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染工業廢水處理模式的經濟學分析

2018-09-10 20:47李一舒暢
絲綢 2018年8期
關鍵詞:監管機制市場機制激勵機制

李一 舒暢

摘要: 在對印染工業廢水處理模式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對紹興市紡織印染工業廢水處理模式進行了研究討論。根據治理的主體差異性,將水污染處理模式分為企業自主處理模式、政府主導處理模式、企業預處理-政府集中處理模式三種類型,從激勵機制、成本、監管機制和處理效率等四個方面對這三種治理模式進行經濟學比較分析。針對企業預處理-政府集中處理模式存在的企業自建廢水廠重復投資,占地面積大、廢水處理交易成本較高、適用范圍有限,局部區域環境壓力增大等問題,提出允許印染企業共享污水預處理廠、推進第三方治理產業化、推進排污權交易市場化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廢水處理模式;激勵機制;成本;監管機制;市場機制

中圖分類號: F062.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1-7003(2018)08-0068-07 引用頁碼: 081112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modes of printing and dyeing industry,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modes of textile dyeing and printing industry in Shaoxing we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governance subject, the water pollution treatment mode i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enterprise self-processing mode, government-led processing mode, enterprise pretreatment-government centralized processing mode. Then,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incentive mechanism, cost,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processing efficiency, comparative analysis economically were made on the modes. In response to the repeated investment in enterprises self-constructed wastewater plants, large land area required, high transaction cost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limited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 local areas, we propose to allow the printing and dyeing enterprises to share the sewage pretreatment factories,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third-party governance and facilitate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market-oriented emission trading.

Key words: wastewater treatment mode; incentive mechanism; cost; supervision mechanism; market mechanism

工業廢水的有效處理是制約工業經濟實現綠色發展的瓶頸因素。工業廢水成分復雜、排污量大、處理難度高,廢水處理效果的好壞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生存環境產生極大的影響,若處理不當直接威脅生態安全和人類健康,制約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工業廢水處理設施的基建及專業化運行費用龐大,對企業及政府造成較大的資金負擔,通過工業廢水處理模式的選擇及優化可以直接影響到其廢水治理的效率、效果和成本。

現有文獻對不同工業廢水處理模式的特點及其適用性做了一些探討。如:Evan & Kelley[1]認為在工業界運用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可以在現場對污水進行處理和回用,提高水處理和水回用效率,從而在源頭上對污水處理排放進行有效的控制。歐盟“中國紡織印染業永續發展”項目組對意大利科莫地區調研發現,當地印染企業共同集資建立污水處理廠,各企業的出資比例依據各企業污水排放量確定,屬于非營利性組織,機構精簡,且嚴格執行監測標準,成本較低,采用強制管理和經濟刺激制度共同推進的方法促進企業自主治污。謝志成等[2]對比國內外化工園區廢水治理現狀,從污水處理廠技術差異性的視角對工業廢水處理模式的選擇進行研究,提出“污污分流”的模式,即先預處理達標后再排入到園區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對于污水處理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鄒新等[3]在分析了與不同廢水性質相適用的水處理模式的基礎上,提倡建設工業園區集中污水處理廠,并提出了管理方面的對策建議。馬永喜等[4]對紡織工業廢水集中處理模式現狀、問題做了相關的調查分析,對比國內外工業廢水處理的典型模式,提出廢水集中處理模式由“兩次”向“一次”轉變的管理改進措施。

綜合來看,現有文獻對于工業污水處理模式的研究主要從管理的視角,對模式分類、模式選擇、存在的問題等開展了調查性、描述性或對策性的研究,缺乏從經濟學視角開展分析。本文以浙江省紹興市印染業為例,從經濟學視角對現有的工業廢水處理模式的現狀進行剖析和比較,查找現行廢水處理模式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

