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地區歷年重大考古發現

2018-09-10 12:43
大眾考古 2018年2期
關鍵詞:墓室墓葬遺址

1 濟南章丘西河遺址

199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西河遺址是山東境內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后李文化的典型遺址之一。東距城子崖遺址約1600米,遺址南北長約400米,東西寬約30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其主要文化遺存為后李文化時期,還有少量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以及部分漢唐時期的遺跡和遺物??脊艑W家在遺址發現大量后李文化時期的房址、灰坑和灰溝等,出土了大量完整的陶器。房址30余處,采用大致平行的橫行式布局,房內有居住、炊飲、活動的功能分區。

2 泰安大汶口遺址

20世紀中國100項考古大發現

大汶口遺址是大汶口文化的發現地,1959年首次發掘,其后50多年間經過考古學家歷次發掘和勘探,確定遺址總面積約82萬平方米。遺址內涵豐富,發現墓葬、房址、陶窯等遺跡。流行枕骨人工變形、拔除上側門齒及隨葬獐牙和龜甲的習俗。墓葬隨葬品以陶質器皿為最多,隨葬有精致的透雕象牙梳、筒、琮及鑲嵌綠松石的骨雕筒。這說明當時手工制作水平極高,氏族社會內部已出現了明顯的貧富分化。

3 濟南章丘城子崖遺址

20世紀中國100項考古大發現 199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城子崖遺址1928年由吳金鼎先生發現,1930—1931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持了發掘,是中國第一個由中國考古學家發現、采用現代考古學方法發掘和出版考古報告的古城址,首次揭示出以精美的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征的龍山文化,是龍山文化命名地。其后80多年間,經過數代考古學家的辛勤工作,確定遺址總面積約22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約3米,除了龍山文化遺存外,還有岳石文化等遺存及部分商代遺物。

4 鄒平丁公遺址

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丁公遺址總面積近24萬平方米,1985—1993年進行了6次發掘,以龍山時期的遺存最為豐富和重要。龍山文化城址平面呈圓角方形,東西約310米,南北約350米,面積10.5萬平方米。城墻寬25米,城外有寬30—40米的壕溝。城內發現房屋基址近百座,其中既有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大型房屋,也有面積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還發現墓葬60余座及陶窯、水井等重要遺跡。出土各類遺物標本5000余件,其中一件刻有11個“文字”的龍山文化陶片,對研究中國文字起源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5 濟南大辛莊遺址

201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大辛莊遺址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1935年發現后經過多次發掘,揭露出商代房址、墓葬、灶、水井等遺跡。高級貴族墓出土的青銅器如大銅鼎、大銅鉞、銅觶等顯示了極高的工藝水平。商代貴族墓葬和大型建筑基址的發現,充分顯示了大辛莊遺址是商王朝向東推進的重要據點。此外,甲骨卜辭的發現是首次在殷墟外發現甲骨刻辭。

6 滕州前掌大遺址

199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前掌大遺址西1公里為周代薛國故城遺址,1978—2001年間進行過10多次發掘。遺址為居住遺址和墓葬遺址兩部分,其中居住遺址主要為殷商至西周時期,其下還有龍山文化層、岳石文化層(含夏代),其上有春秋、戰國、秦漢文化層。分布面積南北長約2250米,東西寬約850米,總面積約為200萬平方米,呈南北向不規則的長方形。墓葬分布面積較大,經發掘確認的大墓區有4處,表明在整個薛國公族墓地中,又由多個不同的小家族墓地組成,年代為西周初年至西周早期。有些墓葬上曾設置有建筑物,可能是后世享堂、明樓的淵源。1995—1998年,還清理出5座保存完好的大型車馬坑。

7 壽光雙王城鹽業遺址群

2008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遺址群是目前在渤海南岸發現的規模最大的鹽業遺址群,在30多平方公里范圍內發現商周時期的鹽業古遺跡30多處。2008年對編號07、014的兩處遺址的發掘,發現了商周時期(有的晚至宋金)與制鹽有關的鹵水井、鹵水溝、儲鹵坑、鹽灶等遺跡和大量煮鹽用的陶盔形器,如此完整地揭露整個古代制鹽作坊和流程等的遺址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是首次。

8 曲阜魯國故城

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曲阜魯國故城是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魯國都城遺址。在周代諸侯國都城中,魯國都城的等級和形態最接近周王朝都城,為其他諸侯國所效法。自伯禽在此建立都城始,至魯頃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亡于楚止,魯國在曲阜建都時間達700余年。兩漢時,這里作為漢代魯國都城又長達320年。故城平面呈長方形,城垣四角呈圓角,四面城墻共有11座城門。城內分布有多處大型夯土建筑,發現冶鐵、鑄銅、制骨等手工業作坊遺址,另有居址、墓地等遺跡。

