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藝術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

2018-10-20 03:24房剛
家庭教育報·創新教育 2018年7期
關鍵詞:物品美術學校

房剛

現代美術課程的教育教學設置,是各校中小學生學習美術及美育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中小學生的美育知識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機制和重要教學方法之一。為了領悟、體會、緊跟習主席在全國教師會上的講話精神: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共筑中國夢和全面奪取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的需要。更為了更好的促進教育教學的改革發展獻計獻策搞好教學工作,盡管我們教師引導和利用了非常好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入了我們的美術課堂。例如:聲、光、電的多媒體教學,也讓我們美術教師從“一支筆一塊黑板”的原始教學方法中脫離出來。課程教學環節、學習導入中引起學生學習美術知識興趣很大的教學課堂變化。但是在如何把現代化教學方法中融入原始的手工制作相融合,發現、發揚學生的創造力、表現力,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筋能力提高學生美育知識?城鎮和農村小學的教學環境和現有條件,還沒有也沒法脫離原始的教學手法?教師如何結合自身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和授課方式?教師在普通教學課堂中授課的教學手段應當進行革新與創造有效結合,現將自身思路與設想整理如下:

現代化的教學方法中雖然加入高科技電腦制作的使用。但是,中小學生美術教育的學習是離不開‘手工制作這種簡單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此來實施教師與學生的實踐和實際操作行為能力與成果的驗證。我認為,各年級中小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制作和學習相關美術知識的同時,應當著重加強學生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方面的培養和訓練。因此,中小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的學習不僅是課堂教師的引導和教學環節傳授。而應當讓學生增大配合自身實踐美術課堂中的攜帶‘相關美術課堂的手工材料來達到學習美術知識的目的。因此做為美術課堂教學后,隨之帶來是否有效的教學成果的展示如何體現和有所成效,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的高效率。但是,結果事實并非如此。所有及各基層學校在美術課堂效果和美術課堂的教學示范課程及教學中,每個學校的教師均是自帶美術用品,自備講授課程相關的材料,美術資料及素材、尤其是“源材料”來發放給學生,在進行教學和課堂示范時及講授美術手工課演示時制作中使用的原材料,均是教師自備或提前學生準備一點,并不齊全。在每個學校美術課堂中,經常發生學生是否“帶”和“帶不全”、以及“經常不帶”入相關的美術課應用的“源材料”。

(當然學生紙張的配備是最多的,也是最便捷的)基層學校的美術教師均是如此教學傳授與中小學生學習美術課知識,以此來達不到教師的授課教學任務。我們美術教師(圖片二年級上冊湘版)也從中感到非常困惑和棘手。從而講授完課程后,學生沒有美術相關“源材料”而在課堂中說話和發呆。教師反復強調學生,要求學生課前帶入和搜集本課相關的手工制作用品所用的“源材料”。準備如:毛線、布料、卡紙、及泡沫、海綿等學習素材。學生卻經常性的‘不帶和‘不去搜集帶入美術課堂來進行學習美術手工制作,不去配合老師進行美術教學學習。

經過多年的小學美術教學經驗。

因此,我想能否呼吁社會在學校中建立一個專門的“美術用品小超市”。讓學生來運用、收集及集中管理。在美術課堂中便于學生和教師授課美術知識時使用和學習呢?

小學生“美術用品小超市”的建立,好處、利弊與建立方法及管理設想如下:

一、捐助及學生自我收集

社會是個大家庭及有著廣闊的資源,只是沒有相關企事業和相關部門以及志愿者,來關注和投入此事的情懷。我們的中小學美術課堂的“源材料”無非是些社會中常用,和經常見到的各種下角料及不用的廢舊物品。也是我們經常見到和企事業、加工業部門丟之不用的廢舊東西。像:盛裝醫藥的紙盒、小藥瓶,制衣車間剪掉的布料頭,工廠拆除的廢舊小零件、舊鐵絲、電線、毛線、泡沫、海綿、小木頭塊、塑料蓋(瓶)、陶土、沙、貝、殼、骨類等物品。

(一)部門捐助像醫院:

捐助一些小的醫藥瓶、藥品盒子,(圖片摘自:搜狐 其他正文 前沿創意手工)這些東西是醫院常有的和棄置不用的物品,可是這些物品在我們中小學生手中,那是美術及科學課堂中必不可少的好材料。不僅讓學生制作時有發揮的用武之地,還是學生經常發明、創造用到的素材、制作小制作和科學實驗,不可缺少的最佳“源材料”。當然,醫院有專門的洗衣房,還有專門的消毒液,是否進行集中消毒和滅菌處理好后,送入到學校呢?

(二)民政局及環保局(站)的捐助:

現在民政局和環保局都有相關的捐助物品,收集廢舊物品的條件,比如:舊衣服。社區設有的捐助箱中有的收集來的舊衣服在各個民政部門中的處理結果。均是把收集來的衣服送到當地的養老院及兒童福利院等使用。還有的單位消化不了,不也可以給我們學校送去這些不能穿著及能使用的這些廢舊衣物資源嗎?

