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一段詩情畫意的假期

2018-08-22 02:15一丹曲靖言
世界博覽 2018年16期
關鍵詞:鼎湖山端硯肇慶

一丹 曲靖言

美麗的星湖、綠蔥蔥的鼎湖山、精美的端硯,構建成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四月廣東的天氣忽冷忽熱,但依然擋不住春姑娘的腳步,樹枝開始吐新芽,百花開始爭相綻放,過了一個開心又忙碌的新年后,終于有時間閑下來,可以外出逛逛了。

肇慶是個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的好地方,有以喀斯特溶巖地貌聞名在外的“七星巖”和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的“鼎湖山”。經過幾番思考和挑選下最終決定來這里“踏春”。

肇慶是遠古嶺南土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脊虐l現表明,距今14萬年左右,肇慶已有人類活動;距今1萬年左右,這里已開始向新石器時代過渡;大約5000年前,肇慶的先民已有鋤耕農業、家畜飼養業、編織業以及較先進的制陶業。境內的春秋晚期至戰國墓葬出土的青銅器,有受中原商周文化和長江流域楚越文化影響的痕跡,也有嶺南文化的顯著特征。從漢代到清代,肇慶多次成為嶺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中國傳統文明與西方文明交匯較早的地區之一。

看著看著,轉眼間就路過了牌坊廣場,這里是 肇慶 最繁華的地方,景色也相當迷人。這座著名的牌坊了,始建于1958年, 是城市里標志性的建筑,記錄了來往的人群,也記錄了城市的活力。

肇慶古城墻周長2800 米,歷史上雖歷盡滄桑也經過20 多次修葺,但城墻和城門位置未改。宋代始建的城墻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國罕見。披云樓座落于古城墻之西段,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至今仍保存完整,因樓矗立在城墻最高處,云霧常繞,所以得名?!芭弃Q淚”為端州古八景之一。

城墻的右邊,是披云樓,而左邊,則通往能勾起肇慶人民懷舊情懷的草鞋街,舊城改造時保留下來的一處特色,騎樓式的風格似乎還能看到當時的文化交融。別具風格的壁畫把一幕幕當時人們生活的情境記錄下來,古代的街市,應該是很熱鬧吧。

最是鼎湖一抹綠意

鼎湖山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首批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MAB)定位研究站,被譽為"活的自然博物館"。其負離子含量為全國之最享有"天然氧吧"之美稱。

從美如綠寶石的鼎湖上乘舟入谷,經過了蝴蝶展示區,進入原始森林,別有洞天的勝景,原始石路,一步一個腳印。由榮睿碑亭拾級登山,沿曲徑云封直上,至半山腰向右拐,過眠綠亭即可。當然,也可以在榮壑碑亭前面的山溪邊起步,一直溯溪而上。

遠遠地便聽到了飛水潭的潺潺水聲,走近一看,真的是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場面。這里山石嶙峋,瀑布從40多米高的崖頂深處狂奔而來,直往下飛瀉,忽而形成千尺飛流,如白練懸空,忽而濺作滿空雨花,如輕紗曼舞。飛水潭一年四季都是“飛水常飛,瀑布飄灑”。飛水潭積水汩汩而流,形成小瀑布,旁邊筑起了石堤,橫跨溪澗,用以蓄水,剛好形成了一池碧水供游客嬉戲。

孫中山先生也曾到過這里,在飛水潭邊有題書的石刻:孫中山游泳處。辛亥革命后,孫中山先生偕夫人游覽鼎湖山時曾在此游泳。潭水由此再往下傾瀉,繼而形成另一個深潭,據傳為蟄龍窟,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浴龍池。

飛水潭一側還建了更衣室,想來是怕戲水之人沾濕了衣袖吧!崖間建有觀瀑亭,崖壁鐫刻著許多贊美飛水潭的摩崖大字和方寸小楷,頗有一番詩情畫意。夏天的鼎湖空氣清新,天然的負離子不斷的釋放。1998年12月,經中南林學院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測定,鼎湖山的負離子含量最高達到105600個/立方厘米,為目前國內所測定的最高的負離子含量區。如果夏日到此,一定會煩熱頓消吧!