9 高青陳莊遺址

200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陳莊遺址主要為商周文化遺存,另有少量大汶口文化及岳石文化遺存。自2008年開始進行過多次發掘,發現西周早中期齊國城址、貴族墓葬、祭壇、馬坑、車馬坑等重要遺跡,出土大量陶器及較多的骨器、銅器、玉器等。西周早中期城址是目前山東地區所確認的最早的西周城址。位于城內中部偏南的夯土臺基,或為“祭壇”。還發現了山東地區首例西周刻辭卜甲。

10 濟南長清仙人臺遺址

199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仙人臺遺址有岳石文化和西周、東周、漢代等不同歷史時期的遺存。以西周早期聚落和周代邿國貴族墓地的資料最為豐富和重要。共發現墓葬6座,墓葬大者超過20平方米,出土文物共計340多件(套),其中青銅禮樂器達108件,7件上鑄有銘文,4件銘文中有“邿”字,為揭開這一文獻記載極少的周代東方小國的文化面貌提供了難得的資料。

11 沂水紀王崮春秋墓

199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兩座墓葬位于“紀王崮”山頂,1號墓為帶一條墓道的巖坑豎穴木槨墓,由墓室、墓道及附屬的車馬坑組成,墓室與車馬坑共鑿建于一個長方形巖坑之中。共出土文物近200件(組),主要包括青銅器、玉器等。墓主可能為紀侯夫人。2號墓是一座未完工的巖坑豎穴墓。據出土文物推斷墓葬為春秋中晚期。

12 淄博臨淄后李春秋車馬坑和淄河店2號戰國大墓

199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后李春秋車馬坑應是國王或貴族的殉葬坑。其中1號車馬坑內出土10輛車、32匹馬,車有戰車、輜重車兩類。馬身、馬頭有銅、角、骨、貝質飾件,馬飾精美,各具特色。2號車馬坑殉馬6匹,不同于1號坑的葬式,2號坑為馬上車下的上下分葬。

淄河店2號戰國大墓位于齊陵鎮齊王陵區,是擁有封土堆的“甲”字形大墓。出土相當數量的仿銅陶禮器和銅、石樂器。銅編鐘58件,石編磬每8件一組,共三組。墓室內出土20余輛獨轅馬車,墓室北側有一座大型殉馬坑,殉馬數量多達69匹。

13 濟南章丘洛莊漢墓

200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1999年起進行勘探與發掘,發現大型陵墓及陪葬坑、祭祀坑等36座。出土各類器物3000余件,尤其金銀飾品700多件,并出土一大型編鐘。這套編鐘工藝考究、保存完好,為西漢第一編鐘。同時出土的還有6套石磬和鼓、笙等樂器。這是一套實用編鐘,今天仍然可以用來演奏。而且這套編鐘是雙音鐘,用特制的木槌輕輕敲擊編鐘不同部位,可以聽到兩種不同的聲音。經初步研究,該墓的主人應是西漢第一代呂王呂臺之墓。

14 臨沂銀雀山漢墓

20世紀中國100項考古大發現

1972年4月,考古人員在銀雀山清理兩座西漢早期墓葬,均為一槨一棺,出土了7500余枚以先秦兵書為主要內容的竹簡,有古代四大兵法《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尉繚子》和《墨子》《管子》等先秦古籍。2號墓出土的《漢武帝元光元年歷譜》是迄今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歷譜?!秾O子兵法》與失傳了1700多年的《孫臏兵法》同墓出土,解開了歷史上“孫武、孫臏其人有無、其書真偽”的千古之謎。據推測1號墓下葬年代在公元前140—前118年,2號墓下葬年代在公元前134—前118年之間。

15 濟南章丘危山漢墓

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包括西漢早期的1座墓葬和2座陪葬坑,出土大批彩繪陶車、馬、儀仗俑群等。1號陪葬坑內的車馬俑彰顯出漢代顯貴出行的兵、車、馬隊列的儀仗。共出土陶俑172個、彩繪陶馬55匹、陶車4輛、盾牌60余面。2號坑內擺放了11個木質箱子,有 4個箱內分別擺放了陶車、馬、俑等,陶俑多為女俑。

16 濟南長清雙乳山西漢濟北王陵

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西漢最后一代濟北王劉寬陵墓。發掘于1995年,該墓未經盜擾,保存完整。墓葬鑿山為陵,為呈“甲”字形的豎穴石壙木槨墓,主要由封土、墓道、內外墓室組成。墓主人二槨三棺殮葬,出土銅器、玉器、漆器、鐵器、陶器、金餅、車馬器具等隨葬品2000余件。出土的玉枕與玉覆面非常精致,造型新穎。

