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臺北人》的悲悼世界

2018-10-13 11:54黃怡
青年時代 2018年24期
關鍵詞:臺北人白先勇人性

黃怡

摘 要:白先勇的短篇小說集《臺北人》構建了一個悲悼的藝術世界,悲情人物的刻畫、悲劇人生的書寫以及作品中折射出來的悲憫情懷使他的作品在當代散發出獨特的光彩。論文第一部分介紹了白先勇筆下的兩類典型悲情人物,即弱者與女性;第二部分從凄美的文學意象和多元化的敘述方式著手,分析了白先勇的悲劇書寫;第三部分闡釋了白先勇小說背后所蘊含的人性的終極關懷與家國同悲的無限感慨。

關鍵詞:白先勇;悲劇書寫;悲憫;人性

白先勇的作品包含小說、散文、雜文、戲劇,從1958年初登文壇至今,贏得了大陸、港臺乃至海外學者的極高評價,一度被譽為“當代中國短篇小說中的奇才”??v觀白先勇六十年間的作品,不難發現,他的小說無一例外染上了深重的悲劇色彩,如袁良駿在《一個舊時代的挽歌》中的評價,“白先勇不會歌功頌德、粉飾現實,他是一位悲天憫人的悲劇藝術家。白先勇唱出的是一個舊時代的挽歌”。白先勇的小說集《臺北人》由十四篇個短篇小說組成,以同情和悲憫的視角關注社會各個階層“被逐出大陸的臺北人”,以耐人尋味的筆墨刻畫了一個個鮮活的角色,描摹了一幅幅滿目瘡痍的悲情世界。

一、悲情人物

白先勇曾稱自己的創作是“為逝去的美造像”,其小說最突出的美學價值就是崇高的悲劇藝術。正如魯迅所言,“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卑紫扔掳岩磺泄袒乃季S打破、撕碎,將那些悲慘世界里掘出的美奉獻給人間。白先勇隨父親的軍隊一路退敗到臺灣,這無疑是家族由盛轉衰的分水嶺,也在他的人生體驗中又注入了更為深刻的內容。這段曲折卻不凡的人生體驗促使白先勇更多地關注那些被戰爭逼退到臺灣的人們,這類作品主要集中在《臺北人》里。在小說集《臺北人》中,白先勇設置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冷艷的妓女、俗氣的米粉店老板娘、歷經滄桑的軍人、落魄的知識分子、曾經風華絕代的貴族夫人……今不如昔的鄉愁鄉思,構成了他們的“大陸情結”,在海峽對岸,他們迷惘地度日,奏響了一曲曲弱者和女性的悲歌。

(一)弱者的挽歌

有論者認為白先勇所塑造的人物都以沒落貴族為主,因此狹隘地批評白先勇的作品“沒有力量的,不真實的”,甚至“缺乏文學價值”,實則不然。作為“末路英雄”白崇禧的后輩,白先勇的筆下自是少不了那些所謂的“沒落貴族”,表面上他們雖然風光,實際卻包裹了一顆和常人無異的血肉心腸,從另一個維度來說,他們是衰敗家族的祭品,只能在殘酷的世界中隕落。白先勇以挽歌式的主旋律將沒落貴族與普通大眾相連,在兩岸骨肉分離的現實之下,末世之景躍然紙上。

《花橋榮記》以一位桂林米粉店老板娘的視角,講述了一群流落在臺北的桂林人的故事。小說中的盧先生本是桂林人,在隨軍撤退的途中與未婚妻走失,之后流落到臺北做了教師,本來長得年輕俊朗,卻依舊耐不住歲月的蹉跎,臉上爬滿了皺紋,頭上也長滿了銀絲。十五年以來,盧先生苦苦攢錢,終于湊夠十根金條,本想讓未婚妻偷渡來臺灣過下半輩子,沒想到竟是表哥設下的圈套,賠光了所有積蓄,最后悄然去世。作為一個最為普通的知識分子,盧先生家境殷實,若不是局勢動蕩,本該和未婚妻羅姑娘在桂林老家過上幸??鞓返娜兆?。奈何造化弄人,流落臺灣的盧先生在失去了家族庇護之后,不但生活拮據,還被親人騙光積蓄,姘上洗衣女卻被扣上綠帽子。肉體和精神上打打擊終于擊潰了盧先生,所以白先勇給他設置的悲劇結局也就變得順理成章。