1紹興市印染工業廢水處理模式演變

紹興市是中國最大的紡織印染產業集群,紡織印染行業是紹興市重要的民生支柱產業,據《紹興市2017年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6年紹興市有紡織印染企業613家,相關從業人口超過16萬人,印染布總產能185.12億m,占全國印染布產量的34.69%[5];但其水資源消耗量大、廢水排放量多的問題尤其突出,據《紹興市2016年環境狀況公報》,2016年紹興市紡織印染業取水量占全市工業取水量的22.21%,廢水排放量占比則高達80%。經過40多年探索發展,紹興市印染工業廢水治理模式先后經歷了三次變革,分別是企業自主處理模式、政府主導處理模式和企業預處理-政府集中處理模式,具體特征表現如圖1所示。

1.1企業自主階段

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紹興市印染業初步發展,由于印染企業較少,在區域內多呈現點狀分布,但隨著產量的增加,印染廢水量逐年增多,對生態環境造成重大破壞,印染廢水處理也隨之受到人們的重視。為響應國家“三同時”方針和“誰污染誰治理”原則,當地政府開始逐步探索企業自主處理廢水,即企業自建分散的、獨立的廢水處理裝置,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紹興印染業廢水污染。紹興市較早出現的一批企業自有的廢水處理廠,為企業自主進行印染廢水的處理拉開序幕。

1.2政府主導階段

從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后,貿易自由化極大提升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企業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中小型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紡織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導致了工業廢水排放量的日益增加,廢水處理成本的不斷上升使得企業偷排現象十分嚴重。面對惡劣的環境形勢,帶狀分布的中小型印染企業難以監管,紹興市開始探索政府主導為主的工業廢水治理模式。紹興市先后籌建了紹興市排水管理有限公司(前身為紹興市城市排水管理處)、紹興縣排水有限公司和紹興水處理發展有限公司等多家水處理公司。2005年10月,紹興市召開濱海工業園區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創建大會,力求率先在浙江省建成生態工業建設和循環經濟實踐的示范園區,并開始探索政府主導下的廢水集中處理模式。紹興市工業園區建設速度逐步加快,政府愈加重視環境保護,在政府主導下印染廢水集中處理發展迅速。

1.3分散-集中階段

21世紀初至今,產業聚集區蓬勃發展,但是印染業在局部地區趨緊,加大了集聚區的水環境自凈壓力,導致局部水環境惡化嚴重。為解決該問題,提高廢水處理效率,降低政府籌措資金建立污水集中處理廠的財政壓力,紹興市政府開始探索企業預處理-政府集中處理模式,并于2008年4月下發文件《關于開展廢水進管達標處理提標專項行動的通知》(紹政辦發〔2008〕64號),要求紡織印染排放的廢水必須經過企業自建廢水處理廠進行預處理且達到COD濃度低于500mg/L的標準,才能獲準進入政府建設的污水處理廠集中收集管網。2010年進一步下文要求印染企業搬至濱海工業園區,對園區內廢水采用“統一收集、統一納管和統一處理”的治污模式。通過標準的嚴格限定,使企業必須采用先分散再集中的模式來處理印染廢水,同時應用市場化機制主導的資金籌措方式,以及排污權分配方式、科學的工程措施、收費計價制度等環節,紹興市逐步開始了廢水治理產業化和市場化轉變。

2紹興市印染工業廢水處理模式的比較

企業自主處理模式是企業自建廢水處理廠將廢水處理達標后將其直接排放到自然界,其主要表現為一次完全分散治污。政府主導處理模式是由政府籌措資金建立廢水集中處理廠,廢水直接排入政府所有的廢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到自然界,主要表現為一次完全集中治污。企業預處理-政府集中處理模式是企業自建污水處理廠將廢水進行預處理,達標后統一排入政府所有的廢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到自然界,經過兩次處理,表現為先分散后集中治污。根據三種處理模式在組建方式和行為主體的權責利方面的異質性,表1從激勵機制、成本、監管機制和處理效率等四個主要方面對紹興市印染工業廢水處理的三種模式進行了比較分析。