17 菏澤定陶靈圣湖漢墓

2002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墓葬為西漢晚期“甲”字形大型黃腸題湊木槨墓,封土直徑約150米。墓道為斜坡式,東向。墓坑和墓室均為方形,墓坑邊長28.3—28.46米,墓室邊長約23米。整個墓室結構南北對稱,由回廊和眾多墓室組合而成。最突出的特點是回廊和眾多墓室的黃腸木保存十分完好,木材總量高達2200余立方米。墓室的頂部及周邊由青磚封護,絕大多數磚上有朱書、墨書、刻劃文字以及符號、戳印紋等。文字內容絕大多數為人名,另有少量地名以及數字。

在墓葬中室門道外地板下暗洞內,發現一保存完好的以絲織品包裹纏繞系結的竹笥。竹笥內疊放一件絲質漢袍,漢袍的頸背部系結一枚玉璧。推測墓主人應是西漢定陶王劉康的王后丁姬。

18 日照海曲漢代墓地

2002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墓地發掘于2002年,共清理90座墓葬,時代從東漢末年至魏晉時期??煞譃?個區域,其中1、2、3區墓葬各有高大的封土。三個較大封土之中共有84座墓葬。1號封土的規模最大,封土內31座墓葬的規格最高。出土陶、銅、漆、木、玉、鐵、角器等各類文物1200件。其中500件漆木器和大量絲織品不僅數量多,且是山東目前保存最好的。

19 臨沂洗硯池晉墓

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兩座墓葬東西相距30余米,除墓門為石制之外,其余均為磚筑。其中1號墓為雙室墓葬,共葬有3個未成年人。隨葬品250余件(套),其中青瓷胡人騎獸燭臺、青銅人物騎獸燭臺、鳳鳥形銅熏爐等保存完好,極具特色。2號墓葬為單室磚墓,是山東已發掘磚室墓中規模最大的單室墓葬,出土隨葬品豐富而精美。墓主應與當時的名門望族或達官貴族有一定關系。

20 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

20世紀中國100項考古大發現 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龍興寺始建于北魏時期,是一處延續千余年的著名佛教寺院。窖藏坑位于龍興寺遺址的最北部,坑內有規律地埋藏有北魏、東魏、北齊至隋、唐、北宋時期的各類佛教造像400余尊,北齊時期石像最多。分背屏式和單體造像兩種;造像雕刻技藝高超,包括浮雕、鏤雕、線刻、貼金、彩繪等多種技法。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是迄今中國發現的、數量最多的窖藏佛教造像群。

21 京杭大運河七級碼頭、土橋閘與南旺分水樞紐遺址

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七級碼頭位于陽谷縣七級鎮,考古人員在此發現一座17級臺階式大碼頭,與古街、商鋪相結合,再現運河繁華風貌。土橋閘位于聊城梁水鎮土橋閘村內,始建于明成化年間??脊湃藛T發掘了明清時期船閘一座、大王廟一座,勘探確定月河、減水閘,調查發現穿運涵洞。南旺分水樞紐工程位于京杭運河的水脊汶上南旺鎮,始建于元代,是大運河沿線技術難度最高的水利設施。經發掘確定了運河南岸大堤、邢通斗門、石駁岸、海漫石的位置與結構,發現了河道內線狀分布的木樁擋板等遺跡。

22 鄒城明代魯荒王墓

魯荒王朱檀(1370—1389),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封在魯國,為第一代明魯王。死后葬在鄒城境內的九龍山南麓。其墓園規模龐大,但歷代均有所毀損。1970—1971年,考古學家對其進行了科學的考古發掘,共出土文物2000多件。墓穴依山鑿石開壙,壙成后用青磚壘砌墓室,封土夯層堅固。墓深26米,前為58米長的墓道。整個墓室平面呈“T”字形,南北長20.6米,東西寬8.2米,高5.5米,頂部采用圓拱式結構。分前后兩室,兩室間有甬道相連。

猜你喜歡
墓室墓葬遺址
淮安市加強對泗州城遺址的建設引導
考古學家怎樣發現遺址?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紋圖飾的表里漫談
大河村遺址仰韶文化房基保護加固修復
元上都遺址出土石刻的保護與研究
河南澠池發現42座春秋戎人墓葬 形制與陸渾戎王墓基本一致
江蘇常州孟河南楊村墓地
河南洛陽發現曹魏時期大型墓葬
大連鞍子山積石冢墓室出土隨葬玉器50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