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目標

2018-08-28 02:33杜培毓劉培軍
實踐·黨的教育版 2018年1期
關鍵詞:農牧業牧區農牧民

杜培毓 劉培軍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報告首次將農村現代化與農業現代化融為一體,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方略、新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多次出臺利國利農重大舉措,推動農業農村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我區農牧業生產也取得長足發展。一是農牧業產量穩中有增。糧食總產量連續4年保持在550億斤以上,牧業年度牲畜存欄1.36億頭只,牛奶、羊肉、細羊毛、山羊絨等主要農畜產品產量均居全國第1位。二是農牧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2016年全區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農畜產品加工企業達到1907家,實現銷售收入4398.5億元,同比增長7.6%,農牧民人均從產業化經營中獲得純收入達到5264元,占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3%。三是農牧業發展潛力巨大。我區現有國家級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8家,農畜產品中國馳名商標達到66件,我區已成為國家重要的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具有一定的區位發展優勢和上升空間。

隨著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我們必須清醒看到,農業生產總量不足的矛盾正在逐步轉變為階段性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的結構性矛盾,農產品供求結構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資源環境壓力大、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乏力等問題仍很突出,增加產量與提升品質、成本攀升與價格低迷、庫存高企與銷售不暢、小生產與大市場、國內外價格倒掛等矛盾亟待破解。單一地用現代工業裝備農業、用現代科技改造農業、用現代管理方法管理農業、用健全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服務農業的農業現代化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階段農業農村的發展,應將農業和與其密切相關的社會經濟問題統籌考慮,把農業置于國民經濟系統來分析考察,同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必須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立足我區農牧業發展現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既抓頂層設計,又抓整體推進,既要傳承優勢,又要創新發展,確保實現農牧業現代化、農村牧區經濟現代化、社會現代化和體制機制現代化。

第一,要高站位抓好統籌規劃。要把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和我區農牧業發展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充分開展調研論證,按照科學性、超前性、配套性的要求,高起點、高標準搞好農牧業發展規劃。要找準各地特色和優勢,認清不足和短板,從宏觀和微觀層面全面掌握本地區農牧業和農村牧區經濟社會運行狀況,按照創新驅動發展的要求,科學謀劃部署。要突出抓好旗縣級農村牧區現代化發展規劃,把旗縣(市)城區、小城鎮與中心村三個層次的規劃統一安排部署,統籌抓好落實。

第二,要充分發揮農牧民主體作用。我區總人口2520.1萬,其中978.1萬人生活在農村牧區。農牧民既是農村牧區現代化的受益者,也是各項建設的主力軍。要始終做到相信農牧民、依靠農牧民,發揮其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激發農牧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尊重農牧民的首創精神,最大限度地運用農牧業科技的力量,特別是用好物聯網和新的農牧業產業技術,提高農牧業的裝配能力和科技能力。要充分考慮農牧民的關心關切和現實需求,把鄉村振興戰略和新農村建設、興邊富民行動等緊密結合起來,讓農村牧區現代化建設更加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第三,要有效推進農村牧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引導農牧業產業聚集和升級,帶動農村牧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加工型農牧業龍頭企業向一、三產業拓展,發展集生產、生態、旅游、休閑、科教為一體的農牧業產業經濟,實現全產業鏈增值。充分開發和利用我區草原文化、民族特色和綠色農牧業等豐富資源,使休閑農牧業和鄉村旅游成為加快農村牧區經濟發展、促進農牧民就業增收的新型產業。

第四,要切實加大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財政支出要向農村牧區傾斜,確保投入只增不減。優化人居環境,大力推進農村牧區垃圾無害化處理。不斷加強農村牧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現代化的信息服務網絡體系。大力實施互聯網、廣播電視網、電訊網進村入戶計劃,著力提升農村牧區信息化水平。

第五,要不斷推進農村牧區社會事業建設。一是要增加投入,大力改善農村牧區中小學辦學條件,提高農村牧區義務教育質量。二是加強農村牧區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保障農牧民能夠得到需要的醫療服務。三是加強農村牧區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深入推進文明嘎查村創建活動,引導農牧民樹新風、破陋習、反對封建迷信,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六,要總結吸取國內外農村現代化建設有益經驗。要高度重視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地在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中所取得的成功探索,如蘇南模式等。同時,還應向國外成功典范學習和借鑒,如韓國的“新村運動”、日本的農村現代化建設、瑞典的“農家人”合作社等。

“三農”問題關系國計民生。我國最大的國情在農村,只有農村實現了現代化,中國才真正意義上走向了現代化。我們必須順應新時代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按照黨的十九大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猜你喜歡
農牧業牧區農牧民
試析藏北牧區的“鹽語”民俗①
“無人機放?!弊屴r牧業走在時尚前端
內蒙古農牧業生產資料股份有限公司
藏北牧區圈窩飼草種植及應用前景
高寒陰濕牧區羊痘病防治
關于培育新型職業農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態環境保護與農牧民增收幾點思考
關于巴林左旗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的現狀調查
銳意創新 扎實推進農牧業經濟發展
以科技創新轉變生產方式 發展現代農牧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