2.1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是激勵主體為了調動激勵客體積極性,使其達到期望目標而設計的一套理性化制度,分為命令控制型激勵和經濟型激勵[6]。命令控制型激勵指政府或執法部門通過強制手段設定標準來執行相應政策,強制要求下短期效果明顯,長期而言抑制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損害企業經濟效益。經濟型激勵指通過市場化交易手段,使同一地區廢水的邊際排污成本相等,同時政府通過稅費等手段對市場化定價機制進行修正。兩者相較而言,經濟型激勵通過市場化交易能提供強烈而持續的正向刺激,激勵企業自主研發新型治污技術,從發明和采用治污成本更低的污染控制技術中獲益,進而提高環境保護效率。

企業自主處理模式和政府主導處理模式主要采用命令控制型激勵。企業自主處理模式依靠權責的清晰界定,將排污權的外部性內化,增加責任主體對未來違反標準處罰的風險預期,具有較強的激勵作用,但是這種激勵作用容易被該區域內其他企業的偷排漏排行為所削弱。在政府主導處理模式下,政府以公共權力為后盾,以標準為手段,迫使追求收益最大化的企業偏離他們愿意遵從的排污模式,并對違反制度標準的企業進行嚴厲處罰,以達到治理水污染的目的。這種命令控制型激勵的做法直接、作用對象清晰、目標明確,有相關法律法規做后盾,約束力較強。但是這種激勵手段的總效用卻較為薄弱,激勵效果具有短期性,長期來看,激勵是低效率不宜發展的,會導致企業總效益降低[7]。

企業預處理-政府集中處理模式是通過經濟手段激勵排污企業自主治污。對產生外部經濟效應者提供相應的補貼,使印染廢水治理不再只是社會公益性行為或是政府強制性行為,而是投資與收益對等的經濟行為,使環保成果合理轉變為經濟效益。通過市場化機制實行罰款制度、排污許可證制度、排污權交易等,引導企業衡量污染物排放及其所導致的經營盈虧估算,迫使企業自發管控排污行為。企業作為利益驅動者將排污企業的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通過經濟型激勵倒逼企業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有低成本高效率和技術革新及擴散的持續激勵性特點。

2.2成本

成本作為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其所消耗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即為成本,工業廢水治理的成本表現在土地、廠房、設備、藥劑和人員工資等。

在企業自主處理模式下,印染企業自建廢水處理廠的初期投入較大,一次性較大的投資額對中小企業是極大的資金負擔。不論規模大小,企業都單獨建設廢水處理設施,處理設施不僅占地面積大、固定資產投資高,而且單個企業缺乏規模效益,導致廢水處理廠的運行成本較大;此外,由于廢水處理廠的地理位置分布呈現點源分布,政府無法掌握排污者的全部信息,監管成本較大。

在政府主導模式下,廢水處理從印染企業完全分離出來,交給專業的工業廢水集中處理廠統一處理。廢水處理設備、土地、人力資源共享,減少企業重復投資,此外集中處理設施便于管理,易實現專業化、規?;卫?,減少企業治污成本和政府監管成本,但是廢水集中處理廠的初期建設資金投入,無疑給政府財政支出造成較大壓力。

在企業預處理-政府集中處理模式下,政府運用市場化手段恰當地將排污企業在降低排放成本上的差異而引起的排污企業降低排放努力程度有效配置的結果,促使排污企業根據自身的效用函數(或利潤函數)確定減排廢水的努力程度,在企業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同時,使政府避免處理龐大信息量的難題,降低監管成本。但是企業預處理-政府集中處理模式需要多重投入,不僅每家企業都需舉措資金建設污水預處理廠(或向第三方污水預處理廠支付費用),還需向污水集中處理廠支付費用。此外,在當前土地緊缺的情況下仍需增加占地面積,部分企業為符合“企業必須自建廢水處理廠進行預處理”的政策要求,甚至拆除現有廠房以滿足廢水預處理廠的用地要求。