(二)女性的悼曲

白先勇作品數量不多,卻刻畫了千姿百態的女性形象,被譽為“二十世紀寫女人的能手”,縱觀《臺北人》中的女性角色,就包含了社會各個階層——《游園驚夢》的官太太,《花橋榮記》的老板娘,《金大班的一夜》的舞女,《一把青》的空軍遺孀……他筆下的女性形象幾乎都有著相同的悲慘命運,她們的力量十分渺小,沒有辦法逃脫命運之網的捆縛,如歐陽子在《王謝堂前的燕子》所言,“也許在白先勇看來,燦爛只是一瞬,而黯淡則是永恒;興盛是變量,只有衰敗才是恒量?!?/p>

《游園驚夢》出自明代劇作家湯顯祖之手,講述了杜柳的愛情故事。白先勇借用其名,處處采納“夢”的隱喻,營造了無數“今即是昔”的幻象,其中最為出彩角色當屬主角錢夫人。錢夫人樣貌出眾,昆曲也唱得極好,二十歲出頭的她有幸成了享盡榮華的將軍夫人,卻因性苦而與錢將軍的下屬鄭彥青私通。最終錢老將軍的病逝帶走了她昔日的榮華,錢夫人只能一遍遍追憶過去,在回憶里了卻余生。竇夫人舉辦的宴會表面上歡聲笑語,實際上卻是各色權貴明爭暗斗的現場。幾杯花雕酒的錢夫人微醺,迷迷糊糊仿佛回到了過去,“人生如夢”也就不過如此。雖然白先勇沒有極力渲染錢夫人的哀愁,讀者卻可以從細節窺見她的失落與悲哀。她的人生就是一出完美的悲劇,現在“美夢”終于有“驚醒”的時候,可是一切都變了她仿佛只活過一天。

二、悲劇抒寫

白先勇的生活經歷是十分豐富的,大陸、港臺和海外都曾留下他的足跡,正因如此,在創作風格上,他不僅有著中國傳統小說古典美的意蘊,還深受西方現代主義的影響,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而這種中西合璧的藝術魅力在凄美意象的運用和多元敘事的表達上體現得最為明顯。

(一)凄美的文學意象

在中國古代文人中,許多作家有其偏愛的意象,如李白鐘情于月,陶淵明則更愛菊;而在現代文學史上,張愛玲《金鎖記》中對月亮的描寫又可謂是妙中之妙。深受傳統中國傳統文化浸潤的白先勇在《臺北人》中也用了眾多意象點綴他的創作,如季節意象、色彩意象。這一個個略帶悲凄之感的意象數次出現在小說中,若有若無的揭示了一個個蒼涼的夢,生命搖落之感便也就躍然紙上了。

在文學的審美景觀中,豐富的色彩表現是其中重要一環。紅色本充滿了生命的蓬勃態勢,但在《那片血一般的杜鵑花》中,白先勇并沒有選取紅色熱烈的一面,反之,以杜鵑艷麗的色彩暗示了故事的殘酷和血腥。王雄死后,原來寬敞美麗的花園卻成了一個詭異的禁地,“當我走到園子里的時候,卻赫然看見那百多株杜鵑花,一球堆著一球,一片卷起以片,全部爆放了。好像一腔按捺不住的鮮血,猛地噴了出來,灑得一園子斑斑點點的都是血紅血紅的,我從來沒有看見杜鵑花開得那樣放肆,那樣憤怒過?!被▓@翻天覆地的改變令人深思,杜鵑憤怒地綻放,似乎在向天地控訴對這個無情世界的不滿。血腥恐怖的紅點染了整篇文章,就在那些充斥著殘酷的文字之中,生命的殘破令人心碎。

(二)多元的敘述方式

貫穿《臺北人》的敘述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白先勇不斷地改變作品的敘述視角來刻畫書中的主角,使他們在伸縮自如的不同視角中展現人物獨特的個性,其中他運用得最多的便是第三人稱敘述方式和第一人稱敘述方式。

