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過時空觸摸你

2018-09-10 23:39王慶華易麗花
中學歷史教學 2018年12期
關鍵詞:分封制時空觀念

王慶華 易麗花

歷史事件的發生、歷史現象的存在離不開特定的時空,在歷史教學中滲透時空觀念是必要且必須的。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需要,搭建起事物縱向和橫向的之間的聯系,在此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感知歷史、認識歷史。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西周分封制的講解為例,論述時空觀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分封制作為中國古代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是教學的重點,學生學習的難點,也是高考的高頻考點。學習分封制對于學生認識中國上古史,了解華夏文明的起源也有著重要意義,然而不少學生對于分封制的時空觀念相當薄弱。因此,我們試圖利用時空觀念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割整理,便于學生更好地學習。

一、在時空結合中定位王朝更替

要講分封制,首先要讓學生大致清楚西周的時空定位,有了這個基本的定點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學習?!肮?046年,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史稱西周”。教材這一句話對于學生來說是不夠的,這里面需要教師給學生講清楚幾個點:

(1)時間上:西周持續的時間是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距今時間比較久遠;西周是相對于東周而言的后人的稱謂,并非它本來就叫西周。

(2)空間上:結合圖1“商朝形勢圖”進行講解。周是關中一個古老的部族,周人在岐山之陽的“周原”(陜甘一帶)建立城邑;商周的存在不是簡單的先后交替關系,周部落和商王朝同時存在,只是周在黃河中上游渭水一帶,商在黃河中下游一帶;周強大起來后,武王姬發于公元前1046年,經牧野之戰,滅商建立周朝。

這樣學生基本上就對西周的時空定位和相關歷史常識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

周滅商以后,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來的統治地區,又征服了四周的許多小國,并實行分封制進行管理。

西周分封制的確立與兩次大型分封有關。一是武王克商后,一是周公東征后。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左轉·昭公二十八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篇》[2]

我們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圖2“西周王朝和周邊民族形勢圖”,并結合兩則材料,可以得出西周在建立時,北面有犬戎,西面有羌等游牧民族,東面有淮夷等威脅其統治。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廣大地區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以達到“有效統治”的目的,即所謂“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這里我們還需要說明,商代已開始分封諸侯,但天子和諸侯之間實際上是松散的部落聯盟關系。而正是因為西周較為完善的分封制的確立,才使得周王朝真正地控制了這些地方。

二、在空間瞭望中理解概念內涵

空間在歷史教學中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沒有空間,歷史事件的發生就沒有了依托。在分封制的教學中,可以在以下教學內容處理上利用空間。

1.利用地圖看分封制的內容

在講分封制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地圖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樹立空間觀念。

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圖3“西周分封示意圖”,在解讀地圖的過程中,一要看空間的變化,二要看文字信息。首先,從分封的對象上看,以同姓親族(如成王弟叔虞)為主體,同時還包括功臣(如姜尚)、先代貴族(如殷商后代微子);第二,從封國的地理位置上看,同姓親族封地多分布在富庶的北方和戰略要地;第三,從封國的空間分布范圍上看,周代通過分封擴大了勢力范圍。這樣,學生就比較能清楚地認識分封制的內容。

2.中西比較看分封制的特點

此外,分封制不僅出現在中國的西周,在西歐的中世紀也曾出現過。同是分封制,它們之間既有“同”的存在,也有“異”的特征。

從推行分封制的背景上看,二者都發生在戰爭之后求生存發展的背景下,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在武王滅商之后,西歐推行分封制是在日耳曼蠻族滅西羅馬帝國之后。從推行分封制的目的上看,西周主要是出于拱衛王室的政治目的,西歐主要是出于保家衛國的軍事目的,但都是為了鞏固統治。從分封的形式上看,二者在分封制下都形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級結構,確立起君臣之間的權利和義務。

