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的財政支持問題探究

2018-10-23 19:26王艷紅
中國經貿 2018年15期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問題探究

王艷紅

【摘 要】農業經濟發展帶動國民經濟,我國農業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原有的家庭承包經營已經不能滿足農民的需求,為解決“三農”問題,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了必然選擇,農民群眾自愿聯合進行規模生產或對生產進行經營,提高了農民的收入。然而,資金短缺嚴重的制約了農村合作社的長久發展,因此,應加大財政支持,通過金融支持、社會融資等多個渠道投入,有效維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財政支持;問題探究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有利于增加農民收益,在最開始時是由少數農民群眾發起的,農戶的融資較少,多數是提供土地、技術、勞動力。國家難以落實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優惠政策,從而導致很多合作社資金存在問題,只能提供生產技術,難以實現生產資料的供應和售后服務。因此,須加大財政支持,健全合作社內部規章制度,加強監管力度,合理分配收入,協調分配關系,才能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

1.推進產業發展壯大,促進農業生產規?;?/p>

我國農業經濟市場不斷變革,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合理調配農業資源,農業資源分散不利于發展,會影響農民的自身利益。將分散的農業資源配置集中在一起,能夠使農民單向的勞作、生產轉化為集體生產、銷售、服務等統一規模。引進更多豐富的原材料,投入先進生產技術,比市場需求生產出更多的新產品,贏得更多利潤。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實現資金、技術、信息、土地、人才等資源的合理配置,形成產業規模經營,將小生產與大市場形成對接,提高農業生產量,增加農戶抵御市場的風險,有利于增加農民收益。

2.有效促進農業產業化水平提高

獨立的勞動者在經濟新形勢下處于弱勢地位,不利于農業經濟發展,為順應農業經濟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立成為了必然趨勢,獨立的勞動者為了自身利益自愿聯合,使分散的農戶從育種到銷售形成了產業完整的規模鏈,根據市場需求加大生產規模。農民在自己建立的合作組織中實行分戶生產,將材料收集,合作加工。農民既是產品的生產者,又是產品的加工者和銷售者。形成了規模的一體化經營模式,有效的增加農業生產化水平。

3.加大了政府與農戶的聯系密度

在農業市場經濟不斷變化中,政府工作難以到位,主要是因為農戶經營分散、農產品類型多樣,無法有效合理的進行宏觀調控和指導,不能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生產規劃和產業政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出現有利于政府集中進行指導,加大了政府與農戶的溝通和聯系密度,農民可以通過經濟組織向政府咨詢更多問題,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政府能夠針對農民所提出的問題針對性的進行解決,大大增加農民經濟收益。

4.生產優勢品牌,擴大市場占有率

根據農業經濟發展狀況,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戶只有確保利益最大化,才能保證經濟組織的完整性、未來性、發展性,因此,為了能夠讓農民專業合作社持續下去,必須要打造特色品牌,占據更多市場,根據地區生產的農產品,進行規?;a,實現特色產品的一體化銷售。為適應現在的激烈競爭市場需加強技術,因此要對合作社成員進行集體培訓,全面提高生產技能,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在農村,農民對農村比較了解,農民會主動參加培訓,真正做到實用,打造更多特色產品,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這個媒介,將自己的農產品注冊商標,從而打開更多市場,增加農民收入。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的財政支持問題

1.財政支持基金少、零散無力

很多農業專業合作社在建立初期,農戶個數少,以小額投資入股,因此注冊資本少。除去辦廠的費用、人員酬勞支出、場地租用費用外,經營所需資金少,不利于擴大生產規模。經營生產需要購進設備、原材料需大量資金。但是農戶的有限投資,不能有效的開展生產和經營,很多農民專業合作社難以維持下去,存在經營困難現象,雖然政府對其有相應的扶持政策,但缺乏支持力度,支持資金比較小,單一的資金支持方式簡直就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合作社的資金損失。資金投入總量難以解決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沒有配套的支持政策,造成資金難以落實。

