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負遷移也可變成正能量

2018-09-27 20:33金妮
湖南教育·下 2018年9期
關鍵詞:個位學具加減法

金妮

小學生年齡小,閱讀理解能力弱,注意力容易分散,記憶仍然以機械記憶為主,形象思維占據主導地位。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知識的負遷移效應頻頻發生。

例如,在執教人教版三年級數學“倍的認識”時,有關倍的三種基本類型:

1.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這里主要是求幾倍,一個數÷另一個數;

2.已知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求這個數。多少÷幾倍;

3.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一個數×幾倍。

對第一種類型,學生普遍能掌握,可以說是知識正遷移,問題不大。但對第二種和第三種很多學生就混為一談了,甚至在他們的大腦里就沒有了第二種類型,只要看見題中有倍字,就認為要求的這個數更大,不假思索地用乘法算。這就是典型的知識負遷移現象。這個問題不解決好,到了高年級學小數、分數乘除法時,就很難糾正。

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在執教時,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通過數一數、圈一圈、擺一擺,讓學生充分積累感性經驗。然后通過操作學具,在腦海里建立“第一行幾個,第二行有多少個同樣多的幾個,就是幾的多少倍”的表象。在教一些無法使用學具的情境題時,指導學生畫線段圖或示意圖表示數量關系,將圖與具體實物建立一一對應的關系,畫出情境中包含的數量關系,研究其中的聯系,抽象出倍的概念。最后引導學生在練習中鞏固認識。

面對教學中的負遷移,我們應該想方設法讓它變成正能量,從而提高教學效益。

激發認知沖突,巧誘負遷移。教師在教學中應

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出發,有效利用負遷移,巧設埋伏,能使學生主動地發現數學問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例如,教學完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后,學生掌握了判斷一個數能否被2、5整除,是根據個位上的數字確定的。教師接下來問學生判斷一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能否用上述方法,學生不假思索地認為可以。教師不作評價,讓學生舉例子驗證,得出結論:一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用“看個位上的數字”去判斷根本行不通。要找到解決問題之法,必須另想他法,從而順利進入新知的學習。

運用對比分析,減少負遷移。小學數學中有許

多易混知識點,教師應幫助學生找準分化點,排除干擾。我們可以把一些似是而非、形同實異的題放在一起,讓學生在比較中練習。通過這樣的對比練習,以及教師關鍵處的點撥,學生能溝通它們的內在聯系,辨清它們的相異之處,從而全面準確地、更系統地掌握知識。

例如,在教學兩位數除法時,有少數學生出現了“98÷31=38”這樣的錯誤,這明顯是受到了加減法強調的“相同數位相加減”的負遷移影響。為此,教師又設計了題目:68-34,68÷34讓學生計算。結果仍然有學生計算出68÷34=22的結果。問其原因時,他說:“6除以3等于2,8除以4等于2,那68÷34不等于22嗎?”

之所以出現這種錯誤,歸根到底是學生沒有真正理解除法的意義,才會導致把加減法的計算法則運用到除法中來,從而產生了負遷移。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對加、減、乘、除進行比較,尋找它們之間的異同點,讓學生真正理解了除法的意義。再出類似的題目,學生就不會發生這種錯誤了。(作者單位:邵陽市大祥區祥鳳小學)

猜你喜歡
個位學具加減法
牢記方法大量練習
圖畫里的加減法
以低成本學具助力初中生物學教學
個位與十位的故事
個位與十位的故事
個位與十位的故事
利用學具構造一道幾何反例圖形
20以內的進位加法難嗎
單詞加減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