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重建課堂案例分析

2018-10-20 09:34鐘剛
家庭教育報·創新教育 2018年7期
關鍵詞:學生活動

鐘剛

摘 要:“研究性變革實踐”是一種內含變革理論的實踐,是超越經驗、具有更新指向和富有創生性的實踐,是將研究的態度、意向和內容貫穿到實踐的全過程和多方面的實踐。課堂教學改革是數學學科改革的基本途徑與實現方式,而教師是直接推動課堂變革的助力者,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研究性變革實踐”,不斷使變革成為促進教師教育與學科教學共同發展、互動共生的力量?!把芯啃宰兏飳嵺`”下教師要對自己日常教學實踐中的現象和問題進行總結與反思,追根溯源,在教研團隊評價指導與反思的基礎上對課堂教學進行重建。

關鍵詞:研究性變革實踐;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教學設計

(一)豐富教材內容:數學問題+生活情境

“什么是周長”是義務教育課程北師大版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的內容。本課是學習平面圖形周長的起始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周長概念是本課和本單元學習的重點。北師大版的教材首先呈現的是“樹葉”和數學課本,讓學生用彩筆描出樹葉和數學書封面的邊線,然后在“認一認,說一說”環節結合小螞蟻和小彩筆的話語,拋出周長這一概念。從學生一開始描出邊線到拋出周長概念,教材是以直接介紹的方式呈現的。對部分學生來說,從描出邊線到理解周長的得來及其含義,有較大的跨越性,教材應該再通過一些豐富的事例或者活動,使學生建立起對周長的印象。對周長有初步的印象之后,教材接著出示多邊形的周長計算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下一步周長計算的練習。

(二)依據學情施教:前在經驗+潛在能力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一單元主要是讓學生理解周長的意義,學會測量和計算一些簡單圖形的周長,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打下基礎。

二、重建過程

(一)第一環節:周長概念的形成

1.認識物體的一個面一周的長度

教師活動:前幾周咱們拍了一張集體照要掛在班門口,現在老師想給它做個鏡框,鏡框的材料要有多長呢?拿出你的手指,想一想它的鏡框要有多長呢?請你來指一指。同學們看,這是照片的正面,從一點出發,繞它的邊線一周,再回到這個點,這就是鏡框一周的長度。那么,一定是從這個點出發嗎?學生活動:全班學生對著課件指一指鏡框的長度在哪里。學生思考發現,任意點都可以繞它的邊線一周,再回到這個點,這就是鏡框一周的長度。

2.找一找,說一說

教師活動:那么,現實生活中只有照片的正面從一點出發繞一周回到這個點,有一周的長度嗎?那么,請你找一找身邊的物體。注意,物體是有很多面的,老師要請你說清楚,是哪個面,從哪個點出發,繞它一周以后能不能回到這個點,有沒有一周的長度。在課件出示更多的素材:籃球場的地面、游泳池的水面、鐘面……學生活動:學生開始找身邊的物體,指一指、說一說它們的邊線,如課桌一個面的邊線、文具盒一個面的邊線、黑板面的邊線。課件中動畫顯示所有圖形一周的長度。設計意圖:讓學生積累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為認識周長做鋪墊,讓學生體會指定物體的一個面繞它一周的長度是如何運動的。這符合新基礎教育的理念與思想。

(二)第二環節:提供練習、大量的材料,抽象出周長的概念

1.判斷練習

教師活動:老師現在給你們提供了幾個平面圖形,它們都能從一點出發,繞圖形一周又回到這一點嗎?學生活動:每個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題。個別診斷。

2.聚類抽象

教師活動:提供平面、物體的一個面,找一找共同點。揭示概念:什么是周長?出示課題。學生活動:同桌討論找共同點,再匯報。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一周”的實際意義,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為止。

(三)第三環節:通過操作手段得到周長的單位

1.量一量

教師活動:練習紙上提供一個橢圓形、一個三角形和一根細繩子。三角形邊長為8cm、9cm、12cm。個別學生用尺子量橢圓。請學生記錄下來,并列式計算。學生活動:學生獨立思考如何得到它們的周長。自己操作,不用匯報。

2.聚類抽象出周長就是線段的長度

教師活動:剛才我們都測量了三角形的周長,讓我們看看,它的周長發生了什么變化?課件顯示把三角形周長展開成一條線段,線段用什么做單位?學生活動:學生發現橢圓和三角形一周的長度都是一條線段的長度,所以用長度單位。設計意圖:讓學生從測量橢圓的周長中感受“化曲為直”的思想,從測量三角形的周長中感受記錄和計算的重要性。

(四)第四環節:計算圖形的周長和組合圖形的周長

1.提供一個任意四邊形,標注好長度

教師活動:你們會計算它的周長嗎?怎么計算?五邊形的周長怎么計算?六邊形、十邊形、n邊形呢?進行聚類抽象,任意一個多邊形有幾條邊,把這幾條邊的長度加起來,就是這個多邊形的周長。學生活動:學生獨立計算這些圖形的周長。學生抽象得出:任意一個多邊形有幾條邊,把這幾條邊的長度加起來,就是這個多邊形的周長。設計意圖:第三次聚類,讓學生從三角形、四邊形、多邊形的周長計算方法中找到規律,甚至能遷移到用字母表示數(a+b+c+…)。學生能夠總結出周長的計算方法。

2.組合圖形的周長

教師活動:課件演示剛才的四邊形和三角形組合。你會計算它的周長嗎?練習紙出示,描一描得到方法。學生活動:學生獨立嘗試得出合并圖形的周長,與同伴說說自己的方法和得出的結果。設計意圖:讓學生從平面圖形的組合中找到組合后的圖形,明確合并的邊,哪里不能算成周長。如能發現計算的巧妙方法更好。

(五)第五環節:回顧總結

教師活動:小組交流一下,本節課是如何學習周長的,你還有什么問題。學生活動:學生匯報,部分學生提出新問題。

參考文獻:

[1]葉瀾.“新基礎教育”發展性研究報告集[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2]吳亞萍.數學教學改革指導綱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歡
學生活動
學情分析下的有效語文課堂
創設有效的低段閱讀教學課堂活動
以提升藝術生專業素質為導向的學生活動設計探索
教科書中學生活動設計的概念、分類及功能分析
在高中語文課堂中開展學生活動對教學的影響
醫學院校將專業教育融入學生活動的探索
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隱患的規避與應對
一樣的舞臺異樣的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