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文學實踐教學的方法研究

2018-10-19 01:44李姣玲
求知導刊 2018年20期
關鍵詞:民俗學民間文學民俗文化

李姣玲

摘 要:民間文學屬于一種特殊的口頭文學,簡單而言,就是在文學表達上有很強的口頭特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單純的課堂講授,很難將民間文學的活態特征凸顯出來,只有擴展教學方式,才能夠切實發揮出民間文學教學的作用與意義。文章從民間文學發展歷程入手,闡述了民間文學實踐教學的方法。

民間文學由于學科的特殊性,大部分高校只是將其作為選修課,設置的學時相對較少,且專業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范圍僅限于課堂,加之各類因素的影響,難以發揮其該有的作用。為凸顯出民間文學的價值,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

一、民間文學的發展歷程

民間文學事業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階段,其中有很多艱難的過程,但最終出現了很多令人矚目的成果。在民間文學收集整理中,就民間文學教學的研究與討論相對較少,在教學中只有幾篇相關文章,比如:陳亮、陳杰《民間文學教學新論》、黃永林《關于民俗學與民間文學教學問題》等,在華中師范大學中,黃永林教授在《關于民俗學與民間文學教學問題》中曾提到,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加強民俗學與民間文學實踐環節,稱之為“田園調查”。只有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民俗文化與民間文學的實際活動中,才能夠擺脫課本的束縛,提升教學的趣味性與生命力。

高校在民間文學教學中,需要強化課堂與實踐兩者的結合,這也為中國民間文學教學提出了指導方向。在實際中,大部分的本科院校在民間文學教學開展中,受到了很多因素的限制,比如:人力、物力、財力等,未能重視實踐教學,難以將民間文學的作用凸顯出來。

二、民間文學實踐教學方法

民間文學本身屬于人民群眾的智慧,也是大眾群體文學。民間文學能夠將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出來,構造不同時代人們的愿望,真實還原不同時代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情景。民間文學屬于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間文學具有豐富的價值,在課堂教學中,要強化理論與實踐兩者的結合,促使兩者相互促進。

1.田野調查

田野調查指的是,調查者需要深入某一地方,進行全面調查,詳細收集、記錄各類信息,調查者需要投入到當地居民生活狀態內,近距離接觸調查區域內的事物。針對民間文學研究與學習人員而言,田野調查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具備方法論意義,還具備一定的實踐意義。

在民間文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將課堂知識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深入觀察,逐步掌握民眾日常生活,分析相應的民間文學作品。只有調查者與研究者積極參與到民俗事件中,才能夠獲得精準資料,感受民間文學作品在實際生活中的鮮活狀態。民間文學本身承載的民族內涵與民俗,只有確保民間文學學習、研究在可靠狀態內,才能夠確保研究、學習的有序開展。不管是民間文學教學者還是研究者,均需要突破書本的限制,真正深入其中去認知、理解民間文學。民間文學不管是以何種形式表達,在特定的生長地區、環境內,文化傳播意境中,均需要進入田野開展實地調查、深入研究,才能夠充分認知與理解民間文學,切實將民間文學教學的作用與意義凸顯出來,更好地傳承與發揚中國民俗文化。

2.方言敘述

基于田野調查中的缺陷,雖說可以很好地開展實踐教學,但會受到天氣、時間等因素的影響,開展起來難度較大。在這類情況下,教師需要積極改革教學方式,不斷擴展實踐手段。同時,教師還需要充分利用學生對民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學習民間文學課程的熱情,強化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以此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

民間文學具有顯著的“口頭性”,將民間文學轉化為文字的形式存在,反而會使其成為一種“通俗文學”,難以發揮出民間文學的作用。民間文學在語言表達中,還需要還原語言的真實情景,此階段方言就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簡單而言,民間文學中的任何一種形式,在應用方言表述中,均需要體現出地方文化特征,以此確保最佳的傳播效果。

在實踐教學中,不能很好地帶領學生深入不同的方言區去感受與體會,但可借助學生自身資源,為學生展現全國各地不同的方言,以此凸顯出地域特色與民俗文化。各個地區的普通民眾在日常交流中,主要使用方言,即便是在文化普及的年代,在各類交流中,方言依舊是應用最多的交流方式。傳統的口頭故事,在一傳十、十傳百中已經融入了講述人不同的經驗、想象,使得一個個民族神話、史詩誕生。

口頭語言屬于民間文學中的重要載體,方言可以促使民間文學呈現出不同的特征,將獨特領域凸顯出來,以此豐富民間文學的教學內容。在實際教學中,可開展“用方言表述家鄉”的活動,比如:邵陽民間歌謠演唱及吟誦。促使學生能夠真切地理解民間文學的基本特征,深入分析口頭特征,以此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3.民俗視頻

民間文學屬于民俗內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俗與民間文學均是文化研究,民間文學本身屬于一個特殊的文學形式。在中國眾多文學形式中,民間文學承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在民間文學研究中,必須要綜合考慮民俗背景、民俗功能。在具體的民俗語境內,發掘民間文學、民間文本規律,并掌握其中的審美原則與順序,更好地為民間文藝創作提供指導與借鑒。

中國民俗學研究者鐘敬文先生認為,民俗學的研究,可將其劃分為三部分:第一,走馬觀花式的研究,在某一個具體的地方,只是簡單觀察、了解某個地方的民俗,獲得的也是一些淺顯的認知。第二,在某個地方住一段時間,深入了解當地風情,開展研究與調查。第三,研究當地人民的風情、當地的民俗。

鐘敬文先生認為,第三種屬于最為重要的民俗研究方式,主要是因為自己從小就生活在民俗語境中,自己研究自己的民俗文化,占據的優勢相對較大。簡單而言,就是針對一些民俗文化,不需要大費周章去調查,能夠很輕易地理解其中深刻的內涵。

近幾年,以自己家鄉為主開展的民俗、民間文學現象較為普遍,學術上將這類研究統歸為“家鄉民俗學研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可嘗試讓學生依據自己家鄉的風俗內容與特點,制作出相應的PPT,并在課堂上與同學分享,例如,可播放一些關于邵陽隆回花瑤的婚嫁儀式視頻。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搜集、整理家鄉民俗知識,還可以促使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強化對自己家鄉民俗文化的考察與思考。進而激發學生對自己家鄉的自豪感,不斷強化學生的自信心。

這類教學方式,在民間文學教學中可很好地將實踐與課堂教學融合在一起,實現民間教學內容的擴展,以此構建良好的民間文學課堂教學氛圍,實現民間文學課堂魅力的提升。

在上述分析中可得知,民間文學教學中需要重視實踐教學,促使學生真正掌握民間文學的概念、內涵。因此,在民間文學教學中,必須要擴展教學領域與教學內容,強化理論與實踐兩者的結合,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體驗,促使學生體會到民間文學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董浩然.初中語文想象力教學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2]房利芳.實踐教學在《民間文學》課程中的運用[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6(2):107-108.

[3]房利芳.“民間文學”課程引入客家文化資源之必要性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2):71-72.

猜你喜歡
民俗學民間文學民俗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識,延續民俗文化
中國民間文學藝術發展現狀與保護
地方民俗文化的傳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傳承創新中的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
論述類文本閱讀
民間文學是民眾自己的文學
柳田國男民俗學形成過程的研究
試論民俗學對中國戲劇研究的意義與局限
“倉頡造字”引發的思考
淺議河北民俗文化檔案資源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