2.3監管機制

經濟學意義上的監管即政府監管基于公共利益考量的制度安排。就水環境監管而言,污染物達標后排放為典型的利他主義行為,企業作為利益驅動者為自身經濟效益很可能進行偷排漏排等行為。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規制措施對水環境污染企業進行監管。

在企業自主處理模式下,由于排污者眾多且地理位置分散,對其實行有效監督困難。偷排行為不僅帶來超額利潤,而且監管者符合受租人特征,使得尋租行為很可能發生。即使尋租行為不存在,政府部門監管眾多點源分布的排污企業也顯得力不從心,無法進行專業化、規?;\作。此外,這種偷排廢水的行為如果沒有受到應有的處罰,在區域內易形成“模仿效應”,造成偷排現象泛濫,環境污染程度難以得到有效控制。

在政府主導處理模式下,區域內眾多工業企業把原質廢水直接匯集到廢水集中處理廠,廢水處理廠經過一系列處理達到監管部門規定的廢水排放標準后排放到指定水體,規定工業企業的所有廢水必須接入廢水收集管網,而不準另設排污口。相關監管部門通過監管廢水集中處理廠廢水收集、處理和排放情況對各企業排污情況進行管控,降低企業偷排廢水的可能性,提高監管效率。

在企業預處理-政府集中處理模式下,廢水集中處理廠對其所接納廢水的企業(廢水預處理廠)有一定的監管權力,當其發現進水水質異常時,有權對各廢水預處理廠排水狀況進行調查。監管部門在工業企業廢水入口安裝流量計,使排污許可證中“量”的限定得到有效落實;廢水集中處理廠對其所接納廢水的企業實行“一廠一管”制,同時在各廢水預處理廠的廢水排放口設置在線檢測儀和自動取樣裝置,對各企業排污情況進行有效監管。廢水集中處理廠對預處理后的廢水進行集中處理,既便于環保部門統一監管,也利于具體標準及節能政策的實施。在廢水預處理廠與廢水集中處理廠的雙重監管下,治污過程得到更有效的管控。

2.4處理效率

工業廢水處理效率除了考慮廢水處理規模、污染物去除率等環境指標,也需要考慮到廢水處理投資及運行費用等經濟指標,即綜合考慮廢水治理過程中環境指標和經濟指標之間的關系。

企業自主處理模式中,單個企業自主建設污水處理廠,不僅治污技術落后、融資難、運行費用高、無法發揮規模效益,而且存在產業化程度低、運行管理難、效率低下等弊端。企業重復建設污水處理廠,造成設備、土地、人力資源浪費嚴重,資源利用率降低[2]。

政府主導處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分散點源治理的問題,減少了廢水處理的一次性大額基建費用,最大限度發揮投資規模效益,節約社會資源,但也把印染廢水處理壓力轉嫁到廢水集中處理廠。印染原質廢水不經過預處理直接排放到廢水集中處理廠,廢水成分差異大,營養物質不均衡,廢水處理過程缺乏穩定性,同時也影響廢水處理設施穩定運行,導致廢水集中處理廠治污難度較大,總體處理效率較低。

企業預處理-政府集中處理模式下,印染廢水經預處理后不僅可以均衡水質水量,而且有助于改良廢水處理性能。將廢水趨于同質后再排入到廢水集中處理廠進行“統一收集,統一處理”,使企業自主治污與園區統一治污有機結合,促使企業優化生產過程,從源頭處減少污染物產生量,減輕廢水集中處理廠的處理難度。同時提升廢水專業化治理技術,提高廢水處理效率和回用效率,擴大工業園區環境效應,從而提高區域規模經濟效益。

