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職業倫理教育中的困難及應對措施

2018-10-21 01:12周新月
當代人(下半月) 2018年11期
關鍵詞:法學教育

摘要:法律職業倫理的教育中,存在著學習中外在教育與學生內在思想品質相隔離、書中倫理與實務相隔離的困境,以及現實中道德與權力、利益之間的博弈難題。對此,我們應優化課程設計,全方位講授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而提升法科學生的職業倫理。

關鍵詞:法律職業倫理;法學教育;法律實務

一、法律職業倫理教育中遇到的困難

(一)兩種隔離:

一方面,外在教育與內在思想的隔離。目前來看,法律職業倫理這門課程對學生的培養方式比較傳統單一,大多停留在書本層面,以由老師講授、學生接受考核為主要模式,這種外在的教育和學習方式與法律職業倫理這種需要內化的學科性質不符,不能達到提高學生自身法律素養,培養自身道德品質的目的。主要表現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面臨知識內化的困境,很容易將學校的外在教育與自身的法律修養分離開來。多數學生不能認識到法律職業倫理的根本性作用,將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等同視之,一味追求對知識的學習而不注重對精神品質的修養,殊不知課堂上聽的仔細并通過期末考試僅僅是表面的成績,停留于紙面上的外在學習與自身職業道德的提升不一定成正比,將兩者分離開來不利于所學倫理教育的內化,更不能真正提升自身法律職業道德。

另一方面,書中倫理與現實情況的隔離。法學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務的特點,學校只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不考慮是否符合現實情況,對學生實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關注太少。[1]且很多老舊知識不能得到及時更新,導致法科學生不能完成從書本到實務的有效轉換,造成課程學的好,事情做不好的巨大反差。

(二)兩個博弈:

其一,利益與道德的博弈。法律從業人員特別是法官,在辦案中要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秉持公正的態度,堅守好自己的職業底線。但在現實中卻并非如此,案件的日常處理中,法官在控辯雙方之間進行抉擇時,常常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影響,在利益的趨使之下,法官的職業倫理受到嚴峻的挑戰。在道德倫理與利益的博弈中,一旦法官的法律信仰不夠堅定,就會引起司法腐敗,破壞法律從業人員的形象,嚴重影響司法公正。

其二,權力與道德的博弈。權力與道德的博弈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即與外部權力的博弈和與內部權力的博弈。司法是否獨立是職業道德與外部權力博弈的直接結果,如果法律從業人員不畏強權,恪盡職守,司法也就獨立,公平正義自然得以維護,但如果法律從業人員受其他機關或團體的影響,則難以保持司法的獨立性。與內部權力的博弈主要表現在抑制內部司法權的膨脹和濫用,權力的支配性和強制性決定了權力必須受到制約,司法權也不例外。如果法官根據個人意志進行裁決,以權謀利、濫用職權、枉法裁判,則將導致人情案、金錢案的出現,從而導致司法不公,影響社會的公平正義。[2]

二、應對措施

(一)優化課程設計,多方位講授課程。

第一,優化課程設計。法律職業倫理作為法科教學的基礎,是培養法科學生職業道德的入門學科,同時貫穿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職業生涯之中,如果沒有良好的法律職業素質,不僅影響學生專業能力的發揮,更不利于法律從業人員在社會上的立足,甚至阻礙法治社會的建設。所以,法律職業倫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課程應當安排在大學的第一學期,引起學生對課程的重視,在學生接觸專業知識之前,幫助其樹立堅定的法律信仰,塑造永久的人生信條,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礎。[3]第二,加強課程的全方位講授。法律職業道德涉及面極其廣泛,是各個領域的法律從業者的必備素質,不管是實體法還是程序法,不管是從事法官工作還是律師工作,都與法律職業倫理密不可分,因此,培養學生的職業倫理不應僅僅局限于對本門課程的講授,而應將本門課程的精髓貫穿于其他學科之中,讓各個學科的老師圍繞所教學科進行法律職業倫理方面的拓展,加深學生對職業倫理的理解。

(二)理論教育與實務技能相結合。

法律從業者在知識的學習階段常常只局限于書本內容,不能學以致用,特別是這種精神層面的培養,如果不在事務中切身體驗,僅靠理論知識的傳授不易達理想的效果,所以必須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首先,法學院??梢砸M法官、檢察官或者律師來講授實務中遇到的真實案例,與學生分析現實中考驗法律職業倫理的各種情況,引導學生擺正心態,正確處理實務難題。其次,創新考核方法。法律職業倫理道德這種內在的素養難以通過量化考核的方式進行檢測,紙面上的成績與學生內化的品質無必然聯系,因此應當創新此課程的考核方法,根據司法部2018年對法考的改革情況,國家更加重視對案例分析的考察,通過案例來分析某個法官或者律師的行為是否合法,或者以開放的論述題方式,讓學生闡述對法律職業倫理的看法,使學生探析法律職業倫理的真諦。這種方法靈活開放,可以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法塑造律職業倫理精神。

參考文獻:

[1]尹業廣,郭劍平.淺析統一法律職業資格制度下法學教育的機遇、挑戰與改革方向[J]. 法制與經濟。2018(07)195-196

[2]沈渤鈞. 中國法官職業道德價值研究[D]. 長春,吉林大學

[3] 陳云良. 新時代高素質法治人才法律職業倫理培養方案研究[J]. 法制與社會發展.2018(04)24-33

作者簡介:周新月(1993-),女,河南南陽人,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西華師范大學法律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法學教育
高校理工科知識產權教育改革研究
審視與倡揚:司法考試沖擊法學教育的去功利主義考量
淺談當代我國法學教育的挑戰與機遇
高校法學教育職業化改革研究
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有效銜接的路徑探索
試論法律職業精英化與法學教育大眾化的關系
完善我國法學教育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的對策分析
案例教學法在成人法學教育中的應用
高職院校法學教育面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理念下法學教育模式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