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國有企業合同管理法律風險及其防范

2018-10-21 10:49馬振斌蘇輝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9期
關鍵詞:法律風險合同管理防范

馬振斌 蘇輝

摘要:在當前的經濟市場當中,合同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基本經濟形式,它能有效規劃企業的經濟活動,保證企業能夠平穩長久地運行。所以,在當前市場經濟化和法制化的背景下,更要為企業制定科學合理的經濟合同,加強國有企業的合同管理。這不僅能有效地幫助企業規避相關的經濟風險,還能實現企業長久的經濟發展。

關鍵詞:國有企業;合同管理;法律風險;防范

1合同管理中法律風險存在的幾種形式

1.1合同的主體不符合法律規定造成合同無效

部分國有企業在簽訂合同前,沒有對合同相對方進行深入的調查與了解,致使與不具有簽約資格的主體簽訂合同,并最終導致合同法律效力待定或無效;合同條款中,存在與法律法規相違背的內容從而導致合同無效;國有企業與缺乏履行合同條款能力的當事人簽訂合同,亦會導致合同無效的現象發生;在簽訂合同過程中,部分國有企業沒有察覺到合同條款中的漏洞,從而導致合同存在隱藏的法律風險。如,在簽訂合同時,要求必須雙方蓋章,但當事人僅簽字而并未蓋章;簽訂合同時,預先約定的合同附件等有關文件并未列入合同的最終文本等等。該類隱藏問題均可能導致合同簽訂后,企業出現不必要的損失。

1.2合同執行的過程中因合同主體和合同內容變更產生的法律風險

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合同主體或內容的變更,也可能帶來法律風險。若合同主體出現變更,新主體的履約能力與信用程度對于未變更一方而言就很可能是一種風險。尤其是在合同債務的轉移或債權債務的概括移轉中,出讓方應事先征求合同相對方的統一,防止由于受讓人履約能力不足,侵害原合同相對人的權益。若出現合同內容變更,原來已簽訂的條款可能會出現變化或沒有履行的必要,這對合同雙方而言都意味著風險的產生。此外,由于合同主體或內容變更也可能會產生違約風險,對國有企業的經濟利益造成嚴重威脅。

1.3缺少信用而引發的合同欺詐

有些企業會通過欺詐的方式簽訂合同,這種方式成本低,能夠帶來暴利,所以出現了多種欺詐方式,有證件偽造,有隱瞞身份或者真實能力等等。如果遭受到合同欺詐后,可以依照相關法律規定,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要求返還或者相應的賠償,情形更加惡劣的還可以報警,追求欺詐者的法律責任。

1.4國家政策變化或者不可抗力帶來的合同法律風險

正常變化或者不可抗力,比如金融危機帶來的合同風險會造成國有企業的外部法律風險。目前,我國經濟處于大變革的時期,所以,國家政策有變動,比如,金融、稅收方面的政策等等。特別是金融危機給合同的簽訂和執行帶來的風險更是不可預測。再加上,我國的合同法還沒有建立形勢變更制度,所以,政策變動和金融危機引發的合同風險更應該引起重視。

2合同管理中法律風險的防范策略

2.1企業內部的法律事務部門應盡量完善

企業應建立健全的法律顧問制度,用以防范合同管理中法律風險。其次,要想解決企業面臨的法律問題,應該選擇一些懂法律、懂管理的企業管理人才作為企業的法律顧問,不管是大型的國有企業還中小型企業,在合同簽訂的過程中,法律顧問應該參與決策,以保證決策能夠合法,提前防范合同簽訂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2.2采用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合同示范文本

不同的企業采用的合同也會有所不同,但是關系企業經濟效益的合同,是指企業主要產業簽訂的合同,其他方面的合同要配合主導產業的合同。比如購銷合同就是制造業的主導合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以及商品房銷售合同是房地產的主導合同。企業應當在簽訂主導合同時借鑒類似其他行業內企業的普遍做法。另一方面,企業還應該對自身經營過程中簽訂合同的履行經驗進行總結,并進一步加以利用。同時企業還應該根據行業規范的變更,對合同的示范文本進行及時調整,盡量日期避免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

