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農村幼兒教育質量

2018-10-20 03:24范夢
家庭教育報·創新教育 2018年7期
關鍵詞:教育環境幼兒教育質量

范夢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近年來對農村教育問題也給予了高度重視,特別是幼兒階段的教育,對整個義務教育的成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也關乎整個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因此,加強農村幼兒教育意義重大。在農村,廣大幼教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也在積極探尋提高農村幼兒教育質量的方法與途徑。對幼兒實施科學的教育,使幼兒學會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為幼兒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是擺在廣大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下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如何提高農村幼兒教育質量展開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質量;教育環境

農村地區由于受經濟條件與自然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給農村幼兒教育質量的提升形成很大阻礙。幼兒階段是幼兒成長發育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幼兒智力開發與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我們必須要重視幼兒階段的教育,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有策略,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自然與社會知識,提升其能力水平,拓展幼兒的思維,為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因此,如何提高農村幼兒教育質量就成為關鍵。下文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此問題展開探討,以供參考。

一、從農村實際出發,開發利用身邊的自然場所

在農村,只要樹立大教育觀,充分認識周圍環境的教育價值,就不難發現農村廣闊的自然環境中到處存在幼兒游戲學習的好場所。

農村的田邊、地頭、溝坡等自然環境是幼兒認識動植物及其生長過程和進行各種游戲活動的重要教育環境,為此,應當充分利用農村特有的自然環境,讓幼兒走出課堂,使教育內容生活化。大自然向幼兒展示千變萬化的現象,在幼兒了解四季變化、人類生活發展變化的過程中,使幼兒體驗“人與自然”之間的親密關系,了解自然和生活的基本規律,萌發保護和改善自然和社會環境以利于生存和發展的意識。

二、開發利用農村鄉土資源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操作材料

農村經濟相對落后,家長沒有多余的經費為幼兒購買玩具和活動材料。而幼兒的學習發展僅憑成人枯燥的說教和嚴厲的強化訓練是違背教育規律的。只有讓幼兒通過操作物體材料進行學習,效果才會更好,所以我園充分利用身邊鄉土資源,因地制宜,發動家長,從自然界中尋求或利用安全廢舊物,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

自然物中各種植物的莖、葉、殼、種子、花、草,木材、竹子,各種蔬菜、水果等可供幼兒粘貼、編織、雕刻、建構;泥巴可供幼兒制作各種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和幼兒喜愛的動畫人物。

安全廢舊物品如木工廠里的邊角余料、家庭中購買物的包裝盒、飲料瓶等可供幼兒建構,幫助幼兒認識各種幾何形體,還可以加工成各種小玩具。

我們只要肯挖掘,身邊的一切資源就都可以變為對幼兒有價值的操作材料。幼兒在對物體材料的擺弄中與操作材料進行互動,發揮創造力,實現與物的交往和相互作用從而對事物有真正的認識,我們倡導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在愉快而富有探索性的創造活動中學習和發展,表達他們對世界的認識。

三、開發利用家長資源,實現家園共育,為教育過程服務

在實施家園合作過程中,我們接受了新的家園合作理念,樹立了家庭教育資源觀。積極嘗試務實、透明、明確的家長參與教育過程的方式,真正調動家長的積極性,使家長成為教育過程的參與者和活躍力量。充分整合并善用家長資源,實現優質的家園合作。

家長與社區蘊涵的教育資源是豐富多元的,幼兒園和教師應當立足于教育的實際需要,認真收集和分析信息,分類整理家長與社區資源,思考在教育過程中適當的導入各種資源,有目的、針對性地整合與運用,使家園合作愉快、有效和優質。如幼兒園在家長農閑時請一些有特長的家長來園教老師、孩子進行編織、刺繡、制作玩具、種植等活動。家長在這些活動中增強了自己也能成為教育者的自信心和作為教育者的責任感和自豪感。同時,家長的教育潛能也得到了充分發揮,使教師和家長產生積極的互補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幼兒園在鼓勵教師積極影響和指導家長教育觀念和方法改變的同時,充分挖掘利用家長潛力,引進家長資源,為教師服務,為教育過程服務。

不管多平常的教學內容,當你以新的理念賦予其新的生命時,活動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幼兒的思維特點帶有明顯的形象性,他們各種概念的形成,必須建立在大量感知的基礎之上,因此,給幼兒提供充足的教育資源和環境是十分重要的,而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過分強調對活動過程的“精心設計”。新《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方式,寓教為樂,注重活動過程”。從某種意義來說,游戲是兒童的一種發展方式,兒童通過游戲,可以發展他們的合作能力、想象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和適應生活的能力。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為此,改變組織形式,利用周圍的有效資源,給孩子一次實實在在的體驗。以“體驗性學習”貫穿全過程,其學習的旨趣不是先在于結果,而是先在于過程之中。

總之,農村資源在幼兒游戲活動中的開發與利用,不但使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激發,同時孩子的動手能力、想象創造能力得到了發展,使孩子變得更加心靈手巧。而同時也拓寬了教師教學改革的思路,使我們體會到孩子們生活的家園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教育資源;作為農村幼兒園的教師,應善于挖掘和利用這些農村資源發揮其獨特的教育價值,提升農村幼兒教育質量,喚醒孩子對農村資源的良好認知,同時也激發幼兒愛家鄉、愛勞動人民的美好情感。

參考文獻:

[1]張雙城.試論知何加強幼兒教育[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6,(15).

[2]郭文熙.我國目前幼兒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多重誤區及對策[J].克山師專學報,2016,(4).

[3]劉志強.新編幼兒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08).

猜你喜歡
教育環境幼兒教育質量
二年級下冊期末質量檢測(一)
小學班主任如何創建和諧的班集體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多種途徑實施禮儀教育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睡個好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