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以人民為主體的發展觀研究

2018-10-23 09:02竇穎
學理論·下 2018年6期
關鍵詞:人民主體

竇穎

摘 要: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民是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社會實踐的主體。習近平以人民為主體的發展觀繼承了馬恩以人民為主體的思想,主要體現在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的理念上。習近平從中國夢、群眾路線、改善民生和生態文明等方面堅持以人民為主體的發展觀,賦予人民主體發展觀新的內涵,拓展了發展觀的新境界。

關鍵詞:馬克思恩格斯;人民;主體;發展觀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6-0013-03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盵1]習近平堅持以人民為主體、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強調必須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是否滿意和人民是否能夠充分享受發展成果作為衡量工作好壞的標準。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體思想

馬恩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神圣家族》和《共產黨宣言》等著作中對人民主體的思想進行了多方面論證,指出人民群眾才是社會實踐和歷史發展的主體。

1.《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人民主體思想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對黑格爾哲學的“精神主體”加以批判性改造,得出了人民主體的結論。馬克思首先肯定了黑格爾辯證法的能動原則。與費爾巴哈不同,馬克思認為人是受動性和能動性的統一,人的能動性來源于人的勞動本性。其次,馬克思認為黑格爾的勞動能動性原則是唯心主義的,因為黑格爾把自我意識等同于主體,他只是從對象化意義上把勞動看作人的本質,同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一樣,只看到勞動創造的積極方面,而沒有看到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的消極方面,只看到了創造財富,沒有看到給勞動者帶來的苦難和屈辱。馬克思認為,自我意識的發展如果要回到人的本質,必須揚棄異化。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在于把自我意識等同于人,并且把人的本質復歸即揚棄當作精神的發展過程。最后,馬克思對黑格爾的“精神主體”做出了唯物主義的改造,對黑格爾的自我意識揚棄異化做出唯物主義的解釋,也就是通過人的異化的揚棄來消滅私有制。馬克思說:“正像無神論作為神的揚棄就是理論的人道主義的生成,而共產主義作為私有財產的揚棄就是要求歸還真正人的生命即人的財產,就是實踐的人道主義的生成一樣;……只有通過對這種中介的揚棄……積極地從自身開始的即積極的人道主義才能產生?!瘪R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把資本主義私有財產看作是歷史發展的一個必然階段,只有經過這一階段的充分發展才能實現以人民為主體的共產主義。

2.《神圣家族》中的人民主體思想

在《神圣家族》中,馬克思恩格斯繼續對《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青年黑格爾派的自我意識進行批判,完成了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序言中所表達的準備對青年黑格爾派進行批判的愿望,從而更加深入地論證了人民主體思想。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民群眾是物質生產的主體。鮑威爾等人認為精神和自我意識是歷史的創造者,把精神同群眾對立。馬克思則指出:“批判的批判什么都沒有創造,工人才創造一切,甚至就以他們的精神創造來說,也會使得整個批判感到羞愧。英國和法國的工人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瘪R恩指出,群眾是歷史的主人,歷史上的活動都是群眾的活動,群眾是社會歷史和精神的主體,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創造物質生活資料,是整個社會發展的最終動力。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民群眾是精神生產的主體。馬克思恩格斯批駁了鮑威爾等人把真理同群眾對立的錯誤觀點,指出,掌握真理的只能是人民群眾。人民群眾在社會實踐中既創造了物質財富,又創造了包括真理在內的精神財富,因此,人民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主體。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民群眾是變革社會制度的主體。鮑威爾等人認為思想和批判是歷史發展的動力,群眾是歷史發展的障礙和阻力。馬克思從物質生產是歷史發源地出發批判了鮑威爾的謬誤,認為現實的物質利益是推動人們斗爭的原則,人民群眾是社會革命的主體而不是自我意識及其批判。

3.《共產黨宣言》中的人民主體思想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對《神圣家族》中人民主體的觀點進一步完善,《共產黨宣言》從唯物史觀角度論述了人民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和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共產黨宣言》從唯物史觀角度指出:“工人的解放應當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事情”,共產主義的實現意味著工人運動的勝利。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包括工人階級在內的人民是物質生產實踐的主體和解放自身實現共產主義的主體。而且,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人革命實踐必須經過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將國家組織掌握在無產階級手中、消滅階級等不同的階段才能實現人類解放。在實現人類解放和進入共產主義的過程中,必須以人民為實踐主體才能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共產黨宣言》中對人民為價值主體的終極目標進行了設定,“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比说淖杂砂l展是馬克思恩格斯畢生追求的目標,它是人類解放和共產主義的落腳點和核心。馬克思恩格斯從唯物史觀的角度出發,人的全面發展是通過自由自覺的實踐實現的,是在對社會發展的現實哲學反思基礎上確立的。此外,《共產黨宣言》明確提出,共產黨人就是要始終堅持人民主體思想,不斷地為最大多數人謀利益。