蝴蝶谷原始雨林兩面環山,中間谷底貫穿一條溪流。這里的蝴蝶數以十萬計,品種繁雜,令人眼花繚亂。蝴蝶谷處于熱帶半落葉季雨林,植被豐富,生長著眾多珍貴的龍血樹不老松和眼鏡豆等360多種植物,其中許多是天然的蝴蝶寄主,由于優良的生態環境,加上合理的人工改造,蝴蝶谷儼然已成為世界上人類與自然結合得最完美的蝴蝶園之一。

蝴蝶谷的標本展覽館也是規模龐大,占地面積三百平方米,館內陳列著各類精美蝴蝶及昆蟲標本500多種,其中有珍貴的金斑喙鳳蝶、三尾鳳蝶、阿波羅絹蝶和很多世界代表性的名蝶。各種美麗的蝴蝶和奇異的昆蟲標本在帶給人們美麗感受的同時,也傳播著昆蟲方面的科普知識及生態環保意識。大型不銹鋼網式蝴蝶園繁殖投放的觀賞蝴蝶約20萬只,每天保持的觀賞活體蝴蝶在6000只左右,游人每天都能觀賞到生態的蝴蝶。目前蝴蝶谷內自然發生的觀賞蝴蝶密度是外界的4-8倍,產生了良好的蝴蝶生態效應。標本制作室是制作蝴蝶標本和工藝品的工作場所,把自然死去的蝴蝶回收加工,又實現了資源再利用。很多人都對這樣的模式贊賞有加,我想,大概這才是最能保護生態的方式了吧。

城市仙境在召喚

進入七星巖后簡直不敢相信這是在市中心,看慣了川流不息的大城市,恍然間覺得自己已然在仙境了。

七星巖以喀斯特溶巖地貌的巖峰、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巖巖峰巧布在面積達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光旖旎,被譽為“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干凈蜿蜒的道路被郁郁蔥蔥的林木所包圍,仿佛即將進入一個綠色的世界。國級文物保護單位七星巖摩崖石刻是南中國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為七星巖?!敖璧梦骱秽?,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葉劍英元帥的詩把七星巖的美刻畫得淋漓盡致。

巖前風情一條街沿七星湖而建,這條街上有著各式各樣的小店,酒吧、書吧、咖啡廳、餐廳、工藝品店。這些店鋪的外觀設計都各具特色,走得累了,隨意找一間咖啡廳,點杯飲料或咖啡,坐下來靜靜地享受這一刻的寧靜,還可以在咖啡廳隨意凹個造型拍照,也是挺不錯的旅行方式。

慶云寺的佛光

鼎湖山慶云寺位于鼎湖山中部偏東的山谷中,具有濃重的東方建筑藝術特色,因為山頂霧靄常繞而得名。

說起慶云寺可是年代感十足,始建于明崇幀九年(1636年),與韶關南華寺、潮州開光寺、廣州光孝寺并稱為嶺南四大名剎。光緒十九年(1893年),慈禧太后六十壽辰時敕賜“萬壽慶云寺”匾和“龍藏經”,并對寺廟進行修葺。寺院頗具規模,有殿堂房舍100多間,建筑面積達9000平方米。整座寺廟建在山上,依山勢分成七級,l-2級為花園,寺院的建筑群則分布于3-7級。寺內現存舍利子、佛經、題匾、法座椅、大銅鐘等文物,還有菩提、木樨、古梅、紅棉等古樹名木,鼎湖十景中的“菩提花雨”、“方池印月”、“塔殿香風”諸景均在寺內,可見規模之宏大。寺宇建成后,棲壑大師見周圍霧靄裊裊,加之山頂有湖,“天將雨,湖先出云”,遂將原來的蓮花庵易名為慶云寺。

慶云古剎質樸而寬宏,寺后的三寶峰儼如天然屏障,蜿蜒起伏,猶如行龍高昂峻秀,把慶云寺襯托得愈發莊嚴典雅,雄偉肅穆。

感受濃厚的古文化氣息

寶鼎園以展現中國古代鼎文化為主題,將中國著名的青銅器鼎、鼎文化與自然和山水文化融為一體。寶鼎園由國內資深的古建筑設計機構、專家與青銅器專家共同規劃設計,整個寶鼎園充滿中國古文化氣息,寶鼎園有兩個世界之最,一是肇慶九龍寶鼎,二是端溪龍皇硯。

