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如何打造高等藝術院校學分制下工作室教學群模式藝術設計教育平臺構建

2018-08-27 08:35黃巧
報刊薈萃·上半月 2018年8期
關鍵詞:學分制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高等院校藝術人才提出更高的培育要求,因此很多藝術類高校都開始探求新的教學模式?;诖?,本文就當前高等藝術院校學分制下教學模式存在的專業課程實效性低、教學單元缺乏系統性連接、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進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針對性的構建策略,從而強化專業教學水平、提高教師教學素養、加強學生創業教學。

關鍵詞:高等藝術院校;學分制;工作室教學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高等院校的教學規模逐漸擴大,使更多的人擁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當前高等藝術院校的招生比例和人才規模逐漸增長,這使得初期高等教育的精英化教學逐漸向大眾化教學轉變,而在轉變的過程中,出現很多影響教學質量的問題。為了進一步提升高等藝術院校的教學水平,有必要對工作室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并構建完善的教學平臺。

一、當前高等藝術院校學分制下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擴招使學生基礎功較差

從過去高等藝術院校的教學情況來看,由于招生規模和比例相對較少,因此學生的專業基礎功也比較扎實,這一方面得益于招生人數的有限,因此能夠選拔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另一方面得益于學校專業化的教育教學。但是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很多學生在高考中都會選擇藝術這條道路,而為了適應社會的人才需求,高等院校招生規模也隨之擴大,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數量不斷增加,擴招成為招生常態,因此很多學生本身的基本功就相對較差,在入校后很難跟上專業化教學的節奏,原本學分制下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教育教學的需求。

(二)各教學單元缺乏系統性連接

就當前高等藝術類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來看,主要采用單元授課制的教學模式,由不同的專業教師擔任不同模塊的教學工作,由于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個性化差異,因此專業教學難以形成一個系統性的整體,而學生在實際學習中也要對不同教師的教學方法進行適應,因此學習到的知識具有碎片化的缺陷,例如很多學生的一單元課程結束后,還沒有對這一單元的知識有全面的概括和總結,就要進入下一單元的學習,并適應新的教學方法。

(三)師資力量存在較薄弱的現象

在高等藝術院校不斷擴招的情況下,很多高校都存在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師資力量比較薄弱。隨著學生基數的不斷增加,很多高校的專業教師數量逐漸無法適應教學的需求,因此學校會聘請兼職教師作為授課教師,但是新聘請的兼職教師一般對學生了解不充分,而且指導學生的精力相對受限,因此很難提升自身的教學效果,實現精準而有效的教學,這導致教學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另外,很多學生都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給予相應的指導,但是當前的師生比例卻無法滿足這一需求,因此教學質量難以提升[1]。

二、高等藝術院校學分制下工作群模式藝術設計教育平臺構建

(一)工作室教學模式概述

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最大特點為自由和民主,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能夠在這種教學氛圍下得到充分的激發。在工作室教學中,教師會和學生一起合作交流,對設計課題進行分析,而指導學生實踐的教師一般具有很高的藝術修養和設計水平,在“師徒”式的教學下,很多學生都能夠獲得迅速的成長。在高等藝術院校的學分制下,工作室教學群模式對這一模式進行參考和借鑒,根據設計專業的方向不同劃分不同類別的工作室,例如平面工作室、數字媒體工作室、環藝工作室、商展工作室、插畫工作室等,從而形成一個系統化的教學網絡平臺,將個案教學和獨立研究緊密結合,形成具有開放性、融合性和系統性的專業教學模式。

(二)工作室群教學模式下藝術設計教育平臺構建策略

在學分制下構建工作室群藝術設計教育平臺,就是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中以執行課程表內容為主的教學形式,給予學生自由選擇工作室的權利,并且在規定的學時下完成學分的修讀,從而達到最終的教育目標。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極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使學生的興趣的引導下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為此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構建工作室群教育平臺。

首先,要對專業教學的水平進行強化。當前很多藝術院校在招生后就明確規定學生的專業方向,沒有給予學生了解市場動向、發展前景和專業內容的機會,扼殺了學生未來發展的更多可能性,因此在工作室群教學平臺的構建過程中,要著重激發學生的自主能動性。

其次,要對教師的教學素養進行提升。在工作室教學中,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和交流,這需要教師有較高的專業能力和藝術修養,同時具備人格魅力,能夠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工作室學習,為此要對教師的科研水平和教學水平進行提升,促進教師在工作室群模式下,將科研與教學有機結合,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帶動教學能力的提升。

第三,要加強學生的創業教學。工作室群教學模式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因此可以作為創業教學的基地,使學生的設計課題的實踐研究中獲得成長。例如教師可以以個案教學鼓勵學生提高創新創造的意識和能力,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社會能力、創業精神和團隊意識,同時對就業和創業的市場前景進行對比和分析,使學生對未來發展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2]。

三、結論

綜上所述,針對如何打造高等藝術院校學分制下工作室教學群模式藝術設計教育平臺構建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高等藝術院校的工作室群教學模式能夠有效轉變傳統教學的模式,以此為理念建立的教學平臺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另外,還能夠增強教師的教學素養,提高專業教學的質量。希望本文能夠為研究高等藝術院校學分制下工作室教學平臺的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李國旺.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踐行有效課堂教學[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5(Z4):16-17.

[2]崔寅,楊洪雁.藝術類大學生第二課堂教育平臺構建的探索和實踐[J].林區教學,2014(03):76-77.

作者簡介:黃巧(1984—),女,漢族,重慶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動畫編導)。

猜你喜歡
學分制
高校實行學分制的現狀及對策分析
推進中職學分制改革對策分析
民辦高校學分制收費改革與優化
山東14所高職院校實施學分制管理試點
本科高校學分制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中職學分制改革及思考
淺談學分制對教務工作的影響
“學分制”盤活遠程教育工作原動力
休學創業要以“完全學分制”為前提
形式上的熱鬧如何變成實質上的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