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

2018-09-17 05:42黃敏黃健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4期
關鍵詞:健康發展體育產業馬拉松

黃敏 黃健

【摘要】馬拉松產業成為近幾年體育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代表,對馬拉松產業發展的原因、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促進馬拉松產業健康、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馬拉松 體育產業 健康發展

【中圖分類號】G82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228-02

在2000年以前,在中國舉辦馬拉松比賽的城市只有7個,以馬拉松為基礎的馬拉松經濟幾乎為零,參與者多為專業運動員。但是,這種情況正在發生在巨大變化,2009年國務院將每年8月8日定為“全民健身日”,此后又陸續出臺多個體育政策,2014年10月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全民健身氛圍漸漸形成;另一方面,中國消費者對體育的興趣日趨濃厚,物質條件變好后對于健康、娛樂也有越來越多的追求,各大資金巨頭和創業者都圍繞體育布局。中國田徑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一共有328場馬拉松賽事,參與人數達到280萬人;而2011年,這兩個數字分別是22和40萬人。從單場馬拉松賽來看,北京國際馬拉松、廈門國際馬拉松、揚州國際馬拉松、上海國際馬拉松等賽事的單場參與人數都超過了3 萬人,由于參加人數多而規模受限,大家只能通過搖號才能成為參賽者,城市馬拉松的飛速發展達到了火爆甚至井噴的程度。

一、城市“馬拉松熱”產生的原因

1.國家政策的陸續出臺,刺激了全民健身氛圍的逐漸形成

2008年我國順利承辦了奧運會,并取得了全世界的一致好評,中國隊的成績也得到很大的提高。2009年國務院將每年8月8日定為“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氛圍逐漸變得濃烈。國家政策的出臺,促進了體育產業的飛速發展,全國各地的健身房、瑜伽館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到群眾生活中,馬拉松經濟也順應而生,越來越多的城市和資本運作者借著城市馬拉松賽事東風,掀起了一陣馬拉松經濟的熱潮。

2.馬拉松舉辦城市以馬拉松賽事為切入點打造各自的城市名片

北京馬拉松、廈門馬拉松等城市的馬拉松報名人數超過三萬,甚至出現了搖號報名的現象,馬拉松賽事的成功舉辦對城市形象的提升具有非常明顯的積極意義。不少縣市旨在通過舉辦特殊馬拉松賽事,為城市打造名片,推動當地旅游經濟發展。湖北省利川市通過2016、2017年兩年時間的精心打造,將當地豐富的旅游資源與山地馬拉松比賽有機結合起來,打造 “中國山馬第一城”,將當地的旅游資源推向了更高的平臺。正是這種雙贏的局面,讓更多的城市以馬拉松為切入點,著力打造自己的城市名片。城市馬拉松可為當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包括酒店業、旅游業、餐飲業、零售業等等,2016 年廈門馬拉松為當地帶來直接經濟效益 2.3 億元,帶動經濟效益 3.25 億元,總計 5.55 億元;城市馬拉松也是城市宣傳的形式,參與者在社交網絡曬圖就是很好的城市營銷,尤其是發展旅游業的城市,越來越愛通過舉辦馬拉松來吸引游客;城市馬拉松還可推動當地基礎設施和公共管理能力的完善;對于地方政府而言,組織城市馬拉松也是響應中央發展全民體育的行動。

3.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促進了更多的人參與到馬拉松產業中

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大數據時代,一大數據為背景的諸多科技被廣泛運用于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體育也不例外,今年興起的體育相關的APP、軟件,不同程度的刺激了人們積極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有一部分人,以自己參加馬拉松賽事為榮,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微博,進而影響到更多的人積極參與到馬拉松賽事中。

4.馬拉松賽事本身的巨大魅力,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馬拉松的起源,是一個充滿積極向上的故事,讓參與馬拉松比賽的人擁有了精神上的寄托。馬拉松賽事相對與網球、排球等賽事而言,場地、器材的要求比較放松,成本較低,參與門檻低決定了參與人口基數可以很大。