從分封的實質內容上看,西周的分封制主要是“授民授疆土”,諸侯和周王之間是政治隸屬關系,大小諸侯都要服從周王的命令,周王可以嚴密地控制諸侯。西歐主要分封的是土地,封臣和封主之間是契約關系,只有相鄰兩個層次的封臣和封主才能互為權利義務關系,在這種分封制下的君臣關系要比西周松散得多。從分封的結果上看,由于西周的分封制實行的基礎是宗法制,可以通過血緣的親疏來穩定君臣的關系,有利于加強王權。西歐的分封制實行的基礎是契約關系,這種關系本身具有松散性,不利于王權的強大。

所以西周的分封帶來的結果是周王朝前期的政權鞏固,疆域擴大,而西歐的分封卻帶來了歐洲的長期分裂與戰爭。當然我們也應看到隨著時間的流逝,分封制也給西周帶來了惡果。

三、在時間長河中明辨歷史影響

法國歷史學家安托萬·普羅斯特強調:“歷史學家站在現在向過去提問,問題針對的是起源、發展和軌跡,這些都處于時間之中,要有日期來標記?!盵3]時間是歷史學科最為典型的特點,歷史的時間是動態的,書寫著過去的痕跡,又延伸向了未來,只有在歷史的長河中才能真正地認識歷史。

1.動態時間下的分封制影響

(1)對當時的影響:《三字經》中寫道:“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周代通過分封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拱衛了王室,擴大了統治區域,傳播了周文化,促進了落后地區經濟的發展,使周朝成為延續數百年的強國。

(2)對后世的影響:時至今日,雖然分封制已經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離我們越來越遠,但其影響卻潛移默化地印在了我們的生活之中。如中國的姓氏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國名稱,如宋、魯、鄭、陳等。中國的地名簡稱也有很多源于此,如山東省簡稱魯,山西省簡稱晉。因此,我們在引導學生分析分封制影響的時候,一定要幫助學生建立起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聯系,這對于培養學生歷史時空觀念的核心素養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將歷史生活化也能讓學生近距離地感知歷史,更容易對高中枯燥歷史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如教師在課后可讓學生去查查自己的姓氏由來,在下一節課上與大家分享,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超越時空永恒的分封制影響

分封制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影響深遠。那有沒有什么可以超越時空的永恒價值呢?有的,那就是古代先民篳路藍縷開辟新棲息地的精神。當召公的兒子帶著僅有的兩千人去往陌生的東北,去爭奪生存空間時,為生存而掙扎,為未來而努力的奮斗精神就具有永恒的價值。

四、結語

綜合前面的內容可以看到,我們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上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或以空間為依托,或以時間為線索,或時空結合。但在教學中我們不應刻意去強調時空觀念,或者一定要生拉硬扯把二者放在一起,講了時間就一定要來個空間,機械的運用時空觀念。我們側重從時間或空間來進行教學實際上只是為了更便于學生的理解,從而真正認識到分封制的產生發展是適時、適地、適人的產物。這是唯物史觀的要求,也符合時空觀念“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聯系中對歷史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的要求。

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雖然我們以時空觀念為主線,但同時也結合了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的運用,以及家國情懷的滲透。由此可見,歷史五大核心素養是五位一體,相互交融的。

最后,學生時空觀念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五大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西周的分封制是高中歷史第一課的相關內容,僅僅是學生學習高中歷史的開始,在之后的教學中,教師還需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從而擴展學生視野廣度,拓展學生思維維度,提升學生素養高度。

【注釋】

[1]《中國歷史地圖冊·七年級上冊(川教版)》,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09年,第7頁。

[2]朱漢國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頁。

[3](法)安托萬·音羅斯特著,王春華譯:《歷史學十二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88-89頁。

猜你喜歡
分封制時空觀念
維生素的新觀念
跨越時空的相遇
堅持系統觀念
別讓老觀念害你中暑
鏡中的時空穿梭
玩一次時空大“穿越”
淺析漢初實行分封制的原因
淺析漢初實行分封制的原因
從王朝興替看大型企業經營管理
從王朝興替看大型企業經營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