通俗而言的第三人稱敘述方式也就是旁知視角,這種敘述方式不受時空的限制,能客觀的展現出作者需要表達的內容?!端寂f賦》的情節較為簡單,以順恩嫂和羅伯娘的對話引出一連串的回憶,舊日的名門望族李家如今已是今非昔比,只留下一個年邁老嫗羅伯娘苦苦支撐。為了表現舊式家族的衰敗,白先勇開篇就借順恩嫂之眼,將老宅子的冷落與蕭條寫到極致——“她抬起頭,覷起眼睛,望著李宅那兩扇朱漆剝落,已經沁出點點霉斑的檜木大門,出了半天的神?!卑紫扔掠闷届o而客觀的敘述,擺出一幅滿目瘡痍的“思舊圖”,加上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在冬日的黃昏里,就襯出這番凄涼的意境。

與第三人稱敘事方式不同,第一人稱敘述方式會使表達更加親切自然?!兑话亚唷分?,全文以師娘的視角展示了朱青一生中兩個階段的變化,從最開始靦腆青澀的女孩變成一個浪蕩風騷的歌女,而師娘確是溫暖依舊。這樣的敘述巧妙地以師娘的視角審視朱青一系列的情感變化,不僅使文章情節的發展更加自然,還將師娘的十年如一日與朱青前后變化相比較,更能凸顯朱青的麻木與墮落,也更能引起讀者的憐惜與嘆惋。

三、悲憫的人生拷問

白先勇的作品融匯東西文化的精神內核,以出彩的悲情人物和杰出的悲劇書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悲悼藝術世界,彰顯了作家千古獨步的藝術魅力和寬豁大度的人道主義情懷。對于個體而言,白先勇不僅將沒落的貴族納入自己的寫作版圖,更是沒有放下對弱者和女性悲劇命運的抒寫,極盡個人關懷。而個體的悲慘遭遇和國家的淪落又是密不可分的,末路窮途的“臺北人”背負的苦難是深重的,他們過往雖然風光一時,可依舊阻擋不了歷史車輪的碾壓。目睹“臺北人”一樁樁傷心的往事,白先勇將他們不幸的際遇與家國動蕩的社會背景相結合,以悲憫的眼光審視眾生之相,對于他們的未來出路做出了思索并給出了答案。

(一)個體人生的終極關懷

作為貴族子弟,白先勇在物質生活上雖無遺憾,在精神生活上卻有著一種抹不去的憂郁感,他說:“對我個人來說,我當然還是比較幸福的,表面上都是很順遂的。但是我感覺到總是有一種無法跟別人傾訴的內心的寂寞根孤獨?!痹谥蟮某砷L過程中,異邦的生活更加深了他的憂慮,因此,白先勇與漂泊異鄉的臺北人產生了共鳴,書寫心靈的苦難是其表象,深埋心中的正是他對于個體人生的終極關懷。

首先,在人物的選擇上,白先勇不拘泥于上流社會之眾,更將眼光投向了最為平凡的普通人,并善于發現小人物身上的特別之處,如將舞女金大班的粗俗慷慨、米粉店老板的市儈善良都自然的加以展現,使人物有血有肉。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人物命運的設置和安排,白先勇雖沒有故意描摹其不幸的根源,卻也在不斷暗示著主角命運的艱辛,他們身處的環境越是險惡,就越發令人同情?!豆聭倩ā返木昃暧兄恍业募彝?,她年幼時被父親奸污就已經夠讓人憐惜了,可白先勇依舊設置了一個惡魔一樣的男性柯老兄在她身邊。最后娟娟吸毒、瘋了、被送去精神病院,這些更加令人心碎的情節一幕一幕在娟娟身上上演,作者的憐憫之心也就是在這樣強烈的反差之下涓涓流淌。

