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

2018-10-20 13:38廖向華
家庭教育報·創新教育 2018年7期
關鍵詞:黃山信息信息技術

廖向華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21世紀,以計算機和網絡通訊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中都得到廣泛應用。信息技術不僅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變著教育和學習方式。課堂教學面臨著重大變革,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將成為新世紀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任務。在網絡化的學習環境中,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相整合,對于深化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信息技術有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計算機輔助教學能提供友好的界面、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有利于進行協商會話、協作學習。如一些知識性的練習可以讓學生進行上機測試,減輕師生負擔。信息技術有助于改變傳統的信息呈現方式?,F在由教師制作的多媒體課件,變以文字為單一載體的信息呈現方式為以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方式綜合呈現,為語文教學營造了形象生動逼真、知識表現多元化的情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信息技術有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因特網就如同一座隨時可以打開的圖書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資源庫。只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搜索能力,再加上教師的有效指導,就可以在網上找到所需要的信息。這有利于學生的自主發現、自主探究,進行個性化學習。

信息技術有助于改變教師的備課方式。教師的備課不再是傳統的“寫”教案,而是從各種信息媒體上搜集大量的信息資料,豐富教材內容,然后分類放入資源庫中,在教學策略的層次上將教學資源進行重組,以備上課使用。集體備課有可能是根據本周的教學重點、難點,就各種信息的使用加以共同研究,達成共識。

然而,也正是因為現代信息技術帶給我們的這些意想不到的方便和快捷,才使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又面臨一系列新的問題。例如,應該如何減少教師對于多媒體課件的過度依賴;如何才能使我們的語文課回歸“語文味”,而不是“技術味”;如何才能在網絡環境教學當中真正發揮大部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讓他們成為形式上的“參與者”,實質上的“旁觀者”等等。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如何把握好一個“度”的問題,這需要我們教師首先從思想上切實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一切以學生的需要為根本出發點,讓技術為人服務,而不是讓人被技術牽著鼻子走。第二,需要在語文教學的具體過程中,從情境設置、突破重難點、學練結合、拓展延伸等環節上尋找兩者的最佳整合點,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第一、關于適時設置教學情境?!饵S山奇石》這篇課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寫,又有具體形象的描寫,作者形象生動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但就學生來講,很少有人到過黃山,缺少對黃山的直接感觸,如果只是讓孩子們通過閱讀課文,要求他們去理解黃山的奇美特色顯然是不夠的。于是,我就上網搜集了一些有關黃山的視頻資料和文本內容,將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相結合制作成教學網頁來再現黃山。課堂上,學生們通過“視頻點播”反復的觀看黃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他們的視覺、聽覺受到強烈的沖擊,再加上其他圖片和文字的介紹,加深了對黃山的認識。

第二、關于發揮優勢突破重難點。課堂教學要完成認知目標,就需要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常規問題,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有語言敘述、掛圖展示、動手操作、板書解析、講練結合等多種。然而,當信息技術與之進行有機的整合,便會使過去靠老師口若懸河地解說,手舞足蹈地比劃,表格掛圖的機械呈現等手段立刻相形見絀。

第三、關于學練結合抓住訓練點。僅以學生寫作文為例,都說語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指導學生寫文章時,由于學生對生活的體驗不夠,如果依靠老師的一張嘴,往往是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卻無從下筆,寫出來的文章干巴無味。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手段,則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縮短學生認識和客觀事物間的距離,在學生心中喚起強烈的真實感,增強作文學習的效果。此外,我們可以通過投影儀將學生的習作投在大屏幕上,讓大家一起來瀏覽,修改,不僅真實直觀,還有利于擴大學生交流的范圍,使改作文不再成為教師的專權,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將作文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還到學生的手上,讓其自由地進入運用的廣闊天地,找到自身寫作能力的差距,體驗到成功與進步的喜悅,獲得增強語感能力、養成積累習慣、促進語文知識向寫作能力轉化的“原動力”,為學生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四、關于內外結合延伸拓展點。語文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語文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語文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陶冶情操、拓展視野、開發思維能力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對于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語文,就應從更廣的層面上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但是材料的容量一直是傳統的語文教學難于解決的問題,因此內容的寬泛性與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性就成了比較突出的矛盾。而基于網絡的信息技術具有豐富性與交互性的特點,學生通過網絡檢索和加工信息,能極大地擴展語文教學空間、時間和信息量的外延,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大知識面,同時在信息能力方面也得到學習與鍛煉。

總之,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有著它獨特的魅力,但我們始終要牢記:整合不等于混合,整合不等于簡單相加。信息技術是為語文學科的教學服務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課都適合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要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質,了解語文學科教學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學中的重難點所在,了解傳統教學的優點和局限性,找準整合點,充分運用信息資源,上出具有語文味的語文課,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猜你喜歡
黃山信息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黃山冬之戀
學生寫話①
訂閱信息
展會信息
黃山迎瑞雪
健康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