2.3提高員工對合同法律風險的防范能力,定期開展法律培訓

企業法律風險的預防工作,應該做到人人有責,不管是企業領導還是普通員工都有責任。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會給企業帶來相應的法律風險,例如,質量檢測人員讓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就會給企業帶來質量賠償、用戶投訴、企業榮譽損壞等法律風險。所以,法律風險的預防和控制應該在企業各個階層展開。合同履行過程中的法律風險的防范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國有企業合同的簽訂人員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其次,還要懂得一些相關的法律知識。但是,現實情況是合同的經辦人員不一定具有法律背景,所以企業有針對性的對員工進行一些相關的法律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在合同的簽訂、履行過程中,不但能夠管理好相關的資料證據,還可以提前預防合同管理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2.4建立合同另一方的誠信客戶登記和信用等級的評價制度

國有企業在合同簽訂前,應該制定相關的信用調查制度,包括財產狀況和履約能力的調查以及生產能力和經營能力的調查。其次,履約信用的調查也很重要,比如,經營情況、客戶評價、跟政府、金融的關系等等??梢詮囊韵聨讉€方面著手:(1)變更、注冊的年檢材料和納稅報表以及審計報告。(2)把付款記錄和貿易記錄委托給金融機構調查。(3)找對方直接了解。

2.5重視合同擔保制度對合同風險的防范作用

對交易安全的保障和合同權益的維護合同擔保制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想真正利用好合同擔保制度,從而降低合同管理的法律風險,就要在合同簽訂和執行的過程中,遵守擔保法和合同法的規定,根據設定的擔保內容,三方的權利和義務要做出明確劃分。另外,企業在找擔保方的時候,也要考察擔保方是否具有擔保資格,對于擔保責任的條款也應該在合同中明確規定。

2.6利用保險制度降低合同風險

國有企業可以利用保險行業資金融通、經濟補償等功能,轉嫁部分合同風險,以獲得多方共贏。

2.7通過法律手段化解法律合同風險

在合同的簽訂和履行的過程中,企業應對其潛在和已經出現的法律糾紛給企業帶來的影響給予合理的評價,提前做好準備方案,將法律風險盡量提前化解。而對已經出現的法律糾紛,企業應采用訴訟、仲裁、協調等方法解決,在此解決過程中要得到專業法律人員的幫助,利用相關的法律文件,給予合理的解決。

2.8提高參與和同制定和管理的人員的專業素養

前面說過,合同承辦和管理人員的素質與和同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執行息息相關,所以,必須要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和知識。一方面,可以定期開辦培訓講座,采取請相關的專家進行授課、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等方法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可以明確規定合同承辦和管理人員所承擔的責任,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對于不負責或業務能力不足的人員采取適當的懲罰措施。

2.9結合國有企業實際,建立合理科學的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部門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國有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可實施性較強的國有企業合同管理制度,使企業合同管理更加規范化、標準化。同時,對于合同中那些已經不適應市場變化和發展的內容及時進行修補和完善,這樣才能讓整個合同管理制度行之有效。

3結論

綜上,合同管理的科學有效可以大大降低其存在的法律風險,合同法律風險的正確合理規避,可以為企業的良性發展保駕護航,所以,應引起足夠重視。

參考文獻:

[1]馬海生.加強國有企業合同會審會商的思考[J].中國商論,2017(29):52-53.

[2]劉純剛.淺談國有企業的合同管理[J].人力資源管理,2017(08):112.

[3]趙祥蕓.淺談國有企業物資采購管理中的合同風險防控[J].現代經濟信息,2017(15):132.

[4]趙曉慧.規范合同管理促進企業發展[J].中國石化,2017(06):48.

作者簡介:;

馬振斌,男,高級經濟師,1978年2月11日生,碩士研究生。

蘇輝,政工師,1979年9月14日,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法律風險合同管理防范
淺析商業銀行法律風險防控體系優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探究企業勞務用工和合同管理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建設
淺析大學生創業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談工程項目合同管理
SQL注入防護
從工商管理角度談如何加強金融風險防范的有效性
加強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思路與對策
試論建筑工程承包項目施工合同信息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