3企業預處理-政府集中處理模式的主要問題

3.1企業自建廢水廠重復投資,占地面積大

2010年6月,紹興市所有的印染企業按照規定聚集到濱海工業園區,紹興市政府同時要求廢水必須經過預處理后才獲準排入由政府籌措資金建立的廢水集中處理廠。在有限時間內,企業被要求搬遷及廢水處理設施的二次投資改造,導致企業前期資金沉沒,對利潤微薄的印染業造成較大的成本壓力。此外絕大多數企業沒有足夠的新建設施的征地指標或者土地資源,而為了應對不斷變化的排污政策,企業需自行置換土地來進行預處理設施的建設或升級改造[7]。企業按照規定開辟獨立區域來建設廢水預處理設施,不僅造成較大的資源浪費,對土地空間也提出了較大的挑戰。

3.2廢水治理交易成本較高

為達成一筆交易所花費的成本,即買賣過程中所花費的全部時間和貨幣成本被稱為交易成本,可視為人-人關系成本,與一般的生產成本(人-自然界關系成本)相對應。廢水治理全過程既有治污本身的生產成本,也有排污付費相對價格的成本,以及利用價格機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即交易成本?,F階段廢水治理的交易成本主要來源兩個方面:一是第三方治理機制不健全,產生企業與政府之間的博弈成本上升。紹興市先后籌建的紹興市排水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水處理公司,大多為國有企業,由此判斷該領域仍存在行業壟斷現象,第三方治理空間有限。二是排污權交易未有效實施,行業市場化程度較低導致交易成本上升。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市場化手段在生態環境管理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2009年、2013年紹興市也分別引入并提出排污權交易的具體實施細則,但收效甚微。由于紹興市環保局主要采用總量控制的方法進行環境管理,但印染行業生產及排污規模較大阻礙排污權交易進程,導致市場化程度較低,交易成本較高。

3.3適用范圍有限,局部區域環境壓力增大

2010年6月,所有的紡織印染企業按照規定統一聚集到濱海工業園區,此外印染廢水需經過企業預處理,即COD濃度低于500mg/L(GB4287—1992)后才獲準排入廢水集中處理廠。產業布局趨緊導致建立工業園區時,不僅可以充分發揮資源共享優勢及規模經濟效益,而且利于政府及監管部門集中進行監督管理。然而工業企業的聚集不可置否地增加了工業園區單位面積的土地、空氣、河流的污染物集中排放,造成局部區域污染程度上升,環境自凈壓力增大?!督B興市2017年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2016年紹興市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為24383.20萬t,而單單柯橋區就排放了13900.28萬t,占比高達57%,工業聚集現象使工業園區廢水排??诟浇暮S蛭廴境潭戎鹉晟仙?,海洋生態系統不斷惡化,且短期內難以得到恢復。

4企業預處理-政府集中處理模式改進建議

4.1允許企業共享污水預處理廠

允許有自行預處理能力的企業承擔周圍部分企業的預處理任務,即通過原有企業之間、新建與原有企業之間、新建企業之間的廢水預處理設施共享,形成“共享廠”[8]。印染企業通過預處理設施共享,一是資金層面上避免了廢水預處理設施的重復投資,降低最初的基建費用與日常的運行費用;二是土地層面上在土地資源緊缺的情況下,減少廢水預處理設施的數量及土地占用量;三是人力資源層面上由于廢水預處理過程逐步產業化、規?;?,便于引進專業化治污人才,提高污水處理效率;四是綜合技術層面上有利于設備優化配置,設備大型化的同時,提高其自動化程度和總體使用效率,多方位擴大污水預處理廠的規模效益。工業園區建立的目的在于通過產業集聚,實現共享發展的理念,從而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4.2降低廢水治理的交易成本

一是推進廢水第三方治理產業化,降低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博弈成本。合理引入社會資本進入工業廢水集中處理廠的建設與運行,即由政府進行政策法規方向的指導,并由托管運營公司承擔廢水處理廠的運營管理。2017年7月,環境保護部等四部門發布《關于政府參與的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全面實施PPP模式的通知》,通過大力支持引入社會資本,填補污水治理資金缺口,推進第三方治理產業化,形成以社會資本為主,規范、統一、高效的PPP市場。二是推進排污權交易市場化,降低市場化程度較低時的超額支出部分。2014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對于核定排污權、規范排污權出讓方式等都做出明確規定。在推進排污權交易的市場化進程中,嚴格落實污染物總量控制標準、準確核定排污權、實行排污權有償取得、規范排污權出讓方式及加強排污權出讓收入管理,使排污權從污染治理成本低的企業流向成本相對較高的企業,進而優化資源配置。