5.現代媒體的發展,促進了馬拉松賽事的發展

新時代媒體的發展成為促進馬拉松賽事發展不可或缺的影響因素。在國家政策“放寬賽事轉播權限制”的影響下,網絡轉播和電視轉播大大提高了馬拉松賽事的傳播價值和經濟價值。直播平臺的發展、微博微信的推動,現代新媒體形式,讓人們有更多的途徑接觸并參與到馬拉松賽中的各個環節中,直接或者間接的刺激了馬拉松賽事的飛速發展。

二、馬拉松產業飛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馬拉松產業發展供給不足

中國的城市馬拉松盡管發展很迅速,但總體還是供給不足,特別是優質賽事仍然滿足不了社會公眾的需求。城市“馬拉松熱”產生了馬拉松產業,同時也揭示了在全民健身戰略背景下社會大眾的體育需求空間以及于體育產業發展的供給不足問題。

2.部分參與者對馬拉松認識不足,導致猝死等現象時有發生

馬拉松參與門檻比較低,但是并不代表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適合參加,盲目參加會對身體造成較大的傷害,甚至帶來比較嚴重的后果。2017年11月19日,在重慶國際半程馬拉松中,一位33歲的男性跑者在19公里處倒地,心臟驟停、呼吸停止,最終搶救無效身亡。據國際體育組織統計,平均每5萬名馬拉松長跑者中會有1人死于心臟病突發,另外,比賽期間因為各種原因被救治的人占到總參賽人數的20%-25%。而在2017年國內發生的幾起猝死悲劇之外,還有超過7名跑者在跑道上心臟驟停,幸運的是,他們最終都被現場的醫療急救人員成功挽回了性命。參與者應該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根據自身身體情況,合理參加馬拉松比賽。

3.馬拉松賽事定位單一,創新性不足

當前諸多城市爭相舉辦馬拉松賽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了大中型體育賽事對于城市的營銷價值以及對于城市相關產業的帶動功能。而馬拉松賽事相對于其他項目來說具有舉辦門檻低、參與人群基礎較好等特點,吸引了諸多城市的追捧。但我國的馬拉松賽事舉辦中存在較為嚴重的同質化現象,馬拉松賽事處于簡單的抄襲與復制的階段,創新性不足。美國的馬拉松“慢動作馬拉松”“海軍陸戰隊馬拉松”“迪斯尼樂園馬拉松”等等,主體各異的馬拉松賽事琳瑯滿目,給跑友營造著不同的賽事經歷和跑步體驗。而我國的馬拉松賽事,不同城市缺乏選擇切實適合自己的體育賽事來宣傳自己,簡單復制,采用同一方法手段,缺乏創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即便有一些地區推出了一些不同的主題,比如,紅色馬拉松、山地馬拉松、冰雪馬拉松等,但也只是簡單的停留于場地的不同,缺乏真正的體驗性產品的供給。

馬拉松產業正處于飛速發展階段,如何讓其生態、可持續性發展,保持馬拉松賽事的魅力,需要政府和體育賽事組織單位共同擔負起責任,切實有效的促進馬拉松產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沈克印,呂萬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體育產業發展:城市“馬拉松熱”引發的思考[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7,33(05):9-14.

[2]易強,楊帆.城市馬拉松賽事的熱表征與冷思考[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04):108-112.

[3]宗小玉.馬拉松賽事對我國城市發展影響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8):111-112.

[4]李鵬舉. 重慶國際馬拉松賽的發展現狀及其影響[D].西南大學,2014.

猜你喜歡
健康發展體育產業馬拉松
冰上馬拉松
我國體育產業政策演進與效果評價
體育產業之籃球
學習是一場馬拉松
我國體育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效能監察助推企業健康發展的探討
綠色生態,課堂構建
眾創空間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陽光管理 規范行為
一起來跑馬拉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