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復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恢復的效果分析

2018-09-12 13:37鄧毓志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8年7期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護理臨床效果

鄧毓志

【摘要】目的:探討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給予康復護理干預后對疾病恢復產生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8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抽簽法分組;研究護理方法期間,對照組(54例):選擇傳統護理方法進行干預;觀察組(54例):選擇傳統護理方法十康復護理方法進行干預;最終就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疾病復發率、JOA評分以及住院時間展開對比。結果:同對照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護理總有效率(77.78%)對比,觀察組(98.15%)提升程度明顯(P<0.05);同對照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疾病復發率(16.67%)對比,觀察組(1.85%)下降程度明顯(P<0.05);同對照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JOA評分對比,觀察組提升程度明顯(P<0.05);同對照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住院時間對比,觀察組下降程度明顯(P<0.05)。結論: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選擇康復護理方法進行干預,對于護理總有效率提升、疾病復發率降低、腰腿功能改善以及住院時間縮短可以做出充分保證,從而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病情康復。

【關鍵詞】康復護理;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效果

腰椎間盤突出癥作為骨科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因為疾病的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工作質量均呈現出顯著下降[1]。本次研究將確定最佳方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護理干預,以此說明康復護理方式的應用可行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8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抽簽法分組;研究護理方法期間,對照組(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齡分布范圍為23歲~55歲,平均年齡為(36.29±4.69)歲;病程分布范圍為0.9年~8.1年,平均病程為(2.81±1.69)年;觀察組(54例):男31例,女23例,年齡分布范圍為25歲~56歲,平均年齡為(36.33±4.72)歲;病程分布范圍為1.1年~8.2年,平均病程為(2.83±1.72)年;此次研究均獲得院相關機構同意批準,對于知情同意書,所有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以及家屬均完成簽署;對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性別、年齡以及病程展開對比,結果呈現出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進入醫院后,研究護理方法期間,對照組:選擇傳統護理方法進行干預;觀察組:選擇傳統護理方法+康復護理方法進行干預;對于對照組,主要通過對患者不良行為習慣進行糾正、對患者硬板床靜臥休息加以指導以及對患者給予疾病知識講解完成[2];對于觀察組:

1.2.1 對患者給予康復操訓練干預

護理人員對于患者臥床鍛煉加以指導,避免患者呈現出神經根粘連以及下肢靜脈血栓的現象;對患者給予早期床下鍛煉干預,避免患者呈現出脊柱變形的現象;對患者給予后期床下鍛煉干預,使患者的腰背肌肌力顯著增強[3]。

1.2.2 對患者給予體位護理干預

對于處于急性期階段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對臥位姿勢的選擇加以充分關注,在患者處于仰臥位狀態時,需要準備軟枕墊于患者膝下;在患者處于俯臥位狀態時,需要準備軟枕墊于患者腹部或者踝部,從而對于脊柱放松加以促進;對于處于穩定期階段患者,就上下床方法加以密切注意,在準備下床前,需要準備腰圍對患者進行佩戴[4]。

1.2.3 對患者給予日常生活護理干預

對患者正確站姿、走姿以及坐姿加以指導,對患者腰椎正常前凸位加以維持,禁止長時間保持相同動作,需要將體位進行不斷變換,以避免將不必要慢性損傷顯著減少。在做腰椎側彎動作或者腰椎扭轉動作之前,事先要求患者需要進行熱身[5]。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疾病復發率、JOA評分以及住院時間。

1.4 判斷標準

治愈: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經過護理后,系列癥狀全部消失;顯效: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經過護理后,系列癥狀全部顯著緩解;有效: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經過護理后,系列癥狀緩解;無效: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經過護理后,系列癥狀未獲得緩解。

1.5 統計學方法

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所有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護理結果展開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護理總有效率、疾病復發率)組間對比以%形式完成X2檢驗,計量資料(JOA評分以及住院時間)組間對比以x±s形式完成t檢驗,以P<0.05為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總有效率以及疾病復發率對比

同對照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護理總有效率(77.79%)對比,觀察組(98.15%)提升程度明顯(P<0.05);同對照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疾病復發率(16.67%)對比,觀察組(1.85%)下降程度明顯(P<0.05),見表1。

2.2 JOA評分以及住院時間對比

同對照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JOA評分對比,觀察組提升程度明顯(P<0.05);同對照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住院時間對比,觀察組下降程度明顯(P<0.05),見表2。

3 討論

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選擇常規療法以及傳統護理方法加以干預,即使可以將患者短時間不適癥狀進行改善,但是對于患者生活質量提高以及腰腿功能改善無法獲得顯著效果。

在此種形勢下,選擇康復護理方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加以干預,對于患者神經根粘連、下肢靜脈血栓以及脊柱變形可以進行充分預防,能夠將腰背肌肌力顯著增強。通過給予日常生活護理以及體位護理,可以將不良生活習慣以及工作習慣加以顯著糾正,對于患者腰椎正常前凸位的維持可以做出充分保證。

綜上所述,護理人員選擇康復護理方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干預,對于護理總有效率提升、疾病復發率降低、腰腿功能改善以及住院時間縮短可以顯著降低,從而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病情好轉。

參考文獻

[1]陳麗君,楊愛玲,余霄等.“一站式服務”模式下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個體化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1):1017-1018.

[2]傅秀珍,陳夢麗,陳少華等.腰椎間盤突出癥1294例中醫癥候特征及護理探討[J].廣東醫學,2013,34(13):2112-2114.

[3]于文紅,龐克慧.疼痛和情緒管理結合康復路徑指引在微創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08):708-710.

[4]張冬玲,林濤,吳超英等.延續護理對非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4,29(12):69-71.

[5]戴金花,陸靜波,張孝云等.健腰導引十二式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22):2102-2104.

猜你喜歡
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護理臨床效果
康復護理對解鎖精神病患者康復效果的觀察
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康復護理效果的臨床分析
蘭索拉唑聯合抗生素三聯療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
替米沙坦不同給藥時間治療高血壓的療效分析研究
觀察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絕對臥床休息對非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的影響
成人腹腔鏡疝修補術92例臨床分析
膠原酶化學溶解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