4.3合理緩解局部區域水環境自凈壓力

傳統印染行業一直具有“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特點,而新型印染行業強調構建“低消耗、低排放、高產出”的循環經濟體系,追求絕對減排的概念。因此,通過降低區域污染物排放流量,從而進一步降低污染物存量,以切實打造綠色工業園區。一是技術進步。通過技術升級實現污染物相對減少如加強中水回用,污染物絕對減少如發展數碼印花,建立循環經濟園區。二是結構調整。合理規劃紹興印染產業,不僅嚴格控制企業數量、廢水排放情況,同時調整現階段紹興印染產業結構,使企業產品由織染向時尚產業進行轉變,向擁有高附加值的微笑曲線兩端進行發展,大力發展時尚產業,控制甚至取消低端產品的生產。三是取消沿海排污。陸源排污是海洋生態系統持續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取消沿海排污可以從根本上減少區域排污量,降低水環境自凈壓力。

參考文獻:

[1]EVANS T P, KELLEY H. Multi-scale analysis of a household level agent-based model of land cover change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4, 72(1/2): 57.

[2]謝志成, 趙文喜, 徐亞鵬, 等. 化學工業園區污水處理模式探討[J].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12(S2): 278-281.

XIE Zhicheng, ZHAO Wenxi, XU Yapeng, et al. Disscussions on sewage treatment mode of chemical industrial zone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S2): 278-281.

[3]鄒新, 史曉燕, 李秀峰, 等. 工業園區污水處理模式探討和建議[J]. 江西科學, 2010, 28(3): 341-343.

ZOU Xin, SHI Xiaoyan, LI Xiufeng, et al. Industrial park wastewater treatment models to explore and suggest [J]. Jiangxi Science, 2010, 28(3): 341-343.

[4]馬永喜, 王娟麗, 李一. 紡織工業廢水處理模式改進研究[J]. 絲綢, 2017, 54(4): 37-42.

MA Yongxi, WANG Juanli, LI Yi. Study on improvement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mode in textile industry [J]. Journal of Silk, 2017, 54(4): 37-42.

[5]丁思佳, 林琳. 2016年中國印染行業發展報告[J]. 染整技術, 2017, 39(4):1-5.

DING Sijia, LIN Lin. Development report of China dyeing and printing industry in 2016 [J].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Journal, 2017, 39(4):1-5.

[6]OATES W E, STRASSMANN D L. Effluent fees and market structure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84 , 24(1): 29-46.

[7]陳玉清. 跨界水污染治理模式的研究:以太湖流域為例[D]. 杭州: 浙江大學, 2009.

CHEN Yuqing. Analysis on the Governing Patterns of Trans-Boundary Water Pollution:Taihu Water Govering as Example [D].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2009.

[8]劉暢, 李一, 樓志獻, 等. 紹興紡織印染業廢水治理現狀問題及對策[J]. 絲綢, 2016, 53(8): 45-51.

LIU Chang, LI Yi, LOU Zhixian, et 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Shaoxings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industry [J]. Journal of Silk, 2016, 53(8): 45-51.

猜你喜歡
監管機制市場機制激勵機制
淺談學校管理中的激勵機制
逆向供應鏈信息共享平臺作用下 城市垃圾治理系統仿真
大數據時代涪陵政府采購監管機制研究
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探討
現代陶藝教學特點研究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激勵機制及其實施效果研究
溫州日報報業集團:以激勵為支點撬動轉型發展創業創新
國企改革與市場經濟體制下微觀主體建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