其次,白先勇對于個體人物的心靈困境也做了很多展現,《臺北人》中的許多人物由表及里都透露出一股憂郁的氣質?!队肋h的尹雪艷》中白先勇刻畫了一個冷艷的女子, “尹雪艷從沒有失過什么分寸,仍舊顯得那么從容,那么輕盈,像一球隨風飄蕩的柳絮,腳下沒有扎根似的?!边@個幽靈似的女人從不悲天憫人,甚至讓人覺得沒有良心,白先勇正是用這種反諷的語調借尹雪艷之口對人類的貪欲和愚昧進行側面反諷,隱約也能感受出作者的悲嘆。

(二)家國同悲的無限感慨

先天的憂郁氣質使白先勇的創作不自覺地就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憂愁,他過早的體驗到了生命中的寂寞,在日后成長過程中的漂流與遷徙更激起了他心中的赤子之心,在書寫那些“流浪的臺北人”的同時,白先勇還將家與國的命運摻雜其中,可見其眼界之寬,格局之大。

《秋思》是《臺北人》中較為特殊的一篇,全文很短,但是故事背后的社會諷刺意味卻相當濃厚。其一,小說的第一部分不厭其煩地描寫美容師給華夫人剔指甲、做臉、涂指甲油等行為,對華夫人等社會名流在國難當頭的時刻竟然依舊肆意享樂的行為進行反諷?!叭A夫人將她那只左手伸了出去,覷起眼睛,自己觀賞著,她左手的指甲已經修剔過了,尖尖的,晶瑩閃亮,一把春蔥似的雪白手指,玲瓏地翹了起來,無名指上套著一枚綠汪汪的翡翠環子?!逼涠?,小說的亮點在第二部分,看到花園里“一捧雪”在繁盛的背后竟有這么多腐爛的花苞,這使華夫人想起了當年夫君作為抗日英雄榮耀無比的光輝過去和最后病重先逝的凄涼結尾??此坪唵蔚墓适聦崉t是作者故意淡化情節的緣故,白先勇正是借盛衰無常,生死由命來感慨如今的國際形勢急劇變化。在抗日戰爭中中國雖然獲得了勝利,但是在戰爭過后依舊是被凌辱的對象。這就像華夫人的夫君一樣,雖是顯赫一時的大將軍,最后還是逃不掉命運的浩劫。

四、結語

白先勇的藝術世界悲劇從來都是主色調,但難得的是,這種令人心碎的悲劇藝術之后,是白先勇對于個體生命的終極關懷和對于人世滄桑的無限感慨。因此,為了展現悲苦,他用于提起筆,將眾生之相收于筆下,對于弱者和女性的關注,對于多重文學意象和多元敘述方式的表達,他以最卑微的姿態來探尋人性的永恒課題。

參考文獻:

[1]白先勇.臺北人.[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

[2]袁良駿.白先勇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

[3]阮溫凌.海峽悲歌——白先勇創造論[M].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2015年.

[4]高云書.白先勇短篇小說的意蘊探析[J].百家爭鳴.2008年.

[5]段凱華.從《臺北人》看白先勇小說的悲劇意識[J].文學教育.2017年.

[6]楊小露.論白先勇對女性悲劇命運的書寫[J].焦作大學學報.2015年.

[7]田敏.孤獨者的悲劇生存[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8]郭穎.淌血的紅玫瑰:白先勇筆下的女性淪落者形象[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7年.

[9]尤妤冠.白先勇小說的女性形象書寫[J].長江大學學報.2016年.

[10]李倩.落進塵埃的寂寞——白先勇小說的悲劇意蘊[D].江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11]孫子雅.從靈肉沖突看白先勇小說的悲劇意識——以《花橋榮記》和《那片血一般的杜鵑花》為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

[12]仝錚錚.無邊的悲恰與蒼涼——白先勇小說論[D].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13]張麗.無可奈何花落去——論《臺北人》的悲劇意識[D].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14]歐陽子.王謝堂前的燕子——《臺北人》的研析與索隱[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75.

[15]劉俊.文學創作:個人 歷史 家庭 傳統——白先勇答問[J].東方叢刊,2000年.

猜你喜歡
臺北人白先勇人性
白先勇與《紅樓夢》
逼近人性
旅美作家白先勇的家國情懷
白先勇:我有一顆天真的老靈魂
功能與人性
白先勇筆下女性形象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