2.財政資金導向作用不明,難以發揮功效

財政資金的投入不能引起“連鎖反應”,難以引發社會資金的繼續投入。主要是因為很多人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還不熟悉、不知道其真實作用、再加上政府宣傳不到位、農戶擔心資金打水漂造成的。同時,財政資金的投入后不能合理利用資金,不能使財政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另外一個方面是因為財政資金分配不均勻,主要表現在各合作社的分配不平等和合作社內部農戶分配不到位兩種情況:一是因為各政府的績效目標不同,很多地方政府會全面撒網扶持,但是扶持資金少?;蛘呤侵粚Υ蟮暮献魃绶龀?,導致小的合作社難以得到扶持。沒有合理的規劃,難以真正落實,不能起到帶頭作用,很多有潛力的合作社難以得到扶持資金。二是因為合作社內部成員須按照份額比例進行分配,國家財政支持是為了能夠使合作社更好發展,增加農民一塊收入的機會,但是因為合作社成立時沒有健全完整的體系,造成內部管理不規范。

3.合作社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運作程序缺乏規范化、制度化的要求。沒有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內部管理不規范,不利于合作社正常運轉,很多合作社設立了相應的管理部門,但是沒有健全管理制度,缺乏對農戶的約束能力。同時,合作社內部存在產權不明現象,對于農產品的生產、銷售、服務仍然處在自發狀態,缺乏內部協調,難以體現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參與合作社的用戶很難全部參與運行管理中去,往往是由領頭人說了算。并且合作社資金分配不合理,缺乏利潤分配監督機制,嚴重影響農戶的利益,降低農民對合作社的熱情。財務管理對合作社的運行起重要作用,但是合作社對財務人員配備不合理,多數是從農戶中選取,但是很多農民學歷有限,專業素質低,不能利用先進科學手段管理財財務,存在財務管理混亂,很多財務人員還會存在占用、挪用投資款現象,因為財務不公開、不透明,沒有相應的監督機制,缺乏管理制度。很多合作社為套取更多國家財政扶持,存在虛報情況。主要是因為合作社內部管理不足,財務制度不明確,缺乏完善的監督體系。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的財政支持問題解決策略

1.加大財政支出和金融支持

政府需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圍繞“三農”問題,加快體制改革和創新,調整農業結構,政府需合理安排資金數量,用于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技術需求、購進新設備、改善服務設施等,提高生產力和銷售量為農民創造更多利潤。同時,要鼓勵金融部門支持,有效解決合作社貸款難現象,在合作社無抵押、無擔保的情況下,為他們提供更多扶持資金。政府要出面為合作社進行擔保,開通“綠色通道”,勵銀行和信用社向合作社貸款用來支持合作社的發展。

2.財政資金要突出重點

財政扶持要有明確的項目,合作社應申請重點扶持項目,將財政資金統籌安排。同時,要重點扶持具有較強潛力的合作社,明確合作社的發展目標,根據當地資源優勢生產品牌產品,有效發揮財政支持的引導作用,綜合運用財政補貼用來引導和支持生產的技術開發、品牌創造。加大財政支持有利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整合,對優勢項目重點扶持,形成具有強競爭力的合作社,能夠起帶動作用。

3.財政資金從多個渠道投入

用多樣化的支持方式投入財政資金,加大投資和補貼,減少稅收,有利于提高市場經濟競爭力,增加農民盈余。同時,從多個渠道投入資金,除了直接的補助外,還可以通過對農民技術的培訓活動進行投資,對運行比較好的合作社實施獎勵。除此之外,引導多層次投入,政府要加大引導吸引更多合作方,有利于社會資金、信貸資金、國外資金等參與,從而擴大了支持范圍。

4.健全監督機制

為確保財政資金有效發揮其作用,同時要完善合作社的內部結構,避免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強,不把財政資金用在農業扶持上,而是自行使用。需加大合作內部人員的管理,建全管理體制,確保合作社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陶元浩,楊文潔.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方向探析[J].希望月報(上半月),2007(4).

[2]劉麗霞.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政策選擇[J].經濟研究參考,2008(24).

[3]王宏生,農村金融機構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政策建議[J],問題探討,2011(01).

猜你喜歡
農民專業合作社問題探究
破解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制約因素 提高我國農業產業化水平
有線電視技術與寬帶技術融合探討
淺談小學語文問題探究教學法
農業規?;洜I模式創新: 案例剖析
隆陽區農民合作社發展中存在問題及思考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
如何在初中化學課堂運用體驗式教學模式
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發展的困境與出路
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