進入寶鼎園,大門兩側站立百越人青銅舞像,上飾羽冠,身著草裙,斷發紋身,立于石鼓上,作舞蹈姿態喜迎西方賓客。照壁為"端溪龍皇硯"重達2噸,在端溪龍皇硯后是嶺南園,園中設有"一言九鼎"堂,內擺設有九尊貼金的青銅器鼎,寓意深刻,供洽談商務和休憩之用,經過庭園,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個寬闊的廣場,場中有一座九龍寶鼎,鼎身和鼎足共鑄有九條金龍,騰云駕霧,栩栩如生,氣勢恢宏,安穩地屹立在花崗巖的基座上,象征著中華民族江山社稷永固,穩如磐石。

"青銅展廊",陳列有從古代到現代的各式復制名鼎。古代有商代中期的"獸面紋方鼎",商代晚期的"大禾方鼎",西周時期最大的"龍紋鼎",春秋早期的"秦公鼎",戰國晚期的"四聯鼎"以及福祿壽屏風和鼎爐。其中福祿壽寶鼎爐是用亞金澆鑄而成,金光閃閃,分外奪目。"世紀寶鼎"是送給聯合國50周年的禮物、香港和澳門"回歸寶鼎"立在一旁,臺灣寶鼎的位置也已預留。傍側還設有極具中國青銅文化的镈鐘亭,鐘聲一響,雄亮悠揚,整個山谷都有回響。

尋訪端硯的故鄉

紫云谷是西江羚羊峽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內自然風光十分優美,由于這里交通便利,旅游資源豐富,因此許多都市人都把此地當作回歸大自然、保健養生的最佳生態旅游線路。在這里,可以醉心于優美的大自然風景之中,呼吸山林中清新的氧氣,沐浴山泉,享受生活。

紫云谷景區的四條豪華游輪是整個西江羚羊峽段唯一的旅游船只,春夏之際,這里更是煙霧彌漫,氣象萬千,還可以觀看到硯坑城墻,羚關古道。

這里因出產中國四大名硯之首的“端硯”而聞名,中國品質最好的端硯都是出自于紫云谷的老坑、坑子、麻子坑。當然不能錯過尋訪三大名坑以及古端硯遺址。

端硯的歷史悠久,石質優良,雕刻精美。 有與端硯齊名的歙硯、易水硯,素來有“南端北易”之說。宋朝著名詩人張九成賦詩贊道:"端溪古硯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

端硯誕生在唐代初期,古來已十分名貴,更因幾大名坑硯材枯竭封坑,硯資源越來越少。漢族傳統文化中的文房四寶,硯為其一。在中國所產的四大名硯中,尤以廣東省端硯最為稱著。端硯以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而馳名于世,用端硯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之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好的端硯,無論是酷暑,或是嚴冬,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湛藍墨綠,水氣久久不干。

古人曾贊美硯石具有“體重而輕”、“質剛而柔”的特點。把“重與輕”,“剛與柔”這兩對矛盾統一在一體之中,這是有根據和有道理的。

老坑硯石從表面看呈紫藍色略帶青,使人感到比原來的感覺要輕些。所謂“質剛而柔”是從雕琢的過程和研墨的角度來說,老坑硯石的確質地堅實而又帶柔性,這種柔性即古人所謂“若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假如用手心輕按老坑硯的硯堂,就會出現滋潤的水氣。這些特點是因為老坑硯石的礦物成分主要由泥質、絹云母及硅質膠結而成,同時也是由于這個原因,老坑硯石的泥質比重很大,所以敲擊它時發出“篤篤”的木聲,就是所謂“扣之無聲”,“磨墨亦無聲”,缺少鏗鏘之聲。老坑硯石長期受地下水浸泡,粘土礦物質為地下水所溶解,是逐漸使石質變純,變軟的緣故,故使老坑硯石如此細膩嬌嫩、滋潤到可以“呵氣研墨”的效果。很多游客不管會不會舞文弄墨,來到這里,還是會帶一方硯留作紀念。

不辭長作嶺南人

到這里,游客不能少做的一件事就是品嘗一頓美味的農家菜了??可匠陨?,靠湖吃湖。這里最有名菜多當屬“河鮮”。村民捕撈后魚都是放在水里圍養起來,客人可現點現殺,十分新鮮。

