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盧梭自然主義美育的實踐途徑

2018-10-21 10:51余麗麗
文存閱刊 2018年22期
關鍵詞:情感性盧梭美育

余麗麗

摘要:盧梭的自然主義美育理論在教育界發動了一場真正意義的思想“大革命”,這種教育理念在亞里士多德的基礎上進一步奠基了實用主義哲學和進步教育的理論基礎,對歐洲乃至世界的教育思想發展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但要更加全面地體會他的思想內涵,從中汲取養分,就要將自然主義美育理論付諸于實踐中。所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聯系教學實際淺談新時期如何創新發展美育教育。

關鍵詞:自然主義美育;尊重美育

一、發展感性的教育,激勵美育過程的情感性

在盧梭的自然主義美育思想中,情感教育體現的是對生命本真的追溯。所以,發展感性教育,實現對受教育者的情感培育是他主張自然教育基本美育理念。

在當今我們重視感覺經驗教育,把直觀性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基礎,為學生準備豐富的感性材料,注重教育的直觀性原則。通過充分的感性資料以及直觀性的學習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判斷力。強調要把自然的本真的物體展示給兒童看,要求實現兒童自身對事物的觀察辨別,以及實踐和感受。而如何將審美活動與教育活動能動的結合,培養學生的情感,展現人性善的一面,是發展美育教育的關鍵所在。根據自然主義美育思想我們可以明確激勵美育過程的情感性有這樣關鍵性的幾步:

第一,激發學生的情感。在整個教學課堂活動中,教師最重要的是要捉住學生的情感因素,在課堂之中靈活的將學生的直接經驗與個人的情感因素緊密的結合起來,在傳遞知識的同時更要關注的是培養學生的情感,在發展智力的同時發展培養情感道德,這兩者是緊密相聯系的。在教育者眼中每位學生都是有意識情感的主體,不是被灌輸知識的對象。例如,教師上初二語文課文《桃花源記》時,課堂開始時教師可以找一些桃花的圖片影像放映給學生看,美麗的桃花源很容易激發學生的眼球,或者組織學生出游參觀桃花源,激發學生對桃花的情感同時教師適度的設問,學生帶著問題以及探知美麗桃花源的急切情感進入課本。而在疑問的交流探討中,才能發揮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第二,培養學生情感。課堂之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是第一步,但是培養情感也是十分關鍵的一步。培養學生的情感方式有很多種,例如,老師在上語文課文《雪》時,在師生共同學習了課文,了解南北方雪的特色以后,教師提出疑問“你認為作者魯迅更喜歡的是南方的雪還是朔方的雪?”然后給同學們交流討論的機會,在課堂之中關于問題的討論,既拉近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關系,也給同學們自主學習探討的機會。通過這樣的交流合作,在問題得到解決的同時培養了學生合作團結的精神和提高自我分析問題的能力。

第三,激勵學生情感。激勵情感是最后一步,是升華發展情感的最終目標。在前面兩個環節中學生已經奠定了情感的基調,情感也進一步的發展,在此時,教師要在這樣的情感基礎上深化,升華,激勵。例如,在一次“孝親敬長,從我做起”的班會課堂上,經過一系列形式的情感奠基培養之后,教師可以在最后讓學生自由暢談自己的經歷,以及如何讓孝親敬長付諸于實踐,與生活緊密相聯系起來,在這里教師要積極有力地激發學生暢談的熱情。最后針對學生的討論發言,做一番總結,讓學生的情感情緒達到高潮,讓學生對班會的主題意義有更深一步的體會。

二、尊重美育實踐的主體性,發展健全的人格

法國作家孔巴茨茲曾說過“將來的學校教育應該凈化心靈、培養精神、體味情感、使兒童成為掌控世界的主人?!敝黧w性教育是一種充分尊重受教育者主體自覺性的教育形式,主張主體應該是受教育者,教師也要起到主導性的作用。它沖破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形式,將學生看成是獨立自覺的主體,尊重發展學生的獨特個性,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以人為本的主體教育把學生看成獨立的有思想力,有情感的個體,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的全面的發展。盧梭美育教育的核心就是學生主體教育。

尊重美育實踐的主體性,激勵美育過程的情感性始終要貫穿于美育教育的實踐中。在尊重學生主體的基礎之上才能更好的發揮情感性,既要在情感基礎上學習課本知識,最終又要回歸到情感的追求升華中。這就需要教師創設合適的的情境,營造輕松的學習的氛圍,更好的啟發學生、激發情感、培養情感、激勵情感。提高課堂教學的藝術性,發揮情感教育的價值作用,把學生培養成身心協調發展,擁有豐富情感的社會主體。這些教育理念與現代教育新觀念“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如出一轍,所以說這種教育理念適應了社會發展趨勢。

學生主體教育一方面要使受教育者掌握學會生存的知識和技能,能夠適應各種境遇的變化,要幫助他們學會保護自我,能夠承受命運的挫折,具有頑強的生命活力?!绊频Z他們的體格,目的是讓他們能夠忍受饑渴與勞苦,悲傷與磨難,以及生活中的種種不幸?!绷硪环矫?,學生主體教育最重要的作用是教育學生如何去生存,如何去與人交往以及面對生活中的艱難困苦。要強調生活的意義并不是活的年歲長短,而在于人本身對生活的感受,對人的生命意義的感悟和體會“認為受過最好教育的人是一定能忍受人的生活中的痛苦和憂患。自然主義教育是一種既具有目的性也具有超越性的美育觀。自然主義生命美學認為審美活動應該是最高的人類教育活動方式和生命存在方式,凸顯出學生生命的主體性。

總的來說,盧梭的美育思想蘊含著當代美學的思想——回歸自然,發現天性,將審美教育活動作為生命活動。在具體的美育實踐中,充分尊重美育實踐的主體性,激勵美育過程的情感性,進而推動新時期我國美育教育的發展。

猜你喜歡
情感性盧梭美育
淺談美育對特殊兒童的影響
廣西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育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人生的最高哲學
大師的彎腰
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語言藝術的幾大要素
淺論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美育教師
音樂美學基本原理對音樂教育的幾點啟示
盧梭:鞭打我吧,我的女王
盧梭的絕交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