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小學數學和科學教學中的信息化整合措施

2018-08-23 11:13晏家榮
東方教育 2018年18期
關鍵詞:科學教學信息化小學數學

晏家榮

摘要:新常態的背景下,現代化素質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最具有潛力與活力的因素就是信息技術。大量實驗證明,小學數學和科學教學中的信息化整合,不僅可以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拓展小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在一定的程度,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為直觀的交流環境,進而從本質上,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進一步延伸,“活”用信息技術,“助”探科學奧秘。

關鍵詞:小學數學;科學教學;信息化

一、小學數學和科學教學中信息化整合的本質

基于互聯網時代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與科學教學整合過程上,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不僅可以直逼科學本質,還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優化課堂教學的結構,提升教學的質量。從一定程度上看,小學這個年齡階段,他們的思想不僅不夠成熟,理解能力也不夠強,因此,還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與干擾[1]。然而,現代科技產品輔助的過程中,可以實現小學數學和科學教學中的信息化整合方式的構建,讓講解的內容更加的清晰與直觀。

二、小學數學和科學教學中信息化整合運用例談

案例一:一次小學數學課內容講解中,數學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flash 動畫,其中主要是講述小明不珍惜時間,經常遲到,后來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受到了老師的嚴格批評,最后改正。這個時候,不少學生看的時候是津津樂道,看完之后,就會回想起小明被批的窘迫。在潛意識里,學生就會努力讓自己不與小明一樣,這樣就可以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設計出更加貼近生活的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科學的教學效率[2]。

案例2:《三角形》中“三角形內角和”與《角的度量》中“線段、直線、射線”的學習中。首先數學教師在教學的前一天,通過微信或者QQ群進行分享微視頻,內容突出重點,讓學生做好預習工作,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

課上,教師用兩分鐘的時候,對本課程的教學進行導入,接著根據小學生的特征,注意力大約會集中在10到20分鐘左右。進行設計情境,布置問題(5分鐘)——交互白板信息技術教學(10分鐘)——小組談論自主探究(10分鐘)信息技術課堂練習鞏固(10分鐘)——知識延伸與拓展、總結(5分鐘)。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 PPT 或者小動畫進行活躍氣氛,接著教師在把頭一天關于“角的認識”的微視頻進行下發任務,讓學生基于問題開始學習這節課。然后利用交互白板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看到角的形成”過程。這樣“圖形與幾何”相關的動畫就很形象的呈現到大家的面前,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事物。由此可見,傳統上“黑板加粉筆”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對立體圖形進行直觀的描述,電子交互白板的動態演示,就可以通過一個點,旋轉成一個圖形,解決教學難點,讓學生銘記于心。然后,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天性活潑的特征,組成學習興趣小組,對“角的度量”進行交流,在分組上,需要保持力量均衡,只有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小組之間的競爭才會加大。與此同時,小學教師也暗示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與教師探究,也可以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接著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進行課堂鞏固練習。一方面可以利用交互性電子白板進行做題,另外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PPT進行小游戲測試,利用闖關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具體參見圖(1)接著,小學數學教師,對本節知識進行一個延伸,并布課后作業。課后還可以利用微信和 QQ 交流方式進行檢驗教學的效果,把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科學教學有機的整合起來。

與此同時,小學數學教師,為了學生下節課更好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把生活中具有“圖形與幾何”的知識,進行細致的觀察與收集。小學數學教師為了提升學生內在的想象空間,還可以篩選一些優秀的在線學習類游戲軟件。讓學生在玩中進行學習,在做中進行學習[3]。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圖形與幾何”科學教學的直觀性,還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幫助學生梳理邏輯思維,將抽象的圖形轉變為具象的知識,提升科學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通過以上的教學實例,小學數學和科學教學中的信息化整合情況,不僅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在實踐中,得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滿意程度。不少學生在小組的交流中,也探究了新的發展路徑,在深度的學習中,豐富了課堂的學習氣氛。

三、小學數學和科學教學中的信息化整合措施

由以上的實例分析可以發現,小學數學和科學教學中的信息化整合,第一,需要加大教育的投資力度,尤其是偏遠地區的一起設備,在政策上給予最大化的支持,另外,針對于一些教育水平比較落后的學校,可以通過教學資源的整合,巧用信息化技術,達到整合的硬件標準。第二,整合教學理念;學校領導應該在政策與行動上對現代化信息教育理念進行支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學習與培訓,先理解信息化的整合知識,然后在進行確定改革的方向,最終在理論與實踐中,做好整合準備,促進小學數學和科學教學中的信息化技術整合。第三,信息資源庫的構建;信息資源庫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還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來源。第四,提升小學數學教師的能力;多媒體設備的運用上,如果不夠成熟,那么就很可能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只有不斷的掌握新的教學技術,這樣才能實現信息技術與個人教學科學化整合[4]。第五,提升實用性;在實際的實踐中,信息化技術,不可隨意的使用,需要注重教學的實用性,讓學生感受到虛擬與現實之間的體驗,所帶來深刻感受。

總結:隨著社會的進步,在當今“互聯網+時代”的素質教學改革作用下,更需我們一線教師不斷的探索與實踐。從本質上看,整合小學數學、科學教學與信息技術,這三者之間的融合,是一個長期磨合的過程,想要更加形象生動、直逼科學本質,讓科學更具科學味,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豐富課堂內容,體現信息技術融合的魅力,把學生作為主體,緊跟時代的步伐,滿足學生與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開發學生的心智,在實踐中促進小學數學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顧善鑫.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 2016(30) :56-57

[2]張立圣.信息技術網絡環境下的小學科學教學窺探[J].中國校外教育. 2015(12) :99-100

[3]馮玉榮.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5(04) :88-89

[4]劉常安.加強小學科學教育 提高學生科學素養[J]. 內江科技. 2018(04):23-24

猜你喜歡
科學教學信息化小學數學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小組合作在科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給學生帶得走的智慧
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探討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