如果有時間一定要品嘗一下肇慶裹蒸粽,很出名的,也可以作為手信送給朋友。制裹蒸非常講究,一要選用具有色綠、葉香、防腐的冬葉作裹蒸的外皮;二要選用上好糯米和當年綠豆; 三是做餡的豬肉以肥瘦相間的為上乘;四要加五香粉、曲酒作調料,以使餡味醇香、肥而不膩。將浸泡過的糯米和綠豆沙、豬肉餡等用模具包出有棱角的裹蒸來;之后把裹蒸放到桶里用明火煲煮十個小時以上,直至糯米、綠豆、豬肉完全融合為止,吃起來香糯醇厚,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鼎湖上素是肇慶鼎湖山慶云寺特有的名菜,色、香、味、形俱全,始創于明朝永歷初年,大約是1647年了。鼎湖上素的泡制,先是選取上好的冬菇、草菇、蘑菇(以上為三菇)、雪耳、木耳、榆耳、云耳、砂耳、桂花耳(以上為六耳),以及發菜、筍干、蝦米、腐竹、粉絲、黃花菜等,然后用清水將其浸發、洗凈,逐一煨制,再加上配料,用猛火共炆之,泡制時,要邊炆邊加入大量的清水,而鼎湖山之水純屬清泉水,甘冽清甜,所以慶云寺的鼎湖上素是其它寺廟之素菜所無法比擬的。色澤鮮艷,芳香撲鼻,仿佛吃進嘴里的就是一個“鮮”字。

鼎湖山水豆腐花可是我的最愛?!吧剿倍?,強調水的來源,還是要贊一下鼎湖泉水的清冽甘甜,做出的豆腐花才更是香滑爽口,軟軟嫩嫩的,在欣賞湖光山色的同時,來一碗清涼爽滑的山水豆腐花,絕對是一大享受。

走入尋常百姓家

尋著美味,渡河到旁邊的硯洲島感受當地人的生活。

硯洲俗稱硯渚,西江流至此地,水分兩路。硯洲如一葉輕舟,飄浮江心。傳說北宋康定年間包公調任端州,為官清廉,關心百姓疾苦,扶持端硯制造,深得人民稱道。離任之時,端城男女老少都來送行,名流士紳紛紛攜物相贈,均被包公一一謝絕。船走到一半,發現一書童私下受贈端硯一方,包公隨即把硯拋入江中,于是在端硯沉沒之處,浮起一片陸洲,就成為現今的硯洲。洲上還有“洗筆池”的古跡。近千年來,“硯渚清風”都是勝景之一,既指此地江風習習,清爽宜人,也是對包公為官清廉的一種贊頌。

這里的房子都是未經修葺的,古樸的民居,一開始看過去會覺得有點滿目蒼夷,但正因如此,才更能對話歷史,摸著這里的一磚一瓦,感受那年代人民不凡的智慧,這才是“接地氣”的,“local”的肇慶。

在小巷當中來回穿梭,一開始會覺得摸不著頭腦無論走到哪里都一樣,然而探索久了就會發現,九里一坊,每一個里都有一個門樓,代表的是一個家族,里面都祖堂、酒堂、學堂,每個的風格相仿,卻都又有著各自的特色。家家戶戶的門前,還曬著菜干,和煦的日光下,仿佛這里的生活幾百年如一日,未曾改變。

這里最熱鬧的節日是“茶果節”,每年的農歷二月初三舉行,“茶果”是一種米粉制作的點心。在這一天外嫁的女兒都要回娘家;全村的人集資買一串鞭炮燃放,響聲震天;每家都要擺酒席宴請親朋好友;最有趣的是去年生了男孩的家庭把寫有獎金的紙條放進煙花筒射向天空,誰搶到竹筒里的紙條獎金就歸誰。

從上水之間到古樸人家,從端硯文化到田園風光,真是不虛此行,不負春光。日落時分,偶見幾只船只緩緩穿行于星湖之中,乘船穿梭于如畫的風景之中,會是一種怎樣奇妙的感覺?不如你親自來體驗一番吧。

猜你喜歡
鼎湖山端硯肇慶
大地回春—肇慶十八年林豐俗作品特展
肇慶學院封
基于指數模型的R = P(Y <X <Z)統計推斷
鼎湖山針闊葉混交林CO2濃度及通量變化特征
以石為業四十年:一個端硯工匠村的生計之路
端硯收藏的來源
論鼎湖山慶云寺的戒律學傳統與地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