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教學”視域下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提升研究

2018-10-16 02:59陶宏偉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8年29期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學習者思政

陶宏偉

傳統的思政課教學在師生互動,言傳身教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隨著新時期新技術革命的出現,思政課堂教學很容易受到電子信息產品的干擾,影響著我國意識形態工作的開展和效果。針對此類現象,筆者總結國內外研究現狀,提出思政課的教學改革必須采用新形式,將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來應對新問題。

一、國內研究現狀

針對新形勢下思政課的現狀,在教學改革方面國內研究主要體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強化思政課教師的主體地位。思政課不同與其他課程,帶有有著強烈的時代性與鮮明的政治性特征。因此,思政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政治學習,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把思政課變成一門“讓人流淚的藝術”,教師必須立足于不同專業發展,將思政課與專業的前途相結合,將國家民族命運同學生個人發展相結合,不斷加強實踐教學,以生動的例子形象的在學生面前展示,切實增強思政課程的感召力。

2、信息化教學平臺的使用。與傳統的評價機制相比,全新的教學平臺可以展示學生對教師的線上線下綜合評價情況及教師對學生所做的線上線下學習時間、學習態度、互動情況、作業提交情況、最終成績等。教師可以通過現代化構建師生互評的統一數據平臺,利用云端實現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與共享。新的信息技術使用能帶來嶄新的教學評價體系,引發新一輪教學變革。

3、改變現有的考核評價機制。傳統的思政課考核方式對于學生能力的評價顯得較為單一,忽視了評價機制科學性、客觀性,無視學生個性特點與色彩,學生的創造性被抹殺,很難培養出富有創新精神、反思精神的新時代青年學生。新形勢下,思政課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將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使考核方式更公正合理。

4、加強外部保障。如何用好思政經費,在學生意識形態薄弱環節發力,這需要各高校領導能建立起一套切實可行的保障機制,平衡專業與思政教學的關系,保障學生基本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一種既緊張又活潑的環境中進行學習,輕松融入到意識形態教學中,實現學生人文素質多方位的互動,增強課堂教學的時代性與感召性。同時,不斷建立防控與疏導雙管齊下的聯動機制.完善考核與激勵互相促進的評價機制。

二、國外研究現狀

1、慕課教學對象的研究

Brit Toven-Lindsey認為,慕課的倘若要獲得成功,教師與學生雙方的知識結構將成為影響課堂效果的重要因素。對于在校學生而言,慕課教學如果想到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與社會文化以及學習者的知識結構緊密結合,在網絡教學過程中,對話性的合作活動所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學習者的學習效果。作者指出,開展合作與對話的學習對學生而言才是有意義的,很多教師通過慕課這個平臺在線上為學生布置與其能力相關的作業,課堂上對其相關概念充分進行討論,學生之間相互理解與學習,以達到對概念深化理解的目的。對于社會學習者而言,作者認為目前慕課還面臨一系列的挑戰。由于課程學習不受空間限制,社會學習者沒有課業以及資格證書的壓力,慕課課程的完成率僅僅只有7%,作者指出面向社會的慕課僅僅起到傳播知識的作用,如果要深化社會學習者的實踐能力,慕課的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慕課教學資源的研究

Nickerson認為,隨著教育成本的增加以及網絡的普及,慕課的出現及流行恰好符合了當今社會的需要,對教育事業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尤其是社會工作者也能通過網絡這一途徑接受高等教育。文中認為公共圖書館盡管能為學生獲得學分并順利完成學業提供一系列的幫助與支持,但是在支持學生其進行原始研究方面收效甚微,因此慕課建設應該與高校圖書館相結合,并呈現不同的學習層次。一方面,高校圖書館為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提供各類原始資料,為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提供便利條件。另一方面,對于研究能力尚淺的學生,學術型圖書館在建設方面上應該在慕課中給予這部分學生更多的指導。

3、慕課教學形式的研究

Chris Jones認為,慕課蓬勃發展最需要的因素是濃厚的自由氛圍,然而慕課的發展形式受到商業因素和國家財政資金的影響。慕課開展的形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強調自主學習,其突出特點在于強調培養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和認識的能力,教師要求學習者要通過網絡學習來談個人見解,然后教師把大家的反思推送給全班同學,學生通過這樣的方法從其他學生的作業中汲取營養。第二種慕課形式強調知識的傳授,學生通過做練習消化吸收所學的知識,培養相關技能。其教學背后是掌握學習理論,更多側重于知識的傳遞和掌握。作者認為雖然目前慕課的發展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但是它的主流形式依舊是第二種。然而,兩種不同的學習風格都有可取之處,要根據不同的學科和對象選擇適合的慕課形式。

4、慕課教學方法的研究

Neil E. Hasser認為,慕課的專業化發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比如線上教師在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下如何回應學生提出的問題。作者通過研究得出,由于受到知識代溝,學習主體多元化,學生受關注程度等因素的影響,慕課教學必須采取混合式的教學方式?;旌鲜浇虒W法改變來了原有的教學模式,保證教師能夠在最大限度上與慕課平臺進行交互式發展,使慕課教學平臺變得更加具有相應的學科特色,并能迫使教師在教學上不再孤軍奮戰,促進與其他老師進行高效溝通?;旌辖虒W法最重要的是課堂實踐活動與師生之間的互動,然而如果教學方式只有慕課線上教學一種模式,就會很容易導致過高的退學率。

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陣地,高校思政課堂的質量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思政教學要借鑒國外MOOC、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結合中國本土文化,加大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力度,構建思政課網絡話語體系,打造思政翻轉課堂運用互聯網平臺傳播正能量。

在這過程中,教學手段的革新以及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是當前思政教學改革中急需突破的一個難點。教師正確運用新的信息技術,將愛國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增強思政課自身的感召力,以一種喜聞樂見的形式,探索一種合理的激勵考評機制將成為今后國內思政教學教學質量提升的著力點。

猜你喜歡
信息化教學學習者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信息化教學學生學習效果評價體系的構建
淺析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信息化教學課程改革研究
論遠程學習者的歸屬感及其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