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教、學、評”三個步驟出發淺談如何搞好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

2018-08-15 10:41嚴清政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教、學、評策略研究小學數學

嚴清政

[摘 要]“教、學、評”是數學教學的三個步驟和搞好小學數學教學的原則,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際,從“教、學、評”三個步驟出發,對搞好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策略和方法做了研究和總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評;策略研究

一、如何教

1.教思維方法。部分教師容易抱著一種錯誤的思維開始教學活動,這些教師會認為新知識就是全新的知識,就要從零開始教給學生知識。其實,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受各方面的影響,學生已經直接或者間接接觸過相關知識。因此,只要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將新知識的學習聯系和建立在已經熟知和掌握的舊知識的基礎上,學生就能溫故知新,從舊知識中學習新知識。

2.教學習方法。當學生遷移舊知識時存在困難怎么辦呢?教師要意識到,一節數學課的時間只有45分鐘,學生一天最多只能花兩節課的時間學習數學。如果學生只有90分鐘學習知識,學習成效就不會太顯著。因此,在信息時代,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信息技術主動學習知識,找到獨特的學習方法。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小數乘法》時,有些學生的推演能力不強,他們只善于接受具象的知識,要求教師一步一步地教給他們知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網絡上搜索“小數乘法+視頻”這兩個關鍵詞,只要學生應用這種方法就能搜索到大量優秀教師共享的學習視頻,學生可結合這樣的教學視頻來學知識。

因此,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搜索知識,下載學習文本資料、音頻資料、視頻資料、數學游戲,引導學生建立學習收藏夾。在信息環境中,如果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學方法,就能利用課后的時間高效地學習知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就能提高。

3.教科學理念。部分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因為沒有深入地理解知識,所以出現了很多學習問題。教師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數學科學理念,使學生正確地對待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小數除法》時,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學習一道題:現有一根1米長的繩子,王媽媽要拿它裝飾小工藝品,每系一次要用0.13米,王媽媽可以用這根繩子系多少件小工藝品?學生A回答:1÷1.03≈7.69(件);學生B回答:1÷1.03≈7.69,然后四舍五入得8件。教師引導學生A思考“生活中有7.69件小工藝品嗎”,接著又引導學生B思考“現在把8代入算式中驗算看看”。學生計算得8×0.13=1.04,超過1米了。經過這一次的學習,學生了解到在求解數學問題時,要結合數學問題的特點進行計算,不能只憑理論知識計算,并且計算完后要驗算。

因此,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可能會存在盲目計算、沒有驗算等不良的學習行為,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這些學習問題,引導學生建立科學的數學理念。

二、如何學

1.找到學習的興趣。有些學生容易被動地學習知識,當遇到一個數學問題時,不去主動地探索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而是等著教師教知識,教師如果不教,那他就不學。其實,為了更好地學習知識,學生要學會主動探索,從而幫助教師優化教學方法。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小數的意義和加減法》時,很多學生不喜歡機械地做數學習題,這時,有一名學生提出要求:能不能用有趣的方法進行這些習題的練習?這時,教師及時向學生推薦了一個數學游戲軟件,這個游戲軟件中有小數的加減法教學,軟件游戲為《找親戚》。這個游戲是一個橫屏游戲?,F在橫屏游戲的左邊會浮出一個小數,小數會從左邊滑到右邊。橫屏上方會墜落一些小數數字,其中有兩個小數數字加起來等于滑動的小數數字。學生只要在小數從左滑到右的時候,準確擊中這兩個小數,就能得分;如果擊錯了就要扣分,如果沒有限時擊中任何數字也要扣分。這個游戲根據難易程度進行分級,它依照數學計算問題的難度分級、數字滑動的時間分級、小數墜落的時間分級。很多學生喜歡打游戲,因為他們想獲得高分,打通整個游戲,所以很積極地學習小數運算知識。

因此,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是因為提不起學習興趣,所以才被動地學習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時提出學習訴求,令教師能找到最優的教學方法。

2.找到學習的優勢。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學習差異,每一名學生都有的學習特長,有的學生擅長口算,有的學生擅長筆算,有的學生擅長數形結合……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客觀地評估自己,并分析自己的學習優勢是什么,結合學習的特長鞏固優勢,找到學習信心。

3.找到學習的層次。教師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優勢,不是只讓學生注意學習優勢,不注意學習的優點,而是應當讓學生在了解優勢的基礎上客觀地評估學習層次,繼而鞏固優勢,彌補學習不足。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小數除法》時,針對這名估算能力很強的學生就要及時進行引導:你的思維活躍,計算能力強,就可以節省許多學習的時間,這時候,你可不可以加強其他方面的訓練呢?比如空間幾何的想象力等。這名學生接受了教師的建議后,在網上尋找這類習題進行學習。

學生要在學習中接受教師的建議及其他學生的建議,客觀地看待學習的優勢及學習中的不足,通過客觀評估學習層次,強化培訓不足的方式完善知識。

三、如何評

1.應用過程評估法。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使用過程評估的方法。以教師引導學生玩小數筆算比賽為例,教師可將學生分成數個學習小組,教師會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出題,學生要聽題、記題、計算。教師的計分方法為“以小組為單位評分”,哪個學習小組答出的題目又多又準確,便可以拿到最多分;反之比賽落敗的小組就要留下來完成清潔任務。教師用評估團隊成績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把學習側重點放在團隊合作學習而不是個人得分上,這種評估方法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的樂趣。

2.應用情感評估法。教師除了給團隊評分以外,還可以在活動中把情感教學融入評分中,給予學生情感激勵,使學生不僅感受到團隊合作的樂趣,還能感受到教師情感的支持。比如學生在進行筆算比賽時,對于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教師可以亮出大拇指表示激勵;對于不敢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期待的眼神。在比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告訴其他的小組:“現在A隊已經連續回答了好幾個題呢,其他的小組呢?你們想今天留下來做清潔嗎?還是準備迎頭趕上去?”對于暫時落后的小組,教師可以說:“現在F小組已經落后了,但是比賽還剩一些時間,你們還可以追趕其他小組,不要氣餒哦!堅持就是勝利,堅持不是給別人一個交代,是為了告訴自己不要放棄,不能輕易躺平認輸是不是?”教師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語言、表情、動作的支持,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情感激勵,接受了情感激勵的學生,將會更積極努力地學習。

3.應用縱向評估法。在給予學生個人評估的時候,教師要應用縱向評估法引導學生學習。比如對于筆算能力本就比較強的學生,教師應提出更嚴格的要求,讓學生能進一步提高筆算的準確度;而對于口算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降低評估標準,鼓勵學生先養成筆算的習慣,再逐步嚴格要求學生。

總之,“教、學、評”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個比較完善的體系,三個布置缺一不可,只有將三個步驟切實貫徹,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才有實現的可能。

猜你喜歡
教、學、評策略研究小學數學
高中化學“教、學、評 ”一致性研究
基于化學核心素養的“教、學、評”一體化實踐模型建構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論角度下的英語翻譯策略研究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