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不一樣”的月亮

2018-10-18 07:46
看歷史 2018年9期
關鍵詞:繪畫史科技史思想史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边@是李白系列月亮詩作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一首,題為《古朗月行》。相比他15歲時的處女作《初月》的明媚和浪漫,這首詩顯然深沉、復雜得多。人到中年,詩人面對唐帝國時局,借月而申影射現實本義,月的意象較之《初月》,已由當初的單純變得深婉曲折。

從《初月》而至《古朗月行》,李白對月亮的認識,其實也代表著大多數人的認知階段和認知層次。中國佛教哲學界有一組重要概念是為頓與漸,直指佛教思想和修行中精進與直顯的隱喻,用明白淺顯的語言來表達,就是頓悟強調人的靈性覺醒,有頓然領悟的智慧和靈感而漸悟則認為人需要次第分明的漸修,才能達到最后的了悟。兩家論訟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

將這組佛教哲學概念移植過來,我們也發現,所謂漸悟其實更符合我們認知客觀事物的規律。從李白對月亮的認知變化來看,這個漸悟過程,需要人在不斷的學習積累和科學觀察中,達到認知的一個高度,其中,不僅需要哲學史的漸修,也需要文學史、思想史、科技史、繪畫史等綜合素養的提升。對于月亮這樣一個特殊的天外之物,它與普通人的物理距離,也當然地影響了人們通過其他更多綜合學科來強化認知的欲望和興趣。除了少數以科學名義認真仰頭看的思考者,我們大多數^對月亮的認識其實很多年都不曾變化,習焉不察已變成一個生活常態,由此,月亮的形象,很多時候,便固化在我們最初的認識里,如同李白的《初月》,盡管充滿詩意,到底還是簡單。

從民俗學的角度,中秋節更多被人們賦予了圓滿、團圓的意義。在萬家團圓的時節,月亮更像是一個象征性的存在,即便詩篇再美好,它對于現實的世界似乎影響殊微?!傲曆刹徊臁钡娜粘@?,月色似乎一萬年沒有變化。但考諸文學史、思想史、科技史、繪畫史,我們也會發現,中秋節的月亮顯然沒有那么簡單。如果將這些歷史熔鑄一爐,我們會發現,中秋節的月亮會變得與以前不一樣,至少,和李白的《初月》不一樣,和初級和中級的《物理學》教材上的月亮不一樣,和我們耳熟能詳的神話傳說中的月亮不—樣,和傳世名畫中的月亮不一樣……

在“習焉不察”的日常里,發現和尋找月亮的這些“不一樣”,是本期“封面故事”試圖努力的方向——盡管這樣的努力離真正的月亮或許還有著十萬八千里的距離,但人類對月亮的觀察和思考沉淀在那里,它是月亮開始照耀著我們的時候就累積起來的智慧結晶,我們不能熟視無睹,我們理應打撈,讓更多人仰望夜空,在歷史的智慧基礎上,去“看見”月亮的多維形象。

那么,親愛的讀者,你準備好在今年的中秋,在和家人吃月餅、飲桂花酒的時候,去發現“不一樣”的月亮了嗎?

猜你喜歡
繪畫史科技史思想史
硝板上的文明——漫談千年運城鹽池科技史
統編初中歷史教材科技史教學探究——以兩次工業革命為例
只有兩類畫家會在繪畫史上留下痕跡
魏葵:畫家應該直面的,是永不完結的繪畫史
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歷程
中國瓷器凝結的科技思想
為什么弱者難以接近正義——一個思想史的考察
費孝通學術思想史識認
高居翰的中國繪畫史觀探析
《軍事哲學思想史》評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