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留守兒童的思考

2018-08-15 10:41張迪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兒童農村經濟

張迪

下課了,我像往常一樣準備批改作業。這時一個同學靜靜地走過來,緊緊地挨著我坐下,小腦袋輕輕靠在我身上,一言不發,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我以為她病了,一摸額頭正常。我問她:“為什么不去和同學們一起玩耍呢?你看,他們玩得多開心”。剛說完,我便發現她眼里閃著晶瑩的淚花,接著哇的一聲傷心地痛哭起來;“老師,我想我爸爸媽媽了,他們什么時候才回來呀?”烏……,他們總是騙我,快了快了,烏……。我無言以對,默默地撫摸著她的頭,兩行淚水早已不聽使喚地順著臉頰流下來。這就是留守兒童,他們是一群讓國家掛念,社會擔心,讓老師心酸的特殊的孩子,要知道這樣的孩子全國有7000多萬??!

一、造成留守兒童的原因

1.經濟原因:目前,雖然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步入世界先進行列,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地處我國大西南的涼山彝族自治州農村經濟的發展較東部地區仍然相對薄弱。一些農村家庭,一年辛苦勞作,糧食多有節余,然而經濟收入有限,一時又找不到更好的致富門路,于是相互結伴,出外打工。更有甚者夫妻雙雙外出。留在家里的就只剩下老、弱、病、殘了。

2.家庭因素; 一種情況是由于各種原因造成夫妻離異,一方出走后,另一方一氣之下也遠撲他鄉。而這種打工有時一年、兩年、甚至幾年都不回家。殘酷地讓孩子變成了永久的留守兒童。另一種情況是父母親雖然都在,但看見同村的鄉親們都不同程度地走上了富裕之路,于是不得不早出晚歸,拼命賺錢,早晨天不見亮出門,很晚回家,孩子早已睡下。經常一天到晚見不著面,這些兒童就稱之為“形同留守兒童”他們的情況較之留守兒童也好不了多少。

二、給孩子造成的影響

1.由于父母的出走,剩下年老體衰的老人無力良好地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更不用說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日三餐只能對付了事,部分彝族孩子由于山高路遠,經常來不及吃早飯,餓到中午營養午餐又猛吃一頓,造成腸胃功能紊亂,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身體健康。

2.缺少健全的心里:沒有父母的呵護、沒有愛的滋養,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何來孩子健全的心里?這些孩子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里,整天沉默寡言、性格孤僻。是誰奪去了孩子的天真爛漫,是誰扼殺了孩子的歡聲笑語。一個八歲的孩子在自己的小作文中寫到:自從爸爸媽媽走后,我天天傍晚都到村口等他們;有時在草地上睡著了,是爺爺把我抱回了家。晚上被子很薄,冷得受不了,我就想象我在媽媽的懷抱里,果然就不那么冷了,老師教我的想象法真管用。爸爸媽媽你們快回來吧!只要你們回來,就是把我的小屁股打得又紅又腫我都高興??!有好多心事,我都不知道對誰說??吹竭@里我都止不住一次又一次的流淚。

3.缺乏安全感,容易遭受傷害:在兒童時期,沒有父母的保護,孩子非常缺乏安全感,極易受到傷害,做什么事情都有一種畏懼心理,受了委屈也不愿意對誰訴說;久而久之在心中積壓太多的情緒,直到孩子幼小的心靈再也無法承受時,即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到時,大人們將追悔莫及。

4.難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甚至缺失道德:雖然在學校里老師盡量有意識的引導和培養孩子們良好的行為習慣,但一回到家里失去了家長的監督,沒有了良好的教育環境,孩子會像脫韁的野馬,無所顧忌,即便做了壞事,家里的老人由于隔代關系,也不好責罰,怕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不好在兒女面前交待。因而一味地溺愛,一旦受到壞人、壞事的引誘,容易走上錯誤的道路。

5.學習能力不夠,成績多數較差:由于上述原因,加之家中缺乏必要的督促和輔導;農村特別是彝族家庭中的老人,大多不識字或識字太少,致使孩子們回到家里得不到良好的監督和管理,所以這部分同學的家庭作業普遍較差。時間長了,老師也拿不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加以輔導。這些孩子成績的提高就成了問題。

三、自己的一些淺見

1.我認為要逐步解決上述問題,首先是要有好的國家政策?,F在國家早就意識到西部開發的重要性,一些優先發展的惠民政策已經針對西部逐步實施,使大西南廣大的農民群眾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2.各級地方政府要借國家西部大開發這個有利的契機,加快發展地方經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充分利用當地的各種資源優勢,多方引進資金和適合地方特色的發展項目,搞好地方經濟,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招回人,留住人,甚而吸引人。

3.切實轉變家長的致富觀念:鄉、村、組要多組織農民群眾宣傳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地方各級政府也要制定一些惠民措施,引導農民尋找致富之路。同時繼續開辦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讓農民掌握一至二門以上的實用技術,要讓他們認識到出外打工是暫時的,家鄉的經濟發展才是永久的。只有穩定了人心,才能發展好經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

4.加強孩子的教育:在學校老師要針對留守兒童進行多方面教育。要多關心他們,愛護他們;讓其他的孩子團結友愛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并多與家中老人協調,增強老人的責任感,配合學校共同管理好孩子。老師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充分利用多媒體及其他教學設施,播放一些有關農民工辛勤勞作及艱苦創業的事跡;教育孩子正視現實,理解父母背井離鄉,親人分離的無奈,放下心里包袱;不自悲、不氣餒、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總之讓我們的社會、家庭、學校都行動起來,共同關愛留守兒童,讓他們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猜你喜歡
兒童農村經濟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留守兒童
贊農村“五老”
經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