聚力,教師在課堂上就傳達了這種整個民族不分你我的團結精神,對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是其他學科所無法代替的。

水的最大優秀品格和精神是“善利萬物而不爭”,我們歷史教學也要達到“善利萬物而不爭”,學習水的精神,將其運用到教學中,塑造學生成人、成才是歷史教師最大的動力與目標。

猜你喜歡
上善若水應試萬物
萬物皆可折
萬物生
上善若水
2021年高考《選修3—4》考點預測及應試策略
《上善若水》教案
上善若水(之三)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上善若水:人生的大智慧
假如萬物會說話,絕對會把你萌化
分析磁場應試中的四個易錯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