二、習近平以人民為主體的發展觀

習近平以人民為主體的發展觀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的以人民為主體的思想,人民是物質生產的主體、精神生產的主體、社會實踐的主體和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習近平對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主體思想進一步創新,指出以人民為中心是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是實現中國夢的主體力量。

1.以人民為中心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主體的發展觀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習近平指出,以人民為主體,為人民群眾謀幸福,為實現中華民族的中國夢而奉獻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決定了以人民為中心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工作宗旨,把以人民為中心實現其根本利益作為黨的工作宗旨。中國共產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關鍵就是做到權力屬于人民,在此基礎上為人民群眾謀利益,因此,以人民為中心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和歷史進步的決定力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堅持黨的領導的宗旨和核心。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遵循人民意愿解難題辦大事,提出了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就業、醫療、教育和環境等各方面的戰略措施,出臺一系列解決人民關心問題的方針政策。習近平強調,人民是黨的根基和力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內在要求。

2.人民群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夢想的主體力量

習近平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國夢的動力來源。中國夢包括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具體內涵,其中人民幸福切實關系中國13億人口每個人的利益。在中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而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把人民群眾作為實現中國夢的主體力量是智慧之舉,是鞏固共產黨執政的力量源泉。

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擁有無窮的智慧,是實現中國夢的基礎力量。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群眾對美好的生活在新的時代就有了更高的期待。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調動和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在發揮人民群眾創造性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中國夢是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但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人民群眾的幸福。中國新時代的人民幸福,就是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更美麗的居住環境。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實現人民幸福是中國夢的根本目的和內在動力。

3.把群眾路線貫徹到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中去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盵1]

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到來,更加重視群眾觀點,強調群眾路線,凸顯人民的主體地位,因為贏得民心才是發展的關鍵。黨員干部要處處為人民群眾著想、切實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困難,落實利于人民群眾的政策,這樣人民群眾才會擁護和支持黨,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才能不斷創新。

習近平多次強調,人民群眾的訴求就是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反映,廣大黨員要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從人民群眾的角度出發幫助解決困難。黨員干部要深入基層,轉變作風,聆聽群眾的心聲,與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廣大人民群眾深入交流,這樣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準確地制定方針、政策和路線,鞏固執政的根基。

4.改善民生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目的和歸宿

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性階段,把提高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水平作為發展經濟的目的和歸宿。人民群眾的利益就是黨的根本利益。習近平指出,涉及群眾利益的衣食住行等具體問題,是黨需要及時解決的問題。民生連著民意,民意也關系國運。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等問題,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夙愿出發,真正做到辦實事、辦好事,發揮黨員的作用,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習近平指出,以人民為主體的發展要始終堅持把民生問題放在首位,黨員要用實際行動實現并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利用各種機會采取各種措施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改善民生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和共同富裕,讓人民群眾真切擁有幸福感。

習近平提出的以人民為主體的發展觀是當前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現實需要?!拔宕蟀l展理念”就是為了實現“十三五”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創新發展,讓創新成果由人民群眾共享。協調城鄉、區域、經濟與生態的發展,目的是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和協調性。綠色發展就是要為人民群眾建設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讓人民群眾擁有健康的生活家園,為子孫后代營造美麗的生存環境。開放是互惠互利的發展,既能使我國走出去,也為其他國家走進來提供了機遇。共享就是既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又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機遇,不斷完善有利于人民群眾的社會保障制度,保證各種機會對人民群眾來說都要更加公平公正。

5.生態文明建設是以人民為主體發展觀的創新

習近平以人民為主體的發展觀創新之處在于提出中國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必須尊重和保護自然,才能實現人和自然和諧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貢獻?!盵1]

新時代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民的意之所向。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到現階段的一個文明形態,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堅持人民為主體,不僅意味著我們要對當代人負責,我們還要對子孫后代負責,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達到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

習近平以人民為主體的發展觀,從實現中國夢的主體、踐行群眾路線、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生態文明等多方面創新了馬克思主義以人民為主體的發展觀。習近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幸福作為“五大發展理念”的宗旨,提高發展的創新性和公平性,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歡
人民主體
論碳審計主體
磨課活動中多元主體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謂“主體間性”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依法治國”的哲學思考
淺論提高我國公務員素質的途徑
領導干部為民服務“四要四不要”
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經濟學說
西方在濫用“人民”概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