環保局的垃圾收集站在各個地方政府的建立下也只是周轉一下生活垃圾,而且名副其實并沒有合理進行分類。這樣做不僅讓我們大家愛護環境,還進行垃圾分類,做到廢物分門別類存放合理加以利用。增加我們人類保護環境的方式得到源頭的改變。利用辛苦環衛工人是否可以增加一些舉手之勞。由政府部門號召把生活常見的廢舊物品收集起來,分門別類整理、消毒后送入我們的學校呢?

二、學生自我收集交入學校。

學生是廢舊物品、用品的使用者及收集著,讓學生把自己家庭中及社會環境中見到、撿到的物品。發現尋找周圍社區環境中不用的舊物資集中收集,訂期將東西整理交入學校班級內。以此來集中管理,集體使用不是更好嗎?學生是學校的主體,也是學校的主人。家庭中經常剩余各種各樣的布料、毛線、鐵絲、泡沫、瓶蓋、塑料,損壞的舊玩具、發卡、眼鏡、手表等等物品。讓學生訂期每周的某一天集中交到各個班級中,在美術、科學的課堂上來以舊變新,重新裝點加以利用不僅發現學生胡創造力和想象力,更能讓我們中小學課堂更豐富,課余生活更豐富,校本課程更有效。

三、學校管理與收集的使用。

學校是接收、使用及管理的群體。因此,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在接收與管理使用中要訂期與社會的各部門建立長期的合作機制。訂期補充和配發到各個學校以上物品和收集整理的各種物資。分片區分校區進行管理和合作建立長期的輸送機制,以及捐助機制。配備和派遣專人管理接洽和跟蹤服務。以維護學校安全,以圍繞學生健康成長為中心,發展和塑造培養國家可用之材為目的。用心、專心服務好學校。不管是政府還是企事業都注重學生的健康成長為重點,以大愛關愛學校,關愛我們的孩子。

物資管理方案:

(一)建立專門的教室存放大型或較大的物品:

各學校應當建立一個用于存放相關課堂,美術課堂、校本課程的后備資源庫。讓本校教師,美術教師和各學科教師來使用和管理,管理人可以讓美術教師自己群管建檔,登記造冊使用和發放記錄,讓學生課前領取,課后余數上交。

(二)班級接收存放方式:

在各學校中的教室內,制作貨架,櫥柜等設施來存放。并接納來自各社會愛心人士捐助輸送給班級,以及班級學生定期收集上交的廢舊小型物資。

也可利用小的塑料盒分門別類存放。在美術課堂中,便于課堂前、后的班級學生老師的使用管理、展示,校本課程的展示教學離不開這些社會資源。

四、教學成果的展示和應用:

(一)學校根據學生和教師制作的精美物品??梢栽谥谱鞒晒?,美化各自的校園。

(二)學??梢灾谱鞒纱蠡?、花籃、動物、圍欄,裝飾垃圾箱,宣傳欄。以及制作各種燈飾來美化校園的設施。

(三)裝點樓梯道、間等公共場合部分區域。

制作的小制作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有償或無償捐獻給敬老院或兒童福利院及貧困山區的孩子們玩耍。

(四)組織學校內跳蚤市場地建立,讓學生進行互動式游戲,設置比賽項目進行交流。

(五)學校教學人員,每周組織教學人員分組用1-2小時時間,對美術資源庫進行集體分理、整理常用資源的歸類工作。

五、社會廢舊資源利用利與弊

各級醫院與政府部門及民政、環保,企事業單位,雖然給學校輸送了源源不斷的課堂“源材料”。但是,也給這些單位和部門帶來了大的工作量?社會資源的輸送在時間上,以及會不會給企事業等部門帶來大的經濟損失和效益,學生在學校的應用量是一個學期的,應該送多少?什么時間送?因此應用不了太多的“源材料”。多了學校裝不下,教室盛不下。再有一個安全問題上:注重‘防水、防火、防潮、霉變、鼠咬等問題的杜絕??赡苓€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制作出的作品沒有更多的存放地怎么辦?如何和市場接軌等等這都是問題?如何能更好的消化是否產生二次污染?還有制作使用帶來的更多的垃圾是否影響人們正常的教學與生活、工作。學校及校區更大的環境是否增加了美觀度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制作出的大型成品質量保證如何把關?還是應該后期考慮的問題?

以上是我做為一名美術教師的教學建議望上級教育領導、同行教師分享交流,如若可行之處應用服務于教學最好。注重教學改革,關心中小學學生的美術課堂,為基層農村學校帶來更有時效的教學法實現美好教學,豐富中小學課余生活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以此打造我們的中國夢而讓中小學生們更健康的成長吧!

猜你喜歡
物品美術學校
美術篇
圖畫捉迷藏
學校推介
找物品
創意,源自生活的可愛小物品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中國美術館百年美術